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和会
巴黎和会是一战结束后的1919年,胜利的协约国集团为解决战争所造成的问题以及奠定战后的和平而召开的会议。这个和会是胜利国举行的和会,又是个大国操纵的和会。美国总统威尔逊、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主导了和会的进行。和会上签订了处置德国的《凡尔赛和约》,同时还分别同奥、匈、土等国签订了一系列和约。它们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一战后由美、英、法等主要战胜国主导的国际政治格局。会议通过一系列措施来重塑现实政治格局,遏制德国等战败国以及苏俄,与此同时又通过筹组国际联盟来企图建立理想的国际外交规范。1919年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为中国现代史的开端,原因之一即与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及其引发的五四运动密切相关。
中文名:巴黎和会
英文名:ParisPeaceConference
会议地占:巴黎
会议时间:1918年
参加国家:英,法,美,意,日、中国等32国
人数:1000多人,全权代表70人
重要人物:劳合·乔治,克里孟梭,威尔逊
结果:签订《凡尔赛和约》,成立国联
性质:一战战胜国的帝国主义分赃会议
相关事件:触发“五四”运动
中国代表:顾维钧、王正廷等
1、历史背景
巴黎和会
2、会议简介
巴黎和会
3、中国拒绝签字
原因
巴黎和会
本来中国当时参加了协约国,对同盟国作战,曾支援协约国大量粮食,还派出17.5万名劳工,牺牲了2000多人。作为战胜国的中国,索回德国强占的山东半岛的主权,这是顺理成章的事。但英美法却做主要送给日本。而卖国求荣的中国的北洋军阀*都准备签字承认这个丧权辱国的条约。
中国人民忍无可忍,终于爆发了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
在全国人民的支援和影响下,中国代表团向和会提出两项提案: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取消日本强迫中国承认的《二十一条》,收回山东的权益。
但提案被否决了,而卖国的北洋军阀却命令中国代表团在和约上签字。6月27日清晨,在巴黎的华工和中国留学生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活动。6月28日,三万多华人齐集在中国代表团的住所外面。
中国代表团终于发表了一项声明:“山东问题不解决,我们决不在和约上签字!”
中国议案
中国是战胜国之一,代表团由北京和广州派官员联合组成,有北京外交总长陆征祥﹑驻英公使施肇基﹑驻美公使顾维钧﹑驻比公使魏宸组及广州的王正廷等。中国代表团最初还对和会抱有很大的希望,因此,在提交的议案中提出了以下8个条件:
一,废除*范围;
二,撤退外国军队、巡警;
三,裁撤外国邮局及有线无线电报机关;
四,撤销领事裁判权;
五,归还租借地;
六,归还租界;
七,关税*权
八,废除“二十一条”
4、和会结果
概括
巴黎和会
疆界的决定
在1918年11月11日停战时,就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给法国,恢复法国在普法战争前的疆界。北石勒苏益格经过公投,回归丹麦。承认波兰独立,并给予波兰海岸线。把原属波兰的领土归还,包括西普鲁士、波森省、部分东普鲁士及部分上西里西亚;东上西里西亚予捷克斯洛伐克。但泽由国际联盟管理,称为但泽*市。割让尤本及萨尔梅迪给比利时;克莱佩达地区给立陶宛(1923年)。萨尔煤矿区由法国代管15年,然后由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德国承认奥地利独立,永远不得与它合并。意大利取得伊斯达尼亚和提洛尔。承认卢森堡的独立。归还在山东的权益给中国;但后来因为二十一条的关系,则转交到日本。这触发了五四运动,拒签《凡尔赛和约》。中国于1919年宣布与德国的战事结束,并于1921年与德国另签和约。所有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分配。此外,还与其他战败国签定了其他不平等条约。
5、会议评价
整体评价巴黎和会其实是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的一场分赃大会,它并没有解决帝国主义之间争夺殖民地的矛盾,对战败国德国的苛刻的勒索,也种下了复仇的种子,法国元帅福煦事后评论说:“这不是和平,这是二十年休战。”
6、会议影响
巴黎和会《凡尔赛条约》
巴黎和会在协调一战参战战胜国家之间的矛盾上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其强权政治的霸道措施,未能从根本上协调好各国的争议,比如对殖民地进行"委任统治"按照民族自决原则处理民族关系,实际上都是为了维护战胜国的利益,无论战胜国与战败国,还是在战胜国之间,还是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与帝国主义之间,他们之间的矛盾仍然未彻底解决,但是却埋下了战争的种子,陆军的福熙元帅在听到和会签订的和约内容后,就这样评价说:“这不是和平,这是二十年休战!”值得注意的是,元帅的预言惊人的准确,因为德国正式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正是在20年后的1939年。
譬如,和会对德国进行的宰割性惩罚措施,严重伤害了德国人民的民族感情,被德国人普遍认为这是“强加的和平”。战后,德国的民族主义高涨,也为后来纳粹*在德国的登场和希特勒撕毁和约扩军备战提供了口实。英法也因此对德国感到有愧,使得后来绥靖主义盛行。以及战后不久的国内经济危机。美国代表罗伯特·兰辛至于远东方面的问题,和会上并没有得到实际的解决,中国山东的归属问题就是代表之一。值得一提的是,在巴黎和会的这个问题上面,美国方面无论是总统威尔逊本人还是代表团成员们,都明确表示支持中国收回山东权益的主张。在中国的要求被无理拒绝以后,美方代表团成员曾经全体离场以示*。当时的中国,曾经因此一度对美国颇有好感,威尔逊总统也因此成为当时国人比较敬佩的“世界大人物”之一(在中国进步青年当中,地位仅次于列宁)。因此,为了协调各国在亚太地区的未解决矛盾,才又有了两年后的华盛顿会议。包括中国的山东问题,都是在那次会议上得到处理的。
7、相关事件
巴黎和会触发“五四”运动
巴黎和会触发“五四”运动
日本在一战爆发之初即对德国宣战,但它未派一兵一卒到欧洲战场,而是在远东趁火打劫,夺取太平洋德属马绍尔群岛等地,侵入中国领土胶东半岛,从德国手中夺得对青岛的控制。巴黎和会上,列强全然不顾中国的协约国地位,将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转交”日本。
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引发了一场空前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而19世纪在欧洲兴起的*浪潮,一战期间却在俄国成为现实。这一系列重大事件对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带来了一股澎湃的思潮。
第一次帝国主义世界大战和第一次胜利的*十月革命,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
8、相关人物-顾维钧
成长经历
顾维钧
1904年,16岁的顾维钧剪辫易服,远渡重洋,留学美国。他选择了在哥伦比亚大学主修国际法和外交。顾维钧的老师约翰穆尔曾担任美国助理国务卿,有丰富的外交实践经验,他以一个外交官的标准来要求、培养顾维钧。顾维钧在学校成绩非常优秀,曾担任了哥伦比亚大学校刊《瞭望者》的主编,这对于一名留学生是非常难得的。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在1915年1月18日,向袁世凯提出了臭名昭著的《二十一条》。顾维钧也正是在这时,第一次正式接触山东问题的对外交涉。
因为害怕其他国家干预,日本在提出《二十一条》时有一个附加条件:不许把中日交涉的有关内容泄露出去。然而,顾维钧感到此时的中国需要外来的支持。于是,他没有征求袁世凯的同意,悄悄把消息透露给了英美。于是,其他国家作出了一定程度的反应,对日本构成了压力。在这种情况下,袁世凯看到对外界作一定透露有助于中国,开始有意地让顾维钧继续透露消息。这一做法最终证明是有一定效果的。由于顾维钧有着留学美国的背景,了解美国历史、政治和文化,又在这次外交中表现出了不凡的勇气和才能,其后不久,袁世凯任命顾维钧为驻美公使。
那一年,顾维钧才27岁,那时的他还有着京城三大美男子之一的美称。这位年轻英俊的外交官成为了当时中国最年轻的驻外使节,也是华盛顿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外国使节。
出席和会
刚到巴黎,代表团就遭遇到了第一个打击——和会席位问题。各个国家被划分为三等,一等的五个大国英美法意日可以有5席,其他一些国家3席,一些新成立、新独立的国家2席,中国被划为最末一等,只能有两个席位,列强仍然把中国看得很低。
虽只有两个席位,但五位代表可轮流出席。中国准备向和会提出收回山东权利问题,但还没来得及提,日本就先发制人,率先在五个大国的“十人会”上提出德国在山东的权益应直接由日本继承。大会通知中国代表到下午的会上作陈述。代表团接到通知时已是中午。这对于中国代表团又是一个晴天霹雳。
雄辩巴黎声名远扬
经过一番周折,确定由顾维钧和王正廷出席。下午的会议作出决定,有关山东问题,由中国代表次日进行陈述,1919年1月28日,顾维钧受命于危难,就山东问题作了一次缜密细致、畅快淋漓的精彩发言,从历史、经济、文化各方面说明了山东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批驳了日本的无理要求。在他的雄辩面前,日本代表完全处于劣势。顾维钧在国内外一举成名。
这次雄辩在中国外交史上地位非凡,这是中国代表第一次在国际讲坛上为自己国家的主权作了一次成功的演说。
形势对中国本来十分有利,然而,到了4月,变化陡生。因分赃不均,意大利在争吵中退出了和会。日本借机要挟:如果山东问题得不到满足,就将效法意大利。为了自己的利益,几个大国最终决定牺牲中国的合法权益,先后向日本妥协,并强迫中国无条件接受。这一事件点燃了“五四”运动的火种。
断然拒签名留史册
然而,不管顾维钧如何努力,都没有结果,中国的正当要求一再被拒绝。保留签字不允,附在约后不允,约外声明又不允,只能无条件接受。如此情况下,顾维钧感到:退无可退,只有拒签,表明中国的立场。他把这一想法汇报给陆征祥,陆征祥同意了他的意见。
于是,1919年6月28日,当签约仪式在凡尔赛宫举行时,人们惊奇地发现:为中国全权代表准备的两个座位上一直空无一人。中国用这种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愤怒。签约仪式的同时,顾维钧乘坐着汽车经过巴黎的街头。
这次拒签在中国外交的历史中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中国第一次坚决地对列强说“不”,终于打破了“始争终让”的外交局面,最后没有退让。这也是中国外交胜利的起点。以后,中国一步步夺回了丧失的主权。
巴黎和会悬而未决的山东问题,最终在1921年华盛顿会议上得到了解决。经过36次谈判,中日签署了《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及附件,日本无可奈何地一步步交出了强占的山东权益。在这次会议上负责山东问题并最终虎口夺食的,是33岁的顾维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