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阜新东蒙短调民歌

科普小知识2022-12-22 18:25:30
...

阜新东蒙短调民歌,产生并流传于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形成于17世纪。蒙古短调民歌是集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于一体的民间艺术形式,歌词多以重叠复沓,运用“比兴、对仗、夸张”等手法,词浅意深,回味无穷。曲调平和流畅,节奏平稳均匀,节拍鲜明整齐,旋律感人心弦,内容上主要分为叙事歌和抒情歌;在表演上有独唱、对唱、角色对唱、合唱等,具有浓郁的蒙古勒津地方特色。2008年,入选中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1、历史渊源

阜新东蒙短调民歌,初步形成于17世纪,21世纪初,据不完全统计,留存有350余首。据《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县志》记载,阜新原本是蒙古勒津部驻地,以游牧为生。1637年,第一任土默特右翼旗旗主善巴率众到阜新地区定居,同原有各部落一起,开垦这块土地。由于结束了长期不息的部落纷争和战乱,人民生活比较安定,各兄弟民族的联系和交往非常密切,经济发展,人口增长,文化也得到长足发展,形成了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彼此融会的民间文化。从此,阜新东蒙短调民歌由过去对草原蒙古包的赞颂变为对草房、檩子、土墙的描述。由于生产生活的改变,以及和周围其他兄弟民族的长期交往,生活习俗、文化形态都有所变化,阜新东蒙短调民歌逐步形成了具有农耕文化特点的文艺形式。此外,17世纪中叶,喇嘛教传入阜新县,与“博”(萨满)教并立,形成了民间文化、宗教文化、贵族文化互相交流和互为补充的文化形态。这种特定的环境和历史条件,奠定了阜蒙大地产生蒙古族短调民歌的基础。

清朝中、晚期起,民间涌现的大批职业和半职业说唱艺人,身背四胡、走村串户,到处演唱,把短调民歌带到各个角落,还随时把当时当地的真人真事编成新的短调民歌进行演唱。如19世纪初的旦森尼玛、乌日土吉乐图;20世纪初的佟德林、图古乐;21世纪初活跃于民间的马国宝、杨铁龙、吴海峰等。据调查,流传于中国东部各蒙古族地区的许多短调民歌都发祥于蒙古勒津(即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在很多民歌的歌词中,均唱到了蒙古勒津的人物、山河、经济、宗教、风俗等。从而,蒙古勒津享有了“歌的海洋”之美誉。

2、传承人物

解放初期,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约有300多个蒙古族村、屯,每个屯子都有十多位民歌手。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能演唱短调民歌者寥寥,这一艺术形式面临失传的危险,主要传承人有: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大板镇衙门村的排小老人。曾是阜新地区著名的短调民歌“歌星”。解放后,她除演唱传统的短调民歌外,还编译演唱《刘胡兰》、《送哥哥当兵》等歌曲,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歌声传遍了阜新地区。一直在用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授着阜新东蒙短调民歌。

阜新县佛寺镇北河拦村人达古拉。曾是佛寺镇业余剧团演员,拜蒙古勒津著名短调民歌手图古乐为师,系统学习了演唱方法和民歌的表演形式。她演唱短调民歌“粉丝”众多,是蒙古勒津地区著名的短调民歌手。

家住阜新县大板镇衙门村、36岁的吴海峰最为活跃。他曾拜著名短调民歌手马国宝为师,多次参加辽宁省、市、县级的大型演出活动并获奖。2005年5月,吴海峰参加东北三省及内蒙古东四盟民歌演唱大赛,荣获特别奖。2005年,吴海峰开始出任阜新县民歌协会大板分会演出公司经理,带领演职员将蒙古族民间艺术呈现给喜爱它的人和它喜爱的人,让人们了解蒙古族文化的深厚底蕴。

3、主要内容

阜新东蒙短调民歌,经过一代代艺人的继承、发展和创造,具有完美而独特的艺术形式,在题材、体裁上都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艺术性。既保留了蒙古族固有的高阔、辽远、粗犷、豪放的风俗,又有了质朴、欢快、节奏鲜明的农耕色彩,同时又吸收、借鉴了清醇、肃穆、庄重的宗教韵味。

比如酒歌,据《蒙古秘史》记载,蒙古民族从成吉思汗始,就有打胜仗庆祝,喝酒、唱酒歌的习俗,这种习俗延续下来,使阜新东蒙短调民歌的酒歌久唱不衰,在开业庆典、婚礼、接待贵宾、朋友聚会、亲人团聚,都有敬酒、唱酒歌的习俗,酒歌成为蒙古勒津酒文化的主体,为远道而来的宾朋,献上洁白的哈达,敬上醇香的美酒,唱酒歌把美好的祝愿献给亲人,表达蒙古民族热情、奔放的豪爽性格。

阜新东蒙短调民歌的婚礼歌,用于蒙古族婚礼仪式的各个程序之中。如送亲时的《送亲歌》,辞亲时唱的《交待闺女》,婚宴上唱的《祝酒歌》等。婚礼歌曲的内容根据程序的不同而各有区别。《送亲歌》是女儿即将离开娘家、父母兄长演唱(或歌手代替)的歌曲,内容多是表达父母兄长与嫁女之间的眷恋之情,讲述男婚女嫁的道理,嘱托到婆家注意的事宜;

祭祀歌是阜新蒙古族举行祭祀活动时唱的歌曲,21世纪初搜集到的有结婚或春节团拜祭火时演唱的《祭火歌》,内容主要是祝福、赞美火神的功绩,并求神赐福安康;还有民间宗教习俗活动时演唱的《关公颂》,内容是歌唱关公的生平事迹与功绩。

情歌是阜新蒙古族短调民歌中最多的一部分,也是最精彩的部分,无论从文学上还是音乐上都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尤其是带有故事情节的爱情民歌,每一首都是优美的长诗,给人以很强的感染力。在内容上爱情民歌有对姑娘赞美的,有倾诉男女相亲相爱的,有表白爱情忠贞的等。

还有讽刺歌、训谕歌、玛尼(念经)歌、儿歌等。

4、演唱形式

阜新东蒙短调民歌演唱时歌手不分男女都穿长袍、穿长短坎肩,均系腰带。男的带礼帽,女的带头饰,男女足蹬皮靴子。阜新东蒙短调民歌用四胡、马头琴、扬琴、竹笛、笙和九音锣等乐器来伴奏,演奏形式有独唱、对唱、重唱、角色对唱、众人合唱等。歌词多以四行为一节,在章节上采用了两节一单元的“章节重叠复沓”形式,是一种叙事体民歌的典型形式。在音韵安排上,歌词也像汉文诗歌一样押韵,在一节诗行中,每行的第一个音节要求主音相同,辅音也相同,所以唱起来有一种特殊的音韵回环之美。其曲调平和流畅,调式多样,节奏平稳均匀,节拍鲜明整齐,旋律起伏跌宕,乐句承上启下,情趣横生,具有蒙古勒津地方特色。

5、代表作品

阜新东蒙短调民歌有赞颂歌,主要赞颂英雄人物和事件,如《六十三》、《海龙》、《那木斯莱》等;情歌是阜新东蒙短调民歌中最多的一部分,如《云良》、《打雅波尔》、《霍英花》、《海棠白棠》等;礼仪歌是蒙古族举行祭祀活动时唱的歌曲,有《呼和庙》、《祭火歌》、《关公颂》等;酒歌有《四季歌》、《天上的风》、《四海》等。

6、传承价值

阜新东蒙短调民歌,产生并流行于阜新地区,是蒙古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长调基础上产生的短调民歌是蒙古族歌曲的一次飞跃。从某种意义上说,它记录了部落的发展历史,反映了部落各个历史时期的经济、政治、文化。阜新东蒙短调民歌对现代文化也产生了巨大影响。如在阜新东蒙短调民歌的基础上,产生发展的地方戏曲剧种阜新蒙古剧,填补了蒙古民族没有戏曲的空白。

7、传承保护

随着阜新东蒙短调民歌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民间产生了大批职业和半职业的说唱艺人,他们对蒙古族短调民歌的传播和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这些人身背四胡,走村串户、到处演唱,把短调民歌带到各个角落,还随时把当地的真人真事编成新的短调民歌,并在演唱中不断增加、补充。蒙古勒津喇嘛文人和王爷书房文人除担负各自职责外,还经常根据民间奇闻轶事编写出新的故事供民间艺人演唱,这也促进了短调民歌的发展和流传,以至蒙古勒津成为短调民歌的发源地。

到21世纪初,老艺人年事已高,接班人很少,青少年丢失母语的现象相当严重,许多青少年已经逐渐没有“民歌”这一概念。虽然当地*采取了很多抢救措施,培养了一些歌手,但是唱得不全,只会唱一两段,传承方面迫在眉睫,如不及时抢救,“阜新东蒙短调民歌”面临失传、灭绝的危险。

2005年,阜新东蒙短调民歌被确定为辽宁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经过努力,阜新县文化部门已整理出版了四部蒙文版《蒙古勒津民歌集》、汉文版民歌《乌银珊丹》,配合完成了《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集成·辽宁卷阜新民歌》,完成了文学三套集成卷。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制定了《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蒙古族文化工作条例》,依法保护了东蒙短调民歌。此外,从20世纪80年代始,阜新市、县文化部门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共举办了12届民歌培训班和演唱会;举办了12届少数民族文艺调演。

8、非遗信息

遗产级别: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批准序号:604

遗产编号:Ⅱ-105

项目名称:蒙古族民歌(阜新东蒙短调民歌)

申报单位: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

批准文号:国发〔2008〕19号

批准时间:2008年6月7日。

上一篇:新东街道

下一篇:首尔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