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召开
10月26日至27日,以“新时期科普创新与发展”为主题的第26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中国科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孟庆海和安徽省政协副主席、安徽省科协主席韩军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科普研究所所长王婷主持会议开幕式。
孟庆海强调要全面加强科普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他指出,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科普社会化、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和信息化的“五个转变”,这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也体现了科普理论研究者的理论勇气和责任。这必将为科普工作的转型升级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他希望广大科普理论研究者关注中国当前的科普实践,立足于中国广阔的实践沃土,用案例说话,总结经验和成果,逐步把科普理论研讨会建成知识创新、共享和交流的高端平台,成为学术思想的重要来源和智库成果的重要孵化基地。
开幕式后,中国工程院院士和中国科协-清华大学科技传播与普及研究中心主任许分别作了题为《追寻太阳》和《了解科普新起点,继续谱写科普新篇章》的主题报告。李建刚介绍了“人造太阳”超导托卡马克聚变项目,分享了中国从参与ITER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到发展中国核聚变工程堆的奋斗历程。许结合《2035年国家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中的科普相关工作,对新时期科普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深入思考。
会议学术报告会上,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张宇,中国科普研究所科普政策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郑念,北京大学中国国情研究中心主任燕杰,北京师范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所所长刘小婷。中国科普研究院科普理论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高宏彬分别作了题为《短视频时代的科学传播》、《加强科普能力建设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公民科学素质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科普自然史》和《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科普新规律》的学术报告。
本次会议设立了五个分论坛,分别开展“科普社会动员与参与机制研究”、“科普营销运行机制研究”、“科普法制化与基层科普创新研究”、“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与国际化研究”、“新时期科普信息化支撑研究”等主题的交流。
会议由中国科普研究所和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主办。来自相关大学、研究所、国家科学协会系统、地方科学协会、科技场馆和媒体组织的150多名专家、学者和科普工作者参加了会议。
同时,会议发布了中国科普研究院最新的优秀学术成果《国家科普能力发展报告(2019)》和《培养科学传播人才翻译集群》,并授予会议评选的优秀论文。
上一篇:一生之水真假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