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武一宗灭佛”缘起何事?
两晋之初,国家出于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稳定的考虑,根据当时佛教的发展,对佛教采取或支持或限制政策。随着佛教僧侣人数的增加、经济实力的增强和社会各阶层影响力的扩大,也将出现与封建国家和世俗地主阶级的冲突。如果以皇帝为首的朝廷不能用和平手段消除矛盾,它就会采取激烈的行动。传统上,人们认为历代王朝总共有4次以武力镇压佛教。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三股*一股力量摧毁佛教”。
“三股*”是北魏的太尉、北周的武帝、唐武宗,而“一支”是后周世宗。“毁佛”就是毁佛,这在佛教经典中通常被称为“佛法难”。事实上,这四起所谓“斩佛”事件并不完全相同。有些是为了彻底消灭佛教,有些只是为了缩小佛教僧侣团体的规模。有些人只攻击佛教,不攻击道教,而有些人同时攻击佛教和道教。
北魏太尉“灭佛”
北魏太尉(423 ~ 452)“灭佛”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国家对佛教的镇压和取缔。
北朝时期(420 ~ 581年),大多数皇帝支持佛教,促进了佛教的迅速发展。与此同时,佛教也与儒教和道教发生了激烈的思想斗争,僧侣们也与国家和世俗地主阶级发生了政治和经济冲突。*对佛教的镇压措施是全面拒绝这些矛盾的结果。
北魏太尉信仰佛教,尊敬僧侣。然而,他逐渐认识到佛教的伟大发展与国家有着严重的经济冲突。这是因为僧侣享有不缴纳兵役、徭役和房租的特权,这导致佛教与国家争夺财富和人力。因此,僧侣的数量必须得到控制。在这种情况下,吴泰继承前代政策,重用儒生,推崇儒家学说,以赢得汉地主阶级的支持,巩固皇权。同时,他还接受了司徒崔浩的建议,皈依了寇谦的石天道,并以“石天”为名建立了石天道场。他还亲自去祭坛接受书法,并把元改为“太平贞军”。这一系列措施都是为了打击佛教。
太平天国五年(444),太尉颁布法令限制佛教,认为佛教是外来神。他说的事实是荒谬的,不利于政治改革。它还禁止王子和普通人私下饲养沙门。太平七年(446年),他派兵经过长安,在一座寺庙里发现了藏在里面的武器。他怀疑僧侣们与叛军勾结,于是下令杀死寺庙里的僧侣。后来,他发现酒器和财物都存放在寺庙里,女人则藏在山洞里。所以他听从了崔浩的劝说,颁布了禁止佛教的圣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