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指出中国自产期刊发力尚须内外兼修
■李晨阳,本报见习记者
中国科技学术期刊如何发展,如何提高影响力和竞争力?这是一个已经讨论了很久的问题。今年7月中外科学家之间的“威尔·费米子”之争让研究人员再次意识到,拥有自己的高水平学术期刊对中国来说是多么重要。
为了探索我国学术期刊发展的现状并寻求对策,由中国科学院“中国科技学术期刊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组主办的“两种期刊”编辑委员会座谈会近日在北京召开。朱院士、院士、《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编委会成员、国际出版机构代表和国内科技期刊专家70余人出席了会议。
所有好文章都出国了。
中国科学院院士、项目组组长、两个学报的主编朱在讲话中指出,近年来,我国的科学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学术期刊作为科研成果的主要载体,已经成为一个限制性的“短板”。
长期以来,中国的科研状况被描述为“两头不到岸”:仪器被买进来,物品被送出。"如果你在外面有两个目标,你就在别人的控制之下."朱说:“在这种情况下,发展中国的科学技术,建设一个科学技术强国是不容易的。”
“两委”编委会秘书长、科学出版社副总经理彭彬说:“所有好文章都出国了。”在统计的基础上,他发现中国科学家不仅普遍把最好的科研成果投入国外期刊,而且更注重国外高水平期刊的引用。这种倾向甚至导致了一些“奇怪的现象”,如一些学者对国内期刊的工作“视而不见”,而是故意引用国外文献等。
专家认为,大量优秀的国内学术论文被送往国外。一方面,现行的科研评价体系过分推崇影响因素。另一方面,国内期刊在质量、运作模式和传播平台上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时不我待。"中国科学院院士、项目组组长、《中国科学》地球科学系列主编郑说:“学术期刊是各国争夺科技创新话语权和知识产权的主要平台。中国*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学术期刊是科技成果的重要载体,肩负着传播知识的重要使命。办好自己的学术期刊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办好学术期刊放在国家科技发展的突出位置
两种“责任制”的区别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所系统科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信息科学系列副主编张继峰直言不讳地表示,他不仅会指出中国学术期刊的不足,还会讨论一些“可以由编委会直接解决的问题”。
张继峰将期刊的常见审稿模式大致分为“编委会负责制”和“编辑部负责制”。前者意味着主编将手稿分发给编辑委员会,而编辑委员会只负责审阅手稿,而编辑委员会几乎不参与这一过程。在这种模式下,主编不仅要监督从初审到终审的整个过程,还要在编辑委员会遇到困难时给予帮助。在编辑委员会的定期会议上,每个编辑委员会将介绍对手稿的处理。
张继峰认为,尽管工作强度和压力很大,但主编和编委会责任制下的编委会更加积极,更加注重效率。当然,这种模式也有过于依赖编辑个人能力的问题。
相比之下,我国许多期刊采用的编辑责任制,由于编辑委员会承担了主要工作,大大减少了编辑委员会成员的参与,造成了一些弊端,如编辑委员会成员与作者之间缺乏直接的互动,以及缺乏主编的监督而造成不必要的延误。
张继峰指出,国内外出版模式正在逐步多元化,上述两种模式也在相互借鉴和融合。无论采用哪种模式,出版物都应加强对编辑委员会的帮助和指导,提高和保护编辑委员会的责任感和荣誉感。
只有通过服务作者,我们才能吸引优秀的手稿。
据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要办好中文学术期刊,还必须学习国际同行的实践经验。在会议上,《自然》杂志的执行编辑尼克·坎贝尔强调了开放获取倡议给该杂志带来的积极反馈。
细胞出版社中国及亚太区顾问杨晓鸿指出,优秀的手稿是期刊的生命。然而,为了吸引最好的研究成果,必须树立以作者为中心的办刊意识,为作者提供优质服务。
杨晓鸿指出,编辑和作者之间的关系不是裁判和运动员之间的关系。即使在被拒绝的情况下,出版物也会给作者足够的修改机会。“拒绝很简单。困难在于帮助作者满足期刊的要求。”她说,“不管这篇论文能否发表,我们希望这个过程将有助于科学家的下一步研究工作。”
郑呼吁有关部门、科技界和出版界密切关注中国学术期刊的发展,以实际行动为中国科技学术期刊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中国科学新闻(2015-09-02,第一版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