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云德
侯云德(1929.7.13~)医学病毒学专家,江苏省常州市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因研究仙台病毒方面的突出成就获苏联医学科学博士学位。研究过干扰素和中药黄芪的抗病毒感染作用,在国内首先研制成功临床级人白细胞干扰素,建立人白细胞干扰素基因无性繁殖系,研制成功人α1型基因工程干扰素,并将其投放市场。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姓名:侯云德
性别:男
出生日期:1929.7.13
籍贯:江苏省常州市
1、个人履历
1929年7月13日出生于江苏省武进(今属常州市)
1948年毕业于江苏省省立常州中学
1948年考入同济大学医学院
1955年毕业于武汉同济医学院
1956--1957年入北京俄语学院留苏预备部学习
1958--1962年在苏联莫斯科伊凡诺夫斯基病毒学研究所学习,并越过副博士学位直接获苏联医学科学博士学位
1962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今属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工作
1973--1985年任病毒学研究所感冒气管炎研究室主任
1977年晋升为副研究员,抗病毒治疗研究室主任
1983年晋升为研究员
1984--1997年任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所长
1984年任国家“863”高技术发展规划生物技术领域专家委员会首席科学家
1986--1990年任中国微生物学会副主席
1986--1992年任国际干扰素和其他细胞素研究协会理事
1988年连任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所长
1989年兼任病毒基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1994--1998年任中国工程院医学卫生工程学部主任
1987--1996年连任三届中国“863”高技术研究计划生物技术领域专家委员会首席科学家
1996--1999年任中华医学会病毒学会主席
1998年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
1999年任病毒生物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1996--1999年中华医学会病毒学会主席
2、研究情况
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医学病毒学研究还处于初创阶段,但一些危害严重的病毒性疾病,如麻疹、脊髓灰质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感冒等威胁着人民的健康,影响着国家的建设。
1956年他通过统考,以优良成绩录取为留苏预备生。1956——1957年他进入北京俄语学院留苏预备部学习。1958——1962年,在前苏联莫斯科伊凡诺夫斯基病毒学研究所攻读副博士学位,师从戈尔布诺娃教授研究副流感病毒。在3年时间里,他常常工作到深夜,是全研究所最后一个离开的人。他首次发现Ⅰ型副流感(仙台)病毒存在着两个亚型,并澄清了仙台病毒是否对人有致病性这个当时尚未解决的问题;首次阐明了仙台病毒的溶血活性与细胞融合活性是由病毒的同一特性引起的;并首先建立了一种病毒溶血抑制试验,用以研究具有溶血活性的病毒的抗原关系;首次发现在单层细胞培养上仙台病毒可引起同种细胞的急性融合,并阐明了融合的机理。1962年,侯云德完成了关于副流感病毒研究的学位论文。由于他的这三项成就,前苏联医学科学院组织的专家组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同意同时通过了副博士和博士论文;前苏联高等教育部于1962年破例越过副博士学位,直接授予侯云德苏联医学科学博士学位。这在伊凡诺夫斯基病毒所几十年的历史上,也是前所未有的。20世纪70年代国际遗传学界研究时采用他的方法作为重要的研究手段,他的有关著述受到广泛重视。
应当特别指出的是,上述第三点发现特别具有重要意义。仙台病毒可引起细胞融合的现象是1958年日本人岗田(Okada)发现的,他发现仙台病毒可使小鼠腹水瘤细胞在试管中经震荡发生融合。侯云德是在1961年发现仙台病毒可使单层细胞发生急性融合,并阐明了其原理。1966年Nell将此发展为异种细胞融合技术。这技术作为一种经典的细胞融合技术,20世纪70年代曾广泛应用于病毒学、遗传学、细胞学和免疫学研究中。
回国后,侯云德一直在病毒学研究所工作。从事中国呼吸道病毒感染病原学的研究。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即首次在国内分离到流感病毒Ⅰ、Ⅱ、Ⅳ型,阐明了1962——1964年间北京地区呼吸道主要病毒的流行情况。研究并阐明了当时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等在中国儿童呼吸道感染中的流行规律。以后又研究黄芪的抗病毒感染作用,研制干扰素,并用基因工程方法进行研究。1973——1985年任病毒学研究所感冒气管炎研究室主任。1977年侯云德晋升为副研究员、抗病毒治疗研究室主任,1983年晋升为研究员。1981年在加拿大卡尔加利大学生物化学系短期进修。1984年晋升为中国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研究员。1984年被*人事部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84年侯云德被任命为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副所长,1985年任病毒学研究所所长兼病毒基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世界卫生组织病毒参考和研究中心主任。1988年连任所长至1997年。他首先改革了所内科研经费的管理*,将科研经费由所统一管理改为由科研课题组管理,引进竞争机制,鼓励科研人员去申请国家攻关课题、高技术课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使病毒所的科研经费有了较多的增长。同时又实行了聘任制,从而大大提高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使科研工作有了较快的发展。1986——1996年任命为中国第一至第三届“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生物技术领域专家委员会首席科学家。1989年他兼任病毒基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98年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同年任病毒生物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侯云德既是科学家又是科学工作的组织领导者。
3、学术成就
1、他分离了我国的副流感病毒Ⅰ、Ⅱ、Ⅳ型
2、对我国传统中药黄芪的抗病毒和对干扰素的作用进行了开拓性研究发现黄芪可以抑制某些病毒的繁殖,可以诱生干扰素,增加NK细胞的活性,促进19S抗体形成细胞的产生sIgA水平,增加二倍体细胞在体外的存活寿命,并在临床上证实黄芪可预防感冒并发现黄芪与干扰素的协同作用。
3、发现人脐血白细胞具有较强的干扰素诱生能力,选育出高产病毒株NDV——F系,最终研制成临床级干扰素制剂
4、他研制出包括α1b、α2a、α2b、γ等亚型的基因工程干扰素系列产品,其中重组α1b、α2a型干扰素已于1992年获得国家新药证书。重组α1b型干扰素是国际上独创的一类新药产品,也是我国第一个基因工程多肽药物
5、成功组建成原核高效表达载体pBV220系列及pBV320系列通用型高效表达载体
6、干扰素研究
侯云德同志对干扰素的研究是从研究副流感病毒开始的。早在50年代末留苏期间发现仙台病毒有不同的变异株,并证明它对人的致病性;发现该病毒在单层细胞培养上的急性细胞融合现象,并阐明了机理。以后国际上发展为70年代遗传学研究的重要手段时,他的有关著述曾受到广泛重视。由于他在科研上的突出成就,原苏联高教部破格越过副博士学位直接授予他苏联医学科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他分离了我国的副流感病毒Ⅰ、Ⅱ、Ⅳ型。
70年代初他对我国传统中药黄芪的抗病毒和对干扰素的作用进行了开拓性研究,发现黄芪可以抑制某些病毒的繁殖,可以诱生干扰素,增加NK细胞的活性,促进19S抗体形成细胞的产生sIgA水平,增加二倍体细胞在体外的存活寿命,并在临床上证实黄芪可预防感冒并发现黄芪与干扰素的协同作用。
70年代中后期侯云德同志对人白细胞干扰素的诱生及纯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人脐血白细胞具有较强的干扰素诱生能力,选育出高产病毒株NDV——F系,最终研制成临床级干扰素制剂。1979年他创立了干扰素mRNA在非洲鲫鱼卵母细胞翻译系统,由于操作系统简便而受到当年国际干扰素大会的高度评价,随后被选入著名的《酶学方法》系列丛书。1982年他发表了α型干扰素cDNA克隆与表达的论文,成为我国基因工程研究的开创性文献之一。随后他于1983年采用TGATG序列成功地使融合的α1型干扰素蛋白,1984年他在研究重组干扰素基因表达载体的研究;1987年他和他的学生组建成温控型的原核高效表达载体pBV220系列,现已在全国普遍推广。1990年又组建成带有原核增强子样序列的pBV320系列通用型高效表达载体。经过10余年的持续努力,他研制出包括α1b、α2a、α2b、γ等亚型的基因工程干扰素系列产品,其中重组α1b、α2a型干扰素已于1992年获得国家新药证书。重组α1b型干扰素是国际上独创的一类新药产品,也是我国第一个基因工程多肽药物,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具有副作用低的优点;因此获得1993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他获得的基因工程产品新药证书已有5个。
近年来,他又在干扰素基因的改造、导向干扰素的研制、妊娠干扰素及中国人基因组干扰素等位基因等方面做出了突出成绩;1992年他发现并克隆与表达了中国人α1型干扰素基因的2个新等位基因,进而证明新发现的α1c/d型基因在一部分中国人中占有优势;1987——1992年他先后经基因改造获得活性有明显改善并具有应用前景的α1/86D干扰素突变体及γ干扰素与上皮生长因子融合蛋白,1992年他克隆并表达了可能与生殖生理有关的中国人ω干扰素基因,1992年研制成一种具有肿瘤细胞导向性的脑啡肽干扰素。这些工作使我国干扰素研究能够密切跟踪国际前沿动向,并有所创新。由于他在我国基因工程干扰素方面的开拓性贡献,曾连续两届作为中国的代表当选国际干扰素协会理事。
7、痘苗病毒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痘苗病毒是最大的动物病毒,它的基因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是当今病毒学中的一项重大课题,在理论和应用上均有重要意义。早在1984年他就构建了我国痘苗病毒疫苗株(天坛株)的基因文库,经10年努力,现已全部完成该病毒全基因组(189,274kb)的测序与分析,这是国内完成的目前最大的一个生命体的完整基因组序列,并有多项重要发现。1985年他在英国《普通病毒学杂志》上首次报道了痘苗病毒基因组的HindⅢP片段,补充更正了国外学者的结论,随后被国外其他学者所证实。1989年他发现痘苗病毒血凝素是免疫球蛋白超家庭的新成员,这是已知功能的一个病毒蛋白属于该家庭的首例报道。该工作首先被英国牛津大学的同行所验证并由该校研究免疫球蛋白超家庭的权威Williams博士推荐给美国《实验医学杂志》免审发表。随后有关的国际权威科学家如研究痘苗病毒的Moss博士(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研究病毒免疫学的Oldstone博士(美国ScrippsClinic研究基金会)以及研究HLA分子结构的Wiley博士(哈佛大学)先后来信肯定了该项发现并作出高度评价。以后英国和美国学者在该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在痘苗病毒及其他痘苗病毒蛋白中发现了更多的免疫球蛋白超家庭成员。该项研究成果被认为对病毒的起源与进化及病毒与宿主关系的研究具有重要启发意义,并且是这一方面的前驱性著述。1990年他又发现痘苗病毒HindⅢK片段编码一种丝氨酸蛋白酶抑制蛋白,该蛋白可能与痘苗病毒的毒力有关。1992年他又发现我国痘苗病毒疫苗株与国外哥本哈根株的基因组序列在侧翼区存在较大差异,为比较和阐明痘苗病毒的毒力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上述研究成果表明,他所领导的我国痘苗疫苗株基因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在国际上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
8、其它医学病毒基因组的克隆和分析
他从我国妇女性疣组织中分离克隆了一株人乳头瘤病毒6型,经测序鉴定为国际上的一个新变种;他阐明了慢性宫颈炎的病毒病因,并证明乳头瘤病毒16型、单纯疱疹病毒2型和巨细胞病毒与慢性宫颈炎的发病有密切关系;单纯疱疹病毒2型基因组的基因文库。在实验室又研制成多种基因工程细胞因子和淋巴因子,并大力促进我国基因工程产品的产业化。
侯云德同志在国内外杂志上先后发表科学论文250余篇;主要著作有7部,部级以上全国性的成果有14项。他于1981年编著了《干扰素及其临床应用》一书,这是我国干扰素研究方面的第一部论著,该书既有理论深度,又密切联系临床实践,还概括了我国学者的研究成果,曾被评为1978——1981年度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他1985年主编的《病毒基因工程原理与方法》一书,是中国学者根据国内经验编写的第一部基因工程技术专著,对于推动基因工程技术在我国医学病毒学界的应用起到重要的作用。1990年他编著了专业跨度极大的《分子病毒学》一书的全部章节,这部100多万字的专著系统介绍了各科病毒的分子结构与功能,概括了国内外及作者的研究成果,反映了80年代国际上分子病毒学的研究进展,也是我国病毒学界的一部最为全面、系统的病毒学专著。1994年10月第三届亚太医学病毒大会确认他对医学病毒学做出的突出贡献并授予荣誉奖励。
侯云德院士从事医学病毒学研究达50年,在干扰素等细胞因子及痘苗病毒基因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方面卓有成就,为我国医学分子病毒学,生物技术的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科学论文约400余篇;主要著作9部,部级以上成果2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0项。获国家新药证书7个。
4、人物荣誉
1981年编著了《干扰素及其临床应用》一书,这是我国干扰素研究方面的第一部论著,该书既有理论深度,又密切联系临床实践,还概括了我国学者的研究成果,曾被评为1978——1981年度全国优秀科技图书。
1984年被*人事部授予“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
他1985年主编的《病毒基因工程原理与方法》一书,是中国学者根据国内经验编写的第一部基因工程技术专著,对于推动基因工程技术在我国医学病毒学界的应用起到重要的作用。
1986至1996年,由国家科委任命为我国“863”高技术发展规划生物领域专家委员会首席科学家。
1990年他编著了专业跨度极大的《分子病毒学》一书的全部章节,这部100多万字的专著系统介绍了各科病毒的分子结构与功能,概括了国内外及作者的研究成果,反映了80年代国际上分子病毒学的研究进展,也是我国病毒学界的一部最为全面、系统的病毒学专著。
1994年10月第三届亚太医学病毒大会确认他对医学病毒学做出的突出贡献并授予荣誉奖励。
2018年1月8日,侯云德获得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