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渔鼓
渔鼓是说唱艺术,是以唱为主,以唱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的一种曲艺形式。渔鼓在湖南的民间广泛流传,2014年11月11日,湖南渔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历史渊源
渔鼓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说唱文艺形式,它的主要伴奏乐器是一个竹筒,配合唱腔,击拍发声,很有特色,叫做“渔鼓筒”,所以一般称为“渔鼓”。也有称作“道情”或“道情渔鼓”的。道情产生很早,唐朝就已流行,原是民间流传的乐曲,是从民歌小调发展而来,后为道士宣扬道教思想的一种文艺形式。宋时有了渔鼓击拍的伴奏乐器,元代城乡有民间渔鼓流行,明清两代渔鼓道情也很盛行,遍及全国广大地区。渔鼓多是说唱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也有许多是宣扬道家“超脱凡尘”、“警醒愚顽”的宗教思想。
宋朝以来,有文人和道士用词或散曲拟作的道情,大多不能演唱,乃表现旷达闲适、离俗遁世的消极情绪。清代王夫之的《愚鼓词》二十七首,徐大椿的《徊溪道情》和郑板桥的《道情》十首等,多为“逍遥自在”或“警世闲游”之作。
渔鼓在湖南的民间广泛流传,各地有关渔鼓的起源传说不一。衡阳渔鼓传说是唐时张果老所创始,武冈渔鼓传说来自吕洞宾,安江渔鼓传说是韩湘子留传后代的。各种传说都是无稽之谈,不足为信。但有一点是一致的,渔鼓道情的起源发展与道教道士有密切关系,是宣传道家思想的民间文艺形式。
2、流行区域
湖南渔鼓在湘南一带非常盛行,除衡阳渔鼓以外,还有流行祁阳、常宁、未阳、郴州、零陵等地的渔鼓。湘南渔鼓音乐总的待点是长于叙事,容量较大,音调高亢、跳跃,能表现不同的内容和情绪。
湖南渔鼓
湘中渔鼓流行长沙、湘潭、株州、宁乡、益阳等地。曲调平稳流畅,宛转动听,旋律性较强。湘西渔鼓流行永顺、桑植、大庸、沪溪、花垣等地。曲调粗犷高亢,刚健清新,在基本曲调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唱词内容的需要,吸收多种民间音乐的音调以求丰富提高,创造出了富有湘西风味的渔鼓音乐。
2014年,湖南省文化馆将九澧渔鼓、零陵渔鼓、祁东渔鼓三个省级非遗项目整合成“湖南渔鼓”。同年,湖南渔鼓成功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3、表演形式
渔鼓是说唱艺术,以唱为主,是主要的艺术表现手段;以说为辅,是辅助性的艺术因素。唱词的写作与唱腔的运用是渔鼓作品的中心环节,是叙述故事内容,描写人物形象的主要部分。演唱者怀抱渔鼓筒,手打简板,加上适当的表演,采用立唱或坐唱的方式向听众进行演唱。道白在渔鼓创作中虽是辅助性的,但却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与唱词的作用一样,也要叙述故事,描写人物。
湖南渔鼓
唱词与道白相辅相成,互为作用,共同为创造作品的艺术形象服务。在说与唱的相互关系上,渔鼓不象丝弦、花鼓、小调那样,唱词占主导地位,道白是从属性的。
从说与唱的地位与作用来看,渔鼓同于弹词,唱词占着主要的位置,道白也有重要的篇幅,有时道白的叙事写人的比重是相当大的。一般说来.道白在渔鼓作品:中占三分之一的篇幅,但在一些传统的渔鼓曲目巾,如衡阳渔鼓《碧玉瞥》、《滴血珠》等,在某些段落中几乎占有一半的位置。它与唱词的任务与作用一样,比较详细地叙述故事,深入地描写人物,灵活地运用说表手段。在渔鼓的说唱表演中,湖南渔鼓吸收了评书和戏剧的艺术方法,各种民间文艺形式的影响丰富和提高了渔鼓的说唱艺术。
4、艺术特点
1、有广泛的民众。
湖南渔鼓艺人较多,曲目量大,听众较广;张家界、湖北等周边县市均流传湖南渔鼓。湖南渔鼓不仅活跃在农村文化场所、田间地头及山村角落,而且更活跃在城市的茶馆酒楼,听众少则几十人,多则数百人,尤其是都市的夜生活时间,听听渔鼓说书,休闲、纳凉、取悦,听众有老有少,并且年轻化、家庭化趋势上升。
2、有通俗的语言。
湖南渔鼓顾名思义,是本地的民俗文化。艺人们大都来自民间,平时生活在民间,收集整理交流也在民间,所演唱的渔鼓曲目,无论历史故事还是民间故事,无论是诗白还是唱词道白,语言均通俗生动。地方方言韵味浓,口语直白,幽默风趣,常常满场喝彩,作品千锤百炼,被艺人们代代传唱,其精彩语言增添了作品分量,容易被听众接受。这也是湖南渔鼓生命力所在。
3、有简便的方式。
如前所述,传统湖南渔鼓演唱形式为一人演唱、一人多角,自问自答、自唱自奏,其特点只要有观众需求,随时随地可以唱独角戏(含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仙人与凡人),不择演出舞台和灯光音响道具及乐队,不择观众多寡(1人2人也演),这种简便灵活的演出形式在我国南方数百种艺术门类比较中,是不多见的方式,值得研究和推广。
4、无固定音高的伴奏。
湖南渔鼓的四件实物,既是道具又是乐器,这种乐器无固定音高,替代打击乐功能,艺人们根据剧情需要,敲打出数十种节奏形态,与唱词道白或剧情融为一体,和谐动听。可以想象,若无这些乐器的伴奏,则不能称为渔鼓,其听觉感也大打折扣,其演唱节目也苍白无趣。另一方面,四件渔鼓乐器的运用,既考量了渔鼓艺人扎实的基本功,又调剂了欣赏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