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曹魏时期太学风气如何 为何太学学子质量很差

科普小知识2021-12-05 22:45:54
...

太学是古代国立最高学府,汉朝时期,汉武帝听取董仲舒建议,在长安设立太学。不过中间因为王莽篡汉,导致太学一度零落。到了东汉时期,汉光武帝刘秀重新启用太学,并且立五经博士,到了汉质帝时期,太学里的学子已经高达3万多人。东汉末年,三足鼎立,曹魏作为人才、学子最多的一方,那时太学的情况又是如何呢?实际上退步了很多,当时太学风气不佳,学子质量很差,有的甚至无法提笔书写。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下面就给大家做一番简单的分析。

曹魏时期太学风气如何 为何太学学子质量很差
曹魏时期的博士

只望至公将卷读,不求朝士致书论。开篇依然要提醒大家出行时要做好防护工作呀。人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其中部分博学多才者会选择将知识传递给他人。本篇就来聊聊魏国的博士们与太学诸生。

曹魏有着为数众多的博士,各国对于教育也颇为重视,建安七年(202年)曹操就设置了学师去教导阵亡将士的后代,黄初五年(224年)魏文帝曹丕在洛阳设立太学,还设置了五经博士。魏明帝曹叡在青龙四年(236年)又设立了崇文观。

案《通典》,博士的职能是“掌以五经教子弟”,也就是说魏国设立的博士们要通晓五经,负责教导太学的学生们。梳理了下魏国的博士们,列个名单:博士:管邈、乐详、卑湛、曹志、邯郸hándān淳、缪miào斐、孙该、卢钦、高堂隆、淳于俊、马照、庾yǔ峻、苏林、马均、傅祗zhī。

曹魏时期太学风气如何 为何太学学子质量很差

其实还可以算上不知姓名的“博士臣范”、“博士静”,魏国设立的博士员额十九人,其水平参差不齐。有像乐详这样能贯通五经的,教学方式还深受好评,也有些博士只擅长一部分经义,乐详能教授五门经义,而他们只能教授一部分。

“魏及西晋朝博士置十九人”——《通典》

“惟详五业并授,其或难解,质而不解,详无愠色,以杖画地,牵譬引类,至忘寝食,以是独擅名於远近。”——《三国志·杜畿传》注解

曹魏时期太学风气如何 为何太学学子质量很差
太学风气如何

曹魏太学的规模是在逐渐扩大的,从曹丕黄初时期的博士十余人,扩大到学官博士七千余人。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学质量有着飞跃,案《三国志·刘馥传》,魏国太学设立了20多年,但培养出的人才寥寥无几,不仅仅是因为选拔博士的门槛太低,导致授课的博士才学不足,也有这数千诸生自身的原因。

“内宫美人数至近千,学官博士七千馀人”——《三国志·王朗传》注解

他们有的就是为了躲避劳役,没多少学习的意愿,每年的课试能通过的不足十分之一。这种风气极大的影响了世人对于太学的评价,有志之士都不愿意来太学,高门大族子弟更不屑来此,只留下了些追名逐利的人。

曹魏时期太学风气如何 为何太学学子质量很差

“自黄初以来,崇立太学二十余年,而寡有成者,盖由博士选轻,诸生避役,高门子弟,耻非其伦,故无学者。虽有其名而无其人,虽设其教而无其功。”——《三国志·刘馥传》

甚至朝堂上的公卿百官水平相差极大,堂上400多人,其中能提笔就写的不足10人,让人质疑这些臣子就是来混日子的。乱世中确实容易断了知识的传承,但依然有官学、私学供人求学,至于学习态度就是个人自己的问题了。

“又是时朝堂公卿以下四百余人,其能操笔者未有十人,多皆相从饱食而退”——《三国志·王肃传》注引《魏略》

“数年,隆等皆卒,学者遂废”——《三国志·高堂隆传》

行为人表,学业沉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