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北大原招办主任:校长推荐权,用什么来捍卫

科普小知识2022-10-21 18:19:05
...

2013年高中入学时,我收到了一所著名中学校长的来信。主要是他推荐的一个“实名推荐学生”因为发高烧,高考成绩不好,他的分数只比当地的高10分。该学生的加分为30分,但仍未达到北京大学的录取分数线。然而,这个学生真的很优秀。我希望我们能考虑到它的特殊情况,本着“中学校长实名制推荐”的精神,把它简化为一条线,不分模式地招收人才。信中还附上了学生的所有信息,包括医生的诊断和治疗证明。

校长的名字很大,他对教育的看法经常出现在媒体上。他工作的中学是这个地区最好的中学之一。每年被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录取的学生数量相当大。因此,我们非常重视他的推荐信,并召开专门会议进行研究。

事实上,根据“中学校长实名制推荐系统”的概念,该学生有所有例外录取的理由:校长实名制推荐、正式的程序和完整的材料,该学生在各方面的表现一直是优秀和突出的。没有人能保证他在高考期间不会发烧。如果他拒绝了一个原本因为生病而表现不佳的优秀学生,他将失去在北京大学实施“中学校长实名制推荐”的意义。

此外,特殊录取还有一个政策基础——“实名制校长推荐学生”可以简化为一线录取。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这件事做得好,不仅会挽救一个学生的命运,更重要的是,它将对进一步深化“实名推荐制度”,打破“唯分数论”的诅咒,推进高考制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就在我们即将达成协议的时候,按照我的惯例,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将我的决定推迟了24小时。我不能只想到积极的一面,更重要的是,我必须考虑消极的一面。那天晚上,我彻夜未眠,思考着录取的利弊。早上五点钟,我突然迷迷糊糊地醒来,再也睡不着了。考虑到可能存在的漏洞,我干脆穿着衣服下了床,再次仔细检查了学生的所有资料。五个小时后,我们一致决定不录取这个学生。

在那五个小时里我发现了什么?

我已经读过校长的推荐信几十遍了。这封信写得真诚而令人信服。只是,它是印刷的。当然,在今天的办公自动化中,打印一封信没有错。然而,在如此重要的事情上,印刷本身增加了这封信不一定是由委托人自己写的可能性,或者它不一定表达委托人自己的真实意思。更重要的是,我发现推荐信末尾的签名是签名戳,而不是手写签名。这使得这封推荐信的真实性受到严重质疑——负责签名盖章的校长的工作人员完全有可能是武断的。我不相信校长会这么忙,以至于他没有时间亲自在这样一封打好的信上签上自己的名字,这封信关系到他心爱的学生的未来和命运。

在所附的材料中,有医院证明和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文件。这是学生在高考期间生病的有力证据。然而,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本诊疗书的字迹非常工整,每个字都清晰可辨。然而,常识告诉我们,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医生都在医学书籍上写官样文章。那么,对于这本诊断和治疗书整洁清晰的字迹也许只有一个解释:为了给人们阅读这份文件提供方便。

在一个崇尚诚实和职业道德的社会里,上述两种推测很容易得到证实:我们只需要打电话给校长和医生,确认推荐信和诊断书的真实性。但是我们没有这样做。关键原因在于第三点。在这一点面前,校长和医生陈述的真实性不再重要。

高考前,学生按要求参加了“元培综合评价系统”考试。测试结果表明,他的综合评价值位于所有推荐学生的下游部分。系统推荐的优惠政策是30分,倒数第二。参加“元培综合评价系统”测试时,学生没有生病或发烧,测试结果应反映其真实水平。换句话说,他没有资格进入一个行业。

因此,在我们做出最后决定后,我拿出笔,用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的信笺给校长写了回信,详细解释了我们不能录取该学生的原因,尽管在录取期间工作量非常大。我想这样告诉校长,我们理解的负责任的推荐信应该是这样的。

“北京大学校长实名制推荐系统”的核心是推荐。推荐应该基于良心,更负责任。它反映了推荐者和接受者之间最有价值的信任。建立这种信任的最根本的原因是我们都从事教育。教育者的全部价值和意义在于我们努力让孩子变得更健康,让社会变得更好,让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变得更强大。我们不能忘记,在孩子们清澈纯净的眼中,教师是他们的榜样。

作为教育者,我们生活在社会中,有各种各样的痛苦和困难。然而,当我们走进学校,看到充满青春气息的天真无邪的面孔时,我们应该尽力控制自己的内心弱点,把所有真实、美好、美好的信息和积极的能量传递给他们。对于社会的危险、丑陋甚至肮脏,他们在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后,将被甄别和评判。

人们总是说,如果其他人都说诚实,那么我也会说诚实。否则,如果我说实话,我不会到处被骗吗?然而,我们很少意识到诚实作为一种美德,是我们每天应该坚持的,与他人无关。

我们不能只是批评,只是抱怨,只是逃避,我们还必须做一些实事。如果我们不能改变社会,至少我们必须改变自己。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当舆论猛烈抨击“中学校长实名制推荐”时,教育部罕见地明确表态支持这一制度,认为它“是进一步深化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政策的积极探索,是建立和完善教育诚信体系的有益尝试”。

我们正陷入一个奇怪的循环:因为我们不相信人,我们越来越相信这个系统,却发现这个系统的实际执行效果不如想象中的好,所以我们越来越不相信人。我们经常忘记这个系统是由人来实现的。如果没有大量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来实施,任何完美的制度都会变得支离破碎,甚至成为一个糟糕的制度。

我们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校长造假,但我们不再信任他。事实上,他的损失非常大。另一位向我们推荐显然不符合要求的学生的校长后来被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撤职。面对这些人和事,我们总是告诉自己,“中学校长实名推荐系统”是一个需要用生命来捍卫的系统。

正如公众一开始所担心的那样,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中,并非所有的校长都有义务出于对教育神圣性的尊重而公正地推荐学生,但绝大多数校长确实认真地履行了自己的职责。由于校长不可能根据推荐被录取,被推荐的学生通常要经过多道程序才能在每一级进行检查。在实践中,我们有效地避免了公众舆论担心的局面。与此同时,正是在这样一种保留和消除的交替作用下,我们逐渐在一个相对稳定的中学圈子里建立了一个新的完整体系。这一体系通过教育的传播对其他社会领域产生了积极的溢出效应。

(作者是北京大学招生办前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