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北极热”的冷思考:科技支撑水平亟待提高

科普小知识2022-10-17 10:17:23
...

《2015年北极航行指南(西北航道)》中文版近日出版。据报道,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最近也计划在今年的北极东北航道航行...北纬66度34分的纬度圈内的区域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随着北极开发利用时代的到来,围绕可持续发展和北极独特环境的应用科学技术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国极地研究所极地战略研究室主任张夏在接受《每日科学》采访时表示,中国的北极科学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北极特殊条件下的应用技术研究几乎是空白。

中国的北极科学研究起步较晚。直到1999年,船只才第一次被派出,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六次了。张夏表示,目前国家海洋局组织的北极考察主要在北冰洋东部和黄河站地区开展气候变化基础研究。

“中国的极地研究是一个相对封闭和薄弱的圈子,我希望更多的人会加入这个群体。”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所所长程潇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建立北极工作领导小组,增强我国北极工作的科技支撑能力,刻不容缓。”

离北极不远

自从1995年参加第一次非*组织对北极的科学考察以来,北极已经成为中国海洋大学教授赵金平的终身研究方向。

目前,赵金平正忙于今年将要启动的两次国际合作北极科学考察。如果一切顺利,他去北极的记录将被定为17次。

虽然中国不是一个北极国家,但其领土的最北部距离北极圈1400公里,但气候变化与北极密切相关在赵金平看来,研究北极对我们国家来说意义重大。

今年1月,一场“恶霸寒潮”给许多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全国数百个城市的最低气温创下了新的历史记录。

这个话题背后是一个稍微陌生的专业术语:北极漩涡。正是它的向南运动导致了包括中国在内的整个北半球的气温骤降。近年来,许多学者致力于研究北极海冰对中国气候的影响。一些研究发现,北极涛动和厄尔尼诺不能解释过去持续的异常降雪和低温天气,北极海冰的迅速减少可能是导致中国冬季极端降雪和频繁严寒等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

这群学者包括赵金平。他说他的工作是找出两者之间的关系,总结规则并及时发出预警信息。

随着气候变暖,近年来这一地区的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气候变化的范围。北极的所有权竞争越来越激烈,资源开发受到广泛关注。

一个稳定的前沿研究团队尚未形成。

“北极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数据,但现在数据太少,突破也很少。”赵金平解释道,“因为北极圈太大了。”

由于各种原因,每次北极探险,“雪龙”号只在北冰洋附近停留了大约45天。即使它尽了最大努力,它的数据仍然有限。更重要的是,这些数据都来自夏季,北极对世界的影响是全年的。

今天,国际同行的做法是试图将大量长期连续工作的仪器和设备放在北冰洋上,以获得全年数据。

2015年,以赵金平为首席科学家的国家973计划项目启动。冰基海洋剖面浮标已经在北冰洋运行了260多天。这也是迄今为止中国北极研究领域唯一的“973”项目。

根据张夏向记者提供的最新数据,2011年,中国研究人员发表了140篇关于北极的SCI科学论文。据不完全统计,那一年大约有190名研究人员从事北极研究。“从资金投入、科技人员和论文数量来看,规模很小。虽然一些领域的一些研究成果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但北极科学技术研究的稳定前沿团队尚未形成。”

程晓说,在我们的大学和研究机构所在的北极地区,只开展了少数工作。由于缺乏参与,他们无法为中国的北极事务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持。以卫星遥感为例,他说:“中国的遥感卫星很难在北极地区成像,目前没有地面接收设施。”

呼唤国家北极战略

去年,也是非北极国家的日本宣布启动一个名为“北极可持续性挑战”的项目,这是日本北极研究的旗舰项目,将持续到2020年3月。该项目提到,将与挪威、美国等共同建造10个观测站。

赵金平表示,自2012年实施“南北两极环境综合调查项目”以来,中国加大了对极地环境调查的投入,但资金只支持现场科学调查,不支持科学研究。此外,国家科研投入有限,难以支持相关单位科技人员从事专职北极研究,制约了中国北极研究的发展。

程霄建议成立北极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科学、技术、政策和经济委员会,协调国内*部门、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在北极的活动,形成相互支持的联系机制。(北京,5月7日,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