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渔鼓
桂林渔鼓俗称道情,是桂林市的地方传统说唱艺术。宋朝由北方传入桂林,结合桂林方言特点而形成,在叙事的作品当中经常使用,声情并茂,十分感人。2010年桂林渔鼓被列入自治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目录。201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申报的桂林渔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1、历史渊源
桂林渔鼓,鼓曲类道情分类曲种。又名广西渔鼓。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代表性民间说唱艺术形式之一。由道情演变而来。受湖南渔鼓影响颇深。形成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说唱艺术是在本世纪50年代初,以艺人王仁和自编自唱的现代曲目《王老头子学文化》为代表作。传统渔鼓演唱形式简单,一人“打单筒”,自敲自唱。现今则较灵活多样,有二人或多人的“走唱”,以唱为主,表演为辅。
过去,除鼓与板,没有别的乐器,现逐渐发展成包括中阮或琵琶在内的民乐伴奏模式。
桂林渔鼓的源流:
具有悠久历史的桂林,随着秦始皇开凿灵渠沟通了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以来,中原文化源源不断地传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民俗民间文化,桂林渔鼓就是其中的代表。宋代曾在桂林任通判的周去非在《岭外代答·平南乐》中记载了当地人能歌爱乐的情景:“广西诸郡人多能合乐,城郊村落,祭祀婚嫁、丧葬,无一不用乐,虽耕田亦必口乐相之,盖日闻鼓笛声也。”这里描写的仿佛就是桂林人唱渔鼓的情景。
源于古代的叙事讲唱道情的桂林渔鼓以伴奏乐器“渔鼓”而得名,是鼓曲类道情分类曲种,是广西代表性曲艺形式之一。但渔鼓在桂林真正走进千家万户也是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苏韶芬老师介绍,桂林渔鼓的叙事讲唱道情表演形式受湖南渔鼓影响颇深。明末清初、民国期间都有湖南的渔鼓艺人在桂林传唱渔鼓,并落户桂林,开了桂林渔鼓的先河。此后,桂林的市井坊间乡村瑶寨都有渔鼓的鼓声荡漾。据说在清末民初,一些堂馆请民间艺人开本唱书,一个故事连唱几天,听众不但未减,反而越来越多,有的人听后回家自制渔鼓,在家中自打自唱,自娱自乐。
桂林渔鼓
上个世纪30年代,在桂林市场、码头这些热闹的地方都会看见渔鼓艺人手拍渔鼓演唱,当时的曲调比较单一,但内容很吸引人,一个曲本唱上数月,听众也会百听不厌,听久了那简单的曲调都能哼上几句。在20世纪30年代,在当时负有盛名的桂林盲艺人王仁和向已落户桂林的原湖南祁阳的渔鼓艺人和桂林兴安的渔鼓老艺人学习渔鼓,在掌握了渔鼓的基本曲式唱腔的基础又上发挥自身的艺术素养把这门艺术的潜质充分的进行挖掘,形成了渔鼓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说唱艺术风格。他经过多年探索在继承渔鼓音乐的基础上广为吸收当地民间艺术的元素又创造了南北路板式变化体,北路表现明朗、欢快、高亢、激昂的情绪,旋律多在1653间回转,南路则表现忧郁、低沉、思索、悲愤之情,旋律多在3265间回旋。1953年初,王仁和创作和演唱了桂林渔鼓现代曲目《王老头子学文化》,并成为代表作。后来他又创作演唱了荣获广州军区文艺汇演五项大奖《水上抓匪》等曲目,使桂林渔鼓名动四方。逐渐流传到桂北、桂中、桂东各地,展现出特有的丰姿。
桂林渔鼓在桂北地区仍受当地老百姓欢迎。当地老百姓在老人过世办丧或者老人过寿,年轻人结婚等场合,都会请渔鼓艺人来唱渔鼓。桂北的许多村落都有庙会,在传统庙会上,也会请渔鼓艺人来表演。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有人在全州县东山瑶族乡锦荣村吊水井屯,收集到李邱田于光绪三十三年保存的渔鼓唱词木刻本《三姑记》,这篇长达六百多句的《三姑记》渔鼓道情,在桂北兴安,全州,灌阳、资源等县的民众心目中,几乎与《梁祝故事》《白蛇传》一样,家喻户晓老幼皆知。桂林渔鼓也因这样的演出场合,演唱的曲目更多的是反映劳作、生活的作品。这些作品都贴近百姓的生活,容易引起共鸣,因而能长唱不衰。
2、传承价值
桂林渔鼓具有300余年的历史,2010年被列入自治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目录。桂林渔鼓从形成至今,积淀了非常丰厚的文化内涵,有着不可低估的价值。
苏韶芬介绍说,桂林渔鼓是桂林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多地域文化融合的“活化石”,从其中折射出古代社会生活的人生百态,对研究广西的生活史、曲艺史等很有借鉴意义。
桂林渔鼓
桂林渔鼓是广西代表性民间曲艺形式之一,它吸取了湖北道情、祁阳渔鼓、全州渔鼓的音乐元素,又独具自身风格,曲目的内容有厚重的文化底蕴,丰富了广西曲艺历史、民间艺术史、音乐史。同时,桂林渔鼓作为珠江流域、长江流域民间曲艺的结晶,记录和印证着中原文化、楚文化与骆越文化之间的相互传播、撞击和交融的历史。在桂林流传着一句俗话:打渔鼓,唱道情。把桂林渔鼓对其他民间音乐的吸收、借鉴特色作了生动的表达。桂林渔鼓在发展过程中,除融入、吸收了本地民歌以及说唱、戏曲音乐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其源头与楚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传承谱系则反映出这门民间艺术的流变结果。描绘出桂林人兼收并蓄的文化特质。另外,桂林渔鼓的曲词生动形象,有着较高的文学价值,具有深厚的社会、历史、文化研究价值。
3、传承保护
为了保护传承桂林渔鼓,上世纪80年代初期,桂林市群众艺术馆、桂林的民间文艺家就着手搜集、整理、研究桂林的地方传统艺术,出版了《桂林渔鼓传统曲目、优秀作品集》。书中精选桂林渔鼓传统经典曲目长篇3部,中篇4部,原创优秀作品12部,基本涵盖和代表了桂林渔鼓艺术的最高水平。
在当天的讲座上,曾荣获中国曲艺牡丹奖、被授予新中国曲艺60年“突出贡献曲艺家”称号的李侃老师,与在场师生分享了关于渔鼓唱词写作的经验。桂林渔鼓创作者们也应着对时代的需求而不断推陈出新。
曲艺的根本属性是唱故事,渔鼓不能例外。桂林渔鼓是由道情发展而来的,俗话说“打渔鼓,唱道情”,就是把这两者联系起来说的。自元、明到清,这种演唱形式逐渐发展用来唱公案、神话及民间故事,在内容上起了很大的变化。新中国成立后,文艺工作者继承和发扬了渔鼓有说有唱的传统,比较定型用来演唱有人物有情节的故事或事件,及时反映我们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
李侃老师称,现在演唱一个桂林渔鼓段子一般在十分钟左右(如果电视亮相最好不超过7分钟),写五六十行即可。由于篇幅短小,这就要求渔鼓的内容只能截取生活中的一个横断面,并且这个横断面应该具有故事性。如果要深刻地反映社会本质,这个横断面还最好能接触社会的矛盾冲突,使作品具有典型意义,见思想、见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