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忆江南

科普小知识2021-11-15 07:16:41
...

《忆江南》,本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又名《望江南》、《梦江南》、《江南好》、《望江梅》、《春去也》、《梦游仙》、《安阳好》、《步虚声》、《壶山好》、《望蓬莱》、《江南柳》等。《金奁集》入“南吕宫”。单调二十七字,三平韵。中间七言两句,以对偶为宜。第二句亦有添一衬字者。宋人多用双调。

中文名:忆江南

外文名:MemorizingJiangnan

别名:望江南、梦江南,江南好、梦游仙

类别:词牌

起源:晚唐

代表:白居易、温庭筠、欧阳修、苏轼代表词作白居易三首,温庭筠梦江南梳洗罢

流行:唐朝,宋朝

1、词牌概述


《忆江南》

《忆江南》,本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又名《望江南》、《梦江南》、《江南好》、《望江梅》、《春去也》、《梦游仙》、《安阳好》、《步虚声》、《壶山好》、《望蓬莱》、《江南柳》等。《金奁集》入“南吕宫”。单调二十七字,三平韵。中间七言两句,以对偶为宜。第二句亦有添一衬字者。至宋人多将其叠为双调。

晚唐段安节《乐府杂录》中记载:“《望江南》始自朱崖李太尉(德裕)镇浙日,为谢秋娘所撰,本名《谢秋娘》,后改此名。”李德裕(787~849)为晚唐人,然盛唐玄宗(685~762)时教坊已有此调名,玄宗末年崔令钦所著《教坊记》“曲名”下录有《望江南》。王国维曾据此以辩此调不始于李德裕,《乐府杂录》所言不确。任二北《敦煌曲初探·后记》则说明盛唐时已有《望江南》调作“三、五、七、七、五”者,并举天宝十三载崔怀宝赠薛琼琼一首为例,崔怀宝《忆江南》词云:“平生愿,愿作乐中筝。得近玉人纤手子,砑罗裙上放娇声。便死也为荣。”其平仄、叶韵、句法均与中唐白居易所作的三首《忆江南》词同。明·杨慎《词品》卷一云:“《望江南》,即唐法曲《献仙音》也。但法曲凡三叠,《望江南》止两叠尔。白乐天改法曲为《忆江南》。”陈旸《乐书》云:“法曲兴于唐,其声始出清商部,比正律差四律,有铙、钹、钟、磬之音。”据以上诸说,《望江南》之名始自盛唐开元天宝年间,且既关法曲,又关教坊曲。后白居易依此调作《忆江南》三首,因第一首首句云“江南好”,故又名《江南好》。此外,因刘禹锡词有“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句,故又名《春去也》。温庭筠词有“梳洗罢,独倚望江楼”句,故又名《望江楼》,皇甫松词有“闲梦江南梅熟日”句,故又名《梦江南》、《望江梅》。

宋代常有将两首《忆江南》分作上下阙,成为一双调者。如王安石词九首,每首第一句均为“安阳好”,见《全宋词》卷九十八,故此调亦名《安阳好》。张鎡则以此调作《梦游仙》多首,见《全宋词》卷二百八十一。其《纪梦》一首有“飞梦去,闲到玉京游”之句,故此调又名《梦游仙》、《步虚声》等。

2、词牌格律

常用体【忆江南】词牌格律

范词欣赏:常用体【忆江南】唐·白居易(27字三平韵)

平平仄,中仄仄平平。(第一【意群】)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仄平平。(第二【意群】)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注:

1.标准体【忆江南】的【主韵律】统一是“仄仄平平”双平入韵,五字句是【意群】的句号结尾。

2.七字句是增韵的【气群】促韵,虽然入韵,但以逗号结尾。

3.标准体的【主格律】,统一是“平仄仄”双仄不入韵,应首选,即李煜词是标准体【忆江南】。

4.从【句构学】角度讲,“江南好”是替换了标准【词句】“平平仄”单仄句型,虽然句构合律,但从【词构学】角度讲,与【主格律】的“平仄仄”双仄结构不符,【主格律】统一应是第一选择。

5.『』表示宜对仗或对偶;标准平仄谱的“中”表示“可平可仄”,其它平仄一字不可易。

3、代表词作

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上一篇:曲玉管

下一篇:更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