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物流失百年纪实
■我们的记者张文静
《谁在收藏中国》,卡尔·迈耶和谢林·布里萨克著,和张译,中信出版社2016年8月出版
在旧金山的亚洲艺术博物馆,一尊商代晚期的青铜犀牛雕像静静地伫立着,吸引了观众们的目光。在费城的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在昭陵的六匹皇家马中发现了“洒鹿子”和“全毛”。,展现中国古代石雕艺术的魅力;龙门石窟宾阳中洞东墙上的浮雕“帝尊仪式”被放置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而另一个浮雕“帝尊仪式”被收集在堪萨斯城纳尔逊-阿特金艺术博物馆。严从中国历史教科书中学习到的“帝王史”只能在波士顿美术博物馆看到...
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1949年*的成立,大量的中国文物被从祖国转移,成为西方主要博物馆的明星展品。这些国宝是由谁以及如何丢失的?《谁在收集中国》抓住了西方人寻找中国珍宝的时刻。
一封信的启示
《谁来收集中国》一书的写作灵感来自于20世纪90年代哈佛大学档案馆的一个偶然发现。
作者之一卡尔·迈耶是《纽约时报》的社论作者,而谢林·布里萨克是一名纪录片制片人。当时,这两人正在查阅资料,准备写一本书,主角是与敦煌文物损失密切相关的西方探险家斯坦。在翻查档案时,他们偶然发现了一封记录中国龙门石窟浮雕从中国流入美国的故事的信,这引起了他们极大的兴趣。
信中提到堪萨斯城的纳尔逊艺术博物馆刚刚于1933年开放,并收到了一大笔捐款。为了给博物馆收集亚洲艺术品,一个名叫劳伦斯·希克曼的年轻人踏上了去中国的路。在中国,希克曼看到龙门石窟无人看守,到处都是小偷。当地农民根据买家的订单偷走了它们。石窟的艺术珍品出现在北平(现在的北京)陋巷的古董店里。柯克曼写信给他的导师,福克艺术博物馆的兰登·沃纳,询问下一步该怎么办。沃纳要求他立即取下浮雕。最后,浮雕“皇帝后的佛礼”被安置在纳尔逊博物馆。
让·迈耶和谢林·布里萨克被这个发生在遥远的中国的故事深深感动了。2011年,当他们在牛津大学开始他们的研究项目时,他们共同选择了一个话题——西方收藏家是如何以及为什么对中国艺术着迷,并让美国博物馆永久受益?在研究中,他们阅读了大量的个人信件、文件、历史记录和一些重要人物的回忆录,为《谁来中国》一书的写作奠定了历史基础。与此同时,随着亚洲艺术收藏品在美国的不断增长,以及中国艺术市场和博物馆文化的日益繁荣,两者都找不到任何与它们相关的、为非专业读者编写的书籍。结果,他们在这方面又进行了两年的研究,最终完成了这本书。
该书除了展示了敦煌壁画、龙门石窟和昭陵刘军等稀世珍宝被毁坏和盗窃的广为人知的过程之外,还描述了一些中国人不了解的系统的收藏活动,如为美国间谍机构工作的乔治·凯·茨是如何完成他的明代家具收藏的。洛克菲勒家族每一代人对中国艺术的品味有什么不同?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艾弗里·布伦戴奇拥有美国最大的中国青铜器收藏,等等。
“看完之后,当你在展览上看到这些看起来像外国的和平的艺术品时,你会因为它们经历的风暴而颤抖。”《华盛顿邮报》对这本书进行了评论。
中国文物流失史传
“为了写这本书,原书的作者查阅了大量中国读者从未能接触到的相关史料。西方国家博物馆、大学、档案馆等机构保存的历史资料,对于中国读者了解圆明园、昭陵、龙门石窟等国宝和文物流失的历史过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图书翻译张建新说。
张建新曾任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和社会遗产司副司长,长期从事中外文物和博物馆交流,翻译出版过文物领域的书籍。在此之前,他对书中涉及的一些人或事有所了解,他也接触到了那些在不同博物馆中丢失的中国文物。翻译这本书让他更好地理解了这些文物的丢失经历,也让翻译过程“从头到尾都感到沮丧和沮丧”。
当然,在翻译过程中,也有短暂的时刻触动了张建新。书中说,“*”期间,洛阳市委书记命令洛阳农机学院的师生日夜保护龙门石窟,防止旧伤复发。那一段让他很兴奋。"在危机时刻屹立不倒的英雄壮举将永远感动人们,并产生无限的敬意。"张建新说。
尽管这本书穿插着迷人的故事,张建新说这不是一本小说,而是一部“历史传记”,它更多地依赖于历史材料。作者写这本书有一个非常具体而现实的目的,即讲述中国文物在时间和空间上流失的历史经验,评论当代中国文物和艺术市场等领域的热点事件,研究和讨论中国的文化政策,甚至整个国家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中国应该如何处理被掠夺的文物和历史上的其他问题张建新说。
如今,那些早年丢失的中国文物已经成为一些西方博物馆的观众的最爱,尽管很少有人知道他们*的悲惨经历。然而,在中国的圆明园、龙门石窟、昭陵和敦煌……掠夺这些文物留下的痕迹仍然清晰可见。“本书中提到的文物回归,有助于中国读者从法律、道德和历史的角度,对掠夺者和他们自己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反思。”张建新说。
如何对待中国流失的文物?
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中国展厅里,有些场景是张建新永远不会忘记的。当时,一位和他一起参观的白发学者看到展厅里展出的丢失的中国文物时,立即大哭起来。“我想他流泪可能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一个是我们如何能让这样好的事情过去,另一个是这样好的事情仍然在起作用。我认为这两种感觉与许多普通公民对文物损失的态度交织在一起。”张建新说。
事实确实如此。关于中国文物的损失,目前有两种流行的观点:一种是愤慨地敦促西方国家随时归还被掠夺的中国文物,认为归还文物是好的,即使是用巨额金钱买回来;另一种观点认为,丢失的文物在西方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对弘扬中国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呆在国外很好。“后一种观点,或许夹杂着一些情绪,对中国文物仍在被非法丢失的现状感到不满,并且厌恶钢铁,而不是钢铁。”张建新说。
人们有许多理由争论文物的归还。张建新认为,关键是很难确定当时文物离开其来源国的方式,即它们是被非法掠夺还是丢失,或者它们是正常交易还是合法留下。其中一些是不言而喻的,但由于历史和其他原因,它们更加模糊。各国将继续为自己的利益持有不同的观点,很难达成共识。“一些丢失的文物,我们清楚地知道它是非法丢失的,但是它是什么时候以及如何被带出的,但是我们在法庭上无法拿出任何有力的证据。因此,有关部门正在努力做的一方面是做好现有文物的档案管理工作,另一方面是通过签署文物归还双边协议来促进文物的归还。”
根据张建新的理解,西方国家的人们正在逐渐改变他们对中国文物流失的态度。法国枫丹白露宫中国博物馆收藏了大量被掠夺的中国颐和园文物。“多年来,法国人一直以此为荣。现在,这种荣誉感正在消退,法国公众开始反思入侵和掠夺其他国家文物的历史。类似的情况也会发生在其他西方国家。”张建新说。
张建新认为,《谁收藏中国》等书籍的出版对中国读者来说是及时的。“我相信,通过阅读这本书,中国读者会对中国丢失的文物的历史、现状和未来有更多的了解和思考。从某种意义上说,公众对这一问题的认知和态度对相关工作的推进有着重要的影响。”张建新说:“当然,也许由于收集的资料有限,原作者对中国当代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海外文物展览管理、流失文物的归还等相关文化政策还存在一些误解。对中国*文物在美国展出所引发的问题的分析和思考,甚至属于西方与中国的某种过度联想。在这方面,我相信中国读者会有自己的客观判断和意见。”
《中国科学》(第六版,2017-020)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