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物理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
科普小知识2022-10-28 10:32:33
...
*成立初期,我国的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包括学前教育,都全面学习了苏联,物理教学也不例外。除政治和社会因素外,苏联的教学经验,特别是其培养全面发展的建设者的思想,重视和加强基础知识和技能训练的思想,重视课堂教学和教师主导作用的思想,以及从传授知识和训练技能的角度对教学任务、过程、内容、原则、形式、方法和学业成绩的考核与评价进行的一系列深入细致的讨论。它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苏联教学经验的总结和概括。它也是苏联在20世纪30年代批判实用主义教学理论,改革和发展现代资产阶级传统教学理论而发展起来的教育科学的研究成果。这些都非常适合当时我国物理教学改革旧、建设新、提高质量、培养人才的需要。它也使我国坚持*物理教学方向,使我国的物理教学更加符合客观规律,为其健康发展做出了宝贵贡献。然而,苏联教学理论对我国物理教学的影响并不完全是积极的。例如,对知识和智力的理解认为“当学生掌握系统知识时,...他们也发展他们的智力”。也就是说,知识和智慧的统一可以自然实现。此外,毫无疑问,我们的理解和我们没有作出任何改变,我们的申请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这几乎是机械复制。批判、排斥和全盘否定西方资产阶级教学理论。因此,我们不仅不能学以致用,而且合理的构成是绝对的,这影响了我们物理教学体系的建设速度和教学理论的顺利发展。为了发展人民教育,建立符合中国实际的有*教育体系和教学理论,1958年至1960年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教学改革的热潮,对苏联教育学和心理学的批判开始了。在这一时期,虽然出现了轻视课堂教学、过分强调生产劳动、以提出所谓“反对现代修正主义”为中心的事例,但苏联的教学经验遭到了彻底的拒绝,使得物理教学受到了“左”的思潮的冲击。然而,自1958年以来,广大物理教育工作者在物理教学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许多独立的探索,不同程度地对我国物理教学的发展起到了作用,产生了影响,并逐渐显示和丰富了我国*物理教学的特点。一、全面学习苏联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物理教学体系的重建和物理教育理论的研究与发展是在“以老区新的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的一些有益经验,借鉴苏联教育建设的先进经验”的方针下进行的。借鉴苏联的物理教学经验始于1948年旅顺中学学习苏联的五级评分制度。1949年8月,东北人民*教育部在沈阳市第二中学试行了苏联课堂教学法和五级评分法。解放后,凯洛夫的《教育学》于1950年被东北教育出版社翻译出版,1951年3月,《苏联教育法》被《文化教育通讯》翻译出版。因此,学习苏联的教学经验从方法上的模仿发展到理论学习。此后,国内教育界掀起了学习苏联教学经验的热潮,翻译了大量苏联教育书籍和教学经验文章。其中,仅《凯洛夫教育学》的新旧版本就达50万册左右,被视为苏联教育思想的代表。此外,就我国物理教育界而言,兹南斯基的“中学物理教学法”和加兰宁、尤斯科维奇的“中学物理教学法的改进”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的物理教育理论和方法基本上沿袭了凯洛夫的教育学体系,并以Zhnamunsky的中学物理教学法为典范。如我国在这一时期编纂的一些中学物理教学法专著(如《物理教学法通论》(1954)、《中学物理教学法》(牟1957)、《中学物理教学法》(段1958))都是以苏联教育理论中的物理教育理论为基础的。1.教育理论这一时期物理教育理论的研究和发展,提出要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学习苏联的先进经验和教育理论,但实际上它基本上是继承了凯洛夫的教育理论。旧的教学体系和教育理论的改造和发展主要是以苏联的经验为基础的,突出了以下三个方面:(1)在物理过程中加强实验和理论,使学生能够牢固地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科学知识。认为物理知识教学的三个立足点是观察和实验。物理概念和定律;归纳、演绎和数学计算。(2)提出物理教学中的技术和教育因素。指出了在物理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的重要性。指出物理教学必须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学生应掌握先进的生产原理知识。(3)物理作为一门教学学科的教育和教育意义。在物理教学中,注重为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基础,开展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物理教学的这三个方面不仅突出了系统科学知识的教学,而且加强了物理教学体系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贯彻了素质教育方针。它无疑在掌握系统的、巩固的物理学基础知识、奠定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础、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能力、树立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在后来的实施中,由于过分强调政治因素和生产技术教育,系统的物理知识教学被弱化,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物理教学过程的讨论中,强调思想与知识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知识与能力的统一。我们重视物理教学中的系统知识教学、实验教学、生产技术教育和技能训练,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物理教学中强调标准化和同步化。它表明一切都是统一的,有统一的课程、教学大纲、教材、教学方法、统一的考试、统一的评分原则等。这有利于教育的普及,但也有一些负面因素。例如,由于过分强调教与学的统一,教师的主导作用被强调,而学生的主体作用被忽视。过分强调知识和能力的统一,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过分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发展。关于教学过程的讨论强调教育理论的指导,反对心理学理论的基础,认为心理学是理想化的。物理教学原则的阐述也是基于凯洛夫的教育原则,即以课堂、教师和教材三个中心为中心。以下是我国教学理论研究和物理教材中提出的一些教学原则:(1)科学、系统的解释;(2)教材及其解释的可接受性;(3)教学直觉;(4)学生掌握教材的意识和热情;(5)教学的培养;(6)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7)巩固掌握知识。这一时期,我国物理教育的理论和思想基本稳定、清晰。这一时期,许多课堂教学理论仍然符合教育规律,对提高中学物理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在研究苏联的物理教育理论时,他们也犯了一些教条式的错误。首先,他们脱离中国实际,机械地照搬苏联的一些教育理论。其次,它还采纳和运用了一些不恰当的思想和做法,例如只描述苏联物理学家的贡献,把心理学当作伪科学,拒绝所有资本主义国家的教育理论。2.教学方法在物理教学中,根据苏联的课堂教学结构和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要求,课程类型有:讲座(新教材)、实验、练习、复习、综合课、参观等。教学方法包括讲解、演讲、对话、指导实验、解决问题、复习和成绩评定等。教学方法的选择取决于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班级类型。考虑教学方法的中心问题是什么?如何教学?关于学生如何学习的研究很少。我能学到什么?各种班级的教学过程,尤其是讲座和实验班,不仅按照凯洛夫的“五个环节”——组织教学、复习问题(引入新的班级)、开设新的班级、巩固知识和布置作业——进行,而且还规定了每个环节所需的时间。1953年,来自苏联的教育专家普希金在观察了北京师范大学的一堂中文课后发表了评论。在《人民教育》7月号和10月号上发表这些评论后,他开始全面研究苏联的教学方法。首先,中文课后来教授所有科目。当时老师的教案很多,几乎每一节课都是用同样的方式写的,课堂教学机械地遵循“五个环节”,形成固定的模式。那时候,它非常受欢迎。基于“五个环节”的教学计划见附件9。学生体育成绩的考核主要是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来研究和确定的,以此来衡量教学效果。考试的内容主要是掌握知识、描述、解释、解决问题以及一些概念和定律的简单应用。考试方法一般包括以下五种形式:(1)在作业中观察学生;(2)各种形式的口头提问;(三)笔试和考试;(4)测试实验作业;(5)复习学生练习册。考试的分数,学习苏联用百分位法代替五级评分制。然而,这种评分方法不符合中国教师的条件和传统习惯。因此,在实际应用中,百分位制被普遍使用或转化为五级制。第二,物理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在学习苏联的教学经验时,注重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指导思想一开始就很明确。例如,在1950年6月的第一次全国高等教育会议上,就明确指出“向苏联学习必须结合中国的实际,否则可能成为教条”“硬搬是绝对不可能的。”但是,为了把苏联的教学经验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更多的是停留在口号和讲话上。实际情况是,它过于仓促,机械复制继续发生。谁复制得太多,谁就会受到表扬。相反,提出问题的人将被认为是落后的。因此,到1956年中国生产资料的*改造基本完成后,苏联教学理论和方法的固有缺陷,特别是忽视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忽视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暴露在*社会所需的许多创新人才的培养中。因此,在**号召反对教条主义之后,在1958年的“教育革命”中,物理教育界也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建设的物理教学理论和方法。尤其是*哲学思想在《实践论》、《矛盾论》中的发展,旧解放区的教育传统,中国古代优秀的教育理论遗产,以及广大物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创造和积累的教书育人、和谐教学、“双基”教学、启发式教学、循序渐进、突出重点、学以致用、因材施教等经验, 和实践,对克服苏联的教条主义,发展我国的*物理教学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1.在1958年开始的教育理论*时期,所谓的“教育革命”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凯洛夫编辑的《教育学》被批评为“封闭教育”的大杂烩,心理学被变成了伪科学。提出“真正的知识来源于实践”,教学经验应该从教学实践中总结,教学规律应该探索,中国自己的教育理论应该形成。通过教育革命,“新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已经形成。”物理教育理论的改革主要是针对物理教学的“三个分离”,即脱离政治、生产和中国实际。要贯彻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跟上*的步伐。在讨论物理教学的过程和原则时,重点放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鼓励学生走出教室,进行现场教学。物理教学的课堂位于工农业生产的第一线,以便将知识与实践技能联系起来。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照搬苏联物理教学理论带来的一些负面因素。但当时,在“左”倾思潮的影响下,我们对中学物理教学的实际情况缺乏科学的论证,对教学规律也没有清晰的认识。我们用政治取代了教学思想中的一切。幻想和进取的风格也一度影响了物理教学。人们认为,中学物理教学不仅内容陈旧乏味,而且落后于生产的发展和学生智力的发展。它要求在物理教学中实施“高、精、尖”的教学方法,片面强调生产技术教学和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从而严重弱化了物理基础知识的教学。物理教学偏离了正常轨道,教学质量明显下降。1961年,党*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这一错误倾向逐步得到纠正。1963年教育部颁布《全日制中学物理教学大纲(草案)》后,在探索物理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全面总结了物理教学改革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了较为全面的物理教学理论。(1)强调加强系统知识的教学。物理教学重在“双基”(基础知识和技能);(2)教学应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学生应该通过实验、实习、生产劳动、参观和其他活动获得一些直接知识,但他们反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3)坚决贯彻“少而精”的原则;(4)提倡启发式教学,贯彻学以致用的原则。正确结合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动性。光明日报组织了一次全国性的讨论,集中讨论这些话题。在物理教学改革中,我们开始更加全面地研究外国物理教学。除了苏联,我们还比较了美国、英国、日本、德国等国家的物理教学,并有了更多的参考。应该说,在这一时期,我国中学物理教学理论的探索开始步入正轨。2.教学方法的改革在20世纪60年代初,*指出教学应该分配给学生,这样他们就可以自己阅读和学习。老师应该少说话。"自学和自学是必不可少的。"受这一思想的启发,要求教师在教学、演示、与学生交谈、组织学生练习、实验等环节中引导学生自觉学习,而不是只由教师系统讲解的课本或教材,而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只提出试题、组织讨论、解决难题和做总结。1960年4月,副总理在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作了《教学必须改革》的报告后,全国各省市都进行了教学方法改革的试验,积累了许多宝贵的教学实践经验。例如,北京京山中学和上海育才中学的教学方法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全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964年,上海育才中学在总结开始时提出的“说得好,练得多”的基础上,开始在各学科教学中实施“读、议、练、说”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重点是学习。教学的作用是引导学生读书,帮助他们解决疑惑,帮助他们总结规律。在物理教学中,“加强实验教学,简化复杂问题,具体化抽象问题”这种教学方法,从纵向来看,可以使学生把所学的东西联系起来;从横向来看,还可以将各种学科的知识结合起来,这对学生智力的开发和潜能的挖掘非常有利。1964年,改革经验在全国推广后,对提高中学物理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新中国成立至1976年期间,在改革旧物理教育、建设符合中国实际的新物理教育的过程中,中国经历了各种波折,被“*”摧毁,但取得了非常可喜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今后的物理教育教学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主要特点如下:1 .在中学物理教育中,制定并实施了统一的、系统的物理教学大纲和一套统一的物理教材,有统一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不足之处在于不同地区和不同学校之间没有合理的差异。2.中学物理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设计都以升入高等学校为主要目标,而忽略了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的需要。3.物理教材体系完整、结构严谨、内容丰富。从初中到高中,它是一个螺旋式的教材体系。然而,该体系的内容脱离了青少年的生活环境和认知规律,缺乏启发性和趣味性。4.在教育思想上,应重视系统科学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重视课堂教学,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然而,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及其智力的发展,忽视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5.课堂教学的基本过程是按照凯洛夫教学理论中的“五个环节”进行的。它要求严格规范的教学,重视系统理论知识的教学。然而,它忽视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个性的发展。6.在物理教学中,结合我国实际的教学理论探讨和注射式教学方法的改革已经开始,启发式教学的研究和应用也已经开展。7.教学中要注重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8.物理教学中采用了视听教学法,如幻灯机、投影仪、教学电影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