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防铁路
南防铁路自广西南宁市的南宁南站至北部湾的防城港市,全长173千米,1986年12月建成临运。1990年12月成立南防铁路公司负责管理,1991年同中国铁路货运联网,1992年元月始办客运。北端在南宁同湘桂及在建的南昆两铁路接连,南段在钦州同在建的钦北铁路相接可达北海港口。南端终点站为出海口岸站防城港,为中国西南地区出海捷径。1992年旅客发送18.2万人次,货物发送量149.9万吨,实现利润182.6万元。
1、铁路简介
南防铁路
南防铁路自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南宁南站(原沙井站)南端出岔,往南经邕宁县吴圩、百浪,钦州市小董、马皇,跨越茅岭江,直达防城各族自治县防城港,建筑长度172.224公里。1978年3月开工兴建,后因国民经济调整一度停建,1983年1月复工,1986年12月全线通车,1987年5月1日起临管运营,1990年12月成立南防铁路公司,面向全国开放营业。南防铁路由国家投资和地方集资修建。南防铁路北接湘桂、南昆两条铁路,南抵北部湾,是南方出海的又一条通道,是西南各省物资进、出口的最短通道,也是西南、中南地区的一条重要交通线。
2、地理气候
南防铁路沿线陆地起源古老,地层发育较全,结构复杂,母岩多种多样。据地史研究,早在10亿多年前,广西曾是一片浩瀚的海洋,元古代中期桂北“四堡运动”后,九万大山、大苗山、天平山一带地壳隆起,开始成为“西南古陆”的一部份;自古生代寒武纪未至中生代三叠纪未,又经过“郁南运动”、“加里东运动”、“印支运动”和海水侵退变迁,广西现代陆地全部上升出海面,地层发育由海相沉积转为陆相沉积。
现代地表从出露地质时期看,自远古代至第四纪各时期元气有出露,但以古代泥盆纪、石炭纪和古生代三叠纪为主,寒武纪以前的桂北“江南古陆”、“云开古陆”次之,侏罗纪至第三纪沉积红色岩系第四纪红土在桂南丘陵台地和谷地、盆地也有分布。从出露母岩种类看,沉积岩占绝对优势;各时期侵入的岩浆面积小于陆地总面积的10%。南防铁路沿线属亚热带季湿润风气候区。气候温暖,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夏湿冬干。年平均气温17~23℃之间。最热月是7月,月均气温24—29℃;最冷月为1月,月均气温6—15℃之间。年日照时数1200~2200小时。无霜期长达287~365天,沿海地区及玉林市南部基本无霜。年降水量在1080~2750毫米之间。
3、勘测设计
勘测设计由铁道部第二设计院(简称铁二院)承担。1973年3月起收集资料进行方案研究。
首先,对五合、南宁、沙井(今南宁南)3个起点方案比选。由于沙井货流通顺,从工业区厂、矿取送车较方便,占用水田较少、投资省,故确定以沙井站南端出岔处作为南防铁路起点,
其次,经对东线百济方案、中线太安方案和西线吴圩—那陈方案比选,以吴圩—那陈方案线路较短,投资较省,经过地段人烟稠密而予以采用。
1975年,初步设计文件完成。1976年3月铁道部批准下达下述设计标准:
线路等级:Ⅱ级,
正线数目:单线;
限制坡度:6‰;
最小曲线半径:一般地段800米,
困难地段400米;
牵引种类:近期蒸汽机车建设型(货机)、胜利型(客机),远期内燃机车东风4型;
到发线有效长850米;
闭塞方式:继电半自动;
轨道:正线采用43公斤/米钢轨,道床厚度0.4米,预留0.45米,钢筋混凝土轨枕直线每公里1600根;
桥涵隧道:桥涵均采用中一活载,桥隧建筑限界按电气化净空标准;
通过能力:近期按20.5对,远期按34对。其中客运近期1对,远期2对;
运输能力:近期660万吨/年,远期按1750万吨/年。
1977年12月完成施工设计。
1978年11月完成大王滩段线路坝下方案的改线设计。
1982年9月,经自治区和铁道部协商,因初期运量修改为上下行均按400万吨/年考虑,故将原设计修建车站由17个减为10个,将原设计的站线有效长,除防城站仍维持850米外,其余9站为650米。设计中采用新技术主要有:望天冲及平朗两座大桥试验了新制动力计算,桥身圬工分别节省30%及15%;江表及宁村两座大桥,采用了柔性墩铰接梁设计,铰接墩只承受梁跨上水平力的4—5%。
1984年5月铁道部鉴定委员会核定,南防铁路总概算共为4.73亿元。同年11月,为了降低造价,铁道部核减为4.5亿元。
4、施工建设
1978年,恰逢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20周年之际,铁道部投资筹备修建南防铁路。1980年,因为资金紧张,南防铁路修建工程*停工。1983年9月26日,南防铁路再次动工。铁道部二局五处、二处铁路工人继续投入到南防铁路的进一步修建中。1986年12月15日,南防铁路全线胜利铺通,比原计划提前了10天。当天,交通部、铁道部在防城港隆重举行防城港3至7号万吨级泊位全部竣工交付使用暨南防铁路全线铺通的庆祝典礼。1987年5月1日,铁道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在防城港举行通车庆典,宣告全线开办货物运营。全线铺轨173公里,历时5年(含1978年初建),共用资金4.5亿元。
5、铁路改造
南防铁路
2007年5月28日上午9时,广西南防铁路企沙支线DK18+982处,彩旗飘飘,鞭炮齐鸣,挖掘机强劲地挥舞着勾斗,由中国铁建二十五局恒元公司承建的防城港至企沙铁路支线V标合同段率先开工建设。公司在接到中标通知书后,在一个星期内组建项目部班子,配齐管理人员,并迅速进场。自5月15日与企沙铁路建设指挥部交接桩后,立即组织人员进行了技术复测等开工前的技术准备工作;主动联系了企沙人民*协调解决征地问题,同时,管理人员还深入到群众中,了解当地人民的生活习惯和民族风情,加强宣传铁路建设的重要意义,争取当地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为顺利开工打下了基础。由于项目部短时间内在新开的四个标段中率先率先进场、率先开工建设,得到了企沙铁路支线指挥部的表扬。项目部根据工程特点分别成立路基、桥梁、涵洞三个附属作业队,计划投入800多名作业人员,大规模的施工会战将在六月份全面拉开。
6、铁路经营
由于配套设施、资金等方面跟不上,南防铁路只能临时由铁道部二局暂时管理。直到1990年12月28日,广西和铁道部共同组建的合资铁路公司———广西南防铁路公司正式挂牌成立,专门负责管理南防铁路。1992年1月,南防铁路开办客运,仅1992年一年的时间,旅客发送18.2万人次,货物发送量149.9万吨,实现利润182.6万元。1990年,南防线一年的运量为250吨,2007年,仅仅17年的时间,货运量就猛增到3000万吨。2008年,南防铁路货运量的目标要比2007年的多500万吨。
7、经济效益
南防铁路为路网性铁路干线。中国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合资修建。南防铁路1980年代建成时,年通过能力为660万吨。由于防城港的快速发展,港口货物吞吐量不断攀升,2005年货物吞吐量突破2000万吨。广西沿海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在铁道部的支持下,投资2.16亿元对南防铁路进行了全面的改造,2005年货物通过能力达到了1850万吨。2006年,广西沿海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又投入800多万元,对南防铁路进行新一轮改造,重点在防城港路段铺设16组新型道叉,通过能力为每天26对列车。同时,增加防城港火车站至港口码头的通道,大幅度地提高货物进出港口的速度。2006年铁路通过能力可增加到2150万吨。
8、铁路绿化
2007年,广西北部湾重要出海通道南防铁路企沙支线的施工会战正如火如荼的进行。建设者们也不失时机完成了线路两侧面积近9万平方米边坡的草籽喷播,很快,南防铁路沿线将成为一条绿色走廊。南防铁路Ⅴ标地属丘陵地带,据工程需要开挖回填后造成大片边坡表面泥土裸露。为了避免水土流失,影响生态平衡,施工单位在2006年冬天就作出了谨密部署,在春节前完成了主要地段的人字骨架、挡墙、水沟等共8000多立方米的砌筑工程。承建方中铁二十五局集团恒元建筑公司在全线率先进行护坡绿化工作,并调整劳动力对所有护坡进行液压喷种草籽,并使用保护膜进行覆盖保护。护坡喷播草籽工作已完成,长势良好,不久,南防铁路沿线将披上绿装,成为北部湾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境。
9、车站里程
南防铁路
南宁站0
南宁南站10
那罗站19
吴圩站30
宁村站47
那铺站65
百浪站75
大拟站86
小董站99
大垌站115
马皇站120
钦州站129
茅岭站153
防城站166
防城港站183
10、相关报道
南防铁路南宁至钦州段电气化改造工程开工建设
据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南宁2018年4月25日报道:
南防铁路南宁至钦州段电气化改造开工
4月24日,南宁至防城港铁路(南防铁路)南宁至钦州段电气化改造工程开工建设。这条铁路电气化竣工后,广西沿海铁路将全面实现电气化运输。
南防铁路南宁至钦州段电气化改造工程共100.4公里,工程完工后,南防铁路列车运行速度最高可达120公里/小时,货物列车最高运行速度可达80公里/小时。该段铁路正式电气化运营后,将进一步缩短货物运输周期,降低运输成本。
11、建设意义
南防铁路途经钦州、茅岭、防城、防城港等地,它的建成为中国铁路网增添了一条出海通道,对开发北部湾,加快广西和大西南的经济发展,吸引中国内外客商投资开发广西沿海地区,构建西南地区出海大通道,扩大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