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红星
徐红星,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院长。2017年7月,入选为2017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2017年11月28日,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文名:徐红星
出生地:江苏省连云港市
职业:教授,任纳米科学与技术中心主任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
主要成就:为单分子表面增强光谱领域的开创者之一
1、人物履历
1992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获学士学位;
徐红星
1996年—2004年赴瑞典留学及工作;
2002年3月于瑞典查尔莫斯大学物理学院获博士学位;
2002年8月—2004年12月于瑞典隆德大学物理系任助理教授;
2005年1月,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任研究员;
2006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2007年-2008年任中国科学院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2008年担任科技部973项目首席科学家;
2009年任中国科学院纳米物理与器件重点实验室主任;
2010年第十一届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
2012年9月—至今,进入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任纳米科学与技术中心主任。
2、研究方向
(1)单分子的物理化学性质,单分子操控及器件的研究。
(2)表面增强光谱。
(3)复杂金属纳米结构的表面等离体学。
(4)表面等离子体光学传感器。
(5)近场光学的理论模拟与计算。
3、研究课题
(1)单分子表面增强光谱;
(2)纳米光学;
(3)单分子探测和操控;
(4)单分子光致电子输运;
(5)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和表面增强光谱生物传感器;
(6)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纳米天线;
(7)分子和金属界面间的电荷转移效应;
(8)拓展的MIE散射理论及其应用。
4、学术兼职
OpticsExpress副主编;
Nanoscale副主编;
ScientificReports编委;
Nanophotonics编委;
FrontiersofPhysics编委;
ChineseScienceBulletin编委;
中国物理学会光散射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纳米材料与器件分会理事;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第十届学术委员会委员,第十一届学术委员会常务委员;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3CB922400)专家组成员;
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2011YQ030124)技术专家组专家;
北京邮电大学理学院兼职教授。
5、获奖及荣誉
2005年获中科院“百人计划”项目资助;
2006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08年获任科技部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2010年获第十一届中国青年科技奖;2010年中科院百人计划终期评估优秀;
2011年获中科院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奖;
2013年获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国际合作奖;
2013年获中国物理学会饶毓泰物理奖;
2013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
2014年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6、院士候选
2015年7月31日,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
2017年7月,入选为2017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
2017年11月28日,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