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山旋鼓舞
武山旋鼓舞是甘肃省的传统民俗舞蹈之一。最早起源于原始部落的图腾舞或者叫傩舞。它的作用也主要是用以驱赶野兽,后来又逐渐用于祭祀、酬神、赛社等宗教活动,带有浓厚的原始信仰特色,旋鼓作为西部地区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以其粗犷热烈的单张扇面形羊皮鼓的击打与剽悍豪迈的男子集体舞蹈阵容相结合,形成了天水民间独特的旋鼓舞流传四方。
1、简介
旋鼓最早流行于天水市武山县滩歌镇代沟村。相传,很早以前有一牧童常年出没人烟稀少的荒山野岭之中,每遇恶狼侵害之祸,机智勇敢的牧童便在山上点燃篝火,打起自制的羊皮鼓,对着火堆旋转起舞,火光照山川,鼓声响云霄,以此吓唬恶狼。从此,恶狼只要听到羊皮鼓的声音和看到火光,就不敢侵害人们。当地农民俗称这一活动为“点高山”。同时,旋鼓舞也就由此而得名。
此后,每逢五月端阳节,由一个翻穿羊皮袄,打扮成羊官模样的小伙子领着伙伴,烧香许愿,祭祀山神,祈求神灵保佑羊群安全生存。
后来,旋鼓舞便在武山农村流行起来,村庄上的青年云集百人,扬起五彩缤纷的旗幡,怀着争强好胜的心情,兴高采烈,潇洒自如地旋起来。从而,不断产生一些悦耳动听的鼓点,多姿激昂的动作和不断变换的队形,逐渐形成了独具风格的民族舞蹈——武山旋鼓舞。
2、历史
近几年来,武山县滩歌镇党委、*组织编写《滩歌镇志》,旋鼓作为产生于滩歌本土、享誉国内外的民间艺术,当然是《滩歌镇志》中的一项重头戏。滩歌本土的文化人陈登荣、漆荣、刘顺保、刘建全等人经过多方考证和研究,认为旋鼓舞的产生与滩歌悠久的历史有着不可分割的渊缘。并从道具、服饰、端午祭祀等方面对旋鼓舞做出了新的诠释和注解,赋予了新的时代背景和文化内涵。滩歌,唐朝末年被吐蕃占领,五代十国时期曾一度属于建都成都的前蜀、后蜀政权。
刘建全先生在《滩歌建镇史小考》中指出:2002年2月,在武山县滩歌镇卢坪村漆沟里出土了一块北宋墓砖记载,今滩歌镇在北宋政和壬辰年(公元1112年)已建镇,隶属于巩州,当时称为“滩哥”。据西北师大漆子扬博士和有关藏语学专家的解释,“滩哥”系藏语译音词,意为“山下平川”。后又称“滩阁”,今称“滩歌”,当地人普遍的解释是羌人对歌的“歌滩”之意。唐末以来受吐蕃等民族文化的影响,与“歌”一起酬唱的羊皮鼓逐渐在滩歌地区流行开来,武山旋鼓舞的羊皮鼓、经幡等道具大多沿袭了唐、宋、元时期藏、蒙牧猎和祭祀的风俗。经过千余年的演变,形成了今天具有独特的陇原风情和鲜明的地方特色的旋鼓舞。
3、起源
“伏羲旋鼓”这一名词的提出,是近几年来国内有些专家学者将武山旋鼓和伏羲文化联系起来后提出的新说法。在武山旋鼓的发源地——滩歌镇的民间还有这样的流传,人文始祖伏羲曾在滩歌一带生活过,有一次他听到了当地人们为了驱逐狼虫而精心设计的羊皮鼓的巨大的响声,一下子被那震撼人心的铿锵鼓点所吸引,于是他也爱上了高亢粗犷的旋鼓舞,于是他敲响了华夏的第一面羊皮鼓。
这是武山旋鼓的起源说法之一,它为武山旋鼓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增添了更多的文化品味。虽然来自于民间传说,但是近几年来的研究者们宁可信其有,爱好旋鼓舞的人们也在羊皮鼓的鼓面上精心绘制了太极八卦图案,伏羲旋鼓的叫法逐渐地流行开了。
关于武山旋鼓的起源还有着众口不一的说法。但是应该承认的是,远在旧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了人类生活的足迹。原始先民们在这块土地上创造了空前繁荣的史前文化。在千百年的生产实践中,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铸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形成了具有武山特色的地方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灿烂文明中的一朵绚烂奇葩。旋鼓舞便是武山地方文化奇葩中最靓丽最美丽的一枝。
4、艺术特点
作为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武山旋鼓表演时阵容恢宏,场面壮观,充分展示出西部人的剽悍和勇敢。表演时少则十几人,多则上百人或上千人,大都以青壮年男性为主,偶尔也会有一些孩童和老人加入其中。武山旋鼓大多以村为单位进行比赛或者表演,他们各队之间相互穿插、裹挟盘旋,进行着力的较量、气势的抗衡和内心情感的宣泄。上场之时表演者左手持鼓,右手握鼓鞭,或打鼓心,或敲鼓边,边敲边舞,鼓点变化多端,舞蹈动作粗犷奔放,旋转自如。
其最大的特色体现在“旋”和“鼓”。从这两个非常灼目的字眼上,让我们联想到那远古洪荒的年代,皎洁如玉的月光下,熊熊燃烧的篝火旁,先民们在围着一个偌大的圆圈,轮起长长的发辫,手拉着手翩翩歌舞。暖暖的骄阳下,起伏连绵亘古旷远的高山间,光着膀子的男人们在地里耕作劳苦,吆喝着只有他们才能听懂的号子。那悠悠的白云,广袤的田野,茂密的森林,成群的牛羊,以及震耳发聩的旋鼓声,织成了滩歌盆地特有的原始风景和文化品味。浓重地描写了滩歌这块小盆地的苍茫古老和美丽神奇。
羊皮鼓,也叫扇鼓,外形如一面大葵扇。以铁圈为箍,直径一般在30厘米左右,鼓面为精制的羊皮做成,羊皮厚度仅1毫米,薄如蝉翼。鼓面上绘有八卦图案,下置一柄,柄端缀以铁环或小铜镲,用竹条做的鼓鞭敲击鼓面时,震动铁环与小铜镲频频作响。
表演形式
旋鼓表演少则十几人,多则上百人或上千人,以男性青壮年为主。每年春末夏初,先由牧童敲起,临近端午,渐达高潮。端午节,规模宏大的鼓队由四面八方涌进各自地域的中心,赛鼓联欢,数十人或数百人不等,根据不同的鼓点节奏,做出不同的舞姿和造型,基本舞步为进行式而富于变化的圆舞场,如水面浮萍,轻盈游动。时层层围拢,如百花盛开。忽纵横穿插,欢奔如织。随鼓点节奏,时分进合。
并以传统的“蛇退皮”、“二龙戏珠”、“白马分鬃”、“九折十八式”、“太子游四门”、“狮子滚绣球”等军事阵式,摇环狂舞,浑厚中见清亮,欢快而有节奏。
表演时鼓手的行走路线是模仿蛇行之“禹”步,队形变化如同游蛇蜿蜒,表演队伍中“甩莽头”的舞者头上装饰着彩色发辫,扮相犹如人面蛇身。所有这些说明武山旋鼓与流传在天水一带关于人文始祖伏羲的种种传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5、创新
1988年,武山县滩歌镇代沟村的农民组成了一支专业的旋鼓队,代表武山旋鼓的浪漫风情和文化精神,多次参加各地举行文化汇演。近几年来,他们又不断地走南闯北,应邀参加了省内外的许多大型庆典活动,受到了不少知名专业的赞赏和观众的好评。
古老的旋鼓舞经过专家的艺术加工和改良,从道具服装、表演技巧、队形变换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改进和创新,严格训练的武山旋鼓舞已成为代表天水市民间文化遗存的珍贵经典舞蹈,曾每年在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暨省内外大型文化艺术活动上登台亮相,深受八方宾客的拍手称赞。
乙丑年农历五月二十日,我随《天水在线》的四十多位博主赴武山县采风,欢快的度过五十一岁生日。这一天,我们来到了滩歌镇旋鼓舞的发祥地,不由我想到要写一篇关于旋鼓舞的文章,以表达对武山县有关部门大盛情款待。在走访中了解到,武山县宣传、文化部门和滩歌镇党委、*非常重视旋鼓舞的挖掘整理工作,正在把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在承传和发扬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创新,从形式和内容等方面将不断地为旋鼓舞注入新的文化特色,让这朵民间艺术奇葩绽放陇原大地,逐步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