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花藤
木质藤本。幼枝被褐黄色毛,老枝近无毛。叶卵形、卵状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4-10厘米,无毛,掌状脉3;叶柄长1-2厘米。雄花序长1-2厘米。雄花萼片7-11,外轮小苞片状,长0.5-0.8毫米,内轮4-5片,宽倒卵形、卵形或卵圆形,长1.5-2.5毫米,具缘毛,花瓣4-5,近倒卵形,长1-1.2毫米,雄蕊5-10,花丝分离或基部稍连合,长1-1.5毫米;雌花萼片及花瓣与雄花相似,无退化雄蕊,心皮2,长0.8-1毫米,无毛。核果黄或橙红色,球形,稍扁;果核宽倒卵圆形,长5-6毫米。花果期夏季。
中文学名:夜花藤
拉丁学名:HypserpanitidaMiers
拼音:yehuateng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毛茛目
科:防己科
属:夜花藤属
1、形态特征
株:木质藤本。
枝:幼枝被褐黄色毛,老枝近无毛。
叶:叶卵形、卵状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4-10厘米,无毛,掌状脉3;叶柄长1-2厘米。
花:雄花序长1-2厘米。雄花萼片7-11,外轮小苞片状,长0.5-0.8毫米,内轮4-5片,宽倒卵形、卵形或卵圆形,长1.5-2.5毫米,具缘毛,花瓣4-5,近倒卵形,长1-1.2毫米,雄蕊5-10,花丝分离或基部稍连合,长1-1.5毫米;雌花萼片及花瓣与雄花相似,无退化雄蕊,心皮2,长0.8-1毫米,无毛。
果:核果黄或橙红色,球形,稍扁;果核宽倒卵圆形,长5-6毫米。
木质藤本。幼枝被褐黄色毛,老枝近无毛。叶卵形、卵状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4-10厘米,无毛,掌状脉3;叶柄长1-2厘米。雄花序长1-2厘米。雄花萼片7-11,外轮小苞片状,长0.5-0.8毫米,内轮4-5片,宽倒卵形、卵形或卵圆形,长1.5-2.5毫米,具缘毛,花瓣4-5,近倒卵形,长1-1.2毫米,雄蕊5-10,花丝分离或基部稍连合,长1-1.5毫米;雌花萼片及花瓣与雄花相似,无退化雄蕊,心皮2,长0.8-1毫米,无毛。核果黄或橙红色,球形,稍扁;果核宽倒卵圆形,长5-6毫米。花果期夏季。
2、产地分布
分布:斯里兰卡、中南半岛、马来半岛、印度尼西亚及菲律宾
产地:贵州、云南南部、广西、广东、海南及福建南部
生境:林中或林缘
3、功能用途
功用:根药用,可凉血、止痛、消炎、利尿
4、分类文献
HypserpanitidaMiersinAnn.Mag.Nat.Hist.ser.3,14:363.1864;DielsinEngler,PflanzenreichIV.94:210.1910;FormaninKewBull.12:453.1958;海南植物志1:318,图157.1964;云南植物志3:233,图版66(17-27).1983;广东植物志1:34,图34.1987.——LimaciacuspidataHook.f.etThoms.Fl.Ind.1:189.1855;Benth.Fl.Hongkong.12.1861;ForbesetHemsl.inJournLinn.Soc.Bot.23:28.1886.——Hypserpacuspidata(Hook.f.etThoms)Miers,op.cit.365.1864;DielsinEngler,PflanzenreichIV.94:206.1910.——H.laevifoliaDiels,op.cit.210.1910.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