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乔治·雷蒙德·理查德·马丁

科普小知识2022-12-13 09:55:48
...

乔治·雷蒙德·理查德·马丁(GeorgeRaymondRichardMartin),通常被称为乔治·R·R·马丁或GRRM,是一名擅长撰写奇幻、科幻和恐怖小说题材的美国作家、、电视剧编剧兼制片人,雨果奖、星云奖、轨迹奖、世界科幻奖等文学奖项的多次得主。马丁的作品主要以人物为关注点,描写细腻丰富,突破了幻想文学界固有的创作模式,多次引领阅读潮流。代表作有十大浪漫太空歌剧之一的《光逝》、由雨果奖获奖名篇扩展而成的《风港》、在杂志读者群中深受爱戴的《图夫航行记》,以及当代严肃奇幻的经典《冰与火之歌》(ASongofIceandFire)系列等。由于马丁作品的辉煌成就,他被《时代》杂志誉为“美国的托尔金”和“新世纪的海明威”。

中文名:乔治·雷蒙德·理查德·马丁

外文名:GeorgeRaymondRichardMartin

别名:乔治·R·R·马丁、GRRM

国籍:美国

出生地:美国新泽西州

出生日期:1948年9月20日

职业:作家、编剧、制片人

毕业院校:美国西北大学

代表作品:《光逝》,《风港》,《图夫航行记》,《冰与火之歌》等

1、人物经历

早年生活

乔治·R·R·马丁于1948年9月20日出生于美国新泽西州贝永市的一个码头工人家庭,是家中的长子,下面还有两个妹妹。马丁一家起先住在曾祖母家中,在他五岁那年搬到码头附近的联邦公营住宅居住,按照马丁的说法,他的童年世界基本上局限于学校和自己家的“第一街和第五街之间”。这激发了他从小想去探索其他地方的愿望,但因家境不富,只能依靠想象力去满足自己,因此他成为了一个嗜书如命的读者。当马丁的妹妹出生后,他一家人搬到了岸边一处更大的公寓内,每天都能看见往返于纽瓦克湾内的远洋货轮和油轮上飘扬的各国国旗,以及对岸纽约斯塔滕岛夜晚的都市灯火,使得马丁不禁梦想到那些“没去过也不敢想象的”遥远国度去旅游。年轻的马丁开始试着自己写作魔鬼故事卖给邻居小孩来挣零用钱,并以自己的宠物乌龟为灵感幻想了一个充满了阴谋暗斗的神奇王国。

上中学后马丁成了一个*的漫画迷,特别是漫威出版的超级英雄漫画。当1963年他写给《神奇四侠》的一封读者信被发表在该漫画第20期上时,因为当年漫画社没有遮掩来稿人住址的习惯,使得他自己开始收到大量其他读者来信。这使得他开始参与当时尚在萌芽期的漫画迷群体的写作工作,并在1965年凭借《Powermanvs.TheBlueBarrier》赢得了当时在漫画迷中颇有影响力的艾利奖(AlleyAward)。

中学毕业后,马丁考入了美国最好的高等学府之一——伊利诺伊州的西北大学。1970年,马丁以最优等成绩获得了西北大学的新闻学学士学位,并在1971年获得硕士学位。因为不愿意被征兵入伍参加越南战争,马丁申请并获得“良心反战者”身份,在之后的两年内从事义工工作。他同时还任职国际象棋协会的管理工作,来资助自己写作,但收入上捉襟见肘,“活命都不够”。

70年代中期,马丁在密尔沃基的一个科幻展上结识了大学英语教授乔治·谷斯瑞奇(GeorgeGuthridge),他说服了当时对推想小说持反感态度的谷斯瑞奇改变看法并开始参与写作(谷斯瑞奇后来成为了一名多次在科幻、奇幻、恐怖小说领域获奖的作家)。作为对启发自己开阔眼界的报答,谷斯瑞奇引荐帮助马丁在艾奥瓦州迪比克的克拉克大学(ClarkeUniversity)找到了一份教研工作。1976年至1979年间,马丁在大学从事英语和新闻学的教学工作,兼职驻校作家。虽然马丁对教书生活很满意,但是1977年底他的作家好友汤姆·瑞米(TomReamy)突发心脏病过世,使得马丁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目标。1979年底,因为妻子厌倦了迪比克寒冷冬天,马丁也打算开始全职写作,便辞退大学的教员职务,搬到新墨西哥州的首府圣菲市居住。

写作和编剧

马丁的职业写作生涯其实在1970年就开始了,当时他21岁正在上大学时就已经开始售卖科幻短篇小说,所推出的第一部作品《英雄》(TheHero)被《银河科幻》杂志买断并于1971年二月出版。1973年,马丁在《类似体》杂志上发表的《晨临雾逝》(WithMorningComesMistfall)第一次为他赢得了雨果奖和星云奖两个奖项的提名。作为美国科幻和奇幻作家协会的成员,马丁于1977年至1979年间担任此协会的西南区总监。

1975年,马丁凭借《莱安娜之歌》(ASongforLya)获得了雨果奖最佳中篇小说奖。而收集了马丁之前作品的同名故事集则于1977年赢得轨迹奖最佳故事集的美誉。

1976年在堪萨斯城的第34届世界科幻大会上,马丁和好友加德纳·多佐伊斯(GardnerDozois)一起搞出了一场“雨果奖失败者聚会”(HugoLosers'Party)来安慰之前落榜的提名人,结果第二天晚上的颁奖典礼上,马丁有两部作品《七命之人》(...andSevenTimesNeverKillMan)和《风港的暴风雨》(TheStormsofWindhaven)被提名但是未都能获奖。从此以后,“失败者聚会”变成了世界科幻大会上的传统项目。

然而马丁的写作生涯在1983年碰上了大挫折。他的第四本长篇小说《末日狂歌》(TheArmageddonRag)虽然得到了轨迹奖和世界奇幻奖双重提名,但销量却出人意料的糟糕。按照马丁回忆,这本书的商业失败“基本上毁掉了我当时的小说家生涯”。之后马丁转向好莱坞,开始从事CBS电视剧《阴阳魔界》(TheTwilightZone)的编剧工作。当1988年CBS决定不再续签此剧后,马丁转向ABC电视剧《双面麦斯》(MaxHeadroom),但是他所著的剧本还没被拍摄这部电视剧就在第二季中期被砍了。之后,马丁成为了奇幻故事片《侠胆雄狮》(BeautyandtheBeast)的兼制片,一直到1990年此剧终结为止。

与此同时,马丁仍然在印刷出版业承担工作,包括著名的《百变王牌》系列(WildCardsseries)和《约翰·坎贝尔获奖作品集》(TheJohnW.CampbellAwardsVolume)等等。

虽然马丁在好莱坞工作的报酬让人满意,但是他很失望自己参与的节目大多都没能通过审批,因为对于一个作家来说最渴望的就是自己的作品能被大众看到,但广播公司的决策层并不和编剧作家是一个思路。当马丁1980年的中篇小说《夜行者》(Nightflyers)被改编成电影后,马丁公开表示了对剧组为迎合预算而删减剧情的不满。

1990年《侠胆雄狮》终结后,马丁在还没有接手电视剧工作的空闲期开始撰写散文,并构思一部叫做《Avalon》的小说。在刚刚写出三章的草稿后,他突然构想出了一个男孩去观刑看斩首然后在雪地里找到冰原狼的场景,这看似平淡无奇的瞬间灵光激起了无尽的遐想,也点燃了他久违的创作热情,自此一发不可收。马丁将《Avalon》抛在一旁,用几天时间写出了一章故事,并很快意识到这和他之前的小说毫无关联,而将是一个大故事的一部分。他灵感突发写出的这一章节后来就成了史诗巨著《冰与火之歌》卷一正篇的第一章。在紧接又写了几个章节之后,马丁确定他的新书将是一个长篇奇幻故事系列,就开始制作故事背景的地图和人物族谱。不过这本书的写作随后被中断了几年,因为1992年马丁被召回到好莱坞去创作ABC预订的电视剧《门》(Doorways),但是这部剧虽然试播集都拍了,最终也没能上映。

1994年马丁抛开电视剧工作,开始继续创作自己三年前的奇幻故事,并给他的出版代理人柯比·麦考利(KirbyMcCauley)前200页书稿和一个计划要写三部曲系列的两页蓝图马丁喜欢含糊不清的标题,因为他感觉这样可以使他的作品更深奥,因此他选择了《冰与火之歌》作为整个系列的题目:寒冷的异鬼和烈焰的巨龙可能是“冰与火”的含义,而“之歌”曾出现在马丁的书《莱安娜之歌》和《逝者之歌》,是马丁对于“歌”的一种癖好。马丁还承认书名是受到罗伯特·弗罗斯特1920年的诗歌《火与冰》的启发——火是爱是热情是激情。冰则是背叛是复仇,是冷酷残忍的阴暗面。

马丁原本计划和他的偶像约翰·托尔金写《指环王》那样写个三部曲,三本书分别命名《权力的游戏》、《魔龙的狂舞》和《凛冬的寒风》。可当马丁写了1400页书稿仍然没能完成第一本书故事的时候,他觉得这个系列需要四本甚至六本书(当时是构思为两个相连的三部曲组成一个长故事)。

整个系列的卷一《权力的游戏》(AGameofThrones)手稿长达1088页(不算附录),在1996年8月由矮脚鸡图书公司在美国出版。《时光之轮》的作者罗伯特·乔丹为封面写了一小段赞辞,为小说早期在奇幻读者群内打下了基础。作为预售宣传,一部叫做《龙之血脉》(BloodoftheDragon)的样品中篇小说也跟着出版,并赢得了1997年雨果奖最佳中篇小说奖。

从《权力的游戏》终搞中抽掉的300页书稿成为卷二《列王的纷争》(A*ofKings)的开篇。卷二于1999年2月在美国发行出版,手稿长达1184页(不计附录),同时也成为了《冰与火之歌》系列中第一本登上畅销书榜的作品,位居1999年《纽约时报》畅销书榜第13名。在彼得·杰克逊改编《指环王》系列为电影成功后,马丁也开始从许多制片人处收到希望将《冰与火之歌》搬上银屏的版权请求,但是自从《夜行者》后就担心好莱坞无法忠于他的作品的马丁都拒绝了。

马丁向出版商交稿卷三《冰雨的风暴》(AStormofSwords)却晚了好几个月,原因是篇幅三分之二处红色婚礼的描写对马丁来说十分痛苦,他不得不把这章留到最后攒足了勇气才写。《冰雨的风暴》手稿长达1521页(不计附录),其篇幅之长让许多出版社感到头痛。矮脚鸡图书公司于2000年11月在美国出版的版本是单独一整册,而其他地区和语言的版本有些被分为两册、三册甚至四册。《冰雨的风暴》问世后便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榜第12名。

在前三卷出版之后,马丁原计划再写三本书。第四卷暂定标题《魔龙的狂舞》(ADancewithDragons),集中于描写丹妮莉丝·坦格利安回到维斯特洛以及她面临的冲突。他本希望故事的背景设定在卷三《冰雨的风暴》结束五年之后,这样年轻的角色们(包括龙)能够有时间长大成人,称为“五年间隔”(five-yeargap)。但他的出版商从一开始就希望新书比《冰雨的风暴》短,马丁也同意这种看法,便开始将卷四的长度向《列王的纷争》靠拢,并计划利用一篇很长的序章解释这五年间隔里发生了什么。原本初稿中“湿发”伊伦·葛雷乔伊只有一章来描述铁群岛的选王会,但由于多恩和铁群岛对小说故事的影响比想象中的大,马丁最终扩写了三个不同的新POV角色来描述。到了2001年,马丁依然乐观的相信第四本书能在2002年第四季度发布,但是他发现“5年间隔”在写作中并不对每个角色都适用——一方面,马丁不满意将之前的事情通过插叙或者人物的回忆来描述;另一方面,故事过了5年却没大事发生是不真实的。在写了一年之后,马丁意识到他需要紧接着卷三加入一个过渡卷,命名为《群鸦的盛宴》(AFeastforCrows),并同时放弃了5年间隔的想法。马丁原计划写出的250页序章因此变成了许多新增的多恩和铁群岛的人物篇章,当这些故事线相互影响的时候,马丁的故事变得越来越复杂了。

卷四《群鸦的盛宴》的手稿最终比卷三《冰雨的风暴》还长。马丁不愿剪掉大量内容以使得篇幅长度降到可以出版的范围,因为这会连累故事性;“把书字体印的超级小再给每个读者一个放大镜”对他来说也不是一个可行的选择;他也不同意出版商将《群鸦的盛宴》分成上下两部。而此时的写作进度已经比之前预料晚了好多,马丁却还没有将所有角色的故事写完,同时也不愿没收尾就结束书卷。由于众多角色分散在世界各处,他的一个朋友建议将故事从地理上分成两册,《群鸦的盛宴》可以当第一册。

将故事分开的策略可以给马丁空间去完成他已经开始写的故事线。马丁将东方(厄索斯)和北境(临冬城和绝境长城)尚未完成的角色章节放入了下一本书,并将卷五沿用了原来计划的书名《魔龙的狂舞》;而卷四《群鸦的盛宴》将讲述发生在维斯特洛上的君临城、河间地、多恩以及铁群岛的故事。两本书都紧接卷三《冰雨的风暴》最后,同时平行展开,其中一些角色的故事将会重叠。马丁在将三个重要角色(琼恩·雪诺、提利昂·兰尼斯特与丹妮莉丝·坦格利安)放入卷五《魔龙的狂舞》中后,将艾莉亚·史塔克的章节分放入两本书。

卷四《群鸦的盛宴》于2005年9月在美国、10月在英国发售后,直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榜首。《时代杂志》的评论员莱夫·格罗斯曼(LevGrossman)在给马丁一个褒誉的评价中称他是“美国的托尔金”。不过书迷和评论家依然对分册出版使得不少热门角色在卷三扣人心弦的结局之后没有出场感到失望。马丁在后记中表明卷五将会在接下来的一年内出版,但计划好的出版社日期不断推后。与此同时,HBO电视网在2007年得到了将《冰与火之歌》电视剧化的改编权,并特邀马丁做编剧顾问兼制片人。

手稿长度大约1600页的卷五《魔龙的狂舞》在长达6年的写作之后,最终在2011年6月正式出版,篇幅与写作时间比前4本都长。卷五的故事大概在书中三分之二的篇幅处追上并超过卷四故事,但是涵盖的内容比马丁预想的要少,省略了至少一场计划中的大战,并将好几名角色的故事结束在悬念之中。马丁将交稿跳票归咎于“弥林结”(Meereeneseknot,被描述为“让众多线索与角色像一个大网穿插交织于丹妮莉丝身上”)上,承认花了太多的时间在重写和完善这个故事,并解释自己曾先后写了三个不同时间线的剧情拿到一起做比较才最终定稿。但是他坚决否认媒体和业界评论人质疑他失去了对故事系列写作的兴趣和他会花更多时间赚钱的论调。

马丁估计整个系列的最后两卷将是篇幅1500页的大书。他决定依照原来第五本书的计划将卷六命名为《凛冬的寒风》(TheWindsofWinter),并在2010年6月表示已经完成了包括珊莎·史塔克、亚莲恩·马泰尔和艾莉亚·史塔克在内的4个章节。在2011年中期,马丁将已写完的伊伦·葛雷乔伊章节从当时尚未出版的《魔龙的狂舞》移动到了下一本书。在卷五《魔龙的狂舞》出版之时,卷六大约100页已经完成。卷六将在篇幅早期就解决卷五残留的悬念结尾,并且“以两场大战开篇——冰雪之战和奴隶湾之战,然后从那里铺开故事”。

在卷五出版前的2011年4月,HBO经过四年的筹划和拍摄,终于首播了基于卷一故事改编的同名电视剧《权力的游戏》第一季,共10集。电视剧在播出后反响热烈,并很快被续签第二季。马丁也在电视剧热播后,开始大众知名度提高变成新闻人物,各种传媒方面的应酬也开始多了,但同时书迷对他完成小说的呼声也越来越响。在几次发布会之后,马丁决定继续创作跳票已久的背景设定集《冰与火的世界》(TheWorldofIceandFire),他还打算写完《邓克与伊戈的故事》系列的新故事,并表示将在2012年1月重新开始写作。在2011年12月在网站上释出了卷六中席恩·葛雷乔伊的一个试读章节后,马丁保证将在2012年发布的《魔龙的狂舞》简装版中释出另一个新试读章节。但是当国际简装版的卷五问世后,并没有包括试读章节;北美版原定2012年夏季出版,却直到2013年10月29日才问世。到2012年10月,马丁对外宣布已经写了400页手稿,但是其中只有200页算是“真正完成”,其余的还需润色。2013年1月,马丁在他的个人网站上公布了亚莲恩·马泰尔的第二个试读章节。

马丁希望卷六《凛冬的寒风》能比卷五写得快,并估算如果顺利的话三年就能够出版,但是从实际上来说书还是“会在应该写完的时候写完”,之前的书迷们的估算老是过于乐观。马丁不想在让角色们像卷四、卷五一样被分开,但还是表示“(2011年)我坐在1800页手稿面前还写不出结尾,三年以后鬼知道会怎么样。”

关于计划为整个系列结尾的卷七,马丁对于原来提出的书名《奔狼的年代》(ATimeforWolves)不满意,于2006最终声明卷七将命名为《春晓的梦想》(ADreamofSpring)。马丁一直坚持将会用七卷的篇幅完结整个系列,“直到我决定不去坚持为止”。但是为了把故事完整的讲完,他也不会为了迎合一个特定的卷数而删减故事篇幅。马丁声称自己对故事结局和角色的未来有个大概的规划,并且会给整个系列一个“苦乐参半的结尾”(bittersweetending),不是每个角色都会幸福快乐的生活下去。马丁希望结局能像《指环王》一样的富有深度和反响,另一方面避免像《迷失》这样搞出个偏离主旨、让人失望的结局。

在HBO电视剧构思的初期,马丁将许多重要剧情告诉了总编剧兼制片人大卫·贝尼奥夫和D·B·威斯,以防自己突然出意外过世(而2011年《纽约时报》报道,当时63岁的马丁仍然很健康),而他自己则表示不会允许其他作家来代笔完成这个系列。马丁宣称有信心在电视剧进度赶上之前至少把《凛冬的寒风》出版完,但外界对他是否真能保持领先于电视剧还是颇有疑虑。剧组对偏离原著剧情的可能性也和马丁商讨过,但将电视剧搁置两年去等待小说出版对剧组来说是无法接受的,因为如果那样少年演员们都会长大成人,剧集的热度也会受损。最终,两个编剧在2013年从马丁那里被告知了许多未来剧情,包括主要角色的结局,来帮助二人策划剧集以后的季度。

马丁很明白《冰与火之歌》是自己一生的代表作,并且肯定今后不会再写出像这样宏大规模的作品了。虽然他不排除在本系列完结以后再写关于维斯特洛上的故事,但是就算去再次插手《冰火》也只会有如《邓肯和伊戈故事集》或伊耿征服战争前传那样的独立作品,而不会去直接续写长篇系列。他更希望能够回去多写些科幻、恐怖、奇幻甚至谋杀谜案之类的中篇、短篇和独立小说。

2、个人生活

马丁本人出生在天主教家庭,在13岁时接受洗礼(他的第二个中间名“理查德”就是依照天主教徒习惯所起的坚振圣名)。但是马丁本人并非是个很虔诚的信徒。针对宗教态度,马丁曾回答道:“我估计我是个天主教冷淡教友(lapsedCatholic),你可以当我是我是无神论者或是不可知论者。宗教和灵性对我来说很迷人。我很想相信人死有后生,但是我无法说服自己理性的那部分。”

在1970年代早期,马丁同为作家的同事丽莎·塔特尔曾有一段时间的恋情,两人曾经合作写过得到雨果奖和星云奖双料提名的中篇小说《风港的暴风雨》。1974年两人分手,并且长时间分居两地,但一直是朋友。两人后来合作发表了小说《单翼》(One-Wing)和《风港》(Windhaven),前者拿到了1982年雨果奖提名,后者获得了轨迹奖提名。

在一次参加东海岸科幻展时,马丁结识了盖尔·柏妮克(GaleBurnick),两人在1975年结婚,两人婚后无子。因为妻子想要到回到克拉克大学复读,马丁当时的收入情况无法负担开支,便在朋友的帮助下在克拉克大学争取到了一份教员职务。1979年,马丁决定改行全职写作,妻子也完成了学业,并且厌倦了迪比克寒冷的冬天,两人便商量着搬到新墨西哥州的圣菲居住。然而在搬家过程中因为各方压力,两人的感情破裂,之后很快离婚分手,马丁留在了圣菲,他的前妻则搬往明尼阿波利斯。关于这段婚姻,马丁很少提起,后来在自传里的形容是“婚礼是最好的,但婚姻却不是”。

1975年,马丁在纳什维尔遇到了当时25岁的帕里丝·麦克布莱德(ParrisMcBride),两人成为好友。尽管马丁当时暗下觉得帕里丝更适合自己,但是还是和自己当时的女友结了婚。在马丁婚姻破裂后,于1980年代重新与帕里丝相逢。当时帕里丝在俄勒冈州首府波特兰的一家女同性恋女权主义者饭店当服务员,她希望马丁能够搬到俄勒冈州和她一起住,但是马丁说服她搬到了新墨西哥和自己住在一起。两人从此相伴在一起30多年。2011年2月11日,马丁和帕里丝终于在圣菲的家中成婚,并在内华达州里诺举办的第69届世界科幻展上举行了一次很大很隆重的婚宴。

3、主要作品

中短篇小说选集

《莱安娜之歌和其他故事》ASongforLyaandOtherStories

《星与影之歌》SongsofStarsandShadows

《死者唱的歌》SongstheDeadMenSing

《子女的画像》PortraitsofHisChildren

《四分集》Quartet:FourstoriesfromtheCrossroads

《夜行者》Nightflyers

《沙王》Sandkings

(这七本小说集的部分内容有重复)

长篇小说选集

《光逝》DyingoftheLight—雨果奖提名

《风港》Windhaven

《热夜之梦》FeverDream—轨迹奖提名

《末日狂歌》TheArmageddonRag—轨迹奖和世界星云幻想奖提名

《热夜之梦》FevreDream—轨迹奖世界星云幻想奖提名

《图夫航行记》TufVoyaging

《死者之手》DeadMan'sHand

(这6本中有2本是马丁与人合写的)

史诗奇幻巨著《冰与火之歌》的前四卷《权力的游戏》、《列王的纷争》、《冰雨的风暴》和《群鸦的盛宴》。

其他一些未收录入选集的中短篇小说(例如著名的《誓言剑士》Theswornsword,世界奇幻奖得主、《狼皮交易》TheSkinTrade等)

儿童书

《冰龙》TheIceDragon

电视剧

《阴阳魔界》(TheTwilightZone)

《双面麦斯》(MaxHeadroom)

《侠胆雄狮》(BeautyandtheBeast)

《权力的游戏》(GameofThrones)

冰与火之歌系列

《冰与火之歌》(ASongofIceandFire)由美国著名科幻奇幻小说家乔治·R·R·马丁(GeorgeR.R.Martin)所著,是当代奇幻文学一部影响深远的里程碑式的作品。它于1996年刚一问世,便以别具一格的结构,浩瀚辽阔的视野,错落有致的情节和生动活泼的语言,迅速征服了欧美文坛。迄今,本书已被译为数十种文字,并在各个国家迭获大奖。

第一部《权力的游戏》(AGameOfThrones)

第二部《列王的纷争》(A*OfKings)

第三部《冰雨的风暴》(AStormOfSwords)

第四部《群鸦的盛宴》(AFeastOfCrows)

第五部《魔龙的狂舞》(ADancewithDragons)

第六部《凛冬的寒风》(TheWindofWinter)

第七部《春晓的梦想》(ADreamofSpring)(原先为ATimeforWolves《奔狼的时代》)

作者已经完成并出版的为前五部已经有中文版本,翻译用心,质量比较优秀。

《冰与火之歌》已被改编为电视剧《权力的游戏》,在HBO上映,正在上映第七季。

出版书籍

短篇小说

发表年份

小说译名

小说原名

1982

迷失大陆

IntheLostLands

1976

赖伦铎尔哀歌

TheLonelySongsofLarenDorr

1977

孽海花

Bitterblooms

编剧电影

上映年份

片名

导演

1987

暗夜飞行者

罗伯特·克莱科特

编剧电视剧

首播年份

剧名

编剧集数

参与时段

1987

侠胆雄狮

14

1987-1990

2011

权力的游戏

50

2011-2015

4、作品荣誉

17次进入雨果奖年度决选,并4度折桂,13次进入星云奖年度决选,2度夺冠。

夺得过一次世界奇幻奖,一次恐怖小说至高荣誉的史铎克奖,12次权威杂志《轨迹》的年度最受欢迎小说奖及其他各国的奖项。

其作品《冰与火之歌》已被译作数十种文字,并在各个国家迭获大奖,被誉为美国的托尔金和新世纪的海明威。

乔治马丁被时代杂志评选为2011年影响世界的一百人。

1974年,年轻的乔治·马丁在聚会上结识了年轻的丽莎·图托(LisaTuttle,至今仍很活跃的幻想作家),其后,他俩通过信件交流,萌生了合写一部短篇小说的想法(关于其中过程,马丁的个人网站有数万字的详细说明)。在实际写作中,两位作家互相推动,很快把这篇名为《风港的暴风雨》(TheStormsofWindhaven)的小说扩展成为中长篇,并于次年(1975)的雨果奖和星云奖年度评比中双双进入决赛。不幸的是,最终均未能折桂。后来在1980年,马丁与图托再次合作,创作了该小说的续集《单翼》(One-Wing),不仅再获雨果奖提名,更被《类比》杂志票选为年度最佳。1981年,他俩以这两个中篇为基础扩充,终于完成了长篇小说《风港》(Windhaven),这是马丁在软科幻方面的代表作。

1987年,马丁创作了恐怖小说《梨形人》(ThePear-ShapedMan)。作为乔治·R·R·马丁恐怖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其他代表作包括狼人故事《狼皮交易》,获得1989年的世界奇幻奖)获得了1988年的史铎克奖并进入当年度世界奇幻奖决选。乔治·马丁于1982年出版的吸血鬼小说《热夜之梦》(FevreDream)是一部到今天为止仍不断翻印的成功之作。小说的背景是南北战争之前的美国,吸血鬼约克雇佣船长艾布纳·马许的船只沿密西西比河旅行,实际目的是为猎杀沿途的吸血鬼。这本作品最值得关注的有两个方面,第一是成功地复制了1855年左右的南方美国风情,如此的栩栩如生,比之马克·吐温亦不为逊,具有非凡的深度,体现了马丁的渊博,第二是在感情层面,以极真实的笔调描绘吸血鬼与船长的情谊,全书通过马丁惯用的情绪手笔,推出一系列黑白灰各有特点的人物,扣动了读者的心弦。该书在国外被公认为有史以来最优秀的吸血鬼小说之一,甚至远超安妮·赖斯的《夜访吸血鬼》,21世纪初,它被英国格兰兹(Gollancz)出版社收录进奇幻大师杰作系列(FantasyMasterworks),而且在商业上,这也是马丁除《冰与火之歌》之外销量最大的作品。

马丁最红火的代表作为《冰与火之歌》。事实上,之前二十多年的写作生涯,为“冰火”做了最好的准备与铺垫。例如,“冰火”主题之一的“季节纷乱”,早在1980年的中篇童话小说《冰龙》(theIceDragon)中就做了类似设定;“冰火”主题之一的“七”,是马丁1975年的雨果奖提名中篇《七命之人》(AndSevenTimesNeverKillMan)的内容,等等不一而足。事实上,如果把冰火看做一个高峰,则以前的经历全部都是蓄积和准备。马丁把二三十年屡屡获奖的创意和技巧浓缩出来、加以升华,结合崭新的模式,才奉献出如此一部巨著。

当然,单单回收和加工不足以铺平道路,成功都绕不开有心这二字。《冰与火之歌》是对《魔戒之王》的直接继承和反叛,继承在于英雄史诗的背景和主题,反叛在于创作手段上的复杂与细腻,这已经影响到了90年代中期以降的一系列作品;“冰火”里无比真实和富有时代感的“中世纪”场景,更是马丁买了整整两书架的相关书籍资料,并从中梳理融合的结果。

最后,给任何想深入了解马丁的读者诚挚地推荐一本书:《梦歌:乔治·R·R·马丁回顾集》(Dreamsongs:GRRM-ARRetrospective)。这本书按照年代顺序,分门别类,收录了马丁在冰火以前数十年间所创作的三十九篇小说、剧本和评论,并配上马丁为各篇专门写的介绍引导和加德纳·多佐伊斯的序言,共计近50万单词,1200多页。

5、作品评价

冰与火之歌评价

“乔治·马丁细腻真实的世界,栩栩如生的人物,复杂但井然有序的情节,以及美丽异常的文字,无怪乎被轨迹杂志誉为‘成就远超过其它同类型作品。’”——亚马逊网络书店

“乔治·马丁邀请我们参与了一场罕见的幻想盛会,将一个细腻逼真,兼具浪漫与写实的世界呈现在我们眼前。”——芝加哥太阳报(ChicagoSun-Times)

“读来让人无法释卷,精妙绝伦。”——罗伯特·乔丹(Robert.Jordan,纽约时报畅销冠军《时光之轮》大系作者)

“这真是一出精彩无比的幻想历史剧!我看得眼珠都快掉出来了!”——安.·麦考菲莉(Anne.McCaffrey,《神龙纪元》原著作者)

“本书可谓史诗奇幻代表作,引人入胜而且非常真实。”——玛莉安·季默·布莱德勒(MarionZimmerBradley,电影《阿瓦隆之谜》原著作者)

“乔治·马丁是第一流的科幻作家,本书堪称他第一流的作品。”——雷蒙·费斯特(RaymondE.Feist,《裂隙之战》作者)

6、获奖记录

雨果奖(HugoAward)

·2013最佳戏剧表现(短剧)《权力的游戏》第二季第九集《黑水之战》(获奖)

·2012最佳长篇小说《魔龙的狂舞》(ADancewithDragons)(提名)

·2012最佳戏剧表现(长剧)《权力的游戏》第一季(获奖)

·2006最佳长篇小说《群鸦的盛宴》(AFeastforCrows)(提名)

·2001最佳长篇小说《冰雨的风暴》(AStormofSwords)(提名)

·1997最佳长中篇小说《龙之血脉》(BloodoftheDragon)(获奖)

·1980最佳短中篇小说《沙王》(Sandkings)(获奖)

·1980最佳短篇小说《十字架与龙之道》(TheWayofCrossandDragon)(获奖)

·1978最佳长篇小说《光逝》(DyingoftheLight)(提名)

·1975最佳长中篇小说《莱安娜之歌》(ASongforLya)(获奖)

星云奖(NebulaAward)

·1999最佳长篇小说《列王的纷争》(A*ofKings)(提名)

·1986最佳短中篇小说《子女的画像》(PortraitsofHisChildren)(获奖)

·1980最佳短中篇小说《沙王》(Sandkings)(获奖)

轨迹奖(LocusAward)

·2014最佳原创选集《老火星》(OldMars)(获奖)

·2012最佳奇幻长篇《魔龙的狂舞》(ADancewithDragons)(获奖)

·2011最佳原创选集《战士》(Warriors)(获奖)

·2011最佳长中篇《神秘骑士》(TheMysteryKnight)(提名)

·2006最佳奇幻长篇《群鸦的盛宴》(AFeastforCrows)(提名)

·2001最佳奇幻长篇《冰雨的风暴》(AStormofSwords)(获奖)

·1999最佳奇幻长篇《列王的纷争》(A*ofKings)(获奖)

·1997最佳奇幻长篇《权力的游戏》(AGameofThrones)(获奖)

·1984最佳短中篇《猴子疗法》(TheMonkeyTreatment)(获奖)

·1982最佳短中篇《守护者》(Guardians)(获奖)

·1981最佳长中篇《夜行者》(Nightflyers)(获奖)

·1980最佳短中篇《沙王》(Sandkings)(获奖)

·1980最佳短篇《十字架与龙之道》(TheWayofCrossandDragon)(获奖)

·1977最佳选集《莱安娜之歌和其他故事》(ASongforLyaandOtherStories)(获奖)

·1976最佳长中篇《风港的暴风雨》(TheStormsofWindhaven)(获奖)

世界奇幻奖

·2012终生成就奖(获奖)

·1989最佳长中篇小说《狼皮交易》(TheSkinTrade)(获奖)

鹅毛笔奖(QuillAward)

·2006奇幻/科幻/恐怖《群鸦的盛宴》(AFeastforCrows)(提名)

布莱姆·斯托克奖

·1988最佳长篇故事《梨形人》(ThePear-shapedMan)(获奖)

7、人物评价

马丁的作品并不算多。相对于幻想文学领域的其他许多大师,马丁并非多产,且分散在各子文类。但是,事实上,他的每一本书,乃至每一个单独的小说,都被读者所热爱和追捧。翻开各大网站,对他不同时期不同作品的赞扬如潮水般铺陈,而那些早已绝版十年的小说集,时而卖到数百美圆之巨。这首先是由于他的天才,那种运用文字得心应手地驾御人性的不可模仿的能力,其次,是他在新闻写作中(这是马丁的大学专业方向),在勤奋的阅读中,在好莱坞的十年打磨中,练就出来的一种“马丁式”的写作风格,类似于报道,但又混杂了变数,犹如白描,却又掺和了情绪。因此能在辞藻功底并非很强的情况下,用整体性,用鼓动性,用悬疑与思维牢牢地带动和控制读者。

无庸置疑,乔治·R·R·马丁是一位被广泛接受的作家。在创作生涯的30多个年头中(而其中1986~1995这十年间由于在好莱坞工作,小说方面基本是一片空白,所以专注于小说的实际只有20余载),成果斐然,虽然在幻想文学界不算特别突出(相对于海因莱因、勒奎恩等巨人),但也沉甸甸,颇具分量。更关键的是,前辈们都成了历史,乔治·R·R·马丁却正处于最辉煌、最上升的时刻,无尽的纪录和未来在等待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