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理工大学校长谈高校改革三大重点
面对日益下降的质量问题,高校实现内涵发展的根本动力仍然是改革。目前,影响高等教育质量的因素很多,但由于*约束、机制僵化、观念陈旧、方法落后等原因,导致高校办学自主权缺失、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低、人才培养模式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无疑是关键所在。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深化改革。笔者认为,当前高校改革应着力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推进*改革,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释放更多办学活力。一是调整*间的权力关系,解决*与大学的关系,进一步扩大大学的办学自主权。我国高等教育机构的活力普遍不足,尤其缺乏创新。症结在于高等教育*和机制不完善,高校自主权落实不到位,难以充分发挥高校作为办学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长期以来,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管理、运行和评价的一体化问题日益突出。*部门不仅是管理者,也是学校管理者和评估者。这不仅制约了大学的生命力,使大学缺乏办学自主权,更容易导致成千上万所大学同质化。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必须推进管理与评价的分离。*必须在保证国家教育投资和监督学校依法办学的前提下,精简行政和下放权力,转变管理职能,赋予学校更多的办学自主权,包括人事权和财权,进一步调动和激发学校活力。但是,办学质量要由专业机构和受教育者来评价,才能真正实现*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化、办学形式多元化、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高等教育办学*。
其次,在学校自身的运行中,要重视制度建设,建立现代治理结构,以大学章程的形式规范学校内部管理。为了建立现代大学制度,高校需要协调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进一步提高学术权力,增强教授治校的决策权,完善两级学院的“教授组织”,建立“教授治学”的基础平台。同时,要合理配置学校教育和学术资源,建立和完善师生参与学校管理和决策的沟通渠道。
第二,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人事任命制度。长期以来,由于计划经济*的根深蒂固的影响,高校普遍存在人员臃肿、机构重叠、就业效率低、工作压力不均等问题。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教师能力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除了努力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培训和提高外,还必须打破教师身份和*任期制度,建立一个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动力机制。
为了深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必须全面推进聘任制的实施。就业制度是高校就业机制变革的基本环节。推行聘任制,实现人事管理从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从行政依赖向平等人事主体、从单位聘用向社会聘用的转变,逐步实现教师职务聘任与岗位聘任的统一。同时,也可以借鉴“公务员退出机制”,研究制定“高校教师退出机制”,逐步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人才工作新机制,从而动态优化人才队伍,进一步提高人才队伍的活力,调动和激发教职工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三、加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适应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首先,必须优化教育理念,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核心理念。我们应该关注学生的发展,改善所有不适合这一理念的办学条件和环境,包括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我们应该尊重人才的成长和教育规律,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个性,认识学生的差异和不同需求,实施个性化、人性化和多样化的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有用的人。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切入点,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有新的突破。当务之急是真正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教育为中心”、从“以知识为中心”到“以能力为中心”、从“以教学为中心”到“以学习为中心”的转变。
其次,要加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抓好顶层设计,注重人才培养的“三个符合”,即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适应科技文化发展对人才的要求,适应人才自身发展的要求。为了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质量,应从教育与社会相适应的角度出发,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育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不相适应的方面进行深入改革。(原题:大学改革的三个关键点)
上一篇:陈朴简介及代表作
下一篇:梅子简笔画的画法4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