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深部计划遥控深潜科考航次告捷 获多项发现
深海取样。地图供应
许婧摄影
新华社上海5月16日电(许婧黄一觉)5月16日凌晨,随着“嘉庚”号科研船在厦门通达码头缓缓停靠,由同济大学领导的为期一月的南海遥控深潜科学考察队完成了预定的科研任务。
古代热液烟囱样品。地图供应
在这次科学考察中,我们在地质学、生物学和沉积动力学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科学发现,并收集了一系列高质量的数据和样品,为深化南海深水区的构造、沉积和生物地球化学研究提供了新材料此次航行的首席科学家、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周淮阳说。
海底原位观测。画画。
“我们首次在南海海底发现了古代热液区,并收集了古代热液烟囱的样本。这是一项极具价值的科学发现。”周淮阳说,由于海底热液区分布有限,迹象不明显,很难找到和发现热液区,迄今为止,在深海中发现的热液区数量非常有限。这一次,南海的两座海山各发现了一个古热液区,分别命名为“南明”热液区和“楼兰”热液区。其中,由古热液烟囱或热液沉积丘组成的“南明”热液区至少有700米长。
海面上巨大的冷水珊瑚。画画。
与现代海洋扩张中心相对较新的热液活动相比,南海海底热液区的发现和研究,对于研究金属矿化及其后期风化富集过程、探索深部生物圈和开发潜在金属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周淮阳教授说。
深海章鱼。画画。
科学研究已经产生了丰富的成果。科学家最近在南海发现了迄今为止最大的海底铁锰结核区域,并基本确定了2013年在蛟龙海山发现的铁锰结核区域的分布范围和特征,这将为南海铁锰结核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奠定基础。对南海北部至中南部的10座海山进行了近海底调查。大多数水深低于600米的海山都发现了火山岩,在1500米深的海山上发现了非常壮观的火山柱状节理结构。在东沙东北陆架发现的米级平行沙脊和叠加其上的厘米级海底波痕,以及对大规模滑塌构造、沉积波痕、线状沙脊等复杂多样的沉积构造和地貌特征的观察,刷新了前人对海底沉积特征的认识,为了解南海北部不同类型海底沉积区的沉积动力学过程提供了有价值的科学依据。
在这项科学研究中,科学家们还对南海北坡一个活动冷泉中大型生物群落和碳酸盐的发育进行了系统的基线调查和原位环境观测,基本摸清了活动冷泉的发育区域和分布特征。在几个海山进行了大型生物的野外考察和采样,初步掌握了它们的分布特征,为深入研究和保护南海海山生物多样性提供了重要的第一手资料。对南海沉木的现场观察和取样为深入研究沉木与西太平洋冷泉和热液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提供了宝贵的信息。
这次航行在中国还首次实现了面向大学生、中学生和公众的深海科普活动直播,实现了观众与水下机器人操作的实时互动,开辟了一种新型的科普活动,为专业和非专业人员广泛参与科学考察工作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这是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王教授领导的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南海深部过程演化”组织的一次重要科学考察。该航次于4月17日在厦门通达码头启航。一个由来自中国9所大学和研究所的22名科学家组成的科学研究小组,涵盖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生物学和其他学科,使用租用的加拿大遥控深潜机器人" ROPOS ",在中国南海东北至中南部大陆坡的冷泉、海山和特殊沉积区有效地进行了33次科学潜水。水下总时间为320小时,单次水下科学作业的最长时间为33小时。累计航程为2600海里,最大潜水深度为3850米。
作为“南海深水计划”组织的又一次深海潜水考察,“南海深水计划”西沙载人深海潜水考察目前正在实施中。5月13日,80多岁的王院士、院士和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所长登上了中国自主开发的载人深海潜水器“深海勇士号”。经过8个多小时的海底观察和采样工作,发现了以管状蠕虫和贻贝为主的冷泉生物群,在玄武岩地区发现了以冷水珊瑚和海绵为主的特殊生物群。这是王院士的第四次南海科学考察,也是迄今为止受到《深海勇士》欢迎的最老的科学家。
停靠厦门码头。画画。
作为迄今为止中国海洋科学领域最重要的基础综合研究项目,“南海深部过程演化”重大研究项目自2011年启动。参与该项目的30多个国内单位和数百个重点科研骨干,广泛运用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手段,如深拖、载人深潜、海洋钻探、高效国际合作等,对南海盆地的起源、形成过程和现代过程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创新认识。
最后一次潜水完成后,科学家们拍了一张照片作为纪念。画画。
据报道,“南海深水计划”今年已进入“冲刺”阶段。这次遥控深潜航行的实施将有助于计划的成功完成。届时,南海将成为世界上研究最深入和最全面的边缘海之一。(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