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县
永嘉县位于浙江省东南部,与温州市区隔江相望,面积2674.3平方公里,人口96.27万,下辖4个功能区、10个镇、8个街道、81个城乡社区,是一个人杰地灵、风景秀美、充满活力的千年古县。
中文名称:永嘉县
外文名称:YongJiaCounty
别名:永宁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浙江温州
下辖地区:8个街道,10个镇
*驻地:北城街道(上塘)县前路98号
电话区号:0577
邮政区码:325100
行政代码:330324
地理位置:浙江南部,温州北部,瓯江下游
面积:2698平方公里
人口:常驻人口78.92万人(六普)
方言:温州话
气候条件:亚热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楠溪江,四海山
火车站:永嘉火车站
车牌代码:浙C
1、历史沿革
永嘉县历史悠久,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生息繁衍。夏、商、周为瓯地。春秋时期属越国,战国时入楚。
汉高祖时属闽越,惠帝三年(公元前192)至武帝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属东瓯国,国都在今永嘉县瓯北镇江北,昭帝始元二年(公元前85)属会稽郡回浦县,章帝章和元年(公元87)为章安县东瓯乡,顺帝永和三年(138)析章安县东瓯乡置永宁县属会稽郡。三国吴太平二年(257)改属临海郡永宁县,东晋明帝太宁元年(323)分临海郡置永嘉郡,改属之。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废永嘉郡置处州,改永宁县为永嘉县,县沿郡名。“永嘉”作为县名自此始,“永嘉”二字,是“水长而美”的意思。
隋炀帝大业元年(605)恢复永嘉郡。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废永嘉郡置东嘉州,隶括州总管府,析永嘉县之楠溪、西溪两乡置永宁县。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废东嘉州重隶于括州,永宁并入永嘉县。唐高宗上元元年(674)从括州析永嘉、安固两县置温州,治永嘉。唐武后载初元年(689)析永嘉置乐成县后,永嘉县辖境历五代、宋、元、明、清不变。
民国37年(1948),温溪、石染、西岙3乡划给青田县。1949年5月,永嘉县全境解放。以瓯江为界南置温州市,江北县境置双溪县,治岩头镇。9月21日,双溪县复称永嘉县,移治枫林镇,翌年6月迁治罗浮龙桥,12月21日迁治温州市区九山,1950年5月,将原属温州市属的梧埏、永强、三溪、藤桥4个区划归永嘉县。1958年该4个乡重归温州市,永嘉县治迁至上塘镇。1961年,青田县西岙、石染、上横3乡划归永嘉县。2001年,七都镇划入温州市。
2、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
3、地理位置
地理境域
永嘉位于东经:120°19′至120°59′北纬:27°58′至28°36′,浙江省南部,瓯江下游,濒临东海,与温州市区隔江相望。
地形地貌
永嘉县面积2698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为2308.5平方公里,平原面积为277.0平方公里,河流湖泊面积为112.7平方公里,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拥有耕地面积36.16万亩,林地面积291.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9.2%,绿化程度96.62%,森林蓄积量达394万立方米。
气候条件
永嘉属于亚热季风气候,四季温和,雨量充沛,年均气温为18.2℃,年均降水量为1702.2毫升,降水日数175.4日,年均日照1820.2小时,年均蒸发量为1431.9毫米,历年平均无霜期为280天。
4、自然资源
水资源
境内常年平均水资源量超过36亿立方米,水能资源的理论储藏量为28万千瓦,可开发为25万千瓦,为全国第二批电气化县。
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其中铅、锌、钼、锰等有色金属探明储量均在5000吨以上。
森林资源
永嘉古树名木资源数量多,物种丰富,共有古树名木1000株。其中散生古树812株,古树群10处188株;属一级保护古树80株,二级保护古树206株,三级保护古树714株。树龄最高的为西源乡梅坦村的柏木,达900多年;胸围最大的是潘坑乡岩龙村的樟树,为926cm;冠幅最大的是乌牛镇西岙村的樟树,为40m。
5、人口
2013年末,永嘉县户籍总户数28.73万户,总人口96.9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0.87万人,女性人口45.40万人,年平均人口96.61万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14.3%,比上年上升0.6个百分点。2013年永嘉县出生人口13326人,其中女婴6019人,人口出生率为13.8‰;死亡人口4473人,死亡率为4.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9.2‰,比上年降低1.8个千分点。年内出生婴儿男女性别比为121:100,上年为118:100。
6、经济发展
第一产业
2013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15.47亿元,与上年相比下降0.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2.1%。其中,农、林、牧、渔业产值分别为8.98亿元、1.12亿元、4.46亿元、0.6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3%、-6.4%、-14.2%、-9.2%。
全年播种总面积46.54万亩,比上年增加0.31万亩,增长0.7%。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1.31万亩,比上年增加0.30万亩,增长1.0%;粮食总产量11.42万吨,比上年增长1.2%。油料作物播种面积4.34万亩,比上年增加0.09万亩,增长2.1%。蔬菜播种面积7.64万亩,比上年增加0.02万亩,增长0.3%;蔬菜总产量10.0万吨,比上年增长2.5%。茶园总面积4.63万亩,其中可采摘茶园4.24万亩,全年茶叶总产量593.8吨,比上年下降5.0%。果园总面积8.89万亩,比上年增加0.09万亩,增长1.0%;水果总产量6.36万吨,比上年增加0.07万吨,增长1.1%。
全年造林面积1.7万亩,共完成零星植树55万株,新增育苗面积75亩。主要林产品中,板栗产量2788吨,比上年增加16吨;笋干产量144吨,比上年减少34吨。木材采伐量为2.11万立方米,比上年减少0.37万立方米;毛竹采伐量为46.40万根,比上年增加16.8万根。
2013年末,全县生猪存栏11.95万头,同比减少11.4%;羊存栏4.66万头,减少2.5%;家禽存栏140.18万只,同比减少9.7%。全年,生猪出栏16.32万头,比上年下降12.4%;羊出栏3.49万头,比上年下降7.4%;家禽出栏208.42万只,比上年下降28.3%。全年肉类总产量为1.86万吨,比上年下降14.3%。蜂蜜产量1259吨,同比下降12.3%。
全年渔业水产品总产量3183吨,比上年减少373吨,下降10.5%;其中,鱼类产量2984吨、甲壳类96吨、贝类43吨。全年淡水养殖面积10.6万亩,其中稻田养殖面积8.06万亩;田鱼产量1394吨。全年渔业水产品总产量3183吨,比上年减少373吨,下降10.5%;其中,鱼类产量2984吨、甲壳类96吨、贝类43吨。全年淡水养殖面积10.6万亩,其中稻田养殖面积8.06万亩;田鱼产量1394吨。
第二产业
2013年,全县工业总产值为585.88亿元,比上年增长7.5%,增幅比上年上升6.4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93.77亿元,同比增长3.3%,增幅比上年回落2.2个百分点。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中,重工业产值为175.17亿元,比上年增长3.8%,轻工业产值为218.60亿元,比上年增长2.8%;皮鞋、泵阀、服装、纽扣拉链产值分别为122.47亿元、96.97亿元、61.63亿元、13.76亿元,皮鞋、泵阀、服装、纽扣拉链产值比上年分别增长4.6%、1.6%、2.5%、2.6%。规模以上工业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78.55亿元,比上年增长2.6%;利税总额44.35亿元,下降1.0%,其中利润总额28.09亿元,下降1.6%。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帐款净额88.91亿元,增长5.4%;产成品存货22.30亿元,增长20.9%。
第三产业
金融
永嘉县
保险
全年保险机构保费收入8.82亿元,比上年增长6.4%。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3.84亿元,增长15.0%;人身险保费收入4.98亿元,增长0.6%。已决赔款2.61亿元,比上年增长18.1%。
邮电通信
全年电信业务总收入9.25亿元,比上年增长5.9%。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9.37万户,同比减少0.5万户;移动电话用户90.98万户,同比增加3.34万户;国际互联网宽带用户16.65万户,同比增加2.38万户。
房地产开发
2013年末,全县共有房地产开发企业53家,全年实际完成投资71.76亿元,比上年下降9.1%。全年房地产施工面积420.0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4.0%;竣工面积10.35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55.2%;销售面积19.3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44.2%,销售额32.3亿元,比上年增长89.9%。
消费品市场
2013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2.67亿元,比上年增长14.9%,增幅比上年上升3.2个百分点。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97.49亿元,增长15.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18亿元,增长7.7%。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91.43亿元,增长15.4%;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1.24亿元,增长11.1%。
7、社会发展
科技事业
2013年,全县财政科学技术经费支出7200万元,增长16.8%。全年共下达县级科技计划项目3批共192项,安排科技经费3570万元,其中工业部分49项,安排经费1040万元;农业部分89项,安排经费789万元;社会部分9项,安排经费73.7万元;卫生部分21项,安排经费362.3万元;综合部分3项,安排经费42.5万元;科技创新奖励部分6项,安排经费765万元;计划生育部分1项,安排经费49万元;创新平台建设部分5项,安排经费288.5万元;专利部分9项,安排经费160万元。
全年新增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64项,其中列入*科技型中小型企业创新基金项目6项、*火炬计划项目5项、*重点新产品项目1项;省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1项、省级新产品试制计划项目19项、省级科技特派员13项、省级团队科技特派员3项、省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项;市级科技富民强县项目1项、市级科技特派员项目13项、市级种子种苗项目2项,共争取上级补助经费690万元。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5家、省级农业科技企业2家,市级科技(创新)企业19家、市级专利示范企业5家。
全县共引进各级各类人才2770人,其中引进硕士研究生24名;引进国(境)外智力项目17项,聘请外国专家17人次;引进高层次人才和特殊紧缺专业人员32人;高技能人才培养1294人。
教育事业
2013年末,全县共有幼儿园214所,在园幼儿3.03万人;小学75所,在校生6.45万人,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达100%;普通中学53所,在校生4.40万人,其中普通初中43所,在校生2.85万人,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99.9%,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6.0%,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全县幼儿园教职工2858人,比上年增加24人,其中专任教师1620人,增加3人;小学专任教师3457人,增加43人;中学专任教师3344人,比上年减少3人。
小学体育运动场面积36.74万平方米,电脑9719台,其中教学用电脑8552台,各类图书147.82万册;初中体育运动场面积28.78万平方米,电脑6945台,其中教学用电脑5343台,各类图书110.23万册;高中体育运动场14.47万平方米,电脑2814台,其中教学用电脑2205台,各类图书41.25万册。
文化事业
2013年,全县建成镇综合文化站5个、图书分馆5个;成功创建桥下镇、巽宅镇2个省级文化强镇、20个县级文化示范村、25个社区文化服务中心;申报2个省级、4个市级文化示范村和5个市级文化强镇。开展“书香永嘉”系列主题讲座等活动26场,参与4.2万余人;昆剧团送戏进校园、进农村80场,民间剧团送戏90场;“2131”工程电影放映6348场,成功创建14个室内固定示范放映点。
年末,县图书馆藏书总量25.91万册(件),比上年增加1.95万册(件)。全县拥有调频广播电台4座,广播覆盖率为95.3%;电视台1个,电视覆盖率为99.0%。年末全县有线电视用户21.5万户,入户率为74.8%。国家、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别为2个、8个、40个。
医疗卫生
永嘉县
体育事业
2013年,开展县级群体体育活动22次,对3000人进行国民体质监测;成功承办了“中国•温州国际山地户外运动挑战赛”和中国“楠溪江杯”决战名山全国象棋冠军挑战赛总决赛。共新建篮球场28个,篮球场亮灯工程2个,安装健身器材1087套,镇(街道)室内体育健身房3个,体质监测点1个。我县输送的运动员,在全运会上屡创佳绩,共获得5枚铜牌;394位运动员参加了市运会,共取得奖牌205枚,总积分1832分,总积分和奖牌数全市排名第六位,比上一届提升1个位次。
社会保障
年末,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1.68万人,比上年增加1.44万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9.849.14万人,增加0.70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8.10人,增加0.68万人;工伤保险人数参保22.13万人,增加1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7.73万人,增加5.62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人数79.0万人,增加9.08万人。
年末,全县社会福利机构35家,床位数4029张。纳入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11万人,比上年增加0.03万人;其中农村居民低保人数2.03万人。全年发放低保金5559万元,比上年增长11.6%;其中,城镇年人均低保金补助3640元,增长13.6%;农村年人均低保金补助2593元,增长29.3%。全年慈善总会共捐赠收入3361万元,同比增长83.9%;累计专款支出2614万元,同比增长59.5%。
8、交通建设
2013年,交通运输邮政仓储业共完成增加值3.37亿元,比上年增长5.3%。水陆货物运输周转量105446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0.4%;其中公路99377万吨公里,与比上年基本持平;水路6069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5.4%。公路旅客运输周转量166026万人公里,比上年下降3.7;全县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109.83万吨,同比增长18.7%。年末,全县境内公路总里程为247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02公里;民用汽车拥有量13.73万辆,比上年增加1.68万辆。全年邮政业务量6481.6万元,比上年同比增长15.8%。
9、旅游资源
2013年,全县旅游总收入30.15亿元,比上年增长31.2%。全年接待游客总人数415.1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2.6%。其中,国内游客人数412.60万人次,增长32.6%;接待*游客2.57万人次,增长31.8%,旅游外汇收入828.72万美元。
楠溪江景区
楠溪江
古村落
在永嘉境内散布着无数大大小小的古村落。它们给风景区增添了浓厚的人文气息,赋予楠溪江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中国建筑史、规划史的研究上具有很高的价值。以“天人合一”、“气论”、“八卦”以及阴阳五行风水思想构建的楠溪江古村落,留存着大批完整的宗谱、族谱。
革命遗址
永嘉是一块英雄的土地,留下了无数革命者的足迹和不少革命遗址。本世纪二十年代,中国*早期重要*谢文锦在永嘉创建了*温州独立支部,点燃了浙南革命的火种。1930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在永嘉五尺村宣告成立。
10、永嘉名片
永嘉四灵
永嘉四灵
“永嘉四灵”是南宋诗坛独树一帜的诗歌流派,对前人,它改造江西诗派,去除其弊端;对后来,它启动江湖诗派而再创新、发展。全祖望在《〈宋诗纪事〉序》里把宋诗的发展归纳为“四变”,从陆游等“中兴四大家”到“永嘉四灵”为其中的第三变。“四灵”诗歌并非“寒蝉哀鸣”,也不是远离社会现实,只透露“狭窄的心理”。它在宋代诗歌史上应有较高的地位,对它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的评价,特别是对积极用世方面的评价,需要突破由来已久的思维定势,多一些多元意识和宽容意识。
“四灵”出现的时候,江西诗派的影响已渐趋衰弱。“四灵”主观上也想打破江西诗派的藩篱,学贾姚,少用典等等,都含有与江西诗派背道而驰的意图。叶适认为他们的诗风是对唐诗的复归,其实以“四灵”的才能,从实质上来说,他们只是因为不满体现着典型宋调的江西诗风,从而又回到了宋初崇尚晚唐体的老路上去。
永嘉学派
叶适
“永嘉学派”的“事功之学”学术思想强调:
首先,“道不离器”是格物之本,为学务实,关心世事;“读书不知接统绪,虽多无益也;为文不能关政事,虽工无益也;笃行而不合于大义,虽高无益也;立志而不存于忧世,虽仁无益也”。一切空谈义理皆无益也。
其二,在政治和教育上,“学与道合,人与德合”,“实政与实德双修”,杰出人物的“实德”是在“实政”的活动中培养出来的,“讲实理,育实才而求实用”。
其三,在伦理方面是“义利双行”,即“道义”与“功利”相结合,“古人以利与人,而不自居其功,故道义光明,后世儒者行(董)仲舒之论,既无功利,则道义乃无用之虚语耳”,“以利和义,不以义抑利”。
其四,在推进经济发展上,反对传统的“重本抑末”思想和政策,“夫四民(农工士商)交致其用而后治化兴,抑末厚本非正论也”,“通商惠工,以国家之力扶持商贾,流通货币”,大力发展工商业。
“事功之学”言简意远,而今细细读来仍有深远的现实指导意义:
“道不离器、为学务实”,就是地地道道的唯物论者,尊重物质的第一性,是“求真务实”的先行者;
“实政与实德双修”就是强调执政者注重“德”字为上,执政为民;
“义利双行”就是要以人为本,没有“利”,就无从谈“义”。
“通商惠工,以国家之力扶持商贾,流通贷币,”就是提倡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
一言以蔽之,“功事之学”于今仍有指导意义,“永嘉学派”仍需我们后人发扬光大。
永嘉昆剧
昆剧
永嘉昆剧源于南戏,也是宋、元时用南曲演唱的戏曲形式,由宋杂剧、唱赚(宋代流行的一种演唱形式)、宋词,以及里巷歌谣等综合发展而成。它的表演质朴粗犷,行腔明快流畅,生活气息浓郁,至今仍保留有南戏声腔的遗韵,是戏曲史上罕见的宝贵遗产。《辞海》和《中国戏曲曲艺词典》对昆剧作如是解释:“一般认为是中国戏曲最早的成熟形式。”著名的昆曲大师俞振飞先生曾作这样评价:“南昆北昆,不如永昆。”
因昆曲在文学、戏剧、艺术上的特殊价值,*主要*均作了重要批示,予以极大关注。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中国昆曲“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