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春日独酌二首

科普小知识2022-10-06 21:42:00
...

《春日独酌二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作于李白因贫病来当涂投其族叔李阳冰的第二年(宝应元年,762年)初春。组诗抒写作者对美好春光的爱惜之情,表达了作者因年老求仙不得而产生“吾生无依”的孤独之意。

1、作品原文

春日独酌二首

其一

东风扇淑气⑴,水木荣春晖⑵。

白日照绿草,落花散且飞。

孤云还空山,众鸟各已归。

彼物皆有讬,吾生独无依⑶。

对此石上月,长歌醉芳菲⑷。

其二

我有紫霞想⑸,缅怀沧州间⑹。

且对一壶酒⑺,澹然万事闲。

横琴倚高松,把酒望远山。

长空去鸟没,落日孤云还。

但悲光景晚⑻,宿昔成秋颜⑼。

2、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扇淑气:《南史·衡阳王义季传》:“阳和扇气,播厥之始。”《文选》卷二八陆机《悲哉行》:“蕙草饶淑气,时鸟多好音。”张铣注:“淑,美也。”唐太宗《春日玄武门宴群臣》:“诏光开令序,淑气动芳年。”

⑵水木句:咸本作水本。误。春晖,《太平御览》卷九九二晋傅咸《款冬花赋》:“华艳春晖,既丽且姝。”

⑶彼物二句:陶渊明《咏贫士》诗:“万族各有讬,孤云独无依。”

⑷歌醉:萧本、玉本、郭本、刘本、严评本、全唐诗本、王本俱作醉歌。全唐诗本注云:“一作歌醉。”

⑸紫霞想:谓升仙。陆机《前缓声歌》:“轻举乘紫霞。”

⑹沧州间:谓隐居江湖。

⑺且:萧本、玉本、郭本、刘本、朱本、严评本、全唐诗本俱作思。全唐诗本注:“一作且。”

⑻但悲句:悲,萧本、玉本、郭本、刘本、严评本、全唐诗本、王本俱作恐。光:朱本作佳。

⑼宿昔:早晚之意,谓时间短暂。《晋书·裴楷传》:“虽车马器服,宿昔之间,便以施诸贫乏。”秋颜,老衰的容颜。

白话译文

其一

东风吹来了美好之气,水与树木荣耀着春天的光辉。太阳照耀着绿草,花儿在枝头散落飘飞。孤云在日暮时还回空山,众鸟也各自还巢而归。这些物体都有所寄托,我的残生却孤独无依。对着这映在石上的月光,无奈何只有在芳草中长歌沉醉。

其二

我曾有修炼成仙的向往,也缅怀隐居江湖之间。现在惟有对着面前的这壶酒,淡然万事而落得孤闲。倚着高松且将弦琴横放,把着酒杯伫望着远山。飞鸟在长空中飞尽,孤云在落日中回还。只是悲伤我老衰如同这光景已晚,转眼间已成了凋悴的容颜。

3、创作背景

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冬李白因贫病来投当涂令李阳冰,次年初春,病稍好转,起居有能,但终因年老、求仙不得而产生“吾生无依”的孤独。这组诗即创作于此时。詹本云:“第二首云:‘但悲光景晚,宿昔成秋颜。’似中晚年之作。安注系此诗于开元二十五年,谓:‘似本年闲居安陆时作。’恐非。”

4、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这两首诗抒写诗人对美好春光的爱惜之情,表达了作者因年老求仙不得而产生的孤独之意。

第一首诗前四句写作者对春天美景的爱惜,也抒发作者对生命的感慨。东风吹来美好之气遍于天地之间,树木在春光中欣欣向荣。灿烂的阳光照耀得芳草遍地生绿。但到了暮春之时,花朵散落飞扬,因此感叹自然规律的不可转移。后六句从日暮时孤云众鸟各有所归,想到自然中的万物皆有所托,而自己却漂泊无依。因此举杯对着石上之月,邀之共饮,以达长醉歌春日之芳菲。情调既是感伤,也是豁达。

第二首诗开头说自己原有隐居之意,想象自己对着一壶酒,过着闲云野鹤的生活。接着具体描绘隐居的生活图景:“横琴倚高松,把酒望远山。长空去鸟没,落日孤云还。”这几句满含出世之意,甚似王维的诗境。最后笔锋一转,发出时光易逝、生命苦短的感叹,隐含了理想抱负难以实现的悲情。

名家评论

朱本注云:“春日独酌而感物自叹,言春时天气融和,而百物皆蓬其生,我独茕然若无所依者,乃对月独酌以自慰也。”又注:“言我欲修炼而游于仙洲,所以脱落万虑,弹琴饮酒,怡情于飞鸟孤云之间,淡然与世而相忘也。但恐蹉跎易老,不得从仙而游耳。盖炼服学仙,必须气血未衰乃可为也。苟或老而衰矣,则无生气之可续,而欲其蜕形而羽化,不可得也。”

唐汝询《唐诗解》卷四:“此(指其一)自伤飘泊,娱以酒也。言当春则水木花卉种种含荣,傍晚则众鸟孤云各还其所,物皆有归,我独无所依藉乎!惟有酣歌以了此生耳。”

严评本:“无可举,亦无可议,有此足矣,次可不足。”严评本载明人批:“意态近陶。”又“孤云还空山”四句批:“演陶两句为四句。”又载明人批:“据语,此有较浓然古淡处,亦不可及。”

吴昌祺《删订唐诗解》卷二:“诗自入古而太循蹊径。”

王夫之《唐诗评选》卷二:“以庾鲍写陶,弥有神理。‘吾生独无依’,偶然入感,前后不刻画,求与此句为因缘,是又神化冥合,非以象取。玉合底盖之说,不足以立科禁矣。”

日人近藤元粹《李太白诗醇》卷五,评严评本批“次(指其二)可不作”语曰:“亦甚酷矣,兴到笔随,何必拘泥乃尔哉!”又评“澹然万事闲”曰:“‘澹然’字可以评此诗也。”

5、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