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达县
色达县隶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地处川青两省,甘孜、阿坝、青海果洛三州,炉霍、甘孜、阿坝壤塘、青海果洛州班玛、达日五县结合部。距州府康定444公里、省会成都680公里,幅员面积9338平方公里,县城海拔3893米,平均海拔4127米,全县总人口44706人,是四川省十大纯牧业县。辖4个片区,2镇15乡,134个行政村。色达被誉为“放归心灵的金色牧场”、川西北高原明珠,被授予“格萨尔文化艺术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美誉。
名称:色达县
行政级别:县
所属地区:甘孜藏族自治州
地理位置: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甘孜藏族自治州西北部
下辖地区:2个镇15个乡
*驻地:色柯镇
面积:9338.98平方公里
人口:约4万人
语言:藏语
气候:大陆性高原季风气候
特产:糌粑、酥油茶
区号:0836
邮编:627800
车牌代码:川V
1、介绍
色达县
全县平均海拔3893米,幅员面积9338.98平方公里,南部色尔坝区地属河谷台地,分布有少量耕地,宜农宜牧,余区皆为纯牧业区。全县2002年7960户,36167人,其中:藏族34513人,占95.7%,其余有汉、回、羌、蒙等民族。2001年经国务院批准确定为全国592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之一,是甘孜州海拔最高、气候最寒冷、自然条件最差的以藏民族为主的民族聚居的纯牧业县之一,也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的川西北牧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确定的120个重点牧业县和全省十大纯牧业县之一。色达县城海拔3893.9米,距康定444公里,经马尔康到省会成都666公里。色达在藏语里的意思是“金马”,因历史上曾在色达境内出土了一块马形的金块而得名。现在,色达还是一个盛产黄金的地方。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色达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2002年以前,这里公路不畅通,所以这里一直保留着原始的生活状态。色达县城的海拔较高,气候严寒.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色达县是一个比较一般的高原小镇,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色达最有名的还是世界上最大的佛学院――五明佛学院。佛学院在距离色达县城30公里左右的山谷里,风景优美,不时能看到猴子出没。色达县是个藏传佛教寺庙比较集中的地方,全部为红教(宁玛派)寺庙,除了著名的五明佛学院,还有花数千万元才最后完工的吉祥藏经院、歌乐它乡的勒穷寺、甲学乡的拉则寺、纳折贡巴寺以及打隆寺、色拉寺、和3000多年前的石棺墓、塘亚沟、哈青沟古建筑遗迹等等,让人赞叹不已。
2、历史
色达,古为羌地。唐、宋属吐蕃元属吐蕃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明属朵甘行都指挥使司辖区。清为“政力未逮”之地。1952年8月,原西康省藏族自治区人民*派出以彭措郎加为团长的访问团首进色达,色达和平解放。同时,西康省藏族自治区人民*宣布建色达县,属四川甘孜州。
3、地理
地貌
色达县
气候
色达气候属大陆性高原季风型,年平均气温—0.16℃,1月平均气温—11.1℃,7月均温9.9℃,极端最低气温—36.3℃,极端最高气温23.7℃,长冬无夏,4季均可出现霜、雪,大气含氧量不足标准的60%。日均温≥3℃,活动积温1000′C,≥5℃活动积温850℃,≥10℃活动积温150℃。光照充足,年太阳总辐射为80—200千卡/cm。年平均日照时数2451.1小时。平均降水量65L4毫米,多集中6-9月,平均降水量都在100毫米以上,其余月量平均100毫米以下,占全年总降水量的77%。历年季风长达7个月,八级以上大风年均68天,集中于12月-4月间,全境多年平均无霜期为21天,海拔3700米以下地区稍长,高海拔区无绝对无霜期。
4、资源
牧业资源
色达
林业资源
县境有林地面积201.44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14.94%,森林覆盖率2.67%,活立木总蓄积807.5万立方米。
矿业资源
境内矿藏有金、银、铜、锡、锌、汞、泥炭、大理石等21处,黄金蕴藏量达10吨以上,4大河流均分布砂金。
农业资源
2002年色达县粮食播种面积为720公顷,其它作物播面15公顷,粮食总产1880吨。主产小麦、青稞、豌豆、胡豆、土豆等一年一熟作物。
水资源
色达
旅游资源
2008年,全县依托独特的高原牧区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宗教文化和古朴的民风民俗三大核心资源,可与周边的大九寨旅游环线、川西旅游环线、康巴旅游环线、大香格里拉旅游环线、青海格萨尔文化走廊等相互联动,以较低成本开发境内的旅游资源。
药材资源
色达中藏药材资源丰富,2008年全县共有药用植物资源1000余种、药用动物资源10余种,是甘孜州乃至整个川西北地区的药材主产区之一,尤其是虫草、大黄、贝母等以优质高产而闻名,自主研发的藏药达120余种。
5、行政区划
色达县全县辖2个镇、15个乡:色柯镇、翁达镇、泥朵乡、克果乡、然充乡、康勒乡、大章乡、大则乡、亚龙乡、塔子乡、年龙乡、洛若乡、霍西乡、旭日乡、杨各乡、甲学乡、歌乐沱乡。
6、人口
全县2002年7960户,36167人,其中:藏族34513人,占95.7%,其余有汉、回、羌、蒙等民族。
7、经济
色达县
8、交通
全县共有炉色(20公里油路)、色色(82公里油路)、翁达(35公里油路)、色锣(28公里油路、23公里泥结碎石路)、色班(20公里油路、38公里泥结碎路)、亚然(142公里等外级公路)、泥然(48公里简易公路)、色大(93.5公里简易公路)八条县乡公路。
9、教育
色达县
10、医疗卫生
色达县委、*高度重视卫生事业发展,以“建设高寒牧区一流县人民医院”为重点,投资2200万元实施县人民医院整体迁建并投入使用。加强基层卫生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全州综合医院规范化建设与管理工作现场会在我县成功召开。努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改造乡镇卫生院13个,村级卫生室71个,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体系初步健全。稳妥推进新农合,全县参合人数达8458户、37156人,覆盖率达100%。县*每年拿出20万元资金,救助10名危重病人,为他们排忧解难,让他们过上幸福的生活。
11、广播电影电视
色达县委、*十分注重广电事业,努力解决广大牧民看电视难的问题,目前已完成17乡镇8380套“村村通”卫星接收设备和1300套电视“一体机”的发放,覆盖率80%以上;向寺庙发放880台电视机,解决僧尼看电视难问题。
12、城市建设
色达县夜景
13、文化
民族民间宗教文化博大精深,加之是《格萨尔王传》的发祥地之一,民族文化源远流长,色达草原广袤纵深、绿厚似毯、花香沁人、雪山冰川、层峦锦乡、溪河潺潺、牛羊挤行、野生动植物品种繁多,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异彩纷呈。以格文化、寺庙宗教文化为代表的民族民间文化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但是色达县文化建设投入较少,发展缓慢,全县没有一所大型的综合文化娱乐场馆,电影业名存实亡,电视普及率不到20%。
14、特产
色达县
15、旅游景点
邓曲登佛塔——降魔塔
色达县
色达佛学院
距色达县城20余公里处,有一条山沟叫喇荣沟,顺沟上行数里,就是举世闻名的喇荣寺五明佛学院,也称色达佛学院。色达佛学院是世界上最大的藏传佛学院之一。
16、风土人情
色达民风淳厚,礼俗古朴,许多风俗至今沿袭,人文景观独特。服饰
色达县
居住
牧区牧民长期过着逐水草、居帐蓬的游牧生活。近年来,牧民正大兴三配套建设热潮,传统的生活方式正被定居点所取代。农区的居住环境颇有特色,为防灾防盗,农区的住房多建于山岗或山梁上,修房前,须请喇嘛占卜、择地、选时。房屋一般坐北向南,藏式楼房,石木结构,呈倒“品”字形。住房少则一层,多则几层,一般三层。底层四周有似枪眼的小孔,二层的东南西三方有走廊,用高原柳编成栏杆,既可晾晒农作物,也可防风止雨,底层圈牲畜,积粪便,二层为寝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