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西白戏
粤西白戏,原是以粤西白活演唱的木偶戏,俗称“白戏仔”。因为它经常在安铺演出,唱腔形式有别于其它地方的戏班,所以叉叫“安铺白戏”。后改称“粤西白戏”。它流行于广东省湛江市的廉江、遂溪及广西合浦等地。
中文名:粤西白戏
俗称:白戏仔
流行地区:廉江、遂溪及广西合浦
演出形式:木偶剧、舞台剧
1、戏曲简介
粤西白戏,原称“白戏仔”,因为它经常在安铺演出,唱腔形式有别于其它地方的戏班,也叫“安铺白戏”,以木偶为表演程式。后来出现用真人扮演的形式,遂称粤西白戏。它流行于广东省廉江、遂溪和广西合浦一带。其唱词通俗,唱腔优美,音乐动听。以独特的原始胡——簕古胡作伴奏,是一个较传统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地方剧种。营仔镇的曲龙村是白戏的发源地,村中现在有白戏班5个,全部都是祖辈家族的真传,流传至今,影响深远。目前,廉江市境内绝大多数仍然用木偶这种形式演出,这样既传统方便又节省开支,现有半农半艺的白戏木偶剧团六十多个。
2、历史演变
清乾隆年间,广东省廉江市古商埠安铺镇一带民歌盛行,相距安铺六华里的曲龙村民歌手黄世源常以民歌说唱自娱,也为乡人演唱。时值吴川木偶戏流入安铺一带演出,黄世源仿吴川木偶形式,组成小型班社,一人主唱,一人操纵木偶,一人敲击竹筒,从事半农半艺的演出活动。因为演出时只用竹筒配击唱腔节奏,群众称之为“竹筒戏”,又叫“木鱼班”。
嘉庆年间,黄世源后代黄明中在演出的同时受到外地戏曲乐器启发,用当地野生植物“簕古”的主茎作琴筒制成土胡琴“簕古胡”,作为伴唱乐器,使当地木偶戏开始有乐器伴奏。后来加进横箫和月弦(月琴)合称“三件头”。同时也引进了戏曲锣鼓,改击竹筒为大、小木鱼,“竹筒戏”从此改称“白戏仔”。“白戏仔”木偶班每班增至五、六人,其中主唱兼操木偶一人,专操木偶的舞手一人,操乐器的三至四人,常演剧目有《张翼明》、《周氏反嫁》、《董永卖身》等。
道光年间,廉江、遂溪两地的白戏戏班发展到四十多个,并扩展为每班七至八人。道光后期,白戏艺人黄成凤吸收粤剧的板式变化,使简单的民歌曲调为主调的白戏唱腔发展为有多种板式综合运用的唱腔。
1961年成立了国营廉江县专业白戏木偶剧团,首次吸收女演员参加演出,采取多人分唱的形式,促进白戏唱腔艺术的改革,极大地推动了白戏的普及和发展。
1974年,一些文化艺人尝试用人扮演角色演唱白戏,首演白戏剧目《红梅迎春》、《红霞出嫁》获好评。从此,演白戏的业余剧团纷纷成立,粤西白戏得到发展。到80年代,现代白戏剧目《流水恋歌》、《甜蜜的小河》获广东省作品评选一等奖和广东省建国四十周年优秀文学艺术作品奖。2005年白戏剧目《哑仔截车》获湛江红土艺术节二等奖。粤西白戏的影响因而日益扩大。
3、演出剧目
粤西白戏的演出剧目,有取材民间故事和历史传说的《高文举》、《槐荫记》、《陈世美不认妻》等,也有根据《三国》、《水浒》等演义小说改编的,还曾移植《罗汉钱》、《槐树庄》、《朝阳沟》和创作《青年运河的节日》等现代戏。其唱腔音乐基本上分为长腔、变体板腔和小曲3类,唱词是7字句上下旬句式。
粤西白戏的代表人物是以曲龙村戏班。周围村庄的许多人都到该村学艺,学成后,往往打出“曲龙班”的旗号,到各地巡回演出。白戏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这种戏,用本地白话民歌演唱,辅之以自制的简易木偶,一般二至五人即可演出。由于是采用竹筒配击节奏,又称为“木鱼班”。这是最早的白戏雏形。道光年间,白戏发展已经进入兴旺时期。唱腔不断革新,音乐曲调不断丰富,木偶制作引入粤剧脸谱,技法细致逼真,逐渐成为一种成熟的地方戏。白戏的演出舞台,多以临时舞台为主,大都搭在村口、街边。舞台装置简单,背景挂活动画布。
粤西白戏,深深扎根于粤西这块土地上,越来越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现有白戏剧团六十多个,粤西白戏已收集入《中国戏曲志》和《中国戏曲音乐集成》。1996年,广东省文化厅命名廉江市营仔镇为粤西白戏艺术之乡。
“粤西白戏清代末叶形成于广东廉江”。这是天津(广东)会馆的记载。天津(广东)会馆现称中国戏剧博物馆,建于清光绪33年(1907年)。现在该馆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全国第一家戏剧博物馆。
经过长期的发展,特别是解放后的改革。白戏艺术眼成熟.借鉴粤剧艺术角色行当分为“三脸”(大花脸、二花脸、黑脸),“四净”(小生、武生、老生、丑生),“五旦”(花旦、散发、色旦、梅香旦、少旦).唱腔艺术,保留以具有原始民识特色的"慢板"为主,辅之“快板”,“反钱慢板”等.唱词结构。基本上保留民用的七字句格式,也可根据剧情内容的需要加活动短句。音乐明快活泼,由长腔、变体板腔、小曲曲牌和锣鼓谱四个部分组成。白戏演出的舞台,仍以临时舞台为主,村口街边,随时可搭台演出.舞台装置也保留从简的特色,挂活动画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