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中科院植物所揭示全球森林碳滞留时间变化机制

科普小知识2022-10-21 17:00:14
...

记者日前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了解到,郭庆华研究团队的最新成果揭示了全球森林碳滞留时间变化的机理,这对改善动态植被模型参数的不确定性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研究结果发表在最近的《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杂志上。

基于已发表的文献数据,研究人员分析了全球范围内不同森林植被功能类型的1319个采样点的森林碳保留时间,并分析了其生物和非生物影响因素。

研究人员发现,不同森林植被功能类型的碳滞留时间差异很大。温带落叶阔叶林和寒针叶林的碳滞留时间较长,而暖温带森林的碳滞留时间较短。统计表明,在全球范围内,温度和降水对不同的植被功能类型有不同的影响。碳保留时间与温度呈正相关,与降水量呈负相关。它们和森林年龄都可以作为碳保留时间的良好预测因子。

随后,研究人员结合其他光学遥感数据,使用随机森林方法在全球范围内估算碳保留时间。研究发现,不同森林植被功能类型的碳滞留时间在全球范围内表现出很大的空间异质性。研究小组还利用动态植被模型模拟了2000年至2100年森林地上生物量的变化,发现不同参数化方案模拟的森林地上生物量在2100年变化很大。

据了解,森林碳滞留时间是代表森林生态系统生长和死亡之间平衡的生物物理量,相当于地上生物量与地上净生产力的比值,反映了碳在生态系统中的滞留时间。这个变量直接决定了森林碳库的大小,也是许多动态植被模型的一个重要参数。然而,由于缺乏数据,在全球范围内对森林碳保留时间的研究很少。因此,森林碳滞留时间的分析对于了解森林生态系统碳库的变化,减少碳库或地上生物量模拟的不确定性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