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中科院多项成果入选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

科普小知识2022-10-16 22:49:54
...

3月22日,88岁的中国古生物学会在北京发布了2016年“中国古生物十大进展”。选取了11项科学研究成果(包括并列),涵盖了早期生命、古生代鱼类和早期陆生植物等研究领域,反映了中国古生物学各个分支的科学家和技术人员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创新研究成果,促进了对地质历史中生命演化的认识。其中,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以下简称“古生物学研究所”)和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南京古生物研究所”)独立或联合取得的多项科研成果被评为“十大进步”。

2016年“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如下:

志留纪的古代鱼类揭示了脊椎动物下颚的进化。古脊椎动物研究所的研究员朱敏带领一个团队在云南曲靖的志留系地层中发现了盾形鱼长角单鳍鲑。因此,人类颚骨可以追溯到最原始的颚骨脊椎动物群,从而完成了绘制颚骨进化全景的一个重要拼图。

绘制冰河时期欧亚种群的遗传图谱。由古脊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傅领导的国际研究小组利用史前人类的古基因组追溯基因图谱,指出末次冰期(14000年)结束后第一次强烈变暖事件对欧洲人口结构的影响,可以间接反映冰期结束时欧洲内外人口的迁移和整合。

1.3亿年前羽毛β角蛋白的发现使得古生物学的颜色恢复更加可信。南京古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潘是一个研究小组的成员,该小组发现了保存在距今1.3亿年前的古鸟类化石中的β-角蛋白。它还证实了之前有争议的羽毛化石中的纳米尺度微结构被β-角蛋白包裹,β-角蛋白确实是羽毛的色素体,并排除了细菌的可能性。这项研究首次毫无争议地证实了化石中色素体的存在,为古代生物的颜色恢复提供了依据。

15.6亿年前,华北发现了地球上最早的大型多细胞生物化学群。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研究员朱世兴和南京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朱带领的团队,在燕山地区中元古界高于庄组(15.6亿年前)发现了大型多细胞生物岩群,将地球上大型多细胞生物的出现时间提前了近10亿年,彻底改变了以往对地球生命早期演化的认识。

植物根系促进泥盆纪土壤形成和河流景观转化。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副教授薛金庄领导的团队发表了已知最古老的有根古土壤(泥盆纪),提供了早期植物根与土壤相互作用的直接证据,并提出克隆生长是原始维管植物在登陆初期作用于地球系统的重要机制。

白垩纪琥珀中一系列昆虫的伪装行为与原始蚂蚁的社会起源。南京古生物研究所的王波等人在白垩纪琥珀中发现的最古老的昆虫覆盖伪装行为和极其特殊化的独角兽蚂蚁,为重建白垩纪古环境和昆虫与植物的生态关系提供了新的线索,也填补了蚂蚁早期进化的关键环节,表明蚂蚁早期进化出现了明显的形态和生态特殊化。

抚仙湖昆虫腹神经节和泛节肢动物的早期神经系统进化。云南大学杨杰副研究员和张锡光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发表了寒武系节肢动物神经系统的相关成果,首次以固体化石的形式展示了寒武系真节肢动物虾昆明澄江具有贯穿全身的腹部神经节和微米级的周围神经,为探索泛节肢动物神经系统的早期本质特征和后续分化的进化过程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瓮安生物群中发现的盘状卵裂动物胚胎化石。南京古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尹宗俊带领的研究团队,发表了最早的盘状卵裂动物胚胎化石。结果利用同步辐射断层扫描技术在瓮安生物群中发现了一种具有典型盘状裂解特征的标本,表明双侧对称动物特有的一些发育机制起源于6亿年前。

白垩纪中期琥珀中保存着原始羽毛的恐龙尾巴。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教授邢利达带领的研究小组宣布了白垩纪中期琥珀化石中保存的羽状恐龙尾巴。这个标本是恐龙的尾巴,包含至少八个尾骨。尾骨被带有微观细节的三维羽毛包围,标志着首次发现保存在琥珀中的非鸟类恐龙。

澄江生物群大型节肢动物幼体的三维保存和辽西发现的最早银杏植物木化石。由云南大学刘玉研究员和侯先光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首次公布了已知最早的无节肢动物节肢动物幼虫。这一研究为研究burgui节肢动物化石进化发育生物学的保护方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它还为这类研究设立了更高的技术标准,使研究人员能够最大限度地从化石的表面和内部提取信息。

由中国地质科学院高级工程师姜子昆和南京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永东带领的研究小组发现,辽宁西部距今约1.6亿年的银杏木化石“辽宁银杏木”(一新种)具有银杏属典型的木材解剖结构。这是古植物学家首次在侏罗纪地层中发现具有明确解剖结构的银杏木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