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瓶枣
主要用于做蜜枣,也可鲜食或制干。该品种树势强健,树体高大。果重25g,长倒卵形,皮薄,深红色,肉厚,质脆,汁中多,味甜,鲜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7%,制干率35%,含糖71%。果皮稍具苦辣味。入口清香,微微甘甜。
1、形态特征
壶瓶枣
太谷县的枣树经过多年更新嫁接,逐渐改种为“壶瓶枣”,这种枣树的优点是树冠大,产量高,寿命长,平均每株产量50公斤以上。果实平均每枚重25克,最大的可达50克以上。成熟后果皮暗红,果形上小下大,中间稍细,形状象壶亦象瓶,故称之为壶瓶枣。壶瓶枣树冠多呈圆头形,树姿半开张,干性较强,成龄树干高76厘米,干周61厘米,树高8~10米,枝展5.9~6.9米。枣头枝褐红色,年生长量为40~77厘米,皮孔中大较密,黄褐色。枣股肥大,通常抽生枣吊2~5个,吊长11~20厘米,坐果较多部位为6~9节。花量中等,每一花序有花1~7朵。枣吊有叶8~15片,叶片中大且厚,卵圆形,长4.5~7.1厘米,宽2~3厘米,绿色。?壶瓶枣果实大,长倒卵形,纵径4.2~4.8厘米,横径2~3厘米,大小不均匀,单果平均重19.5克,最大单果重25克。果面光滑,皮厚中等,深红色,肉厚,白绿色,质地脆而松,味甜,汁中等偏多,鲜枣含糖量为30%,干枣含糖量为71%,品质上等。壶瓶枣在产地,4月中旬萌芽,5月下旬始花,8月中旬进入白熟期,9月中旬成熟,果实发育期为100天左右。该品种结果早,丰产稳产。抗旱、抗寒,耐涝,耐盐碱,在山川或平地均可生长。其缺点是后期生理落果严重,不耐贮运,成熟期遇雨后也易裂果腐烂。
壶瓶枣皮薄、肉厚、味甜、核小,是生食的良种,制成干枣和酒枣更佳。壶瓶枣分布于海拔800米以上沿南同蒲路南侧太谷南山的北麓,尤其是阳邑乡的里美庄、东里、白燕的枣树结果味道最为上乘。
枣果较普通枣果大很多,仅次于梨枣,产量大,果形好看,口感上乘,营养价值极高,亩栽110-140株,枣树当年即可挂果,枣树结果年限可以持续80年以上,果树市场前景非常看好。
2、分布范围
壶瓶枣
先后获“专家评优银奖”(1996年11月北京),“最受欢迎产品奖”(2000年1月南京),“中国名优果品”(2002年11月厦门),“十大名枣”(1997年10月太原),“金奖”(2002年9月晋中)。壶瓶枣原产太谷,国家林业局授予太谷县“中国枣乡”称号(2001年8月)。2004年进行了壶瓶枣产地无公害认定和壶瓶枣无公害产品认证,并于2006年9月向国家申报壶瓶枣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3、主要价值
壶瓶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