武汉市洪山区
洪山区是武汉市以城带郊的中心城区,也是武汉市面积最大的中心城区。全区现辖8街4乡2镇,总面积480平方公里,总人口77.4万人。辖区内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东湖风景区和正在兴建的武汉化学工业区。洪山区继1999年被评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区”后,2001年至2008年,连续四届蝉联“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并先后获得“全国文化先进区”、“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等称号。
中文名称:武汉市洪山区
英文名称:HongshanDistrict
所属地区:湖北省武汉市
行政区类型:市辖区
下辖地区:8个街道、2个镇、4个乡
*驻地:武汉市洪山区珞狮路318号
地理位置:武汉市东南部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武汉东湖风景区、武汉科技大学、九峰国家森林公园
人口:82.6万(2007年)
面积:480平方公里
方言:西南官话—武汉话
机场:武汉天河国际机场
火车站:武汉火车站,流芳火车站
车牌代码:鄂A
电话区号:027
邮政区号:430070
1、地区简介
洪山区是武汉市的中心城区之一。全区土地面积502平方么里,人口87万(含流动人口),山水资源和人才资源都极为丰富。管辖区内有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等院校16所;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0个。"两院"院士28人,兴旺繁华的科技一条街横贯东西,闻名遐迩的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座落其间。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各项事业蒸蒸日上。加上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武汉·中国光谷"在东湖开发区落户,更给洪山区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可以预见,洪山区的明天会更加灿烂。
同洪山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相适应,洪山区的基础教育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
和其它地区的基础教育相比,洪山区的基础教育有以下突出特点:底子薄、发展快、方向明、思路新。
1986年以前,洪山区是武汉市的郊区,区域经济以农业为主,中小学办学条件普遍较差。至于名校更是寥若晨星。1986年武汉市实行新的区划,洪山区定位为以城带郊的新型城区,近年又成为中心城区,对于基础教育的发展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我们审时度势,及时抓住"两基"达标的契机,在区委、区*的领导下,全区上下励精图治,艰苦奋斗,形成了个个为"普九"流汗,人人为"两基"尽力的良好氛围。总共投入l.2亿元,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教学设施,使全区中小学旧貌变新颜;于1996年4月,一举通过湖北省人民*教育督导室的评估验收。成为全省"两基"工作先进单位。
2、行政区划
洪山区有城有乡,是典型的二元结构城区。行政区内有珞南、关山、狮子山、红旗、葛化、张家湾、和平、洪山8个街道办事处,126个建成社区;有建设、青菱、九峰、花山、左岭、天兴6个乡镇,141个行政村。中心城区面积90平方公里,农村面积480平方公里,有68.7万城区人口,13.9万农村人口。
下辖地区 | 简介 |
---|---|
珞南街道 | 办事处驻珞狮路200号,人口205676人,面积13.50平方千米。辖35个居委会:街道口、四眼井、劝业场、金桥、武珞、石牌园、伏虎山、武测、丽岛花园、研究所、洪珞、华师大一、华师大二、广八路、卓刀泉、虎泉、广埠屯、方桂园、马庄苑、五环、武汉理工大西、武汉理工大东、元宝山、体院、金昌、竹苑、黎明、尤李、博苑、中建三局、桂子山庄、圆梦家园、高创家园、尚文创业城、桂子花园。 |
关山街道 | 关山街辖区主要道路7条,分别为:珞瑜路、雄楚大道、南湖南路、鲁磨路、关山大道、民族大道、光谷大道,道路总长度11.4公里;其中硬化车行道342000平方米;人行道114000平方米;总面积456000平方米;下水道17000米;道路照明路灯570盏;植树5572株,垂直绿化260米,绿化带面积32800平方米。 |
狮子山街道 | 狮子山街办事处驻珞狮路513号,人口89192人,面积14.10平方千米。辖11个居委会:华农东、华农西、通惠、省农科院、712研究所、湖工、武铁、珞狮路、狮南、南湖山庄、玫瑰湾。 |
张家湾街道 | 张家湾街道位于湖北武汉市洪山区。下辖:三桥社区居委会、农科院社区居委会、张家湾社区居委会、建材社区居委会、南湖社区居委会、列电社区居委会 |
梨园街道 | 下辖:新世纪社区、省电社区、华电社区、鹏程社区、东湖社区、东山亭社区居委会、武铁佳苑社区居委会 |
卓刀泉街道 | 洪山区辖街道。东与关山街道、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接壤,南临南湖,西边与珞南街道相连,北边与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关山街道相接。面积13.5k㎡。人口16万人(2011年),辖19个社区。办事处驻雄楚大道。 |
洪山街道 | 办事处驻雄楚大街195号,人口21295人,面积62.00平方千米。辖11个居委会、16个村委会洪山街道位于湖北武汉市洪山区 |
和平街道 | 洪山区辖街道。面积22k㎡。人口15万人(2011年)。辖20个社区、2个行政村。办事处驻青山区钢花村街。 |
青菱街道 | 洪山区辖街道。东与洪山街道相接,南与江夏区接壤,西临长江,北以三环线为界与张家湾街道相邻。面积62.5k㎡。人口9.4万人(2011年)。辖6个社区、11个行政村、1个渔牧场。办事处驻白沙洲农副产品大市场。 |
八吉府街道 | 下辖:建设社区、工业港村委会、群利村委会、群联村委会、向家尾村委会、黎明村委会 |
关东街道 | 2011年7月11日,武汉市民政局以武民政101号《市民政局关于江夏区豹澥镇撤镇设街和新设关东等街道办事处的批复》同意设立豹澥街道办事处,驻地为桥南路特1号;同意新设关东、佛祖岭、滨湖等3个街道办事处,驻地分别为南湖大道81号、流芳老街6号、中屋田街特1号。 |
花山街道 | 花山街道地处武汉市东郊“一江三湖”(长江、北湖、严西湖、严东湖)交汇处,是一个以生态农业、工业制造业为主的乡镇。东连葛店化工厂,南接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西与武钢毗邻,北依长江黄金水道并与阳逻开发区隔江相望。花山镇地阔物丰,山青水秀,版图面积54平方公里,3.2万人口,耕地面积2.2万亩,水域1.06万亩,山林0.67万亩。优越的地理条件和秀丽的自然风光为花山镇的经济发展孕育了无穷潜力。 |
左岭街道 | 洪山区葛化街、左岭镇地处武汉市东大门,西距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15公里,东与湖北省葛店经济技术开发区毗邻,南接宜黄高速公路,北临长江黄金水道,武大铁路(现延至福州、上海)穿越其境,316国道横贯东西,辖区面积48.23平方公里,总人口4.2万余人,镇辖16个行政村,4个社区居委会。 |
九峰街道 | 九峰街道位于洪山区东部,处在中环线与外环线之间,总土地面积49平方公里,人口18000人,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重点发展旅游业、工业产业园。2004年农民人均收入4256元。根据自然资源条件和经济运行情况,我乡制定了实施“生态之乡、旅游之乡、财富之乡”的发展战略。. |
东湖风景区街道 | 东湖风景区街道位于湖北武汉市洪山区。下辖:磨山社区居委会、联合社区居委会、东风社区居委会、磨山村委会、桥梁村委会、渔光村委会、龚家岭村委、新武东村委会、先锋村委会、湖光村委会、建强村委会 |
天兴乡 | 武汉市洪山区辖乡,以生产西瓜而闻名。1959年设天兴生产管理区,1966年设天兴公社,1984年置乡。位于市境中部。面积32平方公里,人口0.4万。天兴洲北部设有汽轮码头,通黄陂五通口,在新河口过渡可至汉口谌家矶。辖复兴、天兴、江心3个村委会。农业以种植蔬菜为主,兼种豆类、小麦。 |
3、历史沿革
洪山区夜景
洪山地域自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起至1949年10月*成立之前,均属武昌县管辖。
清朝末年,武昌县下辖乡,乡下辖里,里下设保,保下设甲。再现洪山区境内设南乡和北乡。其中南乡设上鹦鹉里(今青菱湖周围)和下鹦鹉里(今黄家湖一带)北乡设6里,即:保安一里、保安二里(即今东湖一带);永丰一里、永丰二里(即今严家湖、洪山、花山一带);招贤里、横山里(即今张家铺和青山一带)。
在民国初期,沿用清末旧制。1927年武昌县进行区划调整,在今洪山区境内设10个乡,即:武丰乡、崇善乡(今北湖及东湖周围)、附城乡、南湖乡(今南湖周围)、英丰乡、恩场乡(今黄家湖、青菱湖周围)、昌明乡(今石咀村)、永丰乡、永宝乡(今花山、洪山、游家庙一带)、八吉乡(今八吉)。
1934年武昌县进行区划调整,在今洪山区境内设第六区和第七区。其中第六区设26个乡,即:近港乡、山内乡、山外乡、丰乐乡、永寿乡、胡墩乡、洪庙乡、东乡、圣化乡、沙口乡、天兴乡、小乙乡、海西乡、石山乡、游家庙乡、竹桥乡、火官乡、堰房乡、关庙乡、温洲乡、吴立乡、武丰下乡、善后乡、从大乡、梅大乡;第七区所设的乡在今洪山区境内的有鲁家乡、驼子店乡、福寿乡、王店乡。
1946年,武昌县进行区划,设新安乡(今鲁巷)、永丰乡(今王家庙)、福寿乡(驼子店)、招贤乡(今张家铺)、八吉乡(今向家祠)、文明乡(今石咀)、青山镇(含今洪山区的铁铺岭、武丰、贾家岭、余土库、方家岭、火官、温洲、法华、楠木、天兴、挽月、演佛、胡墩、渡口、洪吉、新集、崇阳、芦家岭等村)。
*成立以后,即从1949年10月至2000年,洪山区在武汉市城市化进程中,区划建置不断变化,主要是:
1949年11月,武汉市在江南地区设3个郊区,即洪山区、武泰区和挹江区。其中洪山区位于东湖和沙湖之间,区机关驻官园湾1号,辖官园、武珞、沙湖、东亭4乡。武泰区区机关驻武昌万佛林,辖白沙、莲溪、佛林、楠木、永安5乡。挹江区机关驻武昌王家墩,辖建设、解放、和平3乡。
1951年4月,将洪山、武泰、挹江三个郊区合并为武汉市第八区(武昌郊区),区机关驻地在武昌官园湾1号。辖解放、建设、和平、官园、武珞、沙湖、东亭、白沙、佛林、永安、楠木、莲溪12乡。
1952年7月,武汉市撤销第八区(武昌郊区),并将武昌县部分地区划入武汉市,成立南湖区、东湖区。其中南湖区,区机关驻武昌苗园,辖永安、楠木、佛林、洪福、李家桥、青菱、花园、石咀、杨泗矶、老桥、马驿、王家店、谭庙。谭佛、九夫、安家、湖口、油坊岭、宗黄、福乐、沧海、乌龙22乡;东湖区区机关先后在武昌曹家花园、周家湾、中高家湾等地。辖武珞、三合、鲁巷、东湖、磨山、官园、龙王、溪桥、沙湖、东亭、杨湖11乡。
1955年2月,武汉市将东湖区和武昌县的第七区合并,成立洪山区。区机关驻武昌高家湾。辖洪山、武珞、莲溪、鲁巷、磨、长山、三合、联合、中合、花山、春和、山湖、白浒、沿江、同意、太鲁、大吴、刘黄18乡和中南路街、武珞路街2个街道办事处。
1956年6月,武汉市撤销南湖区将武汉市江南的3个郊区(洪山区、南湖区和青山区)合并为洪山区和青山区。将原属洪山区管辖的花山、中合、春和、联合、大吴、刘黄、山湖等7个乡划归青山区,又将原属武昌区管辖的陆家街、千家街、珞珈山街划归洪山区,此时洪山区又将33个小乡合并为莲溪、东亭、南湖、喻家山、长春、长江、九峰、游庙、驼子店、黎明、建设、红旗、和平、联合、天兴、前进、友谊、胜利、白浒等19乡,中南路街、珞珈山街、千家街、陆家街等4个街道办事处。
1957年6月,武汉市将青山区改为城区,原青山区所辖乡全部划入洪山区,并将洪山区辖街道划入武昌区。
1958年8月,武汉市将市郊各小郊区撤销,成立武汉市郊区,区机关驻地在汉口万松园路2号,1959年2月又迁至武昌街道口珞喻路6号,即今洪山区机关驻地。郊区成立后,先后将小乡合并成立10个农村人民公社。即:红旗(后改为南湖)、长青(后改为青菱)、关山、红焰(后改为花山)、东风(后改为北湖)、武东、和平、五一(后改为葛店)、先锋(后改为汉桥)、红星(后改为岱山)。其中汉桥、岱山、葛店3个公社于1960年7月划出。
1964年8月,武汉市为加强对市郊农村工作的领导决定撤销洪山区和各城区农业办公室,成立洪山和汉桥两个郊区。原属洪山区管辖的喻家山、关山、珞珈山、武珞路、中南路、水果湖、滨湖等7个街道办事处划归武昌区;原武昌区辖的和平、联合、青菱、石咀等4个农村人民公社划归洪山区;原属青山区辖的环城、天兴、建设、黎明、红旗、火官、白浒、沿江等8个农村人民公社划归洪山区。加上洪山区原有的莲溪、东亭、南湖、鲁巷、九峰、尤庙、花山等7个农村人民公社,洪山区此时辖19个农村人民公社。为了便于实施领导,洪山区对所属公社建置又作了调整:同年8月,撤销沿江公社并入白浒公社;1966年3月撤销火官公社,分别并入建设、红旗公社;同年4月撤销莲溪公社和东亭公社合并而为洪山公社。至此,洪山区辖和平、联合、青菱、石咀、环城、天兴、建设、黎明、红旗、洪山、南湖、鲁巷、九峰、尤庙、花山、白浒等16个农村人民公社。
1976年1月,汉桥区撤销并入洪山区,此时,洪山区成为环绕武汉市的大郊区。辖有洪山、青菱、和平、花山、建设、九峰、天兴、江堤、永丰、长丰、后湖、谌家矶等12个公社和琴断口、唐家墩2个街道办事处。
1985年1月,将洪山区管辖的江北地区的江堤、永丰、长丰、后湖、谌家矶等5乡以及琴断口、唐家墩、岱山(1980年1月成立的街道)等3个街道办事处分别划归硚口区、汉阳区和江岸区。
1986年7月,将原由武昌区管辖的关山街、狮子山街、葛化街以及珞珈山的大部分组建成的珞南街,划归洪山区管辖;1987年1月,将原属鄂州市的左岭镇划归洪山区。至此,洪山区管辖天兴、和平、建设、洪山、青菱、九峰等6个乡,花山、左岭街2镇以及关山、狮子山、珞南、张家湾、葛化、红旗等6个街道办事处。
1993年7月左岭镇同葛化街合署办公;1994年青菱乡同张家湾街合署办公。
2000年,洪山区辖6个街道、2个镇、6个乡。总人口878379人,各乡镇人口:珞南街道198904关山街道195732狮子山街道58786张家湾街道13422红旗街道524葛化街道5282花山镇29024左岭镇30453洪山乡87536青菱乡36076九蜂乡19745和平乡108753建设乡53504天兴乡2942东湖开发区虚拟镇24546武钢北湖农场虚拟乡13150(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2003年,区委、区人大、区人民*和区政协机关迁驻珞狮路318号。
截至2005年12月31日,洪山区辖8个街道、2个镇、4个乡:珞南街道、关山街道、狮子山街道、张家湾街道、红旗街道、葛化街道、洪山街道、和平街道、花山镇、左岭镇、青菱乡、九峰乡、建设乡、天兴乡。共有124个居委会、125个村委会。
2006年,撤销和平乡与洪山乡,设立和平街办事处与洪山街办事处。
4、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洪山区位于长江之畔,东湖之滨,是武汉市的七个中心城区之一(武汉的七个中心城区是:江岸、江汉、硚口、汉阳、武昌、青山、洪山)。自西向东呈半圆形,东抵鄂州市,南与江夏区接壤,西与武昌、青山两区相邻,北与黄陂区、新洲区隔江相望,是武汉的东大门。地理位置东经114°07′-114°38′,北纬30°28′-30°42′。
气候条件
洪山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区,光能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水热同季、四季分明、干湿明显,无霜期长,适宜蔬菜等农作物的生长和渔牧业的养殖。
全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950~2050小时,太阳辐射总量为106~110卡/平方厘米,无霜期平均为240~205天,年平均降水量为1150~1190毫米,并与光热同季,主要集中在农作物需水的4-8月。
光、热、水资源丰富,并且具有组合优势,为农业、渔业、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气候条件。但是,区内光、热、水分布不均匀,变化较大,冬、夏季日照相差约一倍,一年中气温变化大,最热的七月份平均气温29℃左右,最冷的元月份平均气温4℃,存在着夏季高温,冬季冷冻等弊端。
降雨量一般集中在4-8月,通常春夏多雨,秋冬少雨,在季节上分布不匀,春季阴雨连绵,夏季大暴雨,突发性强,日降雨量最多达248毫米,秋冬降雨较缓和,冬季时有干旱发生。这些灾害天气对农业生产是不利的。
洪山地区年均气温16.3℃,农业界限温度高于5℃者为283天,高于10℃者235天,高于20℃者136天,元霜期236天,年均日照时数2087时,年均降雨量1163mm。
5、自然资源
洪山区山水资源丰富。山体、水面在武汉主城区中所占比例分别达70%、83.2%。森林覆盖率、绿化覆盖率均为武汉市主城区之最,被誉为武汉市的“城市绿肺,天然氧吧”,获得武汉市“山水园林城区”称号。
6、社会事业
教育
教育事业长足发展。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100%;有15所学校进入国家、省、市示范(重点)学校行列;是湖北省第一个对农村学生实行义务教育阶段零收费的区。
文化体育
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打造了校园文化、军营文化、民办文化、农民文化等文化品牌,全区所有街镇乡都建立了文化站,所有社区建有图书室;人均拥有体育场地面积1.62平方米。
卫生
卫生事业发展良好。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实现全覆盖;2009年全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9.8%。
社会保障和环境保护
社会保障和环境保护工作得到切实加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4%,城乡低保实现了应保尽保;2008年,二氧化硫排放率和化学需氧量分别削减8.35%和5.81%,空气质量优良天气达到286天;2009年,万元GDP综合能耗同比下降5.2%。
社会治安
平安洪山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连续四年实现省级平安区,荣获*综治委授予的“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称号。
城市建设
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近年来,完善了“两级*、三级管理”*,城市网格化管理基本形成。武汉火车站建成运行,野芷湖大桥、卓刀泉立交全面建成通车。
7、交通条件
洪山区是武汉市的东大门。东、西、北三面临江,东抵鄂州市,南接江夏区,西与武昌、青山两区相邻,北与黄陂区、新洲区隔江相望。洪山区路网四通八达。武汉长江二桥、三桥、天兴洲大桥和阳逻大桥等4座长江大桥都与洪山连通,武汉市一环、二环、三环、外环都从洪山通过,正在建设中的武汉地铁2号线贯穿洪山腹地。
8、经济发展
综述
2013年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实现635亿元,按同口径计算增长12%,其中,服务业增加值实现468亿元,增长13%,占GDP的比重为73.7%,比2012年提高0.4个百分点;全口径财政收入92.1亿元,增长15%,区级地方财政收入36.7亿元,增长13%。
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95亿元,增长26%;实际到位区外资金124.2亿元,增长75%;实际利用外资1.47亿美元,增长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
全区公共财政用于民生领域支出达到21.8亿元,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844元,增长12%。
第一产业
农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化。规模基地建设、农产品深加工有了新拓展;培育壮大了“洪山菜薹”等特色农副产品品牌;建成一批适应现代都市生活需要的观光休闲景点,城郊型农业种养殖功能逐步向都市生态旅游型功能转变,农业综合效能明显提高。
第二产业
深入实施“工业倍增计划”,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9亿元,增长19%。其中,光电子信息、机械制造、医药制品等重点行业增幅均超过10%。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7家,新增孵化器2个、孵化面积5.1万平方米,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83亿元,增长22%。洪山被国家工信部授予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软件和信息服务),连续第七次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称号。
第三产业
洪山区积极促进创意事业发展。以中国地质大学为中心,已建成鲁磨路地质大学珠宝一条街;拟以黄家湖大学城为中心,建成大学生创业一条街。以武汉大学“珞珈创意园”、“武汉创意产业中心”为重点,北起珞狮北路,南至珞狮南路,长3公里的创意大道正在加快建设,将聚集华中地区最大的出版产业以及表演、设计、软件多媒体设计等创意类型企业,是全省创意企业和人才最为密集的区域。
现代服务业健康发展。完善以现代商贸、金融、楼宇经济等为主的项目布局,推动商圈建设。群光二期、三期项目顺利推进,总投资60亿元的中建三局雄楚城市综合体开工建设,中铁科工科技大厦已经竣工,璞瑜酒店开业运营。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40万平方米的武汉创意天地项目进展顺利,全区文化创意产业实现产值180亿元,增长18.4%。
编制完成园区产业发展、生态建设等规划。多渠道筹措园区建设资金33.6亿元,新建南郊路、青菱湖西路等主干道和横堤二路等园区支路,完成10平方公里核心区基础设施建设任务,拆除房屋面积64万平方米,二、三期还建房开工面积108万平方米。
与武汉市建设华中地区商贸流通中心相呼应,洪山大力整合商贸资源,加快规模特色商圈发展,已经形成五大各具特色的商圈。
珞喻路商圈:实行街道口地区、卓刀泉地区与鲁巷地区联体发展,促进珞喻路科技产品开发经营,扩大规模,提升档次,发展赛博广场等大型IT产品专卖商场,提高科技一条街电子产品服务功能和辐射力。对珞喻路街面进行立体整治,突出科技特色,提高科教文化品位。
徐东路商圈:完善该商圈服务功能、服务设施。突出发展商贸流通业和公司总部商务。建设和完善特色街、市场群。搞好友谊大道等新建干道商业配套服务设施建设,进一步把徐东路商圈建成武汉市江南片重要的商贸服务中心。
白沙洲商圈:大力发展白沙洲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汽车及零配件、新型建材、农副产品、物流配送等各具特色的专业销售服务市场,“十一五”把该地区建成武汉市重要的物流配送中心与商品集散地。
武汉火车站商圈:按照武汉市建设新火车站的统一规划布局,整合资源,理顺*关系。配合武汉市新火车站的建设,在和平乡白马洲地区适时发展以服务客流为主体的各类商贸流通业。沿武汉火车站广场周边建设若干标志性建筑和地标性景观,逐步把该地区建成武汉市现代化“窗口式”新型客运商圈。
白浒山港区商圈:配合武汉白浒山外贸码头港区和化工新城建设,在该地区适时启动建设外贸商品、化工产品等仓储物流商圈。建设与化工新城、白浒山港区和阳逻长江大桥相配套的基础设施及服务项目,促进东部地区快速发展。
9、旅游景点
景点 | 简介 | 图片 |
---|---|---|
东湖 | 东湖,位于武汉市之东。一九八二年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整个风景区面积八十八平方公里,规划建设范围七十三平方公里,约占市区面积的四分之一。每年接待游客二百多万人次,是武汉市最大的风景游览地。 秀丽的山水、丰富的植物、浓郁的楚风情和别致的园中园,是本风景区的四大特色。东湖湖水面积三十三平方公里,浩渺、明净;港汊交错,岸线曲折,有九十九弯之称;且一半的岸线被三十四座山峰环绕。山下有湖,水中有山。登高峰而望清涟,踏白浪览群山,视角不同,可体味到不同的山水之精妙情趣。充沛的雨量和光照,湿润的气候和平原湖面山陵相间的地貌环境,孕育出东湖丰富的植物资源。据统计,风景区内有雪松、水杉、池杉、樟树等各类树木二百五十多种;景区内有梅花、荷花、桂花、樱花、杜鹃花、菊花等各类木本花、草本花和水生花达390多种。花卉中,最著名的要数梅花和荷花。两花的品种各收集了一百四十多个和三百多个,为全国之最,栽培技术和研究水平均领先全国。基于此,中国花卉盆景协会将"中国梅花研究中心"和"中国荷花研究中心"设在东湖风景区。湖北为古楚国腹地,根据历史典籍和传说,东湖风景区建设了一批以楚文化为内涵的风景点。如纪念屈原的行吟阁、屈原塑像、屈原纪念馆;楚人进行贸易商贾的楚市;楚之始祖祝融塑像;更有气势磅礴的楚天台和《离骚》碑刻,显现出八百年楚国经济文化的辉煌和博大。东湖还建有全国第一座寓言雕塑园,湖北最大的盆景园,全国四大梅园之一的磨山梅园,以及杜鹃园、蔷薇园、水生花卉园等十三个植物观赏园,这些处于景区之内的"园中园",在造园手法上借鉴于苏州园林,亭台馆榭、小桥流水、曲径通幽等传统工艺水平,在环境布置上则以植物见长,自然流畅,给游客留下更大的活动空间。 东湖四季皆可游览,素有“春兰、秋桂、夏荷、冬梅”之美誉。三月兰花四月樱,湖面平如镜,鸟雀唱山林;七月流火,热不可当,湖水之浸润,区域气温低于市内平均气温,入泳场以消暑,倚繁荫而纳凉,攀山顶可采风,秋高气爽,桂蕾绽放,十里飘香,万株红叶,层林尽染;隆冬严寒,瑞雪纷扬,磨山数百亩梅花吐蕾绽放,疏影横斜,冷艳暗香,淑女雅士,纷至沓来。 经过五十年的开发建设,东湖风景区已成为风光秀美、景文并茂的风景名胜区。一九九九年被*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建设部、国家旅游局授予“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单位”,二零零一年一月被*旅游局评为AAAA级风景名胜区。 |
|
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 | 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是2003年新建成的现代化博物馆,其前身是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坐落在美丽的东湖之滨、南望山麓,毗邻武汉光谷广场,建筑面积近万平方米,陈列展示面积5千余平方米。馆内主要有地矿标本展和地学陈列展览。馆藏标本有来自全国各地以及世界部分国家的化石、矿物、岩石、宝玉石、矿石、地质构造等珍贵地质标本30000余件,其中自然界罕见的精品近3000件,其丰富性、典型性、观赏性在国内居于一流水平,部分藏品在世界上位居首位。 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馆藏各类地质标本3万余件,其中自然界罕见的珍品近2千件,如著名的黑龙江东北龙、和平永川龙、鹦鹉嘴龙等恐龙骨架化石以及各种珍贵的矿物、宝玉石、化石标本等。球奥秘、生命起源与进化、矿物、岩石、宝玉石、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能源矿产、综合展厅等9个陈列厅室 从建设规模和现代化建设水平来看,在全国高校博物馆界位居首位,在全国地质类博物馆界仅次于中国地质博物馆,居于第二,也是目前中南五省最大的自然科学类博物馆,是广大青少年认识地球、了解自然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
|
武汉植物园 | 武汉植物园作为国家战略性植物资源储备基地之一,武汉植物园占地70公顷,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猕猴桃种质资源库和东亚最大的水生植物资源圃;还建有两个植物迁地保护附属园地即“三峡植物园”和“华中地区珍稀植物迁地保护基地”。武汉植物园共引种栽培植物7000多种,是华中地区最丰富的植物物种多样性与种质资源保存基地。是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全国青少年科教教育基地;是湖北省、武汉市科普教育、环境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三大基地,同时也是国家AAAA旅游景点。 |
|
宝通寺 | 宝通禅寺位于洪山南麓,为武汉市佛教四大丛林之一。1983年为国务院确定的全国汉传佛教重点开放寺院,1992年列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是三楚佛教圣地之一。 宝通禅寺,历史悠久,驰名中外。始建于南朝刘宋年间(公元420-479年),距今已有1580余年历史,是我国现存历史最为久远的古刹之一。在历史上曾得到唐文宗等十位皇帝和六位王侯的大力护持,是最具典范的皇家寺院。初名为东山寺,唐贞观年间殿宇扩建,又名弥陀寺。后因从随州大洪山移来慈忍大师的“佛足”供奉于寺,故奏请朝廷赐名为“崇宁万寿神寺”。明成化年间改为“宝通禅寺”。寺庙几经兴废,又几次重修增修。现存禅寺是在清光绪(公元1875-1909年)的建筑基础上,在加上近年来对全寺殿堂、佛像进行了大规模的复原维修,使其恢复了原有面貌,规模之大、殿堂之宏伟为武昌诸刹之首。 宝通禅寺圣迹繁多,在中外颇有影响。如:宋钟、元塔、明狮,还有洪山八景,即东岩、云扃、怀樽、翠屏、栖霞、狮子峰、仙人石、寿泉。因此最具有丰富的佛教文化底蕴和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我国近代佛教泰斗太虚大师创办的武昌佛学院1994年在本寺复办,是近现代最重要的僧伽教育基地。 |
|
九峰国家森林公园 | 九峰国家森林公园是武汉地区唯一的*森林公园,位于武汉市洪山区内,东接葛店开发区,西邻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中国光谷和武汉东湖名胜区,距市中心仅12公里,交通便利。
|
|
洪山公园 | 洪山公园东接深壑丛林的宝通寺,有暮鼓晨钟,绕梁余音相闻;西邻武昌区的繁华地段——中南路,闹中取静;南面贯穿武昌市区东西的武珞路,同大片居民小区隔路相望,可纳四时不断之人流;北靠洪山苍翠丛林、曲径通幽,是市民寻古探幽、闹中取静、亲近自然、修身养性的宝地,同时它还是城市绿地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公园内有宋代古迹“无影塔”,有唐代书法家、著名文人李北海故居遗址,还有相传岳飞驻武昌时所植的古松——岳松等,其代表建筑是“施洋烈士墓” |
|
东湖梅园 | 东湖梅园(武汉东湖磨山梅园)居全国四大梅园之首,是全国著名的赏梅胜地,又是我国梅花研究中心所在地。占地800余亩,地栽梅花近万株,东湖梅园现有梅花品种309个,其中已进行国际登陆的品种有152个。内有妙香国、江南第一枝、花溪、放鹤亭、梅友雕像、冷艳亭等景点,其中妙香国为中国梅文化馆所在地,长年展示包括梅花典籍、名人书画资料在内的梅文化精华。 东湖梅园,始建于1956年,位于磨山西南自然起伏的湖岛山丘,占地33.5公顷,三面临水,回环错落;古木参天,风景秀丽;周围有劲松修竹掩映,自然而成“岁寒三友”景观。梅园现有品种248个,定植梅树5千余株,盆栽梅花5千盆,花海如潮,暗香四溢,素有雪海香涛之称,既是中国梅花研究中心所在地,又是我国四大梅园之一。 |
|
磨山 | 秀丽的山水,丰富的植物,别致的园中园和浓郁的楚风情是磨山景区的四大特点。33平方公里的东湖碧水在她的东西北三面紧紧环绕,使她如同一座漂亮的半岛。在这里登高峰而望清涟,踏白浪以览群山,能体味到各种山水之精妙。充足的雨量与光照,使这里各种观赏树种达250多种,共200余万株,在武汉有“绿色的宝库”之誉。这里更是花的海洋,花的品种成千上万。梅花、杜鹃花、樱花、兰花、荷花、桂花、月季、海棠、桃花是这些花卉的主要代表。其中,仅梅花品种就达206种,梅树、梅桩2万多株,为全国之最。栽培技术与研究水平均领先全国,“中国梅花研究中心”就设在磨山梅园内。优厚的旅游资源条件吸引了日本陆奥银行在这里投资兴建了与日本的弘前市、美国的华盛顿并称世界三大赏樱胜地的磨山樱花园,漂亮的樱花灿若朝霞,白如初雪,日式的园林经典建筑法隆寺五重塔是中日人民世代友好的象征。磨山杜鹃园品种冠中南五省之首,阳春三月,花开时节,满山遍野花海如织,千姿百态,令人目不暇接。磨山桂花也一向在民间享有盛誉,素有“八里磨山,十里飘香”之说。 |
|
严东湖 | 地处洪山区东部的严东湖,在洪山区花山镇境内,东与葛店相邻,西至花山镇土桥村,水域面积1.3万亩,由龙角湖、朱仓湖、阳雀湖等三大湖泊组成,是我市少有的无污染的湖泊。 湖区属亚热带季节风湿润区,具有南北气候特征,年均温16.8度,年均降水量1285毫米。基本属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季温和,秋高气爽的宜人气候,适合开展休闲、观光、度假等旅游活动。 村庄,山峦叠翠,奇花遍野,鸟飞蝉鸣,荷苇竞生,草肥鱼跃,湖光山色,倒影成趣,实为武汉市郊难得的一处休憩放松的人间佳境。但由于位置相对较偏僻,久未开发等原因,这里尤如一片未开垦的处女地,少有人光顾。每逢春暖花开之时,偶有猎奇的武汉市民来此捕鱼捞虾,在娱乐之余无不被其“美色”所迷,争相拍照留念。 |
|
严西湖 | 严西湖位于武汉市洪山区东部,水域面积2万亩,湖岸线66公里,有99个湖汊,由56个山头环抱。环湖分别为洪山区建设乡、花山镇、九峰乡、和平乡、北距武钢1.5公里,西距东湖风景区3公里。 “山不高而林秀,水不深而澄清”。严西湖宛如武汉市内最后一处“世外桃源”,这里湖光山色宜人,水岛星罗棋布,假山依水,风景秀美;这里湖水清澈,岸线曲折,湖面散生芦苇、香蒲、荷花,沿湖有大面积的茶场、桃园、桔园。每逢春秋时节,武汉市内许多人结伴相行,纷至沓来,泛舟湖上观桃花、采莲蓬、摘菱角,兴志盎然;漫步在湖边蜿蜒的小径上,眼前碧水绿岛、渔家港汊、山花烂漫、水鸟翻飞,好一派旖旎风光。 严西湖之胜既在于独特的自然景观,又在于丰富的人文景观。最负盛名的当属湖边的张公山。张公山三面环水,三山相连,环境幽静,山因李闯王大将张士贤曾屯兵于此和湖广总督张之洞有恩于民而得名。相传三国时期孙权称帝鄂州时,曾在张公山上修建纪念性寺院——吴主寺,历史上曾是武汉著名的佛教丛林,香火鼎盛。后因种种原因寺院屡建屡毁。目前在张公山上恢复重建了部分楼牌。山上现建有张公山寨,“张公山寨”由省、市佛教协会会长归元寺方丈吕明祥书寨名,山庄依山而建,古香古色,自然和谐。 |
|
10、地方特产
特产 | 简介 | 图片 |
---|---|---|
洪山紫菜苔 | 洪山菜苔仅产于武汉市弄昌洪山寺一带,菜茎为红色,较一般菜苔粗。用油爆炒后酥嫩香软,略带甜味,是蔬菜中的佳品。 产于湖北武昌。又名红菜苔,俗称油菜苔,简称菜苔。洪山,处于丘陵地带,有九岭十八凹,土质为红壤和黄壤土,避风向阳,又有泉水浇灌,冬春之际,气候温和,最宜紫菜苔的生长。《名医别录》中记载:芸苔"乃人间所啖菜",这里的"芸苔"就是紫菜苔。早在三国时,紫菜苔已是普遍食用的蔬菜。在《齐民要术》、《唐本草》、《唐本草注》等古书中,都有关于紫菜苔的记载。清代的《武昌县志》、《汉阳县志》中也有洪山紫菜苔"味尤佳,它处皆不及"之类的记载。相传是湖北历代向皇帝进奉的贡品,曾被封为"金殿玉菜"。紫菜苔,采摘早,产量高,品质优良,营养丰富,傲霜抽苔,粗壮肥嫩,色带嫣红,柔脆可口。每100克可食部分含碳水化合物4.2克,蛋白质1.6克,还含有胡萝卜素、核黄素、尼克酸、抗坏血酸,以及钙、磷、铁等有益于人体的营养成分。 |
|
蛋花米酒 | 米酒,又称伏汁酒,湖北农村妇女都会巧手制作。据说做得最好的要数孝感为先。孝感米酒在明代就特别有名,迄今已有5ic多年历史。它以优质糯米为原料,‘用传统“小他”做发酵剂,经适当温度发酵贮藏而成。早年只有清汤米酒和生米酒两项,现在品种越来越多。清代末年,“鲁派兴”在武汉开张大吉,专营糊汤米酒,名声较响。后来又加入一些小汤元,或者当场叩破鸡蛋,冲成蛋花米酒,黄白相同,甜润可口,再手置一个“欢喜蛇”(芝麻糯米圆球)配吃,其感觉也另有一番奇妙的滋味。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