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浅谈如何看待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由金融危机引发的思考

科普小知识2022-12-20 13:34:44
...

论文关键词:公允价值 金融危机 会计准则 资产价格 会计方法 现实应用 价值准则 反对者

论文摘要:自从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按市值计价”的公允价值会计准则一直备受关注。反对者认为正是这种会计方法导致了资产价格的不断下滑和低价出售*,对加重金融危机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本文主要从公允价值的内涵,公允价值的现实应用及其优缺点方面。对公允价值准则进行客观的分析和评价。

一、 公允价值的定义及本质

(一)公允价值定义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认为,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当事人 自愿据以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美同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认为,公允价值是双方在当前的交易(而不是*清算或销售)中,自愿购买(或承担)或出售(或清偿)一项资产(或负债)的金额。这两个定义都将公允价值界定为“公平自愿的交 易价格”。

我国财政部在 2006年 2月 15日发布的新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对公允价值所下的定义是:“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

(二)公允价值 的本质

公允价值作为一种新的计量属性最大的特征就是来自于公平交易市场的确认,是一种具有明显可观察性和决策相关性的会计信息。

第一,公允价值足客观经济等环境变化的产物,运用公允价值计量 ,是对经济环境和经济实质的反映。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最能公允反映一项资产真实价值的是公平交易市场上的价格公允价值计量理念下,在编制报告 日或交 易 日以后 的任 何新计 量 日,企业必须根据报告 日的新情况,对各项资产和负债项目进行重新计量 ,动态地 、及时地反映企业各项资产和负债价值的变化,并在报表中予以反映,使报表信息更相关,对决策更有用。

第二.公允价值中“公允”的本质是指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国际会计准则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在对公允价值定义的描 述中强调的都是“知情、公平交易和自愿交易”。“知情”意味着信息公开,而“公平交易、自愿交易”则往往是与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相联系的。也就是说.国际会计7俸则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描述的都是一种理想的完全白南竞争的市场环境,从资本市场的角度来说,就是指资本市场的强势有效性。而强势检验的资本市场中会计信息 的本质特征就是真实可靠性。因此.无论是“知情”还是“公平交易、自愿交易”体现的都是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换言之。真实可靠性是公允价值的一个本质属性。

二、公允价值在会计中的实际运用

(一)公允价值在国际中的运用

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制定、研究和应用 fasb、i.asc一直走在前列,其他国家在这一领域的工作基本上是追随 fasb、iasc而展开的。美国最早的公允价值概念始见于 1970年会计原则委员会(apb)~告书 4号(apb statement no.4)。30年来 ,fasb对公允价值计量体系的研究始终没有间断过。目前,fasb共发布了153个财务会计准则,其中60个与公允价值有关。 i.asc从 1988年到现在共颁布了41个会计准则,其中在金融工具 、无形资产 、投资性房地产、农业等近 20个会计准则中都程度不同地运用了公允价值。特别指出的是,iasc和加拿大注册会计师协会 (cica),在 1995年颁布的 ias32《金融工具:披露和列报》和1998年颁布的ias39(

(二)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

我国关于公允价值的学术研究可追溯到上世纪年代 ,在相关准则的制定和运用上曾有过反复。目前我国没有制定专门的金融工具会计准则 ,关于金融具的一些基本概念 、会计处理方法和有关制度安排见在《企业会计准则——基本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则——投资》、《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证监会《公开发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 18号——商业银信息披露特别规定》、银监会《金融机构衍生产品管暂行办法》、财政部会计司《金融机构衍生工具交易套期业务会计处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 )》及财政部《金融工具的确认 (暂行办法)》等规定和相关的制度中。特别指 出的是 ,我国近期颁布的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会计准则》明确地将公允价值作为会计计量属性之一,并在 17个具体会计准则中不同程度地运用了这一计量属性,这表明我国会计向国际趋同迈出了实质性一步。公允价值的广泛运用,意味着我国传统意义上单一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被历史成本 、公允价值等多重计量属性并存的计量模式所取代。由于 fas和 iasc的准则中只有不具强制约束力的“概念框架”并没有具有强制约束力的“基本准则”。目前我国已发布的38个具体会计准则 中涉及会计要素计量的有30个。在这 30个涉及会计要素计量的准则中,有 17个程度不同地运用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 。

三、运用公允价值计量的优缺点分析

(一)公允价值计量的优势

1.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能够因应环境变化,提供有效信息

公允价值建立在现时的公平交易中,使会计计价摆脱滞后的历史成本会计反映模式,公允价值会计的创意在于一是坚持会计要素的定义,强调价值在于能给企业带来或将导致流出的未来现金流量,体现在数字上,表现为它的现行公平交易价值与其在持续经营情况下带来的现金流量现值的流人较高者或流出较低者体现企业的理性交易原则。回答了会计计量的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计量什么?如何计量?二是强调会计计量必须立足现在时点,摒弃传统的静态反映形式,坚持动态 的会计反映观。这两点本身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要反映会计要素的公允价值,就必须立足现在时点,坚持动态的反映观,而立足现在时点、坚持动态反映观的结果,资产计价必然表现为现行市价或以现行信息评估的资产价值公允价值。

2.公允价值的运用,可以使各国会计报表符合可比性,具有决策相关性

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可以统一会计要素的价值量的计量,有利于不同国家企业会计要素价值量的比较。以价值作为会计要素的会计计量模式虽然能够达到完美,但必将导致以价值为计量方式的会计信息在国与国之间缺乏可比性,主要原因是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劳动力价格两个变量确定,但是如何衡量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及劳动价格却是一个问题。价值剔除了国与国之间差异及由此带来的计量上的不同但这些又是真实存在的确定地影响各国的企业运营与盈利,因此,以资产的价值为计量方式、虽能达到表面的完美,却不可行。

3.公允价值概念拓展了会计计量空间

历史成本财务报告对于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于事无补,公允价值的应用弥补了这一缺陷,现在进一步将公允价值计量运用到了金融工具以外的其他项目,建立起一个以公允价值为核心的会计计量理论体系的框架,代替历史成本作为主流计量模式是至关重要的。

(二)公允价值计量的不足

由今次的金融危机可以看出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尚存在一些缺陷,主要表现在:

1.公允价值定位不明、含义模糊,缺乏核心概念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目标是达到公允还是趋进价值,目前,理论界和实务界尚存在争议。在我国新推出的《企业会计准则》倾向于把公允价值定义为公平交易活动下的交易金额。

2.没有明确如何计算公允价值及计提减值准备

由于目前普遍使用的公允价值计量方式建立在市场活跃而有秩序的基础上,而在市场不活跃和无秩序时,如何计算公允价值并计提减值准备,此前美国公认会计原则(gaap)并没有详细介绍。

3.运用公允价值需要优秀的职业判断能力

公允价值总体来讲是市场价值或者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它的计量,相对于历史成本而言,除却具备系列外部使用条件外,更需会计师有高超的职业判断能力。从技术层面来讲,高质量公允价值的获取。不仅需要会计是具有丰富的会计理论与实践素养,还需要会计师了解评估、金融、资本市场等相关知识。

4.公允价值的运用是一个系统工程

公允价值会计的使用绝非孤立在会计准则制定和实施层面,它的使用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仅牵涉到会计处理规则,它还需要有活力的资产交换二级市场、成熟的金融市场、完整的资产评估准则体系、完善的债务重组法律法规等外部支撑条件。

总之,本文认为尽管在这次危机中公允价值被质疑,但公允价值只是把情况表现出来,公允价值的提出提升了会计计量经济资源的范围,并提供出高度相关的信息,提高了财务会计信息的质量,扩大财务会计运用的空间。采用公允价值会计准则仍然是未来的趋势,但是要改善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框架,以加强市场约束和促进金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