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自主招生失信于众 76.5%受访者愿恢复裸考

科普小知识2022-10-19 17:53:54
...

自主招生失信于众 76.5%受访者愿恢复裸考

漫画:严敬

据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熊丙奇统计,公示项目最多的省市只公布了7个项目,包括考生的考试号码、姓名、性别、科目、省份、中学毕业和语言。根据这些公开信息,公众根本无法监督。便于公众参与和监督的信息公开应包括所有不侵犯学生隐私的招生内容,尤其是中学学业成绩、笔试成绩、面试评价等。

近年来,高校招生腐败案件呈频发趋势。自主招生、补充招生和专业变更三个环节已成为招生腐败的重灾区。去年底,中国人民大学原招生就业处处长蔡表示,“不排除因招生问题而被调查的可能”,这让腐败再次成为高校招生过程中的焦点。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中国民意网和搜狐新闻客户端对18272人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91.2%的受访者认为当前高校招生腐败问题严重。87.7%的受访者坦率地说他们给大学送过钱和礼物。在受访者中,27.3%是大学生,34.7%是家长,8.7%是大学教师或管理人员。

受访者对自主招生的印象是负面的。

由于大女儿即将参加高考,居住在重庆的田老师特别关注高考信息。关于招生腐败的各种消息让他感到寒冷和失望。“对于像我们这样经济条件差、背景差的家庭来说,孩子只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是现在道路越来越窄了。一些家长和一些大学招生官员之间的金钱和权力交换挤压了一些重点院校的招生名额,严重挑战了社会公平。”

闫淑(化名)是中国人民大学的一名本科生,她的家乡是江苏省盐城市。三年前,她因高中成绩优异,在数学和物理竞赛中名列前茅,被推荐参加中国人民大学的自主招生。通过笔试、面试等环节,她最终获得了高考减分20分的优惠政策。

颜姝回忆说,当时,那只猫对自主招生感到厌烦,这在学生中几乎是一个公开的秘密。以高中校长实名制推荐系统为例,推荐名单还没有公布,只有在推荐结果出来后,大家才知道。在自主招生的面试阶段,由于评价标准不统一和缺乏监督,存在各种腐败的空间。特别是在艺术和体育专业的自主招生领域,腐败现象更加严重。“至于给大学送钱和礼物的现象,这并不奇怪。我有一个高中同学,他的高考成绩与一所重点大学的录取分数相差很大,但他在家里花了一大笔钱后也成功地考上了大学。”

受访者如何看待当前的独立注册?调查显示,前三名的印象都是负面的,其次是“不公开、不透明,为腐败留有余地”(61.4%),被异化为“看钱、看招生权”(56.7%),对农村和落后地区的考生不公平(43.2%)。只有14.1%的受访者认为“自主招生是对高考制度的有益补充”。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熊丙奇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指出,20世纪90年代招生腐败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然而,近年来,招生腐败问题依然存在,欺诈案件、加分、招生门等恶性事件层出不穷,引发公众对高校招生制度的强烈反对和对自主招生政策的批评。目前,高校招生中的腐败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

受访者认为,缺乏对大学权力的监督是招生腐败的首要原因。

为什么高校招生腐败难以控制?受访者更倾向于“缺乏对整个大学权力的监督”(52.9%),其次是“招生大多是秘密进行的”(43.9%),第三是“独立招生只强调自主,没有监督”(40.5%)。其他原因包括:“一些高校将部分招生名额作为资源进行交换”(34.7%)、独立招生的制度设计存在问题(33.5%)、高校管理严重(32.1%)、个别官员经常干预招生过程(32.0%)、高校在招生过程中处于过于强势的地位(38.6%)等。

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亚群教授指出,高校腐败难以控制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利益驱动。在自主选拔过程中,重点院校将对通过选拔的学生给予数十分的优惠政策。在高考的战场上,一分可以超过几万人,这样一个吸引人的辍学政策无疑会让一些人寻找一切可能的机会来获得发展。另一方面是权力的异化。有些人在拥有权力的时候为了个人利益滥用权力。此外,现行独立招生制度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反馈机制,以权谋私的风险太小,这也助长了日益严重的不正之风。

“高校招生腐败现象高发的根本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当前高校的行政权力不受监督和制约。”熊丙奇强调,如果高校行政部门不公开透明,在现实中就没有办法约束它们。据他统计,宣传项目最多的省市在自主招生的宣传问题上只公布了7个项目,包括考生的考试编号、姓名、性别、学科类别、省份、中学毕业和语言。根据这些公开信息,公众根本无法监督。便于公众参与和监督的信息公开应包括所有不侵犯学生隐私的招生内容,尤其是中学学业成绩、笔试成绩、面试评价等。

85.3%的受访者最信任统一考试。

高校招生腐败应如何控制?根据调查,排名前三的措施是:“包括自主招生在内的招生过程应当公开”(51.3%)、“严惩高校招生人员”(50.7%)、“加强对整个高校权力的监督”(47.7%)。其他措施包括:“高校行政与学习相分离,避免招生过程中的过度行政干预”(42.4%),“在高校内部建立招生监督机制”(33.6%),“严格取消计分录取等方法”(29.2%)等。

关于高校招生腐败的治理,张亚群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国外人才选拔制度建立在健全的诚信机制基础上,如果在招生过程中发现任何不准确之处,将以一票否决。中国也需要建立这样一个完整的人才选拔机制。其次,特别重要的是建立一个标准化、客观和科学的评价体系,具有公开、透明、明确和统一的标准。最后,为了建立完善的责任机制,高校自主招生的权力应该伴随着责任,责任应该落实到每一个环节,从而追溯责任。

“我们不能因为大学招生中的腐败现象就只关注招生。事实上,这是制度的问题,制度背后是行政部门不放权的问题。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高校招生中的腐败问题,高校行政化仍然是必要的例如,熊丙奇建议,一个独立的招生委员会应该负责制定标准并监督行政部门的实施,如果行政部门愿意,他们不能干预招生工作。

鉴于高校自主招生腐败现象日益严重,76.5%的调查对象建议取消所有容易滋生腐败的高考政策,恢复“裸考”。

熊丙奇不同意这一点。他指出,恢复“裸考”是高考的一项倒退改革,将恢复计划中的录取制度。“真正的自主招生是学生和学校之间的双向选择。学生在选择大学之前可以获得多份录取通知书,从而建立高等教育的市场竞争机制。然而,目前的自主招生是一种异化的自主招生,它只给予学校有限的自主权,并没有扩大学生的选择。针对自主招生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没有必要取消自主招生,而是要坚定不移地推进高校去行政化改革,进一步提升自主招生的真谛。"

“理想的大学招生是基于统一考试和可信的综合评估。现在有这么多人喜欢“裸考”的原因是目前的综合评价难以令人信服。高校招生关系到教育资源的分配和社会的公平稳定。改革必须谨慎。”张亚群说。

在目前所有的高校招生方式中,公众最信任哪一种?在调查中,“统考”的选择率为85.3%,远远领先于其他招生方式。“自行报名”的成功率只有7.3%。(原标题:76.5%对独立招生失去信心的受访者主张恢复裸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