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花朝戏

科普小知识2022-06-06 06:57:58
...

花朝戏,为广东省汉族客家戏曲剧种之一,紫金山区土生土长的汉族民间戏曲。其源于紫金县乡村的“神朝”祭祀仪式,用客家语演唱,流行于广东省东部客家地区。

中文名:花朝戏

语言:客家语

流行地区:广东省东部客家地区

1、简介

花朝戏是根植于紫金“土生土长”的民间戏剧,流行于粤东客家地区。明清以来,紫金县乡村流行一种祭祀形式,俗称“神朝”。凡庙宇落成或诸神诞日,乡人便请来巫师设坛祭神,巫公、巫婆,手执小锣和扇子,在唢呐锣鼓伴奏下,边歌边舞,向神朝拜,意在请神消灾降福。


神朝乐舞生动活泼,音调朴实优美,为山区农民喜闻乐见。表演者为了取悦观众,往往在做完神朝后还要说说笑话,或把生活中梳装、打扮、纺线、采花等动作滑稽化,并配上小曲演唱。清光绪年间,更有艺人根据客家地区的民情风俗,在这类演唱中加入人物情节,或搬演简单的故事。因这种演出谐趣花俏,同肃穆虔诚的“神朝”形成鲜明对比,故人们称它为“花朝”。清末,民间艺人叶春林,开始将“花朝”脱离“神朝”单独演出,逐渐形成一种戏剧形式,并出现了演出花朝戏的“定长春”戏班。

2、起源

花朝戏表演程式源于劳动生产,从生活中提炼出上山、下坡、涉水、过桥、碾米、推磨、纺棉、织麻、采花、摘果、挑担、洗衣等一整套优美轻快的、富有生活气息的表演程式。其表演手法以及台步、身段都区别于其他剧种。如比较固定的砻心脚、丁点步、穿心手和扇花、滚巾、圆手、采花、转步等都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动作纯朴、粗犷。

花朝戏与花鼓戏、山歌剧、采茶戏均属姐妹剧种,同是以演出民间小戏见长。尽管表演和音乐唱腔各有特色,但演出剧目常有交流,互相借鉴。花鼓戏《打铜锣》、《补锅》,采茶戏《小保管上任》等剧目被移植为花朝戏,用花朝音乐和技巧来表现,亦收到很好的效果。


3、发展

花朝戏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上百个传统剧目,代表剧目有《秋丽采花》、《卖杂货》、《三官进房》、《过渡》等。其曲白浅显易懂,常用俚语、歇后语、双关语。唱腔音乐主要由神朝腔和民间小调组成,有时也采用客家山歌。脚色行当一般只有小生、小旦、小丑三种,有扇花、手帕花、砻勾脚、穿心手等特色技艺颇有特色,表演载歌载舞,质朴清新。

新中国成立后,作为专业表演团体,紫金县花朝戏剧团整理演出了一些传统剧目,创作演出了《苏丹》、《紫云英》、《红石岭》等现代戏,移植改编了《刘三姐》、《巧姻缘》等剧目。花朝戏的表演艺术有了很大提高,原来的脚色行当分工更趋细致,同时吸收了其他剧种的水袖、身段等表演技艺。唱腔音乐在运用曲牌连缀形式的同时,也运用板式变化的方式。邓观云、刘恩芳、陈业兴、陈淑君等观众喜爱的演员活跃于舞台之上,花朝戏不断在紫金山区和邻近的中、小城市演出,造成一定的影响。

花朝戏的传统剧目题材多取自民间传说,大都宣扬惩恶扬善、忠贞爱国、婚姻*等积极主题。客家人所崇尚的儒家思想及耕读传家、崇文重教等人文观念在花朝戏中得到充分的展示。因此,花朝戏在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俗文化、宗教文化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目前,虽然花朝戏专业剧团按期下乡演出,同时还在本地重大的节日庆典及一些民间活动中演出,但是,花朝戏的演出已不常见到,观众日渐减少,问题比较突出。

*成立之后,党和*重视扶持地方戏。花朝戏开始进入城市演出,通过与各地方剧种的艺术交流,吸收了不少新剧目与技艺,使花朝戏得以长足发展。

4、艺术特色

花朝戏在其形式和发展过程中,不断从粤剧、采茶戏和汉调木偶戏中汲取丰富的艺术营养。花朝戏传统剧目大都取材于爱情生活和民间传说,表达惩恶劝善、向往婚姻*的美好愿望。

唱词以七言四句居多,用客家方言演唱,末句加帮腔。封建*一向视花朝戏为“淫戏”,禁止进城演出,艺人们往往以做神朝为幌子来取得合法的身份进行演出,这就形成了花朝戏与神朝戏同台演出的习俗,而且贯例要先做神朝,后演花朝戏,故有“上夜神朝下夜戏”之说。

花朝戏脸谱也有特色。根据客家人的穿戴和风俗习惯,在化装上别有一格,如旦行脸谱一般为线眉凤眼,肤色颇深润,头戴花帕或凉帽;丑行脸谱虽然多种多样,但大多为白鼻梁加个“半”字,头戴宽大的加笃帽;腰系长围巾。


5、唱腔形式

花朝戏音乐唱腔由“庙堂音乐”、民间小调两大类组成,属多段联曲体形式。头出朝(神朝形式)部分的结构是“四平腔”转“鸡歌”(悲喜两种),最后以“南路腔”结束。此外,还有迎神、头坛、出符、作酒、打更、申文等专用曲。如“佛腔”、“禅腔”、“观音腔”、“菩萨腔”、“田螺腔”、“神曲”(告神、辞神)等五十多曲,都属“庙堂音乐”。民歌小调包括当地二十多种山歌以及“怨苍天”、“猜谜调”、“送货调”、“长工苦”、“十劝郎”、“忧情郎”、“担水歌”、“讨食歌”等七十多种民间小调;共一百多种曲牌。

演唱时,原来男人用平喉,旦角用假嗓,男女均用平喉,尾句常有帮腔。

“庙堂音乐”主要为“神庙”祭祀所用。后期,艺人们编选民间故事演唱时,由于“庙堂音乐”比较忧伤、低沉,不宜表现欢乐、明快的性格,故吸收了大量民歌和丝弦小调,统称“花朝音乐”。

调式——多属五声音阶。如徽调(5调)、宫调(1调)、商调(2调)、羽调(6调)、角调(3调,此调少用)。

调性——有大小调之分。主要是小调式,如“5”调。

曲式——多为四一段体,有的仅上下句为一小乐段,或重复前乐句,加点变化成为小三段体。

特点——抒情、轻快、通俗、流畅,易于叙事说唱。也有表现悲伤、爱恋和谐的唱腔。

传统的花朝音乐多以吹打乐见长,即锣鼓加唢呐。高潮时,往往用“双大笛”、“双小笛”(“笛”指唢呐)再加清鼓、堂鼓、大小锣、小钹、凸锣、单打、鱼鼓等一齐配奏,成为花朝音乐的特色,但仍是旋律单调,板式贫乏。

新中国成立后,根据传统声腔和戏剧内容需要,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设计了“曲调联缀”的音乐,以人物基调为音乐基础,有机地糅合进几个调式(弦法相近的调),打破了原来呆板的“豆腐块”形式;也设计了由“散板”、“慢板”、“原板”、“快板”等板式组成的有层次的成套唱腔,突破了原来以板填词的处理方法,使唱腔出新,为人物性格和戏剧冲突服务。

上一篇:西秦戏

下一篇:琼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