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教育部印发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

科普小知识2022-10-24 08:11:05
...

教育部关于印发《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大学智库建设规划》的通知

[教学社会科学2014年第1期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各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厅(局),各直属高校:

现将《中国特色新型大学智库建设推进计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情况认真贯彻执行。

教育部

2014年2月10日

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大学智库建设规划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特制定本规划。 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加强思想库建设的重要指示和刘延东副总理在“繁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推进中国特色新型思想库建设”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推进中国特色高校新型思想库建设,为党和*科学决策提供高水平的智力支持。

一、服务国家发展,明确建设目标

1.明确大学智库的功能定位。高校智库应在战略研究、政策建议、人才培养、舆论引导和公共外交中发挥重要作用。一是充分发挥基础研究的力量,注重关系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理论研究,为科学决策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二是充分发挥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对重大现实问题进行综合研究,提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三是充分发挥人才培养优势,努力培养复合型智库人才,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智库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四是充分发挥高校的学术优势,针对社会热点问题,积极消除疑虑,引导舆论。五是充分发挥对外交流的广泛优势,积极开展人文交流,推进公共外交。

2.建立多种组织形式、结构合理的大学智库。按照总体设计、点面结合、重点突出、分类实施的原则,创新*机制,整合优质资源,打造高校智库品牌,促进高校社会服务能力的整体提升。一是支持和培养一批有影响力的以学者为核心的高端智库人才和政治咨询研究团队。二是注重制度建设,培育和建设一批具有综合优势的新型智库机构。三是以项目为切入点,改革科研项目管理,提高应用研究项目质量。第四,依托成果转化平台,拓展转化渠道,打造高端出版平台。

第二,关注国家的迫切需要,确定主攻方向

围绕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结合高校优势和特点,统筹规划高校各类科研机构、人才队伍和项目设置,巩固智库建设的主要方向,在以下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上取得重大突破。

1.经济建设。围绕完善*市场经济*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重大问题,重点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创新驱动发展和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财税*改革、金融创新与安全、粮食与粮食安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重点领域的研究。

2.政治建设。围绕**政治和法治建设等重大问题,着力推进人民*发展、行政*改革、公共治理创新、*法制建设、司法*改革、民族宗教问题。

3.文化建设。围绕增强国家软实力、深化文化*改革等重大问题,着力推进*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文化产业发展和中国文化“走出去”。

4.社会建设。围绕民生保障和改善、社会制度改革等重大问题,重点推进教育现代化、医疗卫生*改革、人口发展战略、收入分配改革、社会保障体系、创新型社会治理体系等重点领域的研究。

5.生态文明建设。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重点推进土地开发、节能减排、低碳经济发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的研究。

6.派对大楼。围绕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等重大问题,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等重点领域的研究。

7.外交和国际问题。围绕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等重大问题,重点推进大国新型关系建设、周边环境与外交、新兴国家崛起、海洋战略与海洋强国政策、反恐维和、全球治理、公共外交等重点领域的研究。

“一国两制”的实践与促进祖国统一。围绕“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围绕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着力完善《基本法》实施的相关制度和机制,深化内地与港澳经贸关系,推进两岸交流合作。

三、整合优质资源,建设新型智库机构

1.以2011年合作创新中心和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为起点,重点建设一批*智库。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系统先进、贡献显著”的总体要求,确定并建设了一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深化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运行管理*改革,实施“进退维谷、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和灵活资助体系,完善总体布局,推进重点研究基地由整体向问题型转变,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2.实施社会科学专题数据库和实验室建设计划,推进智库研究方法和手段的创新。围绕内政外交等重大问题,将建立一批社会调查、统计分析、案例整合等专题数据库,以及以模拟和实验计算研究为手段的社会科学实验室,为高校智库提供有力的数据和方法支持。

3.依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项目,扩大高校智库的国际学术话语权和影响力。完善结构布局,创新组织形式,着力建设一批全球性和区域性研究基地。推动高校智库与国外一流智库建立实质性合作,建立海外华人学术中心,支持高端智库参与和组建国际学术组织,举办和组建高端国际学术会议。

4.加强高校软科学研究基地建设。在综合性大学现有高层次战略研究机构的基础上,将建立一批*重大科技战略问题智库。培育和鼓励具有行业特色的高校设立产业和产业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形成产业和产业发展战略及政策研究的综合支撑网络。面对区域发展的需要,高校应培养一批专门的政策咨询机构,以适应区域产业发展的需要。

四、发挥人才的关键作用,着力培养和建设高校智库团队

1.为高端智库实施人才计划。选择了200多名立场坚定、理论深刻、视野开阔、熟悉情况、精通政策和有实际联系的大学专家,建立了咨询和政治研究的核心人才库,以提供长期和稳定的支持。建立密切联系机制,引导和支持专家围绕大局、战略问题和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向党*、国务院各部门及时提出政策建议,适时向社会发布研究意见,引导社会舆论。

2.实施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研究骨干培训跟踪培训计划。跟踪培训参与*六部委哲学社会科学教学和研究的学生,组织参与实践调查、社会调查和临时岗位培训,在各种人才计划、团队建设、科研项目、出国考察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培养智库建设骨干队伍。

3.促进智库之间的人才交流。与相关部门密切合作,系统地推荐大学智库的核心专家在*部门和国际组织中担任临时职位。聘请具有较高理论素养的党政、企事业单位领导*参与高校智库的研究工作,形成*、行业、科研、应用三者交叉流动的良好格局。

五、拓展成果应用渠道,搭建高端出版平台

1.搭建中外大学智库交流平台。围绕国内外重大热点问题,支持高校与国外高层次智库开展合作研究,举办高层次智库论坛,打造高端领先、集中出版、有影响力的高校智库成果出版品牌,充分发挥高校智库在舆论引导和公共外交中的重要作用。

2.加强智库成果的提交。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大学、科研机构和项目小组提交政治建议的工作。建立咨询报告数据库,定期收集、整理、分析和反馈相关信息。拓展“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专家建议”提交渠道,加大提交力度,建立定向征集和集中提交工作机制。

3.加强成果发布管理。制定和实施《加强和规范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出版管理实施办法》,规范出版流程,有效控制政治和质量问题。

六、改革管理方法,创新组织形式

1.大力促进协同增效。支持高校智库和实践部门联合组建研究团队,主动加强与*研究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民营智库的合作。加强校际和校际合作,努力构建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深度融合、跨学科合作的合作机制。密切关注和跟踪党和*的重大决策,及时提供动态监测、效果评估和信息反馈。

2.提高科研评价。牢固确立质量第一的评价取向,实施科学合理的分类评价标准,以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实际贡献为核心标准,完善基于贡献和质量的绩效评价方法,建立基于*、企业和社会用户的评价机制。协调推进组织管理、人才培养、资源配置等综合改革,构建有利于智库创新发展的长效机制。

3.改革项目管理。建立后期资助方法,对对*决策有重大影响的科研成果给予后期奖励和持续支持。密切跟踪重大需求,配合实际部门确定科研项目课题,完善项目立项和应用体系,提高项目设置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七、加强组织领导,提供有力保障

1.完善管理体系。要把加强智库建设作为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和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重点任务,研究制定《关于提高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社会服务能力的意见》等文件,做好统筹规划,明确任务分工,形成工作合力。

2.完善配套政策。根据新智库的特点和发展需要,应优先考虑研究生招生、资助、项目支持等。,应该给予组织和管理、人员评价和雇用以及科学研究活动等更大的自主权。,应建立健全管理机制,有适当的政策引导、有效的保障措施,并有利于激发智库的活力。

3.加强金融安全。加大资金投入,采取多种措施为智库建设筹集资金。完善资金使用机制,增加人力资本投资,实施绩效激励。规范资金管理,加强绩效评估和审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