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铁片大鼓

科普小知识 2024-04-15 23:12:42
...

铁片大鼓,曾名“乐亭大鼓”或“铁片乐亭大鼓”,以演唱时敲击铁片(实为铜片)而得名。是上世纪二十年代,由著名艺人王佩臣在天津使之成型的曲种。流行于津、京地区,颇受观众欢迎。

中文名:铁片大鼓

别名:乐亭大鼓

创始人:王佩臣

创立年代:20世纪20-30年代

艺术特点:唱腔婉转,通俗数叙

流行地区:天津、北京

代表曲目:《玉堂春》、《王二姐思夫》等

1、简介


铁片大鼓

铁片大鼓又名乐亭大鼓,是天津著名曲艺表演艺术家王佩臣先生所创立,它源于民国初年在河北方向流传的部分小调,如通俗调、京东调、乐亭调等。20年代王佩臣随父在河北方向作艺,30年代初进入天津为了适应观众的欣赏习惯,将曲调进一步规范,由于她用铁梨花点击板,形成自己的风格,所以定名为“铁片大鼓”。

2、历史渊源

原始的铁片大鼓,是上世纪初在北京东部的通县、三河县流行的一种农村打鼓说书形式,传说为“乡间马小二所创,以鱼鼓伴奏、后至三河县易以大鼓”。还有一说是由山东梨铧(花)大鼓衍变而成,经分析其主体唱腔似无渊源关系。就目前唱腔来看,它与当时流行于京东地区的“落腔调”(也名“五音大鼓”)、“奉调”(不是东北的奉调大鼓)都有关联。当然在其发展过程中已形成自己的风格。在分析曲种音乐起源时,某个曲种不可能即是由某个曲调直接演变的。因为任何一个曲种的形成,都是几代艺人在群众文化创造的广泛基础上,逐步归纳、革新、发展而成的。这样的事例,在曲艺史上屡见不鲜。

当铁片大鼓初步形成后,先在通县、三河县流传,敲击铁片即在此时开始。民国初年铁片大鼓艺人进北京献艺,在天桥及东、西两寺(隆福寺、护国寺)庙会上“撂地”演出。因曲种产自京东地区,遂名“乐亭大鼓”。实际上与唐山、乐亭地区的“乐亭大鼓”毫无渊源。其唱腔、板式也较“乐亭”浅易。有时称“铁板大鼓”。

铁片大鼓形成初期,主要以演唱长篇大书为主。像:《回杯记》、《少英烈传》、《书囊记》等,间或也演出一些短篇曲目。如:《宝玉探病》、《劝嫖交友》等。当时代表艺人有:王宪章、车汉文(王佩臣之父)、张士成、王瑞喜、蔡瑞喜等。

到了二十年代,这一说唱长篇鼓书的形式逐渐衰落。仅王佩臣活跃于京津两地。当王于天津曲坛初露头角后,感到欲在天津这样个商埠码头站住脚适应城市观众,必需改大书为小段。同时还需顺应市民观众的求娱心理、调整曲目内容,否则无以立足。当时天津时调正值兴盛之际,就是适应了市民阶层的低层次的求娱畸型心理而立足的。于是王佩臣发展了一批反映妓院生活的曲目。如:《独占花魁》、《妓女告状》、《妓女自叹》、《劝嫖交友》、《玉堂春》等。这些曲目的思想内容总的来看还是健康的,但其中不乏自然主义的描绘,加上一些“现挂”,格调颇不高尚,联系当时天津的社会背景,王的这一变化还是可以理解的。另外,当时天津经济、文化生活极为丰富、观众已对传统故事熟知、希求听到优美的唱腔。这一转移先自戏曲开始,“花部乱弹”取代了昆曲。曲艺的京韵大鼓、梅花大鼓,代替了古老的木板大鼓、北板大鼓,很多新兴曲种(如:乔派河南坠子)皆于此时兴起。于是在这种文化背景下王佩臣结合铁片大鼓曲目内容,与芦成科合作着力发展唱腔,突出柔、媚风格。在音乐前奏上“掏”、“闪”多,曲调下行多,且唱腔多用不稳定音(如:2、4、6),唱词中衬字也多,形成一种独特的“酸”“俏”韵味,一时享誉津门,被称为“醋溜大鼓”。尤其当《独占花魁》灌制唱片后,大街小巷纷纷传唱,不胫而走,声誉日上。被称为“鼓界三绝”之一。

铁片大鼓自王佩臣创建成型后,历经三十~四十年代屡演不衰,成为天津曲坛的主要曲种。她曾传有弟子:靳遏云、小佩臣(佟慧莲),惜多中途弃艺未接衣钵。

建国以后,铁片大鼓曲目内容有了根本改变,相应的唱腔曲调也进行了调整。突出发挥其数叙特长、风格趋于朴实。王佩臣及其弟子新韵霞、刘秀玲、姚雪芬演唱的:《平安家信》、《赶慢车》、《良心》均在原来铁片大鼓基础上有所创新。虽然音乐改革变化不大,但此曲种的面貌已大为改观。

3、结构形式

铁片大鼓是板腔体曲种。其唱腔音乐较为简单,只有一个板式(即一板到底)和上下两句唱腔旋律。演唱时以速度变化来调节故事发展之递进,速度先慢后快、音符先繁后简。是个较原始的板腔体曲种。

铁片大鼓的总体结构是:

前奏(大过门)——慢板——间奏(过门)——慢板——间奏——“中板”(快速的慢板)——间奏——“紧板”(快速的中板)——尾腔。

前述铁片大鼓只有一个板式(一板三眼),中板、紧板的名称只标志速度的递增,并无节奏上的变化。中板比慢板快,紧板比中板快,紧板进入故事高潮时更是快上加快,这种模式在一些原始板腔体曲种中大量存在,而铁片大鼓运用得更为精到。

4、唱腔板式

铁片大鼓主体唱腔为两个乐句。头眼起唱落在板上。上乐句落音不太规范,以2、4、6居多,下乐句落音皆为宫音(“1”)。是个以五声音阶为基础的六声宫调式。因为,我们遍查所有铁片大鼓唱段曲谱,其唱腔旋律没有出现“7”音。

铁片大鼓唱词句格虽也为七字句或十字句,但由于它每句里均有衬字,填补了各词组之间的空隙。所以其唱腔旋律没有明显的分节现象,(京韵大鼓、梅花大鼓的唱腔均呈分节状态,即每个乐句分为三个小乐汇)。歌来有连绵不断的感觉。上句或下句唱腔都以“起——挑——落”规律行进。

铁片大鼓每落(自然段)结尾时,没有特殊的“甩腔”,只是把最后一个字变慢拖长,且每落结尾均如此,连全篇结束的尾腔也同前边一样。

有的唱段为了调节和丰富音乐色彩,在开始的头四句唱腔里,把第三句落音与前两句落音作了调整,出现了近似“四乐句”的模式。“起,承、转,合”倾向比较明显,可惜并不是每个唱段均作如此处理。

5、伴奏音乐

铁片大鼓的伴奏音乐,共有三部份。

前奏(俗称大过门)是演唱前的引子。过去前奏较简单,与今天的间奏曲调相同,仅能起过门作用。后经乐师们的设计、创造,发展的曲调相当华彩。其节奏是一板三眼(四分之四),共有十三小节,曲调华丽流畅,是个完整的七声音阶宫调式乐曲,虽然仅用手弦演奏,但配以铜板和鼓,奏来红火热烈别有情趣。

间奏(即段落间的过门)是每段落腔后的乐曲,过去只有一个间奏,各个乐师演奏的曲调虽繁简不同,但都较平淡。后乐师们在新前奏的启发下,生发出一个新间奏,色彩颇为华丽、节奏火爆。

“垫头”(即上乐句与下乐句之间的过渡性音乐)只在慢板时使用。如尾音只一拍(落在板上)垫头为四拍;尾音唱成两拍时,垫头则为三拍,其音符多为宫音“l”。即所谓“板不够,垫头凑”。因为它只起填补板数作用。当慢板唱成快速时,就不用加垫头了。

6、演唱、伴奏手法

铁片大鼓是一人演唱的“打鼓说书”形式,演员手持鼓、铜板击节,间作表演。伴奏仅为一大三弦,弦式是151。伴奏旋律是与唱腔同曲同度的随腔伴奏。在前奏和间奏过门时,以处理成“下滑音”居多,即每个音皆在其上二度滑下,构成一种特殊的弹奏风格。在伴唱时则刻意地伴随演唱的旋法上下滑行、细腻地炉托、乐器声音具有很强的歌唱性,间有‘学舌”现象,与唱腔达到水乳交融程度,乐师不谙唱腔旋律,是无法胜任伴奏的。“三分唱七分随”在这里表现的更为突出。当年王佩臣和芦成科珠联壁合的演出,给观众留下极深的印象。

铁片大鼓的演唱风格,突出一个“酸”字。从音乐上分析,演唱时每句唱腔皆有下滑倾向,且每个字的音符都呈不稳定状态,不仅落音落在246这些不稳定音上,每个音符在演唱时也都在音的上下方游移(我们曾试过以钢琴来弹奏其曲谱、发现几乎每个音都与录音音响不合。)。另外,铁片大鼓的“衬字”带来了很多“嵌音”小音符,这样使得各音符间均有微小的过渡,听来细腻融合。当进入快速时,又演唱得非常利落。故大家对这种“醋”、“俏”特殊风格,称为“酸溜大鼓”!

7、曲目

铁片大鼓的短篇曲目,大都是进入城市后,特别是在天津成型后,逐步规范创设的。唱段风格多样,以哀怨故事为其擅长,能发挥其演唱特点。有些叙述性较强或带有幽默情节的唱段,在唱段后半部发挥的较好前半部较差。保留下来的曲目有:

《兰桥会》、《小寡妇上坟》、《朱买臣休妻》、《王二姐思夫》、《红月娥作梦》、《刘伶酒醉》、《姜太公卖面》、《诸葛亮招亲》、《高亮赶水》、《玉堂春》、《三堂会审》、《宝玉探病》、《独占花魁》、《妓女自叹》、《妓女告状》等。

上一篇: 天津时调

下一篇: 上海说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