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寺岭镇

科普小知识2022-12-21 23:58:07
...

巴中市辖镇。1951年置寺岭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市境东北部,距市府29公里。面积33.5平方公里,人口0.7万。日照时数1462小时,降水量1119毫米,无霜期275天,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适宜,四季分明,冬暖、春旱、夏热、秋凉。

中文名:寺岭镇

行政代码:511902207

身份证前6位:511902

长途区号:0827

邮政编码:636601

隶属政区:巴州区

行政级别:镇

车牌号码:川Y

辖区面积:33.5km2

人口数量:约7000人

人口密度:209人/km2

1、地方简介


寺岭镇

巴中市辖镇。1951年置寺岭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市境东北部,距市府29公里。面积33.5平方公里,人口0.7万。凌(云)南(阳)公路过境。辖寺岭、茶园、狮子寨、花场、天堂、安家坝、鸡公寨、金石、大寺9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酿造、农产品加工等厂。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兼产蚕茧。风貌独特的鸡公寨,曾是峨嵋电影制片厂外景地。

2、地形地貌


寺岭镇

巴州区寺岭镇地形复杂,最高海拔1220米,最低海拔271米。大概可分为三个地貌区:(一)米仓山南坡中山区。包括南江大部,通江北部,米仓山由西向东南绵亘于本市北部边缘,山脊起伏蜿蜒,海拔2000~2200米,相对高差可达1000米。西有光雾山海拔2503米,东有挂宝岩2018.6米,光雾山为本市最高峰。(二)北部低山。包括巴州区和平昌全部,通江大部,南江南部,这些地方经流水切割后形成台状、桌状方山或低山,海拔600~1600米,相对高差200~1000米。(三)丘陵地带。主要分布于巴州、平昌的河岸地带,深丘居多,间杂有成片的冲积平坝。

3、气候特点

巴州区寺岭镇属境内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7℃。日照时数1462小时,降水量1119毫米,无霜期275天,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适宜,四季分明,冬暖、春旱、夏热、秋凉。

4、生物资源

巴州区寺岭镇被誉为镶嵌在大巴山南麓的绿宝石,是一块资源富集的宝地。全区森林覆盖率达50.2%,森林蓄积593万立方米,已发现有各类乔木、灌木、草本、蕨类、菌类植物600余种,其中国家重点Ⅰ级保护植物3种、Ⅱ级保护植物10种。有野生动物498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的Ⅰ级保护野生动物2种、Ⅱ级保护野生动物23种。可供药用的草本植物有200多种。盛产水稻、玉米、小麦等10多种粮食作物和蚕丝、芦笋、柑桔、生姜、黄花、金银花、甘蔗500多种经作产品。特色产品大罗黄花年产量约1000吨金银花年产量约4500吨,银杏、天麻、黄柏、杜仲、木瓜等200多种名优中药材年产量达2万吨以上。

5、经济发展

巴州区寺岭镇被誉为镶嵌在大巴山南麓的绿宝石,盛产水稻、小麦、玉米等10多种粮食作物和蚕丝、柑桔、烟叶、生姜等500种经济作物以及桔梗、沙参等200多种名贵中药材。农村经济狠抓以“池园经济”为特色、以农户“五改三建”为内容的文明新村建设。全市粮食产量1998年突破60万吨大关,年均为国家提供商品粮15万吨,成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和粮食生产交售大县。

6、行政区划

寺岭镇区划

511902207001210桂花井区

511902207002220南垭区

511902207200210寺岭村

511902207201220茶园村

511902207202220狮子寨村

511902207203220花场村

511902207204220天堂村

511902207205220安家坝村

511902207206220鸡公寨村

511902207207220金石村

511902207208220大寺村

511902207209220天南村

511902207210220高顶寨村

511902207211220板桥口村

511902207212220方碑村

511902207213220贺家河村

511902207214220三清界村

7、地方特产


大罗黄花

大罗黄花

大罗黄花是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大罗镇的特产。大罗黄花菜条丰润,色泽金黄鲜艳,肉质滋润,油分大,弹性强,香气纯正、浓郁,味道鲜脆可口。大罗黄花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大罗镇黄花种植历史悠久,据史载,民国27年就开始种植黄花,70年代,黄花得到迅速发展,年产约8万斤,曾拍成纪录片《高举红旗抓住钢,大罗黄花分外香》在全国播放。改革开放后,这里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年产量达10.93万斤,曾被列入全省生产基地;二十世纪后历史最高产量达60余万斤,收入300多万元。迄今,黄花在大罗镇的发展历史已有80余年。

巴州区东邻达州,南接南充,西抵广元,北接陕西汉中,东西长72公里,南北长62公里。幅员面积2562平方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06°21′~107°7′,北纬31°31′~32°4′。最高海拔1460米,最低海拔301米。大罗黄花最佳生长地域为大罗镇、鼎山镇、羊凤乡、凤溪乡、龙背乡、梁永镇等乡镇。

大罗黄花菜条丰润,色泽金黄鲜艳,肉质滋润,油分大,弹性强,香气纯正、浓郁,味道鲜脆可口。产品外观无意味、无冻害、无病虫害、无机械伤、无腐烂。大罗黄花营养物质丰富,尤其是品种“七根须黄花”,其花内长有雌雄一体的7根花须,品质特优,其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含量丰富;胡萝卜素含量极高,维生素B2的含量更是大于其它同类产品,并富含大量的矿物质富,较国内其它地方如甘肃、湖南、省内渠县等地种植的“五根须”黄花的品质明显高出一筹。

2013年,巴中市巴州区经作站申报的“大罗黄花”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大罗黄花划定的产地地域保护范围:包括巴州区境内大罗镇在内的38个乡镇和6个农村办事处,具体为:大罗镇、鼎山镇、羊凤乡、凤溪乡、龙背乡、梁永镇、金碑乡、玉山镇、舞凤乡、关公乡、三星乡、清江镇、兴文镇、水宁寺镇、曾口镇、三江镇、兴隆场乡、石城乡、尹家乡、群乐乡、双胜乡、万安乡、下八庙镇、茶坝镇、观音井镇、光辉乡、花溪乡、大和乡、恩阳镇、花丛镇、柳林镇、青木镇、化成镇、官渡乡、凌云乡、渔溪镇、三河场镇、大茅坪镇和回风办事处、江北办事处、宕梁办事处、东城办事处、西城办事处、玉堂办事处。总保护面积30000公顷,年产量11万吨。

8、附近景点


南龛摩崖造像

南龛摩崖造像

巴中南龛古窟造像位于巴城南一公里的南龛坡山,南龛古窟岩石壁立,高十余丈,长数百尺,方正如削,列层分龛,镶佛累累,南龛造像精巧玲珑,姿态各异,气质浑厚,端庄丰满,神情潇洒,典雅大方。巴中曾荣获石窟之乡美名,它有东龛、南龛、北龛、西龛,尤以南龛最胜,规模宏大,雕嵌玲珑,栉比相连,巴中南龛古窟是古代劳动人民巧夺天工的艺术精品,是古代石窟艺术的优秀代表,是巴州古文化的历史见证。

南龛古窟造像,始创于南北朝,随庙不断增镌,形成了规模宏大的石窟群。现有造像一百三十七龛,二千余尊,有经幢十四座,造像碑十则,新建碑四则,严武(唐巴州牧)“奏表”碑一幅,题记五十条,诗文五十二首,造像精巧玲珑,姿态各异,气质浑厚,端庄丰满,神情潇洒,典雅大方。南龛造像以佛教为主的宗教艺术,造像主要有“法身佛”、“三世佛”、“释迦佛”、“延古佛”、“鬼子母佛”、“七佛”、“千佛子”、“阿弥陀佛”、“双首佛”、“延生佛”、“双背佛”、“观音菩萨”、“地音菩萨”、“如意轮观音”、“毗沙门天王”、“八部0神”等。造像大部分是盛唐前后的作品,少数是南北朝、宋代及近代作品。

巴中南龛古窟造像的特点是身躯健美,面容丰满,衣饰富丽,如107龛的卢舍那佛像,身高4.45米,铁红加跃坐,头戴华玉的花冠,身着袒右肩袈裟,面容饱满,唇润卧丰,身躯健美,表情庄严肃穆,充分表现出令人皈依的艺术魅力;第116号龛在高2.7米、宽4.2米的龛窟内雕刻了93尊佛像,龛中的天王像,脚穿草鞋,别具一格,很富有当时川北坟特色;第53号龛和76号龛的一佛二弟和八部0神龛,布局严谨,雕刻精巧微妙。

南龛古窟造像在人物特点上是相当分明的。菩萨像,体态优美,和谐生动;力士像,威风雄健有力;飞天像,形象优美,生动活泼,雕刻精巧,质威较强。这些造像多采用高浮雕的刻法,衣纹和缨络用流畅和明快的阴刻线条,刀法纯熟,洗练。不但表述了不同内容的佛传式“经变”故事,而且还形象地反映了不同时代的美学标准,社会生活面貌。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充分体现了古代匠师的聪明才智,为我们研究历代政治、经济、文化等提供了十分有价值的资料。巴中南龛坡现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顶建有记载6550余名红四方面军将士简历、照片及5000余件手迹的川陕苏区将帅碑林;山腰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由-亲笔题写馆名的川陕革0据地博物馆,馆藏文物2万余件和1800多万字的史料,再现了红四方面军的丰功伟绩,现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上一篇:光辉镇

下一篇:磅清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