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深部计划”遥控深潜科考获多项重要发现
中国青年在线消息(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在线记者王)近日,随着“嘉庚”号科研船缓缓停靠厦门通达码头,由同济大学牵头的为期一月的南海遥控深潜科学考察圆满完成了预定的科研任务。
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首席科学家、教授周淮阳表示,这项科学研究在地质学、生物学和沉积动力学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科学发现,收集了一系列高质量的数据和样品,为深化“南海深部计划”的构造、沉积和生物地球化学研究提供了新材料。
据悉,这是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王教授领导的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南海深部过程演化”组织的一次重要科学考察。
该航次于4月17日在厦门通达码头启航。一个由来自中国9所大学和研究所的22名科学家组成的科学研究小组,涵盖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生物学和其他学科,使用租用的加拿大遥控深潜机器人" ROPOS ",在中国南海东北至中南部大陆坡的冷泉、海山和特殊沉积区有效地进行了33次科学潜水,总水下时间为320小时,单次水下科学作业时间为33小时。累计航程为2600海里,最大潜水深度为3850米。
“我们首次在南海海底发现了古代热液区,并收集了古代热液烟囱的样本。这是一项极具价值的科学发现。”周淮阳说,由于海底热液区分布有限,迹象不明显,很难找到和发现热液区,迄今为止,在深海中发现的热液区数量非常有限。这一次,南海的两座海山各发现了一个古热液区,分别命名为“南明”热液区和“楼兰”热液区。其中,由古热液烟囱或热液沉积丘组成的“南明”热液区至少有700米长。
除了古热液区,科学家们还获得了许多其他新的科学发现:在南海发现了一个新发现的规模最大的海底铁锰结核区,2013年在蛟龙海山发现的铁锰结核区的分布范围和分布特征已基本确定,这将为南海铁锰结核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奠定基础。对南海北部至中南部的10座海山进行了近海底调查。大多数水深低于600米的海山都发现了火山岩,在1500米深的海山上发现了非常壮观的火山柱状节理结构。在东沙东北部上陆架发现米级平行沙脊和叠加在其上的厘米级海底波痕,在福尔摩沙和九龙海底峡谷发现巨型沙波区和泥火山,观察到大规模滑塌构造、沉积波痕和线状沙脊等复杂多样的沉积构造和地貌特征,更新了以往对海底沉积特征的认识。
据报道,此次航行在中国还首次实现了面向大学生、中学生和公众的深海科普活动直播,实现了观众与水下机器人操作的实时互动,开辟了科普活动的新形式,为专业和非专业人员广泛参与科学考察工作做出了有益的尝试。据统计,在新浪5月11日的直播中,观众在半个小时内就超过了17万。
值得一提的是,80多岁的王院士和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所长于5月13日登上了我国自主研制的载人潜水器“深海勇士号”。他们在南海底进行了8个多小时的观察、研究和取样工作。他们在玄武岩地区发现了主要由管状蠕虫和贻贝组成的冷泉生物群,以及主要由冷水珊瑚和海绵组成的特殊生物群。这是王院士的第四次南海科学考察,王院士也成为迄今为止受到《深海勇士》欢迎的最老科学家。
今年,“南海深水计划”已经进入“冲刺”阶段。这次遥控深潜航行的实施将有助于计划的成功完成。届时,南海将成为世界上研究最深入和最全面的边缘海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