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领导反感就业率绑架招生专业
目前,2014年是大学毕业生的求职季节。苏州大学党委书记王卓君教授非常担心这种情况。日前,他在天津大学举办的“当代中国大学精神高层论坛”上指出,教育部现在以就业率为标准来判断一个专业是否停学。如果就业率低,它将是“黄牌”警告,如果就业率低,它将被停止。他不赞成这种方法。"如果是这样,大学的价值理性将在哪里安顿下来?"
王卓君教授是南京大学哲学系1978级的学生。他记得上学时,哲学系的录取分数线很高。但是现在,中国许多大学已经很多年没有接收第一批志愿者候选人了。苏州大学哲学系改为每隔一年招生一次。哲学专业在任何大学都不受欢迎。以就业率来衡量,哲学专业肯定会面临更大的停学威胁。
近年来,我国许多高校都试图将就业率与招生人数挂钩。为应对2012年和2013年毕业生就业问题,教育部连续两年发布通知,明确提出将就业率与专业招生挂钩。例如,2012年提出要完善专业动态调整、预警和退出机制。对于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60%的专业,招生计划将减少,直至停止招生。2013年,要求将就业形势作为制定招生计划、资金投入和专业设置的重要依据。对于连续两年就业率较低的专业,除一些特殊专业外,招生计划应减少,直至停止招生。
2012年9月,教育部还颁布了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条例》,要求高等学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办学条件严重不足、教学质量低、就业率低的情况时,责令相关高等学校限期整改并暂停招生。
教育当局的指挥棒引起了许多讨论。一些反对者指出,影响就业率的社会因素很多,职业培训只是其中之一。就业率与入学率挂钩,这很容易诱使高校向就业率“注水”。当大学围绕就业率运转时,教育行为就会变得功利化。
王卓君说,我们对高校的评价是“短、平、快”。学院和大学也以一种简短、平坦和快速的方式评估教师。学生也追求简短、平坦和快速的学习。在他看来,当前的大学教育面临着两大后果,一是知识的实用性和功利性,二是道德操守的缺失和拒绝追求和坚守精神,这导致了大学的精神贫困。隐藏在知识实用性和道德缺失背后的是“成功取决于我”的狭隘发展观。他认为应该树立“成功不取决于我”的观念。
“很难放弃功利主义取向,特别是教育当局的支持和共识,坚持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增强文化意识和文化信心的需要。”王卓君说。
在这次论坛上,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刘宏毅、副校长陈秋明等提交的一份文件指出,高职教育强调“技能本位”的模式正在逐渐显露出弊端。缺点之一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基础的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效果不尽人意。“以就业为导向”并不能带来高质量的就业。"
中国教育学会前会长顾明远教授指出,功利主义、官僚主义和商业化是大学文化缺失的表现。他批评当今的学院和大学急于快速成功和立竿见影的好处,只着眼于眼前的结果。所有的评估系统都是基于发表的文章数量和获得的奖项数量。大学面临着“官僚化”的问题。他们缺乏科学*。建设什么学科和如何发展大学通常由学校领导的行政会议决定,而不是通过学术委员会。“这不能完全归咎于学校。上面的系统已经死了。”
他指出,如今大学的商业化太重,创收被放在重要位置。许多大学依靠提供高价培训课程和不加区别地颁发文凭来获得资金。教师经常“溜进洞里”,这损害了大学的声誉和大学文化。
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任表示,当今的大学需要摆脱“工具性”,超越“功利性”。哈佛大学校长凯瑟琳·德鲁·吉尔平·福斯特说,人们应该看看研究基金的数量和教师发表的作品的数量,但是这些本身并不能解释我们的成就。“我们的目标远不止这些。”
顾明远说,许多大学以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为榜样,缺乏个性,同质化非常严重。我国一些老牌大学,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等,都有自己的特色。但是现在超过1000所公立大学和2000所私立大学缺乏个性。以校训为例,许多学校都是一样的,不反映自己的文化传统。
在中国的大学里,“创新”、“实用主义”、“勤奋”、“奉献”、“团结”和“严谨”等词的不同排列和组合构成了许多学校的校训。如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热爱道德”的校训,南开大学的“任公平、任能力、与时俱进”的校训,复旦大学的“学习奉献、胸怀大志、求实思考”的校训,以及北京师范大学的“学为人师、世界风范”的校训,可谓少之又少。
清华大学前党委副书记胡将该校的各种表现概括为“追求卓越而无灵魂”。他说,不同类型的学校不应该追求一些教条的规范模式。我国大学精神衰退的根源值得进一步研究。
上一篇:打了8次白蛋白的人会活多久
下一篇:电磁炉电阻为什么会烧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