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喉
白喉是由白喉杆菌所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发热,气憋,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咽、扁桃体及其周围组织出现白色伪膜为特征。严重者可并发心肌炎和神经麻痹,全身中毒症状明显。
名称:白喉
类型: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1、概况
白喉是由白喉杆菌引起的呼吸道急性传染病。主要侵犯咽喉等部位的粘膜。临床以耳、鼻、咽、喉、气管、食管等部位黏膜肿胀,形成灰白色假膜,以及由细菌毒素引起的全身中毒症状为特征。本病多见于秋冬和春季,多发生于10岁以下儿童,尤以学龄前儿童(2~5岁)发病率为高。我国各地均有发生,自解放后大力开展预防接种。
2、病因
白喉
传染源
许多年前,白喉是造成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白喉在发达国家已很少见,主要是因为这种疾病的疫苗已经广泛应用。自1980年以来,美国只有不到5例的白喉发生,但白喉杆菌仍在全世界范围内存在,如果没有广泛接种疫苗,会导致此病的暴发流行。近50年中,最大的一次暴发流行正发生在现在的俄罗斯,以及前苏联的其他国家。
传播途径
白喉杆菌通常是随咳出的飞沫经空气传播。此种病菌很少会因接触患者日用物品如衣服、玩具等而传染。通常,病菌在口腔及咽喉部粘膜的表面或附近部位繁殖,并引起这些部位感染。有些类型的白喉杆菌可释放毒力极强的毒素,而损伤脑和心脏。
人群易感性
不同年龄组对白喉杆菌的易感性差别较大。新生儿可通过胎盘及母乳从母体获得免疫,这种免疫生后3个月显著下降.1岁时基本消失。隐性感染或预防接种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免疫力逐渐增强。感染本病可获得持久的免疫力。
流行情况与流行特征
白喉在全世界各地都发病,高发区为温带。我国建国前发病率和病死率都很高,进行百白破疫苗接种后,发病率大幅度下降,发病季节在秋冬季。实施计划免疫后发病年龄明显推迟。
白喉的发病机制与病理学
白喉
3、症状
感染白喉杆菌后1~4天就会发病。初期的症状是咽喉有轻微疼痛,以吞咽时为明显。一般说来,儿童的常见症状有低热、心跳加快、恶心、呕吐、寒战和头痛。颈部的淋巴结可能会肿大。如果病菌存在于鼻腔内,患儿会流鼻涕,且经常只影响一侧的鼻孔。感染会从喉部扩散到声带,并使咽喉部水肿而减小空气的通道,出现呼吸困难。
白喉的典型表现是形成假膜。假膜是由坏死的白细胞、细菌和其他物质组成的膜状物,常位于扁桃体和靠近咽喉的其他部位。假膜很厚且硬,呈污秽的灰色。如果强行剥脱假膜,其下面的粘膜就会出血。假膜可能缩小气流的通道,或者突然完全堵塞气流通道,阻碍患儿呼吸,出现紧急情况。但是,一些较轻微的白喉,也可不产生假膜。
如果细菌释放出毒素,毒素会通过血液进入并损害人体组织,尤其是心脏和神经。对心肌的严重损害通常发生在感染后的10~14天,但也可能会在第1到第6周的任何时间。对心脏的损害可能轻微,只在心电图中显示轻度的异常;但有的也可能非常严重,而导致心力衰竭或突然死亡。
毒素通常影响特定的神经,如支配喉部运动的神经受累,可发生吞咽困难。这些神经在病程的第1周就会受到影响,周围神经在第3周到第6周开始受累,而导致四肢无力。心脏和神经的损害要经过很长时间才会极缓慢地康复。白喉也会影响皮肤(皮肤白喉)。虽然白喉在热带更为常见,但在美国也发现了皮肤白喉,特别易发生在居住条件拥挤又不讲卫生的人当中(例如无家可归者)。在极少的病例中,白喉会影响眼睛。
并发症:1.中毒性心肌炎最常见,多发生在病程的第2~3周。临床症状为面色苍白,烦躁,体查心界扩大,心音低钝,心律失常,肝肿大,心电图有异常表现。严重者可出现奔马律、心力衰竭,个别猝死。毒血症越严重,心肌炎发生越早,对重型或极重型咽白喉需高度重视。
2.神经麻痹多发生于病程的第3~4周。以运动神经受累为主,最常见为软腭麻痹,其次为眼肌麻痹,偶见面神经麻痹或颈肌、膈肌、肋间肌、四肢肌麻痹。另外迷走神经、感觉神经亦可受累。白喉致神经麻痹均能恢复,数周至数月可恢复。
4、分类
咽白喉
白喉
(1)普通型白喉即典型咽白喉。起病缓慢,表现为咽痛、发热、食欲不振、恶心、乏力。婴幼儿可表现为神态不活跃、流涎、易哭闹等。体查咽部充血,见假膜形成,初为点片状,1—2天内融合、扩大,但范围不超过腭弓。初期假膜呈灰白色,境界清,不易抹掉,强行剥离可致出血。如不及时治疗,假膜范围可扩大,超出腭弓,中毒表现重,可出现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
(2)轻型白喉症状较轻,表现为低热、咽病,假膜局限于扁桃体、腭垂,呈小片状。本病流行期间,部分患者反有咽痛和轻微的全身症状,而无假膜形成,表现为渗出性咽炎或支气管炎,临床极易漏诊。
(3)重型白喉亦称中毒型白喉。全身中毒症状重,假膜范围大,可扩展至腭弓、咽后壁及喉部,色灰黄,多因出血、坏死而变成黑褐色,口臭明显。该型患者可有心肌炎症状或周围神经麻痹等。严重可致心源性循环衰竭。
(4)极重型假膜范围更广,呈污黑色,具特殊的口臭气味。扁桃体及咽部明显肿胀,有时出现咽门堵塞。颈淋巴结肿大,周围软组织高度水肿,甚至达胸壁,状似“牛颈”。毒血症症状严重,可有超高热、烦躁、气促,面色苍白,心率增快,心脏扩大,心律失常,血压下降。预后极差。
喉白喉
约占病人总数20%,多为咽白喉向下蔓延所致,其中1/4为原发性喉白喉(多见于1~3岁小儿)。临床特征为犬吠样咳嗽,声嘶,吸气性呼吸困难。若假膜侵及支气管,病情严重可致喉梗阻表现,假膜脱落可导致窒息而死亡。
鼻白喉
原发性少见。好发于儿童,尤其要幼儿。主要表现为鼻塞;充血性浆液性鼻涕,小儿张口呼吸、吮乳困难。体查鼻孔周围,上唇皮肤发红及糜烂,个别见溃疡,其上覆盖结痂。单纯鼻白喉患者中毒症状轻。
其他部位白喉
白喉
5、诊断
医生检查咽喉痛患儿时发现假膜,则会怀疑小孩患白喉;通过用拭子从儿童喉部采取样品并在实验室中培养,如有白喉杆菌生长即可确定诊断。
1.血常规
白细胞总数增高,中性粒细胞增加,可出现中毒颗粒。
2.细菌学检查
可利用①涂片染色镜检;②亚碲酸钾涂抹试验;③细菌培养;④荧光抗体法(IFA)检测白喉杆菌。用豚鼠试验或用白喉抗毒素包被载体进行琼脂扩散试验以确定是否为毒力菌株。毒素试验则可用锡克(Schick)试验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3.白喉的疑似诊断
临床上有发热、咽痛、声音嘶哑,鼻、咽、喉等部位有不易剥脱的灰白色假膜,强行剥离可有出血者应疑似本病。
4.白喉的临床诊断
在疑似诊断基础上有与白喉病人接触史,假膜涂片镜检有革兰阳性杆菌,并有异染颗粒。
5.白喉的实验诊断
从假膜边缘取材行细菌培养,培养出白喉杆菌或IFA法阳性,毒力试验亦为阳性者。
白喉的鉴别诊断:咽白喉与急性扁桃体炎、咽峡炎以及鹅口疮鉴别;喉白喉与急性喉炎、变态反应性喉水肿及气管异物、溃疡膜性咽峡炎、猩红热等相鉴别。
6、治疗
白喉
7、饮食建议
(1)饮食宜清淡、少油腻流质半流质食物。
(2)忌辛辣刺激性和不易消化、下咽的生硬的油炸食品。
(3)流行季节可饮萝卜汁、青果汁、鲜芦根汤等,有预防作用。
(4)发病期间,可细嚼酱茄子咽汁,饮丝瓜汁,化饮柿霜(3克)汁,均有治疗作用。
(5)不吃或少吃生冷的食物,也不要喝酒。
(6)服用青霉素类抗生素、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或四环素类抗生素时,还易造成B族以及维生素K流失,引起情绪低落、脾气暴躁及心悸、便秘等。抗生素的作用是杀菌,而酸奶中的活性细菌会被抗生素杀死,所以吃抗生素一定要跟喝酸奶的时间错开。
(7)抗生素在杀死致病菌的过程中,也会杀死体内一些对健康有益的细菌,让你食欲降低、乏力、白细胞数量下降。服用青霉素类抗生素、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或四环素类抗生素时,还易造成B族以及维生素K流失,引起情绪低落、脾气暴躁及心悸、便秘等。在服用抗生素期间可每天喝一杯酸奶。多吃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
(8)因红霉素为碱性药物,故在用药期间,不可过食酸菜、醋、咸肉、山楂、杨梅、果汁等酸性食物,否则会发生酸碱中和而影响吸收,降低药效。
(9)链霉素在碱性环境中作用较强,多吃各种蔬菜、豆制品等食物,可碱化尿液,能提高红霉素疗效,而肉、鱼、蛋、乳制品与素食混合可酸化尿液,降低红霉素疗效,故应避免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