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地方本科与高职高专不应对立
许多本科院校成立时间较短,但仍有许多不利因素影响着教育质量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发布了今年全国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监测报告。
根据该中心对全国280所地方本科院校的监测,专业设置和结构调整的合格率仅为57.11%,部分本科院校的专业占专业总数的44.78%。教学质量控制合格率仅为57.82%。只有73.06%的本科院校入学率最低,而1.81%的地方本科院校入学率低于80%,13%的新生入学率低于90%。
教育发展与大学建设之间有一条不可违背的规律。一所高水平的大学不可能一夜之间建成,也不可能一夜之间用钱建成。它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和发展积累。中国教育协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前校长钟秉林表示,这决定了中国高质量的高等教育资源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处于短缺状态,与公众对高质量高等教育资源的热切期望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流言在许多大学生和他们的父母中引起了焦虑。
自1999年高等教育大众化开始以来,它促进了地方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的发展。教育部发展规划司的统计数据显示,1999年全国共有1,071所学院和大学,其中597所为本科学院,474所为专科学院。截至2013年底,全国共有普通高等院校2491所,其中本科院校1170所,高职院校1321所。
地方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衍生物,不能形成对立的关系金陵科技学院党委书记陈小虎说。
特别是,今年“600多所地方高校将转向职业教育”的声明在包括学生和家长在内的许多大学生中引起了怀疑、焦虑甚至恐慌。例如,当地一所本科大学的校长说,他的侄女很快就要参加大学入学考试,并敦促她赶快进入大学。我没想到对方会回答:“算了吧,我听说你们的大学将转向职业教育。”
一批地方本科院校深深卷入了“一般”和“职务”之争,使得参与国家本科院校大发展的政策制定者不理解。《中国青年报》的消息人士告诉记者,根据《*高等教育法》,本科和专业课程最明显的定义是:由于学士学位的要求,本科课程通常持续4年;专业没有学位,学习时间为2-3年。这涉及到课程结构、教师安排、实验基地、图书资料等建设。
同时,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不同于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本科教育以通识教育为基础,学习一定的专业知识,注重能力和方法的培养,包括创新能力的培养等。
“毫无疑问,普遍的岗位争议已经扰乱了地方高校的发展。”内部人士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争论的范围已经超出了地方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的水平。大多数省份都在观望,这引起了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担忧。因此,教育部的官方报纸都提出了如何改变高等教育的全面改革,以及重点和焦点在哪里的问题。
不同的利益集团对高等教育有不同的要求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与老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有什么本质区别?陈小虎走访了中国100多所大学,梳理和分析了地方本科院校内部纠纷的焦点和困惑。
陈小虎认为,首先是普通本科教育和职业教育之间的争议。在我国目前的本科及以上教育体系中,只有普通本科教育理论。因此,一些地方普通院校在升级到基础水平后,无法在现有教育系统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来自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声音指出,许多地方本科院校以前是专业学院、职业学院、教育学院、成人学院等。当他们升到本科水平时,他们“升天”,忘记了他们的过去,尽快成为“非职业教育”的人,变得更高,更可敬。
其次,普通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之间存在谁高谁低的争议。一批地方本科院校认为本科毕业生属于高级人才,应重视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完善的学术体系。例如,过分强调职业和就业需求似乎降低了本科教育的社会价值。
三是专业与学科建设的争论。无论学科建设是为专业建设服务,还是专业建设为学科建设服务,谁是领导者,谁更重要,谁是指挥棒?陈小虎向本报记者透露,这是地方本科院校中最激烈的争论,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改革、创新和发展。
第四,教学与科研之间的争议。自1990年以来,许多地方本科院校都是从专科院校发展而来的。升到基层后,不重视科研就没有水平,不搞科研就不能搞好教学,学校没有前途是很普遍的。因此,关于教学重要还是科学研究重要,或者两者同等重要,一直存在争论。甚至一些学院和大学也全力以赴获得国家基金项目。结果,他们的精力没有被用来为学生的成长和成功服务。
第五,理论与实践的争论。如何把握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理论课时和实践课时的比例:在增加实践教学的比例后,理论教学课时的相对减少是否会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和耐力?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安排都面临着巨大的困惑和争议。
第六,继承与创新之争。目前,地方本科院校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本科院校有具体的规格,不遵循大学的办学模式和规则,不像本科院校。另一种观点认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任务、新阶段,大多数地方高校不应走老本科院校的道路,而应创新走发展之路。
自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不同的利益群体强烈表达了自己对高等教育的利益诉求,“其中一些利益诉求与价值取向是矛盾的,甚至是矛盾的”钟秉林说。
不问姓“普”或“智”,发展地方高校是硬道理。
截至去年底,我国共有普通本科院校1170所,其中地方本科院校1058所(包括民办本科院校和独立学院——记者报道),约占全国普通本科院校总数的90.43%。
党委副书记、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表示,从国家布局来看,各类高等教育应该合理定位。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高技能人才。本科教育要有稳定的规模,注重培养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
地方本科院校在改革和发展中应该有自信和基本的决心。他们不需要被诸如“普通”和“帖子”之类的论点所左右。实践发展是硬道理。宁波工程学院党委书记苏志刚认为,地方本科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应更加注重社会需求导向,在课程设置上应注重科学知识、思想品德、人文素养和实践能力的整合,在教学方法上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社会合作中应注重用人单位的参与,在地方和行业企业中应注重培养具有较强职业适应性的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
在这个核心问题上,陈小虎和湘南大学党委书记肖德初的想法是一致的:不要用老办法来框骂改革发展,要有足够的空间去做实事,让每个人都敢于探索,履行自己的使命和责任。专家应该抛开偏见,欢迎社会发展的进步。学者应该敞开心扉,而不是把自己当成唯一的一个。地方本科院校要解放自己,发展自己,不要自我约束。他们不应该做悲伤的、没有意义的、没有共识的、没有实践的比较,并且严重影响他们职业的发展。不要问你的姓是什么,但先练习一下,表现出你真正的性格和勇气,关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贡献率。(原标题:这是同根学生互相打架。为什么太紧急了?地方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不应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