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石岭镇
孟石岭镇位于岚皋县东端。总面积121平方公里,辖15个行政村,88个村民小组,2667户,10107人。东与平利县八仙镇接壤,南与滔河镇相联,西北与花里镇毗邻。辖区内207省道穿境而过,通讯、高低压电网四通八达。镇域幅员辽阔,土壤肥沃,日照充足,森林覆盖率高,素有“森林公园、岚河粮川”之称,是清代著名画家甘棠的故居。境内蕴藏丰富的石灰石、板石、煤炭、药材等自然资源。
中文名:孟石岭镇
行政代码:610925114
身份证前6位:610925
长途区号:0915
邮政编码:725000
隶属政区:岚皋县
行政级别:镇
车牌号码:陕G
辖区面积:121km2
1、地方简介
孟石岭镇位于岚皋县东端。东与平利县八仙镇接壤,南与滔河镇相联,西北与花里镇毗邻,总面积121平方公里,辖15个行政村,88个村民小组,2667户,10107人。辖区内207省道穿境而过,通讯、高低压电网四通八达。乡域幅员辽阔,土壤肥沃,日照充足,森林覆盖率高,素有“森林公园、岚河粮川”之称,是清代著名画家甘棠的故居。
2、行政区划
孟石岭镇
孟石岭镇区划
610925114200121武学村
610925114201220草坪村
610925114202220桃园村
610925114203220柏杨林村
610925114204220田坝村
610925114205220九台村
610925114206220双桥村
610925114207220前进村
610925114208220青坪村
610925114209220丰景村
610925114210220仁沟村
610925114211220丰坪村
610925114212220四新村
610925114213220易坪村
610925114214220东岭村
3、区位优势
辖区内207省道穿境而过,通讯、高低压电网四通八达。镇域幅员辽阔,土壤肥沃,日照充足,森林覆盖率高,素有“森林公园、岚河粮川”之称,是清代著名画家甘棠的故居。境内蕴藏丰富的石灰石、板石、煤炭、药材等自然资源。
4、经济发展
几年来,镇域经济发展立足“一稳两增”。即稳定人均千斤粮、保证财政增长、农民增收,紧扣“发展主导产业,建设经济强镇”这一主题,全面实施“三五工程”,即黄姜、魔芋、蚕桑三个五千亩,现已培植优质黄姜种源基地村4个,种植面积达5000亩,发展魔芋3000亩,栽桑达到150多万株,年养蚕2000张,三大主导产业实现产值1000多万亩。以退耕还林惠民工程为契机,实现退耕还林1000亩。乡镇企业以丰富的板石、工业用煤等自然资源为基础,打开山门,招商引资,现已开办规范化板石、煤矿点31处,其产品质高价廉,倍受县内外消费者青睐,产值高达1200多万元,优质板石年销量30多万平方米,产品远销国内外。全乡3所完小、4所村小均通过“普九”验收,在校学生近千人。农村医疗卫生条件逐步改善,综合门诊科室齐全,可进行B超、放射、心电图、“三常规”化验等检查。2002年被评为安康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乡镇。
5、地方人口
孟石岭镇
孟石岭镇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8822
男4790
女4032
家庭户户数2638
家庭户总人口(总)8795
家庭户男4771
家庭户女4024
0-14岁(总)2058
0-14岁男1072
0-14岁女986
15-64岁(总)5865
15-64岁男3232
15-64岁女2633
65岁及以上(总)899
65岁及以上男486
65岁及以上女413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8691
6、乡村建设
孟石岭镇多措并举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近年来,孟石岭镇始终把发展特色产业、搞好扶贫搬迁、营造文化氛围、整治人居环境作为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的四驾马车,力争将孟石岭镇建设成为富裕、宜居、文明、美丽的小镇。
全面发展特色产业,促富裕。该镇抓住各项惠农政策时机,充分利用当地地理位置优势,紧紧围绕中药材、山药、蜂蜜等3项重点亮点产业线排兵布阵。一是强力推进玄参、云木香、七叶一枝花等药材产业的发展,使面积达2500亩,20亩以上的大户达到20户;二是采取规模化种植的发展思路,通过土地流转以及订单农业的模式,不断扩大山药种植面积,使达到规模种植1000亩;三是统筹发展蜂蜜,依托东岭养蜂专业合作社,进一步拓宽跃进养蜂范围,发展50桶以上的大户20户,100桶以上的大户10户,200桶以上的大户3户,使全镇达到5000桶。
加速推进扶贫搬迁和“交钥匙”工程建设、促和谐。按照“科学规划、集中安置”的要求,镇、村*深入到各村农户积极动员,全力解决农户在搬迁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将移民搬迁与小城镇建设、产业发展相结合,把移民搬迁安置点向产业发展集中区靠拢,着力打造一批移民搬迁精品工程,让更多的贫困民众能住上好房子。近年来,全镇累计搬迁达323户840余人,集中安置在80﹪以上。今年,该镇将扶贫搬迁工程和“交钥匙”工程同步实施,全面配套道路、饮水、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建设,真正将滑坡地段、困难户、高山群众搬迁到新村点、集镇等安置区。
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促文明。一是通过新修建配套了一批村级文化活动室、活动广场、农家书屋、广播室、文化墙等文化基础设施,并定期组织开展广场舞、篮球赛、拔河比赛、民俗文化展演等活动,不断倡导文明新风尚,弘扬*核心价值观,不断通过武学馆文化、民俗文化等提升农村文化、丰富农村文化。二是通过最佳村*、最美媳妇、最美家庭、创业致富能手、劳动模范、道德模范等十佳评选活动,以榜样的力量引导群众崇德向善,同时完善村规民约,在遏制陈规陋习、倡导文明新风方面发挥指导作用,实现群众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提高。
综合整治人居环境,促美丽。一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配套通村连户路、防洪堤、人畜饮水工程、文化墙等,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生活设施条件。二是深入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新购置垃圾车、新修垃圾池,新建垃圾填埋场,同时专门成立垃圾管理工作小组,每天进行垃圾清运,定期进行死角大清扫,确保人居环境不断美化、净化。三是坚持逢会必强调“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充分利用院子会、*走村入户、广播、宣传横幅、固定标语等形式开展环保知识宣传活动,使民众环保意识不断提升,不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7、附近景点
附近景点
香溪洞
香溪洞风景名胜区距安康市区3公里,南依巴山,北临汉水,分为香溪洞、三天门、文武山、蜈蚣山、牛蹄岭5个景区。山上有道观,始建于明成化初年。风景区周围山环峰绕,层峦叠嶂。山下溪流蜿蜒。山谷间野花香草,色彩绚丽。其中有花名为“香团刺”,花色黄白相间。阳春三月,花香远播,漫谷飘香,故名“香溪”。溯溪而上,谷狭山峭,悬石夹道。相传吕洞宾曾在此修道成仙。后人在此架桥筑楼,凿岩开洞,名之“香溪洞”。
香溪洞为道教石窟。据现存碑文及地方志记载,创建已有500余年。历经各代修茸增筑,楼台殿阁,桥梁洞府俱有。游香溪洞,从山底洞盘山小路曲折而上,停立“天门”处可遥望汉江一带,安康城廓尽收眼底。三天门上建有石壁青瓦小屋1间,门上横额石刻“去天五尺”4个大字。再上有纯阳洞,洞内有百祖塑像,壁间有石刻“来往大千须半日,金州南畔有柴扉”,“仙人已乘降龙去,羽士还疑化鹤来”等诗句。除此之外,还有药王洞、龙王洞、龙泉、八仙洞、下棋亭、架云桥、通天梯、玉皇阁等名胜古迹。
南宫山
南宫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安康岚皋县东部,由二郎坪、金顶、火山石、高山栎和莲花寨五大景区组成。公园以高僧弘一大师真身、古生代火山多次喷发的流迹、第四纪冰川遗迹和原始次生森林而闻名,是陕、川、鄂、渝毗邻地区游览观光、休闲度假、消夏避暑的旅游胜地。南宫山主峰金顶海拔2267.4米,旁列两峰,形如笔架。两侧遍地是史前火山多次喷发形成的石林,峥嵘嵯峨。山的南坡有冰斗、角峰、围谷等大巴山第四纪冰川遗迹。这里森林环境优美,生物种类繁多,也有不少珍稀野生动植物。
岚河漂流
岚河主体位于安康岚皋县境内,属汉江一级支流,水质清澈,深浅适度,激流险滩与平缓水域连环相连。岚河漂流从距岚皋县城5公里处安岚公路边的新春电站下水,随水漂流经九滩十八湾,到达终点桂溪河大桥,全长12公里,历时近2小时。在漂流游程中,山峡水转,忽而水平似镜,忽而水流湍湍,稳坐船头,浪遏飞舟,船随浪起,人跟船行,全神贯注的感受亲近自然的乐趣。
8、地方特产
地方特产
平利绞股蓝
平利绞股蓝,中药材品种,陕西省平利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平利是绞股蓝的自然分布分化中心,有“绞股蓝故乡”之称,独特的区域小生态环境十分适宜绞股蓝的生长发育,是中国开发最早、规模最大的绞股蓝人工栽培基地县、国家绞股蓝标准化示范区。平利县绞股蓝产品以纯天然、无公害和富含微量元素走俏日本、北京、广州等市场。
白河木瓜
白河木瓜,陕西省安康市白河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木瓜又.称香木瓜,万寿果,是该县的乡土品种,种植历史悠久。白河县是中国最大光皮木瓜生产基地之一。白河光皮木瓜色泽金黄、气味芳香,该县利用木瓜生产的木瓜酒、果醋也是该县具有竞争力的优特产品,市场反映良好。白河县位于陕西省南部安康市东部的大巴山北麓,地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气候带,属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区,自然气候特点是“光能丰富、热量充足、降水充沛、无霜期长”,70%以上地区为海拔170-1200米的低山和河谷区,“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土地资源状况,南北兼容的自然环境和山地小气候,孕育出该县生物种类的多样性,仅药用植物就有1200多种。其中木瓜就是主要的农产品之一。
岚皋魔芋
安康特色资源品种多,但多因规模小产量低而缺乏竞争优势。岚皋县魔芋产业在近三十年的发展中,历经三起两落,种植面积由当年不足2000亩发展到现在的8万亩,年产值2.2亿元,芋农人均纯收入1420元,实现了由零散粗放种植向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转变,初步形成了产业化经营体系,走上了产业持续循环发展的快车道。
2011年7月6日,第六届全国魔芋种植基地建设经验交流会在岚皋召开,以“林下魔芋”著称的岚皋经验亮相会场,受到国内专家学者和全国魔芋种植基地县*-的高度肯定。这种以“林下种植,健康栽培,循环发展”为基本内涵的发展路径,被业界誉为“岚皋模式”。此举表明岚皋魔芋已站在了全国行业发展的潮头,成为“一县一业”带动农民增收、推进县域经济突破发展的成功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