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木偶昆曲

科普小知识2022-12-18 12:59:33
...

吴江的木偶昆曲源于七都洪福木偶昆剧团。该团新中国建立前至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活跃于江、浙、沪一带城乡,东至上海、南至嘉兴。

1、发源

西至湖州、北至南京。据《南林丛刊正集》清道光二十年(1840)刻本记载:“清道光年间,手技杂戏(即木偶戏)演剧无虚日,曾盛极一时。”

2、变迁

洪福木偶昆剧团的前身为七都镇吴越村姚家创建的“公记保和堂”戏班,始建于清道光年间,距今已有近二百年,它是全国唯一的一家木偶唱昆曲的祖传戏班。1955年在文艺团体登记时,该戏班正式更名为“吴江洪福木偶昆剧团”。

该团演出剧目最早有近500出,由于历史变迁及其他多种原因,盛极一时的七都洪福木偶昆曲团至新中国建立初期便开始衰败。1962年后,剧团逐步解体,人员分散,演出停止,剧团的道具、服装和唱本几经转手也不知去向,使这一颇具江南戏曲特色的民间艺术奇葩濒临绝迹。现该团老艺人仅存姚五宝一人,年86岁(2005年),他为姚家后裔,其演艺凭他当年随团所积累。至今,姚五宝对于演出剧目片段仍能脱口而出,最拿手的戏当是昆剧《长生殿》(片段),对操作木偶的提、拔、勾、挑、扭、抡、摇等各种技法仍得心应手。

3、保护传承

2004年,由七都镇*出资与苏州艺术学校联姻招收了五位七都籍的应届初中毕业生,进行专业培养学习木偶昆曲,接受五年制的专业培养。是年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在苏州召开期间,在苏州市昆曲博物馆隆重举行了老艺人姚五宝的收徒仪式,为木偶昆曲正式招收了传承人。在此前后,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包括声像、实物以及木偶制作、服装、道具、舞美等。

2005年,木偶昆曲被列为首批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使木偶昆曲进一步得到了政策性的保护。

4、艺术特色

木偶昆曲是一门木偶演昆剧曲的独特的民间文化艺术,是昆曲的又一种表演形式。木偶昆曲表演时所用的木偶约60公分高,重约3—4公斤,按生、旦、净、丑等角色,用木头雕刻制作。该剧种在继承昆曲艺术特点的基础上加于创新发展,演木偶唱昆曲,“双手提治生、旦、净、丑千般态,一腔唱妙喜、怒、哀、乐百样声”,用缠绵婉转、柔曼悠远的昆曲配以惟妙惟肖的木偶表演,将抒情性强、动作细腻、歌与舞巧妙配合的昆曲表演得淋漓尽致、栩栩如生。

木偶昆曲是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下滋生的,昆曲曾一度萧条,昆剧团在难于维持生机的情况下,为了缩小阵容,减少演出开支,利用木偶剧来表演昆曲,因此它既是对昆曲艺术的一种创新、改革,又是对昆曲的一种有效的保护、传承,为昆剧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对于木偶、昆曲可谓是相得益彰。

上一篇:徐传化

下一篇:圣诞财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