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格勒乡
大格勒乡位于市境东部,距市府驻地87千米。人口0.2万,全部为汉族。总面积0.6万平方千米。盛产青稞,紫皮大蒜等农畜产品。大格勒乡的前身是青海建设兵团第十二师四团驻地。该团辖有一,二,三,四连及机务连等单位。青海建设兵团撤出后,改为地方*管理,建立大格勒乡。
中文名:大格勒乡
行政代码:632801200
身份证前6位:632801
长途区号:0977
邮政编码:817000
隶属政区:格尔木市
行政级别:乡
车牌号码:青
辖区面积:6000km2
人口数量:约2000人
人口密度:1人/km2
1、地方简介
大格勒乡
辖中村、东村、西村、新庄村4个村委会。1958年建大格勒农场,1965年移交农建师,1968年改为格尔木农场大格勒分场,1979年建龙羊峡水库安置迁移移民后,于1980年设大格勒公社,隶都兰县,1982年划归格尔木市,1984年改为大格勒乡。
2、行政区划
大格勒乡区划
632801200200210龙羊村
632801200201220查那村
632801200202220菊花村
632801200203220新庄村
3、气候资源
大格勒乡
平均海拔2780米,年平均气温3.6℃,年降雨量38.3mm,高寒干旱。全乡下辖四个农业村,408户,1596人,劳力989人。2005年总播面积为7625亩,其中:粮食作物面积4375亩,油料作物面积350亩,蔬菜作物1450亩,饲草面积1450亩。2004年末牲畜存栏1万头(只),2004年人均收入3008.21元。
4、示范乡镇
以建设新农村示范区为依托,提升村级党组织整体功能。按照“千村建设、百村示范”新农村示范区建设目标,以统筹城乡农民集中居住小区项目为依托,全面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建设农民集中居住小区的同时,一并做好小区内活动中心、中心广场等项目,规范建设各村党员*远程教育站点、党员中心户和村级阅览室,为农村党员开展活动搭建了广阔平台。组织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党员责任区”等活动。设置村务监督岗、村规民约监督岗、科技推广岗等党员公益岗10个,全乡117名党员全部承诺、践诺,发挥了党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5、地方特产
地方特产
冬虫夏草
冬虫夏草,又称“虫草”、“冬虫草”,为中华之特产,主要产于中国四川、青海境内的青藏高原上。自明代开始,青海冬虫夏草就在国际市场上享有极高的声誉。1460年,中国虫草销往日本、东南亚地区一些国家,被称为中国传奇式的珍宝。目前,冬虫夏草仍是青海省换汇度最高的出口商品之一。在国际市场上,冬虫夏草的售价每吨高达70多万美元。虫夏草以干燥的子座和虫体入药,味甘、性温、气香,入肺肾二经,具有益肺肾、补筋骨、止咳喘、抗衰老等作用,并对结核菌、肝炎菌等均有杀伤力。冬虫夏草传统上既作药用,又作食用,是中外闻名的滋补保健珍品。青海冬虫夏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青海省现辖行政区域。
茶卡盐
茶卡盐湖是柴达木盆地四大盐湖中最小的一个,也是开发最早的一个,盐.湖中景观万千,有采盐风光,盐湖日出,盐花奇观等,构成了一幅绚丽的画卷。茶卡盐开采历史悠久,最早可推到秦汉时期。《西宁府新志》上有过这样的记载:“在县治西,五百余里,青海西南……周围有二百数十里,盐系天成,取之无尽。蒙古用铁勺捞取,贩玉市口贸易,郡民赖之”。1763年(清乾隆二十八年)已定有盐律。*,马步芳政权在这里设有盐场,每年生产近千吨原盐。解放后,古老的茶卡盐池经过不断的建设和发展,初步实现了采盐机械化,建有茶卡盐厂,已开发出加碘盐,洗涤盐,再生盐、粉干盐等十多个品种,每年生产几十万吨优质原盐,除供应青海各地外,还畅销全国20余个省区及出口日本、尼泊尔、中东等地区,受到人们普遍欢迎。
天峻牦牛
天峻牦牛,主要有牦牛和犏牛之分,犏牛是牦牛与黄牛自然杂交所生的间种牛,毛短,体型高大,多做役用。牦牛体质坚实,结构匀称紧凑。侧观整个躯体,前躯发育良好,中躯次之,后躯欠佳。体上线脊甲高长,背腰平直,十字部略上隆起而形成浅波浪式;体下部周围和体上线密生粗毛和夹生少量绒毛,两型毛;体侧中部和颈部密生绒毛和夹生少量两型毛。
在历史上是高原人民的主要运输工具,称之为“高原之舟”。长途运输,牦犍牛可驮50~70公斤,日行4~7小时,约20~30公里,连续使役15天以上不显疲乏,短途可负重100公斤左右。
6、附近景点
附近景点
青海湖
位于日月山下的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古代称为“鲜水”、“西海”、“卑禾羌海”。蒙语叫“库库诺尔”,藏语叫“错温波”,皆为“青色的海”之意。湖面海拔3106米,面积4456平方公里,环湖周长360公里,平均水深19米。水色青绿,宛如一颗蓝宝石镶嵌在青海高原之上。湖面群峰环绕,雪山倒影,烟波洁淼,碧波连天。水中游鱼欢跃,湖上鸟儿翱翔。湖滨是水草丰美的大草原,夏季的草原,野花争艳;环湖如画的农田,麦浪翻滚,菜花飘香;点点帐蓬,群群牛羊,生机勃勃,充满着诗情画意,犹如一幅美丽的天然画卷。
塔尔寺
塔尔寺位于青海省湟中县鲁沙尔镇西南隅的莲花山坳中,是我国藏传佛教格鲁派(俗称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是藏区黄教六大寺院之一,也是青海省首屈一指的名胜古迹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省会西宁市26公里。
塔尔寺是青海省藏传佛教中的第一大寺院,原名塔儿寺,得名于寺中大金瓦殿内纪念宗喀巴的大金塔。14世纪,藏传佛教开始向东亚和中亚地区传播。与此同时,青海省和整个中国西北地区的佛教中心和黄教圣地塔尔寺在鲁沙尔镇建立。汉族、藏族、回族、土族人在这里或信奉佛教,或信奉*,或皈依儒道,或拜金拜神,彼此包容、和睦。佛说,“众生皆平等”。塔尔寺,就是坐落在这块“众生平等”的宝地上的一朵美丽莲花。
青海藏医药文化博物馆
青海藏医药文化博物馆坐落在青海省西宁市高新技术生物产业园区经二路36号,主体建筑气势宏伟,内涵深邃,以天圆地方的古老主题,对藏式建筑风格高度抽象和再现,融藏族传统建筑风格与现代建筑艺术为一体,与管委会、园区广场形成“三位一体”统一和谐的城市标志性建筑群。总占地面积200亩,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2005年3月破土动工,2006年9月9日落成试开馆,2007年5月1日正式开馆,是目前世界上惟一一座反映藏文化的综合性专业博物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