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为预见次生灾害提供技术支撑

科普小知识2022-10-25 12:36:03
...

我们的记者王

8月8日晚,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地震第一次发生时,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研究所重大泥石流减灾团队的相关专家纷纷前往灾区,对次生山地灾害进行深入调查和评估,并提出防灾减灾对策。

保护人们免受次生灾害的威胁

"灾难过后,我们必须尽快赶到现场。"成都山地学院相关人员介绍。8月11日,《中国科学》记者联系泥石流院士崔鹏时,他已经60多岁了,已经站在第一线。“首先是尽最大努力利用知识和技术来帮助救援和救灾。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希望获得现场的第一手资料,例如通过观察灾害遗迹,推断当时的动态过程和灾害特征,加深对灾害基本规律的认识,并对未来的灾害做出良好的预测和风险评估。灾难很可能会再次发生。除了立即反应,最重要的是预见灾难。”

泥石流俗称“泥龙”。其形成条件与降雨量、植被、土壤、气候、地形、地震等20多个因素有关。当降水携带固体物质向下时,固体物质会像雪球一样堆积,最终形成具有巨大破坏力的泥石流。一般来说,泥石流的整个过程经历了启动、汇流、运动和堆积四个阶段,其中运动和堆积过程是直接灾害阶段。泥石流往往爆发突然,力量凶猛,容易造成毁灭性的灾难。

泥石流等山地灾害的研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在山地灾害的现场,崔鹏每次都会带领一个主要的泥石流减灾团队奔赴前线。在汶川地震、庐山地震和舟曲泥石流救灾中,他们都参与了大量次生山地灾害的科技研究。

在“4·20”庐山地震等国家重大减灾工作中,重大泥石流减灾小组深入灾区进行调查评估,并提出防灾减灾对策。小组提交的《芦山7.0级地震次生山地灾害研究与应急减灾建议》咨询报告,在*总书记的指导下,为高效有序救援和震后次生灾害防控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国家应急救援和灾后恢复重建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大量调研实践的基础上,以崔鹏为首的重大泥石流减灾团队不仅提出了准泥石流体的概念,确定了泥石流起动的临界条件,形成了起动理论,开创了泥石流学科新的生长点,而且在国内外的城镇、道路、风景区、大型水电工程中开展了大量的泥石流防治和应急减灾工作。面对国家重大减灾需求,为国家重大减灾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持,如汶川地震引发的次生山地灾害、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实现了理论、技术和实践的全面突破。

“我们可能无法从废墟中拯救许多人,但我们可以用我们的微薄之力和一些科学知识和方法,让更多的人避免次生山地灾害的威胁。”崔鹏经常以这种方式鼓励年轻的科学家和技术人员。

泥石流经验

研究山地灾害的研究人员似乎没有白天和黑夜。他们必须在地震后的第一个雨季前获得尽可能多的第一手信息,并与时间赛跑。有时要花一整天去现场,除了你随身携带的矿泉水,每一粒米都进不去。为了及时提交报告,通常要熬夜到凌晨3点或4点

每一次野外考察,一整套专业设备,如照相机、冰镐、全球定位系统定位器等加起来超过10公斤。一路上收集了各种各样的地质标本,崔鹏经常把20多公斤装进自己的背包。他们去的地方都是灾后的道路,要么是道路严重受损,要么是泥泞不堪,许多地方形成了孤岛。在科学研究过程中,他们经常遇到危险情况。

有一次我去泸定县做泥石流防治规划。对泥石流源头的彻底调查完成后,天已经黑了。通道里基本上没有路,峡谷很深。当时正在下雨,泥石流和其他灾害随时可能发生。崔鹏跟着他的导师唐邦兴一行,互相照顾,终于找到了一条引水渠道,沿着这条渠道走了出去。

一次又一次,这种经历让团队中的年轻人迅速成长。在崔鹏看来,团队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只有当年轻人一个一个成长起来,他们的事业才能继续,他们的研究工作才能变得越来越好。崔鹏的研究小组将每周定期召开会议,让每个人交流。不管有多少人,总会有人来组织和管理。让学生学会管理,这也是负责任的一件事。每个人都可以分享他们的收获和经验。只要崔鹏在研究所,他肯定会参加。

团队的愿望

在尼泊尔发生破坏性地震期间,主要泥石流减灾团队对次生山地灾害和地震潜在灾害进行了调查和科技救灾工作,并向尼泊尔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减灾战略和处置方案,得到了尼泊尔的充分肯定和赞赏。泥石流监测和预警技术的应用保护了中尼跨境河流——科西河流域1500个村庄的生命和财产。

以国际前沿学科为基础的重大泥石流减灾团队,通过对国外的科技援助,展示了中国的减灾水平,产生了良好的国际影响。他们为中国的睦邻外交和增强国际影响力做出了重大贡献。研究成果也为中国“一带一路”减灾工作提供了科技支撑。

“承担‘一带一路’防灾减灾项目对中国科学家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崔鹏表示,通过对沿线国家灾害防治的研究,中国科学家可以在国际减灾领域开辟新的空白研究领域,研究更复杂、更具挑战性的前沿科学问题,推动中国科学研究的国际化。

“国家做了很多努力来培养我们。我们希望用我们的知识回报社会,并在国家需要时解决实际问题。自然灾害是不可避免的,但灾害风险可以通过尽量减少损失来管理。”这是主要泥石流减缓小组的愿望。

《中国科学日报》(第六版,2017年8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