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浩镇
海门市辖乡。省优质蚕茧生产基地之一。1949年设头甲、同兴、新民、团结等乡,后合并置刘浩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设乡。位于市境东北部,距市府35公里。面积27.3平方公里,人口3万。有公路、水路过境。辖24个村委会。农业种植玉米、水稻、小麦、油菜等,盛产棉花、芦笋、蚕茧。企业有纺织、机械、建材、化工、服装、鞋帽、冶金、电子等行业。建筑业较有名。
中文名称:刘浩镇
行政代码:320684116
身份证前6位:320684
长途区号:0513
邮政编码:226000
隶属政区:海门市
行政级别:镇
车牌号码:苏F
辖区面积:27.3km2
人口数量:约3万人
人口密度:1099人/km2
1、地方简介
刘浩镇
刘浩镇位于海门市东北部,东与全国闻名的电动工具之乡启东市天汾镇毗邻,西以黄家港河为界,北靠通吕运河和苏335省道,南依通启运河。全镇辖16个行政村,总人口6.24万人,总耕地面积5.556万亩,是一个地广物博的农业大镇。境内沟河交错,水网密布,拥有8000余亩丰富的淡水资源优势。全镇2006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546亿元,农业增加值1.425亿元。
2、行政区划
刘浩镇区划
320684116001121六甲街居委会
320684116002220海欣路居委会
320684116200220头甲村村委会
320684116201220天西村村委会
320684116202122六东村村委会
320684116203121六甲村村委会
320684116204220新群村村委会
320684116205220城河村村委会
320684116206220浩西村村委会
320684116207220浩中村村委会
320684116208220福良村村委会
320684116209220池鹏村村委会
320684116210220周成村村委会
320684116211220永康村村委会
320684116212220凤飞村村委会
320684116213122林英村村委会
320684116214220轧西村村委会
320684116215220锦明村村委会
3、地方人口
刘浩镇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48571
男21015
女27556
家庭户户数19597
家庭户总人口(总)48078
家庭户男20653
家庭户女27425
0-14岁(总)9286
0-14岁男4628
0-14岁女4658
15-64岁(总)31903
15-64岁男13283
15-64岁女18620
65岁及以上(总)7382
65岁及以上男3104
65岁及以上女4278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45639
4、基础设施
全镇镇区新开工建设项目8个,其中竣工项目5个,在建项目3个,完成投资额3408万元。竣工项目包括:镇培训中心建设工程、怡乐路商业一条街建设工程、刘浩中心小学综合楼工程、刘浩幼儿园综合楼工程。在建项目有:六甲农贸市场北延工程,其中一期已完成1200万元;建筑面积达8000多平方米的海洪大卖场建设改造工程;南通王府花园酒店工程。市场建设中,新开营业门面32个,完成投资额1000多万元。一批知名专卖店相继在镇区开张营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进一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实施农路建设14条路段,新建成农村公路17.8公里,改造建设农桥10座。实施2条河道计3万多土方的水利疏浚。全力实施饮水安全工程,该工程涉及到4个村、1个居委会1.8万人,总投资860多万元,目前已完成了约23000米总管的埋设。
5、经济概括
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扩散蔓延、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压力加大的严峻挑战,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和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我镇经济形势依然呈现出了蓬勃向上的生动局面,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较好地完成了镇二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综合实力持续增强。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4.27亿元,同比(下同)增长12.9%。其中一产增加值1.76亿元,增长6.9%;二产增加值6.8亿元,增长8.2%;三产增加值5.71亿元,增长21.4%。实现财政总收入342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626元,增长10%。年末各项存款余额6.5亿元,同比增长12%。在2009年度全市三个文明建设总结表彰中,我镇获得综合进位奖,在22个乡镇场中从08年的第18位上升至第16位。
二、经济运行平稳上升。三次产业全面增长。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中高效农业面积发展到30786亩,占比达63%。各类设施面积发展到3500亩,其中新增高效设施农业达1250亩,实现了我镇200亩以上钢架大棚高效农业园区零的突破。全镇规模以上工业产值、销售、利税、利润分别达到10.11亿元、9.53亿元、6495万元和3996万元。增幅均超过15%。实现工业应税销售2.4亿元,增幅较年初回升3个百分点。全面落实扩大内需政策,认真做好家电、农机、汽车、摩托车下乡等工作,全镇服务业增加值5.71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0.8个百分点。刘浩、海洪两个农贸市场成交额达到3亿元。建筑经济稳中求升,全年实现建安产值10亿元,增长13%。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26亿元,增长1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投入3.58亿元,增长22.8%。实现超千万元项目19个,其中新开工超5000万元项目2个。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0.92亿元,同比增长25.5%,在规模工业产值中的占比提升到8%。新批工商登记注册外资500万美元,注册外资实际到帐353万美元。净增私营企业注册资本10281万元,增长15.2%,净增私营企业45家,个体工商户110户,引进南通市外民资4800万元。
6、社会事业
教育质量上台阶工程成效明显。有效改善我镇办学条件,完成了刘浩中心小学危房改造工程,镇成教中心异地重建工程,刘浩、海洪两所中心幼儿园均新建了教育楼,添置了必要的教育设施,积极推进教育质量上台阶工程。全镇中、小学义务教育巩固率分别达到99.7%和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7%。在年度全市中小学素质教育百分考核中,刘浩中心小学、六甲初中均获一等奖,刘浩中心小学被市总工会命名为模范基层工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完成农村项目改厕2000座,其中浩中、轧西村各1000座,我镇的改厕工作已通过了南通市的检查验收。食品安全监督切实加强,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对163名持“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退休的企业职工实行一次性奖励。人口自然增长率连续12年保持负增长。深入推进送书、送戏、送电影“三送”工程,完成送书7600册、送戏12场、送电影32场。为全镇贫困户免费安装了有线广播,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村村完成了体育场地建设。如期完成了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村村建有门类齐全的档案室,实现了“南通市村六有档案室”满堂红,我镇被评为江苏省档案工作示范镇。
7、社会保障
从业人员培训22210人次,农村劳动力培训347人次,培训率达62.03%。参加新农保人员8351人,占任务数的100%。建立覆盖城乡、人人享有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等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切实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大力推进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确保覆盖率达到100%;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逐步完善“六位一体”功能。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人均参保标准提高到120元,参保人员45997人,参保率98.2%,镇卫生所全年共计结报2767人次,结报金额573.78万元,享受万元以上报销的114人,最高报销额3.7万元。目前城乡低保对象853户1072人,实现动态条件下的应保尽保,农村低保月人均补差达到99.83元。救助机制更加健全。大力实施结对帮扶工程,脱贫攻坚取得明显成效。先后募集慈善基金19万元,已建成的两个慈善超市正常运转,经审批在慈善超市救助的对象252人次,发放救助物品折价1.119万元。全年办理法律援助案件9件,提供法律咨询1600人次。稳定基础更加坚实。“长安刘浩”建设稳定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全面落实。七度蝉联“南通市社会治安安全镇”,连年被南通市委、市*命名为“法治南通合格乡镇”,并被表彰为全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先进集体、南通市“三无”乡镇。不断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积极预防处置各类群体性事件,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又有新提升,受理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95起。涉法涉诉及信访化解工作得到上级充分肯定,被推荐为南通市信访工作“四无”乡镇。高质量完成征兵工作,圆满完成义务献血任务。同时,监察、人事、统计、审计、民政、双拥、环保、安全、广电、老龄、关心下一代以及侨务、民族宗教等*其他工作均取得了新的发展。
8、名字来源
世外桃园休闲农庄
刘浩镇以抗日烈士“刘浩”命名
刘浩,原名罗世豪,1923年生,浙江省镇海县人,参加革命后改名刘浩。1936年,少年刘浩远离家乡到上海谋生,抗战爆发后,刘浩报名进入黄炎培先生主办的中华职业补习夜校学习。1938年正式成为中国*一员。1941年初,到海启地区工作,先后担任海二区、海五区、海八区组织委员;1942年初,海门中心县委为加强对通东地区的领导,派刘浩任六甲区区委书记。1943年7月,六甲区和富余区合并,任富余区委副书记。刘浩立场坚定,工作积极,深得党和组织的信任、群众的支持和爱戴。在他领导下,六甲区成立了农抗会、工抗会、民兵、儿童团、妇女等各种群众组织,还在同心乡办起了列宁小学。他组织区地方武装及民兵向敌战区挺进,到处割电线、破道路、拆桥梁、筑暗坝,领导群众开展反“清乡”、反伪化、反抓丁、反编查保甲,展开锄奸斗争,有力地打击了敌人。1944年1月23日,正值农历春节前,刘浩同志忙着慰问抗日志士家属、发放救济粮、救济款等工作,因叛徒投敌告密,日伪军突然包围了他的住所,在突围中不幸牺牲,时年仅21岁。解放后,为了纪念刘浩烈士,海门县人民*将刘浩烈士生前英勇战斗过的六甲乡改名为刘浩乡,并在六甲坝要道口重建了刘浩烈士墓。
9、农业发展
刘浩镇经济作物占比达75%以上,其中中高效作物占比达54.5%。刘浩镇基本形成八大农业板块,分别为周成、林英3000亩乳黄瓜、蒿菜、雪菜为主的加工蔬菜生产区,池鹏1000亩芋艿、香芋、山药为主的特色蔬菜生产区,六甲、新群1000亩藕、茭白、水芹为主的水生蔬菜生产区,六东1000亩刀豆、菠菜、花菜为主的外贸蔬菜生产区,凤飞、锦明1000亩西瓜、葡萄、冬瓜为主的瓜果生产区,通吕河沿线1000亩优质桑园生产区,以及轧西肉鸡、郎德鹅为主的禽业生产区和天西、头甲5000头生猪为主的畜业生产区。这些农业板块的建成和发展,必将对刘浩镇的农业工作起一个领头雁的作用,也将有力地促进刘浩镇高效农业规模化的良性发展。
刘浩镇凤飞村村民季永平种植的4亩冬瓜2008年又给他带来了近万元收入。冬瓜好管理,易贮运,但是如果仅仅当作蔬菜消费,冬瓜的经济效益十分低。4年前,凤飞村党支部书记徐永新投资兴办了冬瓜糖加工厂,并对周围村民种植冬瓜实行统一供种、统一收购的定单种植模式。冬瓜登上“大雅之堂”,摇身变为月饼等食品的馅料,大大提高了冬瓜的经济价值,该村的冬瓜糖畅销上海、山东、安徽等地。冬瓜糖市场前景看好,冬瓜身价也“水涨船高”。刘浩镇的冬瓜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形成规模化发展趋势,种植面积突破1000亩,农户达500多户。冬瓜种植从凤飞村扩展至周边的福良、池棚、周成、锦明等村,甚至“波及”三阳、万年、启东的通兴镇等。冬瓜深加工后,提升了冬瓜经济效益。徐永新用冬瓜加工冬瓜糖,这冬瓜自然成了附近村民的“摇钱树”。冬瓜种植成本低,从4月种植到9月采摘,每亩农资成本只需100元左右,每亩平均产量在1.2万斤至1.5万斤,销到加工厂每斤价格在0.11至0.2元不等,每亩平均收入1500元至2000元,种得好的农户每亩收入达3000元。
10、特产产业
刘浩镇拥有个私企业300多家,但缺少顶天立地的企业。下一步将狠抓骨干企业培育,不断做强骨干企业经济总量,凸现经济支撑地位。力争2007年新增规模企业6家,培育超5000万元的3家,超3000万元的5家,超1000万元的8家;对纺织、服装、手套、电动工具、电碳、矿机等类型的企业,加大生产性技改投入,确保完成技改投入3亿元;积极扶持海门市汇丰纺织品有限公司投资1000万元,扩建2万纱锭项目,海龙纺织品有限公司投资1000万美元,建办3万吨级的复纺纤维项目,确保2007年这两家企业进入市骨干企业行列。
刘浩镇将做强特色产业,积聚群体优势。电动工具已成为刘浩特色产业,拥有60多家企业,市党代会后,刘浩镇对这些企业重新定位,提升企业运行质量,形成产业集群优势。适时整合行业要素,形成信息、业务、资金、技术优势互补,加强与有关科研院所的联系,引进一些既有科技含量,又有较高附加值的新产品,使刘浩真正成为远近闻名的电动工具特色乡镇。
11、重点项目
2007年以来,刘浩镇加快项目建设培育税源经济取得可喜成绩。2007年1至5月,刘浩镇完成应税销售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47.7%,实现地税286万元,比2006年同期增长108.8%,国税296万元,比2006年同期增长33.6%。2007年初以来,刘浩镇党委、*调整发展思路,抬高发展标杆,围绕项目建设这一关键,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措施和工作着子,破解发展瓶颈,突出招商引项目和落地抓建设。刘浩镇项目推进办公室全力以赴抓好项目建设,形成了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的浓厚氛围。刘浩镇投资100多万元,在工业北区高标准建造的近1000米水泥路面正在紧张施工中,增加的1万伏线路也已建设到位。大力度推进招商引资。增加招商顾问人数,在上海增设招商办事处,进一步向外推介刘浩镇的投资环境。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上海、苏州、浙江等地客商纷纷前来考察。2007年以来,已引进项目14个,还有10多个项目正在洽谈之中。
刘浩镇在大力推进项目建设中,坚持做到“二早二快”,全方位促进项目建设大干快上。竣工项目“早投产”。市康迪欣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总投资3800万元的风机空调投产1个多月来,已实现销售122万元,完成国地税24万元。南通威乐普服饰有限公司2007年3月投产后,生产经营红红火火,已实现销售300多万元,产品由常州总公司销往国外。在手项目“早开工”。4月上旬引进的江苏捷昱电动工具有限公司从洽谈到开工,仅花了半个月时间,占地20多亩、15000平方米厂房及辅助设施已开工建设。总投资3500万元的江苏博大铸造有限公司洽谈一个月后也已开工建设。南通永豪电动工具有限公司投资1000多万元,新建2000多平方米的厂房,一期工程即将封顶。重点项目“快推进”。2007年刘浩镇的重点项目由书记、镇长亲自抓。海龙纺织品有限公司的龙威复纺项目,镇长多次来到施工现场,了解工程进展情况。2万多平方米的厂房建设项目预计在6月底竣工封顶。海门丰源化纤有限公司的化纤生产项目,总投资4500万元,一期4500平方米的厂房已竣工,二期5000平方米的办公大楼及宿舍正在建设之中,2000多万元的设备安装已进入调试阶段,可望6月中旬投产。骨干企业“快投入”。南通豪盛铸业有限公司是刘浩镇的重点骨干企业,2007年3月,公司又投资了一个1000多万元的项目,,2000多平方米的厂房已封顶。
12、附近景点
法光寺
法光寺的前身原是一座道观--东岳庙,又称东皇庙,后又建成大雄宝殿并塑东岳大帝。嗣后陆续建后殿、山门、东西侧殿等,房屋40余间,占地600多亩,成为通东地区规模较大、盛极一时的庙宇。1984年起,余东镇*先后拨数百万元专款对寺庙进行修缮。
1986年列入海门市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曾为法光寺寄赠"大雄宝殿"墨宝并为法光寺山门题写匾额;上海玉佛寺方丈真禅法师也为山门题赠寺额;1990年省佛协转送*佛陀基金会所赠的《大藏经》一部100本,现珍藏于藏经楼。1992年经南通市*批准,东岳庙改为法光寺。
世外桃园休闲农庄
南通世外桃园休闲农庄位于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南首、新开闸旁。总体规划占地面积3000余亩,现已开发870亩。有休闲度假区、现代农业科技园区、上水游乐区、森林公园。
其中休闲度假区已于2000年开始营业。主要有餐饮、垂钓、会务、休闲等项目。餐饮以江鲜、野味、农家菜为主;垂钓共有鱼塘3个,有鲫鱼、鲈鱼、草鱼、青鱼、彩虹鲷等鱼种供客人垂钓;休闲区主要有4个草庐、5个竹楼、5个小木屋,可供40人同时住宿,娱乐。
江海风情园
江海风情园园区占地400亩,以田园风光、湖光山色和古朴民居为载体,融江海风情和民俗文化于一体,是一个自然生态园、人文生态园,又是南通市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实验园,更是海门这块滨江乐土上的新世纪花园。形象地展示海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农业文明,形成了她明净、清新的格调和大气、自然的气质。园区在为全市青少年提供一个课外活动营地的同时,也给广大市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更为海门沿江风光旅游带锦上添花。
13、地方特产
海门香芋
海门香芋是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市的特产。海门香芋具有豆的清香,久煮不糊,入口清香味甘,具有独特的品质和地域特色。海门香芋获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海门种植香芋历史悠久,在《清嘉庆海门厅志》和《民国海门县志》中,都有详尽记载。目前香芋栽培面积5500亩,总产量每年150万公斤左右,在上海等地蔬菜市场享有盛誉。
海门的沙地土质孕育了海门的一大特产——香沙芋。由于沙土质地松软,水源丰富,所以长出来的香沙芋细腻柔滑、易酥不烂、干香可口,尤其是长度为10厘米左右的芋艿子深得食客的青睐。
香沙芋质地细腻,营养丰富,干香可口,易酥而不烂。芋头可制成芋粉面条、芋馒头、点心等。芋的菜用方法更为多样,糖醋、爆炒、煮汤、红烧等。和蔬菜同煮,可调味增鲜;与鸡肉、猪肉、羊肉红烧,香而不腻;与鸡肉、猪肉、羊肉白煮,又别具风味。芋艿的营养价值高,含有人体必需的维生素及矿质养分。海门香沙芋以质量优异而闻名各地,在蔬菜市场上久负盛名,深受消费者欢迎。
海门山羊
海门山羊是以生产优质笔料毛为特征的肉、皮、毛兼用的山羊地方良种。全身被毛白色,当年公羊颈脊部所产羊毛挺直有锋,富有弹性,是制湖笔的优良原料,故常将海门山羊称为笔料毛山羊;羊肉膻味少,肉质肥嫩鲜美,适口性好;板皮结实细致,属汉口路;具有早熟、繁殖力强,产羔多;耐高温高湿,耐粗饲,适应性强,抗病力强和遗传性稳定等特点。
海门山羊产区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带,中心产区海门市境内,地势平坦,沟河纵横,水源充足,具有明显的海洋性季风气候的特点。海门市为江苏省棉花主要产区,多行粮棉轮作,粮经饲套作。畜牧业以猪、羊为主,全市境内农户素有饲养山羊习惯,是全国山羊板皮和笔料毛生产的主要基地县(市)之一。
历史上,上海市郊县崇明岛,原属江苏省。据《崇明县志》记载,崇明岛形成于唐代武德年间(公元618年),岛上居民大都是从江苏句容一带迁来,因此白山羊亦可能随当地移民进入崇明岛,随后扩大繁殖传播遍及邻近的启东、海门、通州等县。长期以来,经过当地人民不断选育提高,逐步形成了目前具有一定特色的海门山羊品种。
海门山羊
柿子是我国古老的果树之一,从太古时代起已供食用,素有木本粮食之称。柿适应性很强,抗旱耐涝,喜温耐冻,加之树性强健。生长快、结果多、易于丰产稳产,因而深受广大群众喜爱。柿树对土壤要求不严格,家前屋后、沟边路旁、平川荒滩、贫困脊地均可生长。
海门市种植树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据1522—1564年的《明嘉靖海门县志》和《清嘉庆海门厅志》、《民国海门县志》中均有柿树栽培的记载。我市历来散生柿普及千家万户,成片柿园亦有不少,树龄古老的大柿树屡见不鲜。一九九八年全市柿子总产量达4119吨。
柿子是食用价值很高的果品。海门市目前大面积栽培的均为涩柿类型,主要有地方良种朱砂红、大方柿、小方柿。单果重100-200克,味甘汁多,肉质致密,清凉爽口。据分析测定:每百克鲜果含蛋白质0.5克,碳水化合物18.6克,钙9毫克,磷21毫克。其中蛋白质、糖分及磷的含量均超过苹果。柿子的贮藏、运输都较其它果品方便,因此深受消费者的欢迎。
海门市紧靠上海、南通等大中城市,柿子的销售市场广阔。因此加速柿子的产业化进程对振兴农村经济和满足市场需求,致富广大群众,意义十分重大。目前,海门市有成片柿园1160亩,散生柿树88.3万株,每年可生产果4500吨左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