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985、211争议:行政式高校分层何时休
无论是“一本书”与“两本书”的划分,还是“985工程”与“211工程”的区别,其实质都是高校的行政“分层”。目前,人们都反对高校同质化倾向,但在很大程度上,现行的分层政策适得其反。
评估一所大学的“分数”的标准是什么?对大多数人来说,首先想到的也许是这所大学是一个还是两个副本,它不属于“985工程”或“211工程”。然而,就在最近,这两个最著名的标准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动摇”。
首先,本月初,上海市副市长翁铁辉对媒体表示,上海计划在2016年取消“一本书”和“两本书”大学之间的区别,并逐步将志愿者招募方式从以学校为基础转变为以专业为基础。此后不久,“教育部取消985工程和211工程”的谣言就变得猖獗起来。尽管教育部很快予以否认,但关于这两个主要项目是否应该继续的讨论并没有停止。
应该说,“一本书”与“两本书”或“985工程”与“211工程”的区别实质上是高校的行政“分层”。虽然市民早已知道和接受这种分层,但这是否妨碍我们讨论这是否真的合理呢?
问题1:这很普遍吗?
只要我们稍微关注一下国内的高等教育,不难发现“985工程”和“211工程”的原因: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要办好100所21世纪的重点大学,“211工程”就是由此而来的。1998年5月4日,*同志在北大百年校庆上的讲话“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直接催生了“985工程”。
与前两者相比,高校“一本书”和“两本书”的划分有点早。据中国教育科学院研究员褚赵辉说,早在20世纪50年代,所谓的“重点大学”在当时就已经被称为是对*后大学质量参差不齐的回应。20世纪80年代,随着大量专科院校升格为本科,为了方便考生报考,“一本书”和“两本书”开始出现。
“一个相当于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另外两个是从20世纪80年代升级到2000年的专业。”楚赵辉说道。
那么,在国际范围内,这种学校等级划分是一种惯例还是一种“中国特色”?
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学院副教授侯说,外国大学也有不同的“层次”。然而,这些级别的划分主要基于学校的现有现状、博士生人数、对科学研究或教学的重视程度以及学校的规模。这是基于结果的“惯例”。相比之下,无论中国采用何种分层方法,其基础基本上都来自行政力量的推动。
“尽管外国也根据他们的教育水平(科学研究或教学)提供不同的资助,但他们不会从*的角度给大学一个正式的地位框架。”侯对说道。
"正常的分层完全取决于学术能力."在采访中,褚赵辉以香港科技大学为例。按照*式的分层,已有20多年历史的香港科技大学,无法超越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老一代”。不过,如果以学术能力来衡量,HKUST最少会超过香港理工学院,很多学科也可以与香港大学竞争。这是两者的区别。
问题2:这合理吗?
虽然中国式的大学等级制度在世界上并不普遍,但也不能用来对这一制度的合理性做出明确的判断。那么,就这种分类的实际影响而言,这种制度真的合理吗?
让我们回到四年前的2010年。
那一年,由于在英国学习的中国学生的申请数量急剧增加,中国学生在英国大学的申请条件“普遍提高”,要求“中国前100所大学”成为研究生入学的门槛。至于“百强”标准,主要取决于学生所在的本科院校是否属于“211工程”和“985工程”大学。
这一消息激怒了上海师范大学前校长、国家高等教育学院院长杨德广。在为该报撰写的一篇评论中,他大声疾呼:“必须废除学院和大学的等级制度。”至于原因,他提到这种行政分类不仅是对低年级院校的一种歧视,而且还会加剧应试教育的趋势。
“把学校分成等级意味着把受过训练的人才分成等级,这将严重挫伤普通大学及其学生的热情和感情。许多学生把进入名牌大学和重点大学作为他们唯一的目标,这使得他们不惜一切代价争取高分,并成为考试机器。”杨德广说。
事实上,杨德广并不是唯一一个对当前大学分层制度的合理性持否定态度的人。
“从*的角度来看,要实施像985工程这样的分层系统,其重点仍然是找到一些顶尖大学,并通过不同的项目支持它们达到国际一流水平。然而,仅仅依靠这种行政力量几乎不可能实现这一目标。”楚赵辉说道。
据报道,日本*曾有过类似的想法,通过*力量将一些日本大学推向世界前列,但他们很快发现这条路不可行。“*力量可以将一所大学推向国内,但由这种模式创建的‘世界知名大学’很难在世界上真正立足。”楚赵辉说,2004年,日本*决定对大学进行公司治理。"这一经验也适用于中国的大学."
对此,侯从另一个角度进行了分析。
“目前,人们都反对高校同质化趋势,但在很大程度上,现行的分层政策适得其反。”他说,分层本身就是为了实现差异化发展,但由于人类政策的引导,人们把一些“高水平”的高校作为一定的模式和标准。“只有我们处于更高的位置,我们才能获得更多的资源。因此,每个人都按照“211工程”的标准来办学。这些所谓的“标准”有时会有一些问题。
例如,在评判项目时,学生的训练质量往往不是一个很难的标准,而科目是否完整更有参考价值。因此,为了跟上标准,一些学科特色明显的高校也开始追求“大而全”。
“简而言之,在现有的等级模式下,一些优秀的大学反而成了每个人追求的‘模式’。毕竟,模仿比创新容易得多。”侯对说道。
问题3:取消?
既然现行制度有这么多问题,应该直接取消吗?
事实上,“第六届世界华人论坛”是在杨德广发表文件谴责大学等级制度的同一年在广州举行的。在这次论坛上,与会的海外专家以委员会的名义,集体建议*促进高校公平竞争,取消“985工程”和“211工程”,确保高等教育公平。
但是,大学的多年等级制度真的可以取消吗?
在教育部否认取消“985工程”和“211工程”大学的谣言后不久,一些不愿透露姓名的教育工作者告诉记者,问题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两大项目的调整是不可避免的,但教育部主管部门无权决定取消两大项目。”他说,入选两大工程的大学都想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但只有那些“圈外”的大学想改变,这有着深刻的矛盾,不是一个可以草率解决的问题。
教育学者、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在评论中也认为,“985工程”和“211工程”只是国家的一种“教育工程”,将在年底前“完成”。因此,之前在互联网上所说的所谓“废除”可能意味着不会启动新项目,而不是废除整个行动计划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学科的战略。
出台政策应该谨慎,而废除政策更应该谨慎。
“就像一个社会,当我们适应了一个社会结构,轻率地改变以前的结构可能会导致社会成员的不适应。”楚赵辉说,因此,我们需要的是逐步淡化原有的水平,这种淡化应该是在基本上维护“圈内大学”的利益的同时,增加对“圈外大学”的支持,从而自然地缩小两者之间的差距。
换句话说,这个“圈子”里不会再有新成员,这项政策的奖金会更多地支付给其他大学。
在采访中,侯也反对直接废除现存的等级制度。在他看来,当前行政主导的等级制度的最大问题是不同层次之间缺乏流动性,这进一步巩固了大学的地位。因此,在现阶段,如何增加其流动性可能更为现实。以“985工程”为例。目前,所有被选中的学院和大学都是终身的。我们能否探索一个可行的退出机制,根据不同的办学定位,给不同类型的高校(如教学型、民办和中外合作办学)一个脱颖而出的机会?这种更加灵活的改革可能更加现实。”
声音
强化分类,淡化分层
公众对取消“985工程”和“211工程”的热烈讨论源于中南大学校长张尧学院士的讲话。尽管教育部否认了这一点,但在接受《中国科学》采访时,张尧学仍表示,目前的大学分层应该被稀释。
“高等教育不同于基础教育。除了人才培养,高等教育还承担着基础研究、服务社会、传承和创造人类文明和文化的使命。”张尧学说,从这个角度来看,所有的学院和大学承担同样的职能显然是不合适的。因此,有必要加强不同大学之间的分类,但大学的行政分层是不同的。
然而,应该指出,高校分层的原因实际上非常复杂。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有自己的文化和历史."张尧学说,当公众提到大学的管理时,很容易想到大学本身。事实上,高校最大的管理力不是来自自身,而是来自社会。这是一个社会的、系统的问题,许多方面是高校根据自身能力无法解决的。“学院和大学也想按照他们最初的想法办学,但是有一种力量迫使你的学校成为另一个学校。这是实际情况。”
关于大学的分层,张尧学坦率地承认,这是历史和文化因素交织在一起的结果,也是中国社会长期发展的结果。“*、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帮助学校在一定程度上定位自己。这就像清华和北京大学目前的立场不是由任何力量造成的一样。”
张尧学呼吁未来的高等教育改革削弱这一趋势,给予大学更多的自主权。同时,通过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高校之间会产生更加合理的合作和竞争,从而使高校能够赢得更多充分的表现机会。
“总之,对于高校来说,我们应该加强分类和淡化分层。但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张尧学说。
阅读更多
211和985在大学里被称为“贫富差距”。
211,985所大学将70%的国家*资金用于科研
教育部:不取消项目211和985
网上传输985和211废除了许多大学不接收通知
高考选拔调查显示,受访者排名前985位和211位
教育部:211所和985所著名学校也可以转为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