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山*自然保护区
百花山*自然保护区地处北京西部,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清水镇境内,2008年经国务院批准在北京百花山自然保护区基础上晋升为*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是以保护暖温带华北石质山地次生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为主的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21743.1公顷。
中文名称:百花山*自然保护区
地理位置:北京市门头沟区
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
占地面积:21743.1公顷
开放时间:7:30—18:00
门票价格:40元/人
著名景点:百草畔
海拔高度:最高峰百草畔海拔2049米
保护类型:森林生态系统
保护对象:温带次生林
所属国家:中国
所属城市:北京市
建议游玩时长:3-4小时
适宜游玩季节:4-11月
1、历史沿革
1985年,北京市人民*批建成立了“北京百花山自然保护区”,为省市级自然保护区。
2008年1月,国务院批准百花山保护区晋升为*自然保护区。
2、地理环境
地质
保护区在地质构造上位于华北陆台中部的燕山沉降带,其中北部属于北京北山隆起构造区的青白穹窿区,南部属于北京西山凹陷构造区的西山褶皱隆起区。地层主要有元古界震旦系、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以及中生界侏罗系和新生界第四系等,岩石种类比较齐全,包括多种沉积岩、变质岩和火成岩。
地形地貌
保护区中北部及西南部为山地侵蚀构造地貌,约占全区面积的90%,地势陡峻,河流下切深;东南部为侵蚀构造地貌或堆积地貌,占全区面积的10%左右,地势较平缓,并发育宽浅河谷。
保护区位置图
保护区大部分区域海拔在750-2200米之间。最高峰为东灵山,海拔2303米,是北京第一高峰;区域内百花山海拔1991米,为北京第三高峰。山坡坡度多在30度以上。
气候
百花山自然保护区地处亚高山地带,属于中纬度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垂直变化明显,昼夜温差大,气温偏低,降水量较多,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多风且干燥,夏季温热多雨,春季干旱,风沙盛行,秋季晴朗少风,寒暖适中,但雨量偏少。
年降水量在450-720毫米,多集中于夏季;6、7、8月三个月份的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4%,其中,尤以7月份降水量最大,且多为暴雨;冬季降水量最少,只占全年的2%,秋季降水量占全年的14%,春季降水量约占全年的10%。
全年平均气温在6-7℃,最热月是7月份,平均温度22℃;最冷月是1月份,平均温度-5.7℃。3-4月气温急剧上升,10-11月气温突然下降。年积温≥3800℃,全年无霜期110天左右。
土壤
保护区土壤属于褐色土地带,共有4个土类、9个亚类,分别为:
草甸土:亚高山草甸土
棕壤:山地棕壤;山地生草棕壤;山地粗骨棕壤
褐土:淋溶褐土;普通褐土;粗骨褐土;碳酸盐褐土
耕作土:耕作土
水文
百花山保护区内自海拔900-2000米处均有清泉分布;百花山属海河水系,是永定河流域清水河的一个源头。
植被
百花山自然保护区地带性植被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在天然植被的植物种类组成中,有热带亲缘植物(蕨类、猕猴桃等),也有寒带亲缘植物(核桃楸、毛榛、锦带花等)。
森林植被垂直分异明显,可分四带:(1)海拔1000~1200米之间以油松林、栎类林和油松栎类混交林为主;(2)海拔1200~1600米之间以山杨林、桦树林为主;(3)海拔1600~1900米之间以云杉、华北落叶松林和云杉桦树针阔叶混交林为主;(4)海拔1900米以上的山脊、山顶则是亚高山草甸。
3、区域范围
百花山*自然保护区地处北京西部,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清水镇境内,范围在东经115°25′-115°42′,北纬39°48′-40°05′之间。
保护区规划图
保护区东以马栏山海拔500米为起点,向东南沿山脊线到百花山主峰海拔1991米,沿门头沟区和房山区行政区界至门头沟区与房山区交界最高峰白草畔2043米山峰;西从北京市与河北省涞水县交界处的全树塔起,向北沿北京市与河北省涿鹿县、怀来县省界,至北京市门头沟区清水镇与怀来县交界处的1922米山峰,再沿山脊线经门头沟区清水镇与斋堂镇行政交界线至马栏林场。
保护区总面积为21743.1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6836公顷,缓冲区面积4880.64公顷,实验区面积10026.46公顷。
4、保护目标
保护对象
百花山*自然保护区属于森林生态系统保护类型,主要保护对象为温带次生林。
植物资源
截至2013年,保护区植物有140科485属1100余种(含变种等)。其中,特有植物有百花山花楸、百花山柴胡、百花山葡萄、百花山鹅观草、百花山毛苔草,共5种;列入国际濒临绝种动植物贸易公约(CITEC公约)附录保护的兰科植物有凹舌兰、珊瑚兰、紫斑杓兰、大花杓兰、小花火烧兰等17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有紫椴、黄檗。
药用植物有200多种,有五味子、刺五加、沙参、党参、柴胡、桔梗、茜草等;野生花卉有太平花、八仙花、绣线菊、蓝荆子(映山红)、铃兰、胭脂花等。
动物资源
截至2013年,保护区陆栖野生脊椎动物20目47科169种。其中,兽类6目13科25种,鸟类11目27科131种,爬行类2目3科7种,两栖类1目4科6种。另外,昆虫种类有10目73科1000余种。保护区的兽类中,啮齿目动物占整个兽类种数的40%,食肉目占24%,食虫目占16%,翼手目和偶蹄目均占8%,兔形目占4%。
银喉长尾山雀
保护区的鸟类共11目,雀形目占保护区鸟类的80%,隼形目占4.62%,鴷形目3.07%,鸡形目、鹃形目、鸮形目均占2.31%,鸽形目、雨燕目均占1.54%,鹳形目、夜鹰目、佛法僧目均占0.77%。
两栖爬行类中,无尾目6种,占保护区整个两栖爬行类的46.15%,蛇目5种,占38.46%;蜥蜴目2种,占15.39%。
野生动物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有褐马鸡、黑鹳、金雕、豹;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有斑羚、红隼、燕隼、雀鹰、松雀鹰、勺鸡、雕鸮、红角鸮、领角鸮、普通鵟。有北京市级保护动物50余种。
5、管理措施
管理机构
百花山*自然保护区由北京百花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处负责管理。2008年9月,北京市门头沟区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复了“北京百花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关于申请更改机构名称的请示”,同意北京百花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更名为北京百花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处。
管理措施
野外巡护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并向周边延伸。大型的野外巡护由管理站组织开展实施,结束后作出书面汇报材料,报资源管理科备案;日常巡护工作由管理站安排实施,并做巡护记录,每月召开巡护情况汇报总结会;巡护情况据实汇报;建立健全的巡护道路。
百花山监测与管理综合信息系统
定期对保护区本底资源进行调查,建立完善的基础设施和监控设施。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完善珍稀濒危野生物种的原地和迁地保护网,以及强化执法的力度等。
保护区组织专人定期进行森林有害生物和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监测和汇报,具体配备和布设了一批相关药品和设备,对重点地区进行每日每周的观测和报告。
完善森林防火应急预案,建立联防机制。重点防火期间加强巡护力度,对保护区各林区进行了火险排查,清理了路边林区及路边的可燃物,同时加强对员工、游客和村民的宣传和教育。
6、旅游信息
旅游资源
百花山的风景资源分为百花山主峰景区、百花草甸景区、望海楼景区、百草畔景区四大景区。有“百花草畔”、“百花山瀑布”、“万年冰肌”、“古树擎天”、“云顶日出”、“冰壁岩柱”、“冰缘城堡”、“云海升腾”、“晚霞映翠”、“七色玉带”、“金蟾拜月”、“蚂蚁山”、“白莽长啸”、“松树长廊”等十八处独特景观、35个景点。
百花山云海
保护区内有“古石海”、“冰缘城堡”、“冰壁岩柱”等,是地质变迁的历史遗迹,为晚更新世和全新世早期寒冷条件下形成的。有“天然长城”、“母子石”、“震山石—锦簇攒天”东梁的“驼峰”及“文殊像”等典型的地质结构景观、地质剖面景观、火山熔岩景观。
历史人文景观有五代时期后唐李克用作战时曾在此建过的亭子;明代建有龙王庙、瑞云寺等庙宇,庙宇遗址尚存。
交通线路
苹果园地铁站西边乘892路公交车到达百花山(黄塔张家铺方向)。每天早9:00和下午4:30共两趟。
房山长途汽车站可乘房20路,房25路到龙门台村,车程2小时。车次不多,末班15:45。
1.京石高速路至房山出口——坨里——108国道——贾峪口路口右转弯去史家营方向即到(门票60元)。
2.走109国道是从门头沟方向进入景区,到达的地点就是张家铺(门票40元)。
3.走108国道至贾峪口不右转,一直到龙门台村,再往北到四马台村,沿着路一直开就能到四马台村的景区入口。这边叫白草畔,也叫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到景区门口后坐景区观光车(40元,往返),走15公里左右到达山顶的五指峰,然后有通往大草甸的木栈道,走1小时左右到大草甸,是能上到草甸最轻松的方式。
7、保护价值
百花山*自然保护区暖温带华北石质山地次生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在中国极具代表性和典型性,因其物种资源的丰富、地理位置的特殊和生态环境体系的完整所在,具有着区域性调节气候、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和风沙防治等巨大生态作用。
同时,保护区诸多的生态环境特殊性极具科考价值,对保护区有效地保护、深入地研究可为人类生物多样性保护作出巨大贡献,也可为中国可持续林业战略的实施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