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
2016年6月23日,新华社报道,经*总理签批,国务院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就今后一个时期深化体育改革、发展群众体育、倡导全民健身新时尚、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作出部署。
索:引号:000014349/2016-00130
主题分类:卫生、体育体育
发文机关:国务院
成文日期:2016年06月15日
标 题: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
发文字号:国发〔2016〕37号
发布日期:2016年06月23日
1、发展战略
《计划》指出,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是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要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为根本目标,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体育健身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改革创新、依法治体、确保基本、多元互促、注重实效的工作原则,通过立体构建、整合推进、动态实施,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和产业链、生态圈,提升全民健身现代治理能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2、预期目标
《计划》明确,到2020年,群众体育健身意识普遍增强,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明显增加,每周参加1次及以上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7亿,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4.35亿。全民健身的教育、经济和社会等功能充分发挥,与各项社会事业互促发展的局面基本形成,体育消费总规模达到1.5万亿元,全民健身成为促进体育产业发展、拉动内需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动力源。
3、主要任务
《计划》提出了7个方面的主要任务,包括弘扬体育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供给;推进体育社会组织改革,激发全民健身活力;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方便群众就近就便健身;发挥全民健身多元功能,形成服务大局、互促共进的发展格局;拓展国际大众体育交流,引领全民健身开放发展;强化全民健身发展重点,着力做好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和重点人群、项目发展等。《计划》还围绕目标任务的完成,从*机制创新、加大资金投入、评价激励方式、科技创新引领、人才队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
4、实施要求
《计划》要求,各地要加强对全民健身事业的组织领导,建立完善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组织领导协调机制,要把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摆在重要位置,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基本公共服务发展规划,把相关重点工作纳入*年度民生实事加以推进和考核。县级以上地方人民*要制定本地《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做好任务分工和监督检查,并在2020年对计划实施情况进行全面评估。
5、相关通知
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
国发〔2016〕3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现将《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
2016年6月15日
(此件公开发布)
6、计划全文
全民健身计划
(2016—2020年)
全民健康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是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全民健身是实现全民健康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幸福生活的基础保障。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是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在党*、国务院正确领导下,过去五年,经过各地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覆盖城乡、比较健全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形成,为提供更加完备公共体育服务、建设体育强国奠定坚实基础。今后五年,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推动健康中国建设的机遇挑战,需要更加准确把握新时期全民健身发展内涵的深刻变化,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使其成为健康中国建设的有力支撑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国家名片。为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制定本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党*、国务院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为根本目标,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体育健身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改革创新、依法治体、确保基本、多元互促、注重实效的工作原则,通过立体构建、整合推进、动态实施,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和产业链、生态圈,提升全民健身现代治理能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二)发展目标。到2020年,群众体育健身意识普遍增强,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明显增加,每周参加1次及以上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7亿,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4.35亿,群众身体素质稳步增强。全民健身的教育、经济和社会等功能充分发挥,与各项社会事业互促发展的局面基本形成,体育消费总规模达到1.5万亿元,全民健身成为促进体育产业发展、拉动内需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动力源。支撑国家发展目标、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日趋完善,*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全民健身事业发展格局更加明晰。
二、主要任务
(三)弘扬体育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普及健身知识,宣传健身效果,弘扬健康新理念,把身心健康作为个人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的重要能力,树立以参与体育健身、拥有强健体魄为荣的个人发展理念,营造良好舆论氛围,通过体育健身提高个人的团队协作能力。引导发挥体育健身对形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作用,树立人人爱锻炼、会锻炼、勤锻炼、重规则、讲诚信、争贡献、乐分享的良好社会风尚。
将体育文化融入体育健身的全周期和全过程,以举办体育赛事活动为抓手,大力宣传运动项目文化,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华体育精神,挖掘传承传统体育文化,发挥区域特色文化遗产的作用。树立全民健身榜样,讲述全民健身故事,传播社会正能量,发挥体育文化在践行*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承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和提升国家软实力等方面的独特价值和作用。
(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供给。因时因地因需开展群众身边的健身活动,分层分类引导运动项目发展,丰富和完善全民健身活动体系。大力发展健身跑、健步走、骑行、登山、徒步、游泳、球类、广场舞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积极培育帆船、击剑、赛车、马术、极限运动、航空等具有消费引领特征的时尚休闲运动项目,扶持推广武术、太极拳、健身气功等民族民俗民间传统和乡村农味农趣运动项目,鼓励开发适合不同人群、不同地域和不同行业特点的特色运动项目。
激发市场活力,为社会力量举办全民健身活动创造便利条件,发挥网络等新兴活动组织渠道的作用,完善业余体育竞赛体系。鼓励举办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全民健身运动会,设立残疾人组别,促进健全人与残疾人体育运动融合开展。支持各地、各行业结合地域文化、农耕文化、旅游休闲等资源,打造具有区域特色、行业特点、影响力大、可持续性强的品牌赛事活动。推动各级各类体育赛事的成果惠及更多群众,促进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全面协调发展。重视发挥健身骨干在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中的作用,引导、服务、规范全民健身活动健康发展。
(五)推进体育社会组织改革,激发全民健身活力。按照社会组织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加快推动体育社会组织成为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引导体育社会组织向独立法人组织转变,推动其社会化、法治化、高效化发展,提高体育社会组织承接全民健身服务的能力和质量。
积极发挥全国性体育社会组织在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供专业指导服务等方面的龙头示范作用。加强各级体育总会作为枢纽型体育社会组织的建设,带动各级各类单项、行业和人群体育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对基层文化体育组织的指导服务,重点培育发展在基层开展体育活动的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鼓励基层文化体育组织依法依规进行登记。推进体育社会组织品牌化发展并在社区建设中发挥作用,形成架构清晰、类型多样、服务多元、竞争有序的现代体育社会组织发展新局面。
(六)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方便群众就近就便健身。按照配置均衡、规模适当、方便实用、安全合理的原则,科学规划和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推动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着力构建县(市、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三级群众身边的全民健身设施网络和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8平方米,改善各类公共体育设施的无障碍条件。
有效扩大增量资源,重点建设一批便民利民的中小型体育场馆,建设县级体育场、全民健身中心、社区多功能运动场等场地设施,结合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及区域特点,继续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现行政村健身设施全覆盖。新建居住区和社区要严格落实按“室内人均建筑面积不低于0.1平方米或室外人均用地不低于0.3平方米”标准配建全民健身设施的要求,确保与住宅区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同步投入使用,不得挪用或侵占。老城区与已建成居住区无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或现有场地设施未达到规划建设指标要求的,要因地制宜配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充分利用旧厂房、仓库、老旧商业设施、农村“四荒”(荒山、荒沟、荒丘、荒滩)和空闲地等闲置资源,改造建设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合理做好城乡空间的二次利用,推广多功能、季节性、可移动、可拆卸、绿色环保的健身设施。利用社会资金,结合国家主体功能区、风景名胜区、国家公园、旅游景区和新农村的规划与建设,合理利用景区、郊野公园、城市公园、公共绿地、广场及城市空置场所建设休闲健身场地设施。
进一步盘活存量资源,做好已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的使用、管理和提档升级,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现有场地设施的管理运营。完善大型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政策,研究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中小型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确保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和符合开放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
(七)发挥全民健身多元功能,形成服务大局、互促共进的发展格局。结合“健康中国2030”等总体发展战略,以及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养老、助残等事业发展,统筹谋划全民健身重大项目工程,发挥全民健身在促进素质教育、文化繁荣、社会包容、民生改善、民族团结、健身消费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充分发挥全民健身对发展体育产业的推动作用,扩大与全民健身相关的体育健身休闲活动、体育竞赛表演活动、体育场馆服务、体育培训与教育、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和销售等体育产业规模,使健身服务业在体育产业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鼓励发展健身信息聚合、智能健身硬件、健身在线培训教育等全民健身新业态。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技术开拓全民健身产品制造领域和消费市场,使体育消费在居民消费支出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
(八)拓展国际大众体育交流,引领全民健身开放发展。坚持“请进来、走出去”,拓展全民健身理论、项目、人才、设备等国际交流渠道,推动全民健身向更高层次发展。
搭建全民健身国际交流平台,加强国际间互动交流。传播和推广全民健身发展过程中的中国理念、中国故事、中国人物、中国标准、中国产品,发出中国声音,提升国际影响力,有效发挥全民健身在推广中国文化、提升国家形象和增强国家软实力等方面的独特作用。
(九)强化全民健身发展重点,着力推动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和重点人群、项目发展。依法保障基本公共体育服务,推动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向农村延伸,以乡镇、农村社区为重点促进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兜底线、可持续、因地制宜的原则,重点扶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全民健身事业。
将青少年作为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重点人群,大力普及青少年体育活动,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加强学校体育教育,将提高青少年的体育素养和养成健康行为方式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保证学生在校的体育场地和锻炼时间,把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纳入工作考核体系,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绩效评估和行政问责。全面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积极发挥“青少年阳光体育大会”等青少年体育品牌活动的示范引领作用,使青少年提升身体素质、掌握运动技能、培养锻炼兴趣,形成终身体育健身的良好习惯。推进老年宜居环境建设,统筹规划建设公益性老年健身体育设施,加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与社区体育设施的功能衔接,提高使用率,支持社区利用公共服务设施和社会场所组织开展适合老年人的体育健身活动,为老年人健身提供科学指导。进一步加大对国家全民健身助残工程的支持力度,采取优惠政策,推动残疾人康复体育和健身体育广泛开展。开展职工、农民、妇女、幼儿体育,推动将外来务工人员公共体育服务纳入属地供给体系。加大对社区矫正人员等特殊人群的全民健身服务供给,使其享受更多社会关爱,在融入社会方面增加获得感和满足感。
加快发展足球运动和冰雪运动。着力加大足球场地供给,把建设足球场地纳入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因地制宜鼓励社会力量建设小型、多样化的足球场地。广泛开展校园足球活动,抓紧完善常态化、纵横贯通的大学、高中、初中、小学四级足球竞赛体系。积极倡导和组织行业、社区、企业、部队、残疾人、中老年、五人制、沙滩足球等形式多样的民间足球活动,举办多层级足球赛事,不断扩大足球人口规模,促进足球运动蓬勃发展。大力推广普及冰雪运动,利用筹备和举办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契机,实施群众冬季运动推广普及计划。支持各地建设和改建多功能冰场和雪场,引导社会力量进入冰雪运动领域,推进冰雪运动进景区、进商场、进社区、进学校,扶持花样滑冰、冰球、高山滑雪等具有一定群众基础的冰雪健身休闲项目,打造品牌冰雪运动俱乐部、冰雪运动院校和一系列观赏性强、群众参与度高的品牌赛事活动。积极培育冰雪设备和运动装备产业,推动其发展壮大。鼓励各地依托当地自然人文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冰雪运动,实现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使冰雪运动的群众基础更加坚实。
三、保障措施
(十)完善全民健身工作机制。通过强化*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全民健身组织架构,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要按照科学统筹、合理布局的原则,做好宏观管理、政策制定、资源整合分配、工作监督评估和协调跨部门联动;各有关部门要将全民健身工作与现有政策、目标、任务相对接,按照职责分工制定工作规划、落实工作任务;智库可为有关全民健身的重要工作、重大项目提供咨询服务,并在顶层设计和工作落实中发挥作用;社会组织可在日常体育健身活动的引导、培训、组织和体育赛事活动的承办等方面发挥作用,积极参与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以健康为主题,整合基层宣传、卫生计生、文化、教育、民政、养老、残联、旅游等部门相关工作,在街道、乡镇层面探索建设健康促进服务中心。
(十一)加大资金投入与保障。建立多元化资金筹集机制,优化投融资引导政策,推动落实财税等各项优惠政策。县级以上地方人民*应当将全民健身工作相关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增加对全民健身的投入。安排一定比例的彩票公益金等财政资金,通过设立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专项投资基金和*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建设体育场地设施,支持群众健身消费。依据*购买服务总体要求和有关规定,制定*购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目录、办法及实施细则,加大对基层健身组织和健身赛事活动等的购买比重。完善*转移支付方式,鼓励和引导地方*加大对全民健身的财政投入。落实好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政策,引导公众对全民健身事业进行捐赠。社会力量通过公益性社会组织或县级以上人民*及其部门用于全民健身事业的公益性捐赠,符合税法规定的部分,可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时依法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十二)建立全民健身评价体系。制定全民健身相关规范和评价标准,建立*、社会、专家等多方力量共同组成的工作平台,采用多层级、多主体、多方位的方式对全民健身发展水平进行立体评估,注重发挥各类媒体的监督作用。把全民健身评价指标纳入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和文明校园创建的内容,将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相关内容纳入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和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明确全民健身发展的核心指标、评价标准和测评方法,为衡量各地全民健身发展水平提供科学依据。出台全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指导标准,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制定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地方标准,推进全民健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标准化。鼓励各地依托特色资源,积极创建体育特色城市、体育生活化街道(乡镇)和体育生活化社区(村)。继续完善全民健身统计制度,做好体育场地普查、国民体质监测以及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数据分析,结合卫生计生部门的营养与慢性病状况调查等,推进全民健身科学决策。
(十三)创新全民健身激励机制。搭建更加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全民健身激励平台,拓展激励范围,有效调动城乡基层单位和个人的积极性,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颁发体育锻炼标准证书、证章,有条件的地方可通过试行向特定人群或在特定时段发放体育健身消费券等方式,建立多渠道、市场化的全民健身激励机制。鼓励对体育组织、体育场馆、全民健身品牌赛事和活动等的名称、标志等无形资产的开发和运用,引导开发科技含量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民健身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对支持和参与全民健身、在实施全民健身计划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组织机构和个人进行表彰。
(十四)强化全民健身科技创新。制定并实施运动促进健康科技行动计划,推广“运动是良医”等理念,提高全民健身方法和手段的科技含量。开展国民体质测试,开发应用国民体质健康监测大数据,研究制定并推广普及健身指导方案、运动处方库和中国人体育健身活动指南,开展运动风险评估,大力开展科学健身指导,提高群众的科学健身意识、素养和能力水平。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与全民健身相结合,建设全民健身管理资源库、服务资源库和公共服务信息平台,使全民健身服务更加便捷、高效、精准。利用大数据技术及时分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体育设施利用率,进行运动健身效果综合评价,提高全民健身指导水平和全民健身设施监管效率。推进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创新,促进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升级换代,为群众提供更加便利、科学、安全、灵活、无障碍的健身场地设施。积极支持体育用品制造业创新发展,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增加产品品种,提升体育用品的质量水平和品牌影响力。鼓励企业参与全民健身科技创新平台和科学健身指导平台建设,加强全民健身科学研究和科学健身指导。
(十五)加强全民健身人才队伍建设。树立新型全民健身人才观,发挥人才在推动全民健身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努力培养适应全民健身发展需要的组织、管理、研究、健康指导、志愿服务、宣传推广等方面的人才队伍。创新全民健身人才培养模式,加大对民间健身领军示范人物的发掘和扶持力度,重视对基层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中榜样人物的培育。将全民健身人才培养与综治、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农业、文化、卫生计生、工会、残联等部门和单位的人才教育培训相衔接,畅通各类人才培养渠道。加强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身人才队伍的互联互通,形成全民健身与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良性互动局面,为各类体育人才培养和发挥作用创造条件。发挥互联网等科技手段在人才培训中的作用,加大对社会化体育健身培训机构的扶持力度。
(十六)完善法律政策保障。推动在《*体育法》修订过程中进一步完善全民健身的相关内容,依法保障公民的体育健身权利。推动加快地方全民健身立法,加强全民健身与精神文明、社区服务、公共文化、健康、卫生、旅游、科技、养老、助残等相关制度建设的统筹协调,完善健身消费政策,将加快全民健身相关产业与消费发展纳入体育产业和其他相关产业政策体系。建立健全全民健身执法机制和执法体系,做好全民健身中的纠纷预防与化解工作,利用社会资源提供多样化的全民健身法律服务。完善规划与土地政策,将体育场地设施用地纳入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合理安排体育用地。鼓励保险机构创新开发与全民健身相关的保险产品,为举办和参与全民健身活动提供全面风险保障。
四、组织实施
(十七)加强组织领导与协调。各地要加强对全民健身事业的组织领导,建立完善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组织领导协调机制,确保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深入推进。要把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摆在重要位置,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基本公共服务发展规划,把相关重点工作纳入*年度民生实事加以推进和考核,构建功能完善的综合性基层公共服务载体。
(十八)严格过程监管与绩效评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要制定本地《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做好任务分工和监督检查,并在2020年对《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实施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建立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定期开展第三方评估和社会满意度调查,对重点目标、重大项目的实施进度和全民健身实施计划推进情况进行专项评估,形成包括媒体在内的多方监督机制。
7、答记者问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16年6月23日上午10时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介绍《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国新办新闻局副局长袭艳春】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国务院新闻办的新闻发布会。长期以来全民健身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相关情况,今天我们非常高兴地邀请到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先生,请他向大家介绍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的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提问。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的司长刘国永先生,下面先请刘鹏先生做介绍。
【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好。2016年6月15日,国务院正式印发《全面健身计划(2016-2020年)》,就“十三五”时期深化体育改革、发展群众体育、倡导全民健身新时尚、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作出了部署。
*总书记指出,全民健身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我国全民健身事业取得显著成绩,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明显增加,覆盖城乡、比较健全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健身在增进群众健康水平,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弘扬社会正能量、树立文明健康新风尚方面的作用愈加凸显。“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攻坚阶段,也是深化体育改革、倡导形成全民健身新时尚的关键阶段,还是筹办2022年北京冬奥会大力推动群众性冰雪运动广泛开展的重要阶段。《计划》是“十三五”时期开展全民健身工作的总体规划和行动纲领。
体育总局在代国务院起草《计划》的过程中,坚持开门写《计划》和联动写《计划》。我们广泛征求了*和国务院相关部委、全国体育系统、新闻媒体、两会代表委员以及众多专家的意见,并通过网络公开征求了社会各界意见,一时间形成了人人都可为《计划》研制建言献策的良好氛围。我们还在全国确定了北京市东城区等8个城市(县、区)作为《计划》研制工作联系城市(县、区),通过上下联动的做法,使《计划》的编制更加体现问题和需求导向,同时促进了《计划》和地方各级《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的研制工作同步推进。
国务院印发的《计划》,面向的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和*、国务院相关部委。体育总局作为落实《计划》的主责部门,要首先提高认识、抓好落实。我们要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党*、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计划》的要求,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为根本目标,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体育健身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改革创新、依法治体、确保基本、多元互促、注重实效的工作原则,通过立体构建、整合推进、动态实施,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和产业链、生态圈,提升全民健身现代治理能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计划》,体育总局将陆续制定印发《*、国务院相关部委落实职责分工》、《群众冬季运动推广普及计划》和《青少年体育振兴规划》等配套政策文件。在指导各地研制《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过程中,体育总局鼓励各省、区、市结合本地实际情况,主动创新、体现特色。相信在各地区、各行业、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民健身作为健康中国建设的有力支撑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国家名片一定会更加闪亮。
谢谢大家。
【袭艳春】谢谢刘鹏先生的介绍,下面进入提问环节。
【中国日报记者】刘局长,您刚才提到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今年*工作报告提到要把全民健身打造成为新时尚。这份《计划》中实施环节有哪些重要突破点才能保证效果,最终达到目的?
【刘鹏】非常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我想要使《全民健身计划》更好地落到实处,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要完善一种*,就是党委领导、*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系,具体要从几个方面着力:一是要培育、扶持基层体育社会组织,要更充分地发挥他们的作用。因为基层体育社会组织是直接面向群众,生活在群众当中,发挥作用也是在群众当中,因此他们的作用发挥好了,《全民健身计划》的落实就更加有了保障。二是一定要引导、调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全民健身。刚才我说到我们要构建的*是党委领导、*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这其中社会协同是相当重要的方面,包括了引导、调动各个社会单位,各种企业都投入全民健身。三是要探索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智库。因为在2015年1月份,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结合体育工作实际,我们应该在体育,特别是全民健身的智库体系怎么建设上做好文章。我们打算今年启动研制中国特色全民健身智库体系建设方案。
总而言之,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把党委领导、*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体系建设好,《全民健身计划》的落实就会更加有保障。谢谢。
【人民日报记者】我想问一个问题,全民健身计划的落实不是一个部门的事情,而是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在调动各个社会主体方面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谢谢。
【刘鹏】这个问题可以从编制《计划》的过程说起,这次编制《计划》和以前相比有几个亮点:一是开门写《计划》。就是敞开大门,向*国务院各个部委,向全国体育系统,向各个社会单位,而且还通过网络面向全体人民听意见,叫做问需于民,倾听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意见。因此,在下一步实施《计划》的过程中,同样要开门实施《计划》,继续了解群众的呼声,使我们在执行《计划》的具体过程中做得更到位。在我们将要编写的一系列配套政策中做到更加适应老百姓的需求。二是分组写计划。我们分了两类组,第一类是体育系统人员组成的,第二类是专家学者组成的。这两类写作组分别按照不同的专题进行调查研究来编写计划,最后合成。
在今后实施《计划》的过程中同样可以借鉴分组的方式。根据不同时期群众的不同要求,根据不同地区群众的不同要求,我们分出不同的组别,按照不同的专题进行了解和调查,使我们的实施工作做得更加具体,更加适合老百姓的需求。
三是联动写《计划》。刚才我介绍到编写过程中在全国八个城市的县区联合起来编制《计划》,因此在以后《计划》的实施过程中也要采用这样的办法进行联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类别,甚至不同的单位,有不同典型的培养。通过联动,在全国更大范围内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谢谢。
【中国财经报】请问刘局长,上一个《全民健身计划》是我国的第一个《全民健身计划》,在过去实施的五年中,国家对这项计划的实施投入了多少资金?新的五年计划,国家大概会投入多少?有哪些重点保障的方向或者是倾斜的方向?谢谢。
【刘鹏】我记得在去年,也是在这个发布厅,我们就前一个《全民健身计划》,也就是2011-2015年的《全民健身计划》进行了评估的新闻发布会。在这场新闻发布会上对过去五年全民健身所取得的成就以及所采取的措施到底奏效不奏效做了评估,也给新闻界的朋友们做了回答和介绍。
新的一个周期到了,我相信在这个新的周期中,民众对全民健身会更加关注,参与全民健身活动的人数比例会大大提高,因为经济在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在提高,对健康的追求,对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越来越成为老百姓的重要诉求,这是推动全民健身发展最强大的动力。
为了把这件事做得更好,我们还要采取若干措施。*总书记对体育工作做过一系列重要讲话、批示和指示,已经形成了一个很完整的体系,这就为体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包括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根据*主席的要求,具体推动方法有几个方面:
第一,要把健康中国建设作为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确定为实施《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的重要目标和任务。*已经作出了要建设健康中国,而全民健身是健康中国建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健康的关口要前移,防止疾病的关口要前移,非常有效的办法,非常受老百姓欢迎的办法,就是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这正是体育发展的根本宗旨,正是体现了全民健身的意义。
第二,要引导广大群众建立以健身促进保健和健康的新理念,这样才有利于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有一个统计,据说在运动健身当中多投入一块钱,就可以在医疗当中减少7—8元的投入。所以,引领广大群众把以健身来促保健、以健身来促健康的理念更牢固地树立起来,就会大大推动全民健身。正因为如此,在新的周期,各级*会对全民健身事业投入更多的资金,投入更大的精力,老百姓也会从中得到更大的实惠。
第三,加强科学健身的指导,提高群众参与全民健身的水准和素养。科学健身的指导,它的重要性在于全民健身和其他事业一样,都是要讲科学的,因此科学健身指导就成为我们工作的一个重要方向。科学健身怎么进行,我们要通过各种培训、讲座来开展,这当中有一支特别的力量会发挥特别的作用,就是社会体育指导员。社会体育指导员不仅仅是基层群众体育活动的组织者,而且也是科学健身的指导者,把这部分人的作用发挥好,科学健身的指导就会有更加强大的力量。
在这里我给大家提供一个数据,由于这些年的努力,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有了很大的提高。2007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是28.2%,2014年我们又做了一次全国普查,数据上升到了33.9%。七年时间提高了5.7个百分点,能有这么大幅度的提高,和大家理念的提升,*的重视,群众的热情密切相关,其中也离不开全民健身的科学指导。我们越来越感觉科学指导在全民健身当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第四,要完善国民*监测体系和全民健身活动状况的调查制度,换句话说,就是要推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与全民健身相结合。刚才说到制作、研制这个《计划》的过程,不管是分组还是开门,这都离不开把一些基本状况作为依据,就是国民*监测情况怎么样,现在我们基本建立了国民体质监测体系,但还不够完善,覆盖面还不够广,所以要进行加强。同时定期进行全民健身活动状况的调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这也是我们为推进工作去寻找依据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五,要搭建全民健身的激励平台,创新全民健身的激励机制,拓展激励对象和范围。大家都希望健康,都希望能够参加各种体育锻炼。我们体育总局现在正在研制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和个人评选表彰办法,这就是一种激励机制。同时我们正在大力推进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这也是一种激励机制。我们还鼓励引导各个不同的体育项目根据自身特点来制定激励机制,比如游泳,这是一个广泛开展的群众体育运动,给群众颁发“金海豚”、“银海豚”、“蓝海豚”这样激励性的证书和证章。再比如武术,是我们传统的体育文化,在群众中推广群众武术段位制,也是一种激励手段。在这方面,我们还要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六,要充分发挥体育锻炼在应对人口老龄化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推广老年人的全民健身来应对老龄化的问题。根据世界上通行的标准,60岁以上的人占了全体人口的10%就算进入老龄社会,中国目前已经达到了百分之十几,已经进入了老龄社会。所以在推动老年人体育健身上,我们也采取了若干措施。在前不久,体育总局联合发改委、民政部等11个部委印发了一个《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老年人体育工作的意见》,相信这个《意见》会起到很大的作用。而且我也相信,这个《意见》出台之后,各省区市也会按照他们自身的特点和情况来制定实施细则,谢谢。
【香港商业电台记者】我们看到《全民健身计划》中任务四里提到要统筹建设全民健身的设施,我们最近看到在全国一些学校都出现了有毒的跑道事件,引起了很多民众的关注。在*电视台最近的暗访报道中可以看出来出问题只是冰山一角,有毒的跑道在全国是广泛出现的安全问题,在未来《全民健身计划》中,国家体育总局会不会有什么举措去确保包括学校在内,群众使用的设施健身、运动健身的安全问题?谢谢。
【刘鹏】这些年我们在体育设施的建设上重点进行“三边”工程,就是建设群众身边的体育设施、开展群众身边的体育活动、建设群众身边的体育社会组织。通过“三边”工程,这些年取得了很大成效。老百姓经常锻炼的全民健身路径,现在遍布城乡。以绿色通道健身步道为名称的各种方便老百姓快步走和跑步的设施也越来越多。
刚才提到的关于跑道的问题,据我所知,各级*非常重视,教育部门已经采取了坚决的措施。至于体育总局,我们今后会继续发挥我们的力量,建设好“三边”工程,继续为老百姓服好务。谢谢。
【洛杉矶时报记者】我看到了资料,还没有看到具体的数据,比如你们整个预算是多少,具体怎么花钱,你们的目标是什么?比如五年以后会把整个体系变成什么样的?
【刘鹏】记者朋友提的这个问题在我们已经公布的《全民健身计划》当中有了答案,因为《全民健身计划》一共分为五个部分:前言、总体要求、主要任务、保障措施和组织实施,所以达到什么目的、采取什么措施、怎么实行保障,在已经公布的《全民健身计划》中都已经有回答了,我在这里就不具体说了。
【中国报道杂志社、中国外文局融媒体中心记者】刚刚您提到我们需要科学健身,科学健身可能需要很多相关的体育专业的人才来指导我们的公众进行科学健身,现在有媒体报道,体育从业行业的体育专业人才相对来说比较稀少,没有办法满足很多群众的健身要求,比如健身行业,很多健身教练并没有受过系统培训或者专业的培训就上岗了,未来体育总局有没有这样的相关计划来规范相关体育行业从业者或者教育人员的上岗资格来规范这个行业?谢谢。
【刘鹏】让更多的群众做到科学健身,确实需要大量的、有这方面专长的人员来对群众进行引领辅导,在这方面我们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而且我想在这里给大家说一个数据。这部分人员分作两大部分,一种叫做志愿者性质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社会体育指导员产生的办法是经过专门的培训,考试合格发给相应的证书。社会体育指导员现在一共有几类证书:第一类是*,第二类是一级,第三类是二级,第四类是三级,这样四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谁能够成为*社会体育指导员?有几个条件,必须当了三年以上的社会一级体育指导员,经过当地体育协会的批准,可以报名参加*体育社会指导员的培训。这种培训都是在体育大学或者体育学院进行专业培训,经过一段时期的培训之后考试,考试合格颁发*社会体育指导员证书。这四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总人数全国加起来将近200万,这个数字对我们13亿人口的大国来说还是太少了,所以我们要加强这方面的培训。刚才我说到*怎么产生,一级、二级、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又怎么产生,分级产生,省这一级产生一级,市这一级产生二级,县这一级产生三级,也都是通过我刚才说的类似推荐、培训、考核的办法来产生。
另外一部分人叫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不是志愿者性质的,是以此为职业的,这部分人也要经过严格的职业培训和职业考核才能获得证书。这部分人现在总数还不多,大概是将近20万。这部分人大部分是退役的运动员,经过培训考核后把体育的培训作为职业。我们正在筹办2022年冬奥会,现在全国滑雪场有500多个,有若干教练,这些教练都属于职业性质的,这些教练绝大部分都是滑雪运动的退役运动员,经过考核取得的职业资格。我们以后还要在这两方面加强工作,志愿者性质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和职业的社会体育指导员。
现在我们还在思考另外一个路子,社会体育指导员不管是志愿者还是职业的,都经过体育院校的培训,为了使培训的量更大一些,我们考虑能否再发动一些社会力量,具有这方面资质又有这方面能力的社会力量也投入到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中,我们正在思考这件事。谢谢。
【北京日报记者】刘局刚才提到冬奥会,我不知道现在在筹办北京冬奥会的背景下,全民健身的工作有什么新的机遇和挑战?总局有什么具体措施和计划能透露一下吗?谢谢。
【刘鹏】北京联合张家口成功申办了2022年冬奥会,这也是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综合实力得到全面提升的一个体育方面的证明,冬奥会申办成功给中国冬季体育运动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给全民健身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广阔的冬季的领域。
在筹办2022年冬奥会过程中推动冰雪运动群众性活动的开展,我们已经制定和实施了一个计划,叫做“冰雪运动西扩南展”,因为在过去冰雪运动主要是在东北,而且主要在黑龙江和吉林两个省,所以要让它南展西扩。现在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效,大家也都知道,今年1月份全国冬季运动会在*举办,这是全国冬季运动会第一次走出黑龙江和吉林这两个省,大大促进了*冰雪运动的发展。下一届全国冬季运动会的举办地也已经确定在内蒙古,今后全国冬季运动会决不会仅仅局限于黑龙江、吉林两个省。同时,还要往南发展,现在全国31个省区市,已经有30个省区市开展了冰雪运动,一些南方的省市建设了不少室内滑冰馆,在一些山区也建设了不少的滑雪场。这当中值得注意的一件事,在北京的大商场当中,若干个商场都有滑冰场,和商贸结合起来。父母亲带着孩子进商场,按照一般人的习惯,男的一般不喜欢逛商场,夫人逛商场,丈夫带着孩子滑冰去,所以调动社会力量来发展冰雪运动,这也是一个证明,我们将继续发展。
另外还要发展的一个措施就是举办若干群众性的冰雪运动比赛,大家说文艺靠演出,体育靠比赛,群众体育也需要靠比赛来激励。告诉大家一个例子,首都北京现在已经建立了100多支少年冰球队,冰球队的竞赛活动经常开展。再举一个例子,还有政策的引导,2014年体育总局做了一个重大的改革决定,取消群众性赛事和商业性赛事的审批,这样群众性体育赛事非常火爆,以2015年为例,2015年马拉松比赛举办了将近200场,2016年已经有计划的马拉松比赛将超过800场,其他群众性体育活动更多。群众性体育活动一多,还起到另外一个推动作用,*要为人民办好事,于是*必须花更多的钱来建设满足群众需要的体育设施。群众性体育活动发展起来还有一个很大的好处,推动产业的发展,推动经济的发展,带动体育产业的发展。
现在中国的体育产业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有几件事很突出,就是体育用品制造业,现在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体育用品制造国,当然这里也有问题,我们的品牌不多,我们制造的品牌很多是外国品牌,大家熟悉的耐克、阿迪达斯,*不多,还需要努力。第二,高端产品不多,这也需要努力。大家参加运动会,运动会的计时计分系统,高档的、能够满足奥运会需要的咱们都不能制造。总说我们跳水很厉害,确实很厉害,跳水的跳板咱们是不能制造的,所以我们群众性的体育活动发展起来之后对体育产业的发展也是一个很大的推动,既使它能够提高品级,同时也会引导出一批中国的品牌,实实在在地为经济的发展助力。
目前中国的体育产业叫体育及相关产业,它的增加值在GDP当中占0.48%,世界上体育产业最发达的国家美国占2%,美国的体育产业占他GDP的2%,已经是美国排前十位的十大产业之一,所以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潜力非常巨大。
总之,这都是我们在筹备2022年冬奥会过程中可以得到的各种各样的发展机遇,谢谢。
【北京电视台记者】国家其实是鼓励一些学校对外开放场所和体育设施的,但其实能做到这项的非常少,这次全民计划有没有对这种政策的支持?谢谢。
【刘鹏】关于这个问题,早在几年前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等四部委就已经出台了政策性文件,就是推动学校体育场馆向青少年开放,有条件的向社会开放。这个问题解决的比较好的是北京和上海,北京和上海人口密集,老城区要建设新的体育设施很困难,找不到场地,必须发挥现有场地的作用。现有场地最大的在学校,我们做过统计,学校的体育场馆占全国体育场馆总数的66%,也就是说全国的体育场馆2/3在学校。北京和上海做得比较好,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老百姓推动出来的,老百姓要求全民健身,可是又找不到地方,*看学校有地方,于是就给学校一定的帮助和支持,推动它开放,就是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因为要开放,场地维护、人员费用等等。我问过一些开放得比较好的外地一个城市,安徽马鞍山市全部开放,我和市长、书记聊天,说你们真开明,四个部委的文件下发以来全开放了,他说不是我开明,是这样做好。他说我算了半天账,市区要建设场馆第一是没有地方,第二是花钱很多,现在我给的体育所在地的学校以适当的补贴,老百姓很高兴,钱也少花了。谢谢。
【国际广播电台记者】第一,请问全民健身的落实具体怎么落实到位?落实到每个市民当中?请您补充回答。第二,关于健身扰民的状况,广场舞一度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不知道在《计划》中有没有相应的规范?谢谢。
【刘鹏】关于《全民健身计划》怎么落实,刚才我已经做了详细的解释和说明,如果再补充一下,我觉得在*主导和社会参与这两个方面都还有巨大的空间。举例说,我去过不少城市,这些城市把一些过去闲置的土地开辟为绿地的同时也安排了健身步道,比如苏州,人口高度密集,苏州的老城刚好被运河环绕,苏州市*为老百姓着想,在环绕老城一周的河边上修了一条健身步道,十多公里长。市里的同志告诉我,市民投票说市*给市民办了什么好事,最受欢迎的就是那条步道,所以*还可以大有作为,这样可以利用场地来为群众服务是大有可为的。
社会参与也大有可为,社会参与现在已经有了若干的例子,李宁服装大家都很熟悉了,但李宁不仅仅是搞服装,他已经在好几个城市,比如在南宁、河南南阳等地出资建设全民健身活动场所,我去参观过,非常好。他给社会力量来投入全民健身作出了榜样,这样的例子我想今后会越来越多。
关于广场舞的问题,我觉得是个好事,因为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爱好,希望进行不同的体育活动,我觉得既是舞蹈也是体育锻炼的活动,前不久文化部和体育总局一起已经出台了政策性的文件,目的在于对广场舞要进行很好的引导。在发展中出现一些问题,在发展中去解决它,有些地方可能有点扰民,我想这个问题会得到解决的。
【袭艳春】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两位发布人,谢谢大家。
上一篇:私人订制和私人定制哪个正确
下一篇:健康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