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管理视角下西部欠发达地区制种产业的培育
[摘 要]本文从产业链管理视角深入剖析了甘肃省制种产业现状和存在问题,并试图构建出甘肃制种产业链的基本结构和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提出以构建更为完善的制种产业链来培育制种产业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产业链管理 制种产业 培育 甘肃
一、引言
制种产业链是依据商品种子生产销售各个环节的客观实际,由相关环节组成的链条。根据种业实际,制种产业链可以划分为比较细致的小环节,进一步整合成品种选育、种子生产、种子经营等主要的构成环节,成为决定制种产业的战略环节。
就西部欠发达地区制种产业研究而言,特别是甘肃,鲜见从产业链管理角度对制种产业进行的研究。已有的研究多借用区域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相关理论,进行初步的理论构建和宏观分析评价工作。从制种产业化的角度,马思源等提出树立以品种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以人才为依托、以科技为先导、以市场为导向、以竞争为手段、以实力为核心的观念,实现制种产业的专业化、集团化、育繁推销一体化的产业化发展道路。常宏认为要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和“抓重点、强基础、保安全、促发展”的农业发展思路,以现代种子企业为主体、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主导、以基础性研究开发与商业育种相结合的科技创新机制为支撑、以*扶持、调控、监管为保障,按照制种产业的特点和发展要求,在优先满足和服务省内市场需求的基础上,积极开拓省外和国际种业市场,立足甘肃、面向省外、瞄准国际,加快甘肃种业发展。张骁勇从产业集群理论的视角分析了甘肃河西制种产业,构建了种业集群发展战略框架。WWW.11665.cOm徐璟璟等从区域经济正负效用的角度分析了甘肃河西制种产业,提出提高河西制种产业区域经济效用的对策。由此可见,甘肃制种业研究多在宏观层面,产业链管理理论作为产业经济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尚未应用于甘肃制种业研究的中观和微观层面。本文专注于产业链管理这一视角,对甘肃制种产业进行剖析,并着力于将产业链管理的理论与甘肃制种产业实践环节相结合,使进一步微观化、深入化、细致化研究甘肃制种产业的现有状况和薄弱环节,从产业链管理角度提出具体的建议及提升路径,以期为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力的参考。
二、甘肃制种产业链存在的问题
从产业链管理视角要进行甘肃制种产业链的培育,首先必须摸清“家底”,即制种产业链的完善度,它是甘肃制种地域的所有价值要素的外在综合反映。从产业链管理角度分析产业链的完善度,对产业链的解构是一个必要的基础视角,而产业链的解构则主要包括三大层面的内容:产业链各个构成要素是否完备;产业链各要素环节之间是否相互协作、运行顺畅;中观及宏观环境是否有利于产业链条的形成、壮大和良性循环。
甘肃省制种产业经过30多年的长足发展,已建成全国最主要的杂交玉米制种基地和全国重要的蔬菜、花卉对外制种基地,杂交玉米年产种量占全国大田年用种量的50%左右。截止2009年底,甘肃已建成种子质检中心、原种场、储备库、良繁基地、区试站、品种改良中心种子工程项目42个,引导甘肃省内企业建成大型种子加工中心116个、成套种子加工生产线75条、种子烘干线118条,种子年加工能力6亿公斤以上。吸引了全国种业50强及世界排名前5位的大型国外大企业落户甘肃。然而,在甘肃制种业增温的同时,制种产业链自身的缺陷也成为阻滞产业发展的难题。主要表现在:
1.甘肃制种产业链尚不完善
甘肃制种产业链经过30余年的发展,并未吸纳产业链内外相关资源进行很好的优化整合,运作模式较为落后,现有制种产业链并不完善,没有形成育繁推、产加销在内的产业链体系,种子的生产、加工、储运和经营处于粗放型状态。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科研投入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够,企业缺乏后劲。虽然甘肃已拥有亲本材料资源库、基因库,并引进基因工程、太空育种等先进技术,但是由于农业科研和教学单位,机构庞杂,力量分散,加之企业科研投资能力不足、育种科研投入与产出周期较长、科研成果转化具有不确定性等因素共同作用,创新乏力,产品核心竞争力不足。根据农业部对我国植物品种权申请汇总统计,1999-2010年间甘肃申请植物品种权39项,授权10项,在全国30个地区内居第27位,与排名第一的四川省相比申请数仅占其6%,授权项仅占其2.8%(见图1)。多数种子企业没有专门研发机构和科研人员,仅有少数种子企业进行科研育种,但科研投入不到销售收入的2%。其次,产业链上的节点企业表现为多、小、散,注册资本100万元以上种子生产经营企业422家,缺乏规模优势,造成有限的资金、技术、土地等资源严重不足,各企业间无序竞争和恶意竞争的情况时有发生。再次,良种营销推广缺乏品牌意识、服务的理念,没有建立企业不仅要销售良种,还要销售良法的新观念,营销乏力。
产业链基本构成要素的短缺和不完善,导致甘肃制种产业发展后劲不足难以延伸。因此,结合当地的实际来着力补充并完善基础要素,是培育制种产业的首要任务。
2.甘肃制种产业链断层联接不畅,协同机制不健全
由于甘肃制种产业链存在断环或孤环,且协同机制不够健全,内部沟通欠缺,因此内部要素处于流通不畅状态,各种资源不能有效地整合利用,对制种产业链进行深度和广度上的开发存在一定难度。基于制种产业链中流动要素的形态,可将制种产业链划分为种子产品链、种子价值链、种子信息链、种子组织链、和种子物流链。这五条分链连结起制种产业内外的诸多核心企业和辅助产业部门。
就产品链看,在甘肃,众多中资制种企业并非科技创新的主体,同时缺乏与科研单位的对接机制,主要靠承担育种单位的繁制种或代销来赢利,特色产品链不多、不协调、品牌产品链缺乏,造成品种、利税在外的尴尬局面,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不明显,后备品种不足,缺乏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组合。就价值链看,在价值管理过程中,各利益主体大多根据自己在产业链中的具体地位,单方面追求利润最大化,忽视甚至损害下游或者上游主体的价值实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产业链各环节不愿履行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各环节内部之间不能形成一条紧密的利益链条,无法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运行机制。特别是农户与企业之间,农户常以出资多少为标准,随意与企业或个人签订合同,造成企业基地不稳。同时有些制种农户质量意识淡薄,不按技术规程操作,降低种子质量,损害企业形象。部分企业设法对农户进行压级压价,拖延或拒付收购资金,而农户相应地采取留种自销,高价卖给种贩转售种子。其次,忽视产业链其他成员的价值链。目前制种业价值链管理陷入了一种困境,每个成员都过分地关注自身的利益,这种过多重视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往往与整体利益发生冲突,增加准确供求信息的取得难度,增加运营成本。另外,缺乏价值创新活动。在价值管理中,企业重视内部的价值活动,缺乏根据市场需求对行业整体价值链活动进行创新的能力。在重视内部价值活动的时候,成员之间不愿就价值分配进行协调,从而增加了链条的不稳定性与运行风险。就信息链看,虽然省种子管理站建立了甘肃种业信息网,为信息化奠定了一定基础,但信息节点呈离散状态,且信息工作与管理工作尚未很好的融合,并未搭建起对外即时发布种业信息,对内统筹调度种子供给单位的信息平台。同时,企业自身规模等因素影响,信息化需求不足,
信息管理建设滞后,信息流的滞缓、偏差、断线阻碍产业链的联接。伴生组织链的松散,加之诚信和机会主义问题,增加了产业链各环节的交易成本。就组织链看,现有的产业链组织以小型、松散联合的形式居多,种子公司与农户或合作组织以合同为纽带结合起来,完成当年生产任务后获得各自利益,随之便解除了合同关系,合作不具有系统性,环节的组织不协调,企业与农户、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市场的组织不协调,影响整个产业的效率与竞争力。就物流链看,一方面由于种子物流的季节性太强,且呈单向运输特点,出多进少,再加之运输淡季漫长,容易产生季节性亏损,因此第三方物流企业不敢轻率地对种业物流进行大规模投资。制种企业物流表现为以自营物流为主,物流主体多元化、分散化,物流环节过多,功能单一。另一方面,社会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不足。在种业集中的河西地区只有兰新和干武两条铁路干线,承担进出*的客、货运输任务,而且还要应付铁路沿线的石油、天然气及其它矿产资源的运输任务,常处于满负荷或超负荷运行状态。区域性的农产品物流和配送中心稀缺,在武威、张掖及酒泉等地级市已建成的少数几个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多功能不全,物流设施不配套,而且市场信息功能落后。由于产品链、信息链、组织链和物流链自身的短板和协同不利的原因,导致种子价值链相对也较短较小,从产品到最终价值的实现之间存在障碍,需要大幅改进。
五大链条的断裂和缺失,致使甘肃制种产业链既有的产业要素相互隔离,相互之间难以形成有效的助力与合力,从而大大减弱了甘肃制种产业的竞争力,因此,在补充完善基础要素的基础上,着力构建各要素之间顺畅的运行通道和多赢的协作机制,是培育其产业的必由之路。
3.甘肃制种产业链辅助层面保障与支持力度不足
除了对种子科研、生产、销售活动及其主体组成的制种产业链的主干考察之外,从种子行政管理子体系与种子公共支持和社会服务体系来看:一方面,种子行政管理部门认识不到位,职能混淆,认为引种试验、展示推广、种子质量纠纷鉴定、甚至良种基地建设等都属于种子行政管理职能,导致精力、人力、财力的分散使用,同样削弱了种子行政管理职能。另一方面,种子公共支持和社会服务机构和人员不稳定,职能落实不平衡,加之种子公共支持和社会服务工作内容多,公益性强,费用支出大,目前除种子储备资金落实较好外,种质资源收集保护、种业信息服务、新品种展示经费都没有得到稳定保障,有的靠临时专项资金维持,种子公共支持和社会服务设施不完备,服务手段脆弱。这些都进一步虚弱了种子行政管理体系、公共支持和社会服务体系对制种产业链主干的保障与支撑。
因此,在促进制种产业链的基础要素构建和关联协作的基础上。从制度和政策环境的构建入手,通过*观念的更新与机制管理的调控来促进以产业链的提升,是培育制种产业的重要保障。
三、甘肃制种产业链的构建与培育
1.甘肃制种产业链的构建原则
甘肃制种产业链培育的实质就是通过地区产业链的构建,打造地区产业集群,通过增长极的形成,以点带面,促进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因此,甘肃制种产业链构建需要遵循以下的原则:(1)价值增值原则。制种产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附加值产业,核心生产要素是科研和技术等无形资产。鉴于甘肃制种产业链上游科技研发整体水平不高,增强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营销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它有助于实现制种产业价值链的增值。(2)竞合竞争原则。产业链内的竞争是指在同一条产业链内的企业之间的竞合。因为产业链是参与这一链的各主体共同的组织体,具有产业链文化,它们的利益往往连在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如果不顾及或者少顾及其他主体的利益,就有可能反过来损害自己的利益。因此,产业链内企业的竞争,既是竞争又是合作。(3)协同效应原则。所谓协同效应是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建立中,在企业价值链的价值创造和利益取得的过程中,形成的互补体系能协调发展、相得益彰,使价值链价值的流通顺畅,并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成功建立的关键。构建制种产业链的基础是产业链中的各个企业之间必须建立供应链协同关系确保各环节的企业之间密切协作,形成协同效应使制种产业获得快速稳定的发展。
2.甘肃制种产业链的构建
甘肃制种产业链的构建包括接通产业链和延伸产业链两个层面的内涵,其目的是在产业链拓展和延伸的过程中,一方面借助某种产业合作形式接通产业链的断环和孤环,使得整条产业链产生原来断环或者孤环所不具备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方面的整体功能;另一方面将一条已经存在的产业链尽可能地向上游延伸或下游拓展,增加产业链附加价值。
在甘肃制种产业链剖析的基础上,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可将甘肃制种产业链概况用图2表示。甘肃制种产业链内包括育繁推、产加销的主干链条和种子行政管理及公共支持与社会服务的辅助层面的保障、支撑性链条。从横向看,种子行政管理和种子公共支持和服务辅助链条应通过创新*、理顺机制,贯穿产业链主干的始终,为产业链主干的延伸做好保障和支撑;种子产品链延伸力度要加大,可以由多个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组合并列组成,产品核心竞争力越强,越易形成品牌,产业链就越富有市场竞争力。种子价值链表为从成本到价格的双向调整,成本在左,价格在右。其应以基地建设、产品质量提高、技术创新、营销能力等内容作为关键价值活动,并以此为基础,从业务流程再造、非核心业务外包、横向一体化、建立战略联盟等方面进行选择和创新,实现价值链上各节点企业的利益“共生”,构建产业价值链各利益主体的良性利益协调机制,从而在价值链上产生最大的增值流。种子信息链表现为从市场需求到供给的双向流动,以左侧种子市场需求为出发点,各参与者应该在加强交流、共同决策、提高产业链信息化程度及完善内部合约的基础上,形成紧密有效合作的组织链。作为产业链各环节的育种和销售企业,是产业链中信息流通的关键环节,必须加强与上、下游成员的信息沟通。通过市场,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信息,并及时地反馈给上游企业,保障品种供给的数量和质量,从而提高对市场供求关系的预测能力。同时,由于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带有公共产品的性质的,整个体系的建设花费也很大。因此,*也应该加大在此方面的投入力度,统一规划,合理安排,保证其顺利建成并为整个产业链服务。种子组织链有待提升和延伸,从深度上,破除简单的公司+农户模式,积极推动农户组织化进程,变换单一组织模式;从广度上,构建种子生产、加工、储运、销售等具体组织机构和组织者的有机体,使得组织链更加紧密。种子物流链应创新发展模式,采用以龙头企业或物流园为中心的物流模式,加快物流标准化与信息化建设,整合物流主体资源,重组物流供应流程。从纵向看,价值链的长短则取决于产品链的组成、信息链的准确、及时、组织链的稳定、物流链的高效以及各链间的协同效应;信息链是产业链中价值链、组织链、物流链的指示器,横亘整条产业链;紧密且利益分配机制合理的组织链在产业价值链的整体链条环节中起了重要的监督、协调和服务作用;高效的物流链成为产业价值链和谐运行的保证;除此以外,种子行政管理及公共支持与社会服务的辅助层面的保障、支撑性链条亦从*与机制上营造了产业链主干优化的中观环境。
2.基于产业链管理的甘肃制种产业培育措施
(1)致力于研发机制,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品种是制种产业生存的根本,没有优良的品种就没有制种产业做大做强的可能。研发无疑成为决定品种优劣的关键。在制种产业链打造过程中,研发环节处于制种产业链的上端,这一上端在产业价值链上具有较高的价值分量。拥有了这一上端,就会有持续的价值创造,分享优厚的产业回报。同时,也会提升整个产业链的价值。在产业链打造过程中向研发上端扩张,其有效途径是建立有效的研发机制和加大投入力度。在*层面,应建立基础性研发支持系统,涵盖政策支持体系、财政支持体系、研发机构、基础实验平台、创新激励系统、人才培养和支持系统,以及市场化、商品化、规模化扶持系统等。在产业层面,应实行联合开发育种,加大育种投入力度,加快选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提高种子科技含量,尽快改变种子品种、市场、利税在外的局面,使种子企业逐步成为科研育种和技术开发的主体,实现人才的合理流动和资源的合理配置,形成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的制种产业体系和富有活力的良性循环机制。保护新品种知识产权,保证农作物育种技术持续创新,积极适应wto规则。通过对新品种的保护,使得育种企事业单位可以从市场上得到合理的经济回报,农民也可以通过应用优良新品种而增产增收,种子企业通过实施品种权战略,可以促进企业品牌效益的形成。(2)加快培育种业龙头,优化种子企业结构。面对种业市场的新形势,甘肃要实现省委省*提出的建设种业强省的目标,必须从甘肃和企业自身实际出发,扬长避短,促使一批有竞争力和品牌优势、有专业特色和区域性优势的种业企业脱颖而出。*和有关部门要把种业作为发展甘肃效益农业的产业来抓,从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进行引导、扶持,对具有科技、资本、特色、区位、人才优势的种子企业按照各自特点,结合甘肃农业产业优势和全省优势种子品种区域布局重点加以培植。一是要培植大型种业龙头企业。从现有基础和发展前景分析,重点培育敦煌种业等2—3家综合性龙头企业,使其真正快速形成集团化经营格局。二是要引导培植专业性特色种业企业。对具有科研育种优势的企业,分别引导朝杂交玉米、蔬菜、花卉种苗等专业性种子公司发展,对大型专业化种子生产基地改制后可发展成为种子专业性生产基地公司。三是鼓励仅在当地具有销售网络、仓储等优势的小型经营企业、原国有种子公司改制后的企业加盟龙头企业,成为龙头企业的分公司、或龙头企业和专业性公司的经销点代销点。努力促进地域优势、规模优势、资源优势的整合,实现资源、市场、客户、信息全方位的优化。努力使甘肃种业市场形成以综合性大型种子企业为龙头、以专业特色种子公司为骨干、以小型种子企业为分销组织或生产组织、以基层农业技术服务组织或直供点为供种网点的种子市场体系。(3)积聚产业链的内在动力,建立健全制种产业链管理系统,促进产业链协调顺畅。制种产业链的内在动力在于效率和效益,这种内在动力的形成并不是天然的,需要制种产业链的不断积累和凝聚而成。为此,一可以发展品牌产品链,从种源、生产、收购、加工、储运、销售各环节实行严格的全程质量控制,通过专业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依靠科技创新、注重服务和信誉,使企业真正实现从经营种子到经营品种再到经营品牌的升级。二可以发展特色产品链,根据甘肃种业实际,在玉米、蔬菜和花卉种子品种上加大科技投入,做到人无我有,仅此还不够,好的品种还要注意培植和发展,做好服务与宣传,形成和壮大市场份额,形成竞争优势。与此同时,强化整链意识,在产业链组织内部建立起一套完整有效的产业链管理系统,使产业链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顺畅协调,降低交易费用,获得整链效益。注意调整链上企业和农户利益分配,使农户与企业、企业与企业间建立稳定的契约关系和利益共同体。(4)合理设置种子行政管理与种子公共支持和社会服务机构与职能。根据种子行政管理与公共支持和社会服务的性质特点以及省市县职能分布的不均衡性,结合行政*和事业机构改革的实际,在种子管理服务机构设置上强求上下对口是不科学的,也是不现实的,需要寻求合理可行的机构职能设置方案:设立省、市、县三级级种子行政管理与公共支持和社会服务机构。省级种子行政处罚职能仍保留在省农业执法总队或将现分散在有关事业单位的行管理职能归并,像综合执法一样,实行综合行政管理,设立厅行政处室如农政处或政务办公室。种子公共支持和社会服务职能归现省种子总站,也可以由农业厅委托省种子总站集中履行种子行政管理职能,定性为监督管理类事业单位。市、县一级在机构设置可参照省里做法,适时整合。种子行政管理职能集中在种质资源管理、新品种保护、转基因种子管理、种子行政许可事项审批(审核)和监管、品种审定、种子质量管理、种子质量检验机构考核认可、种子检验员考核上,公共支持和社会服务职能集中在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品种区试、展示,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试验,种子储备落实,种子认证和质量检验,种子质量纠纷田间现场鉴定、种业信息服务上。
参考文献:
[1] 马思源、吕小瑞、李诚德.甘肃制种产业化发展思路[j] .甘肃农业,2000,(2)
[2] 常宏.以科学发展观促进甘肃种业健康发展[j] .发展,2009,(11)
[3] 张骁勇、景喆.以产业集群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考[j] .吉林农业科学,2008,(4)
[4] 徐璟璟、景喆.论龙头企业与甘肃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j] . 安徽农业科学,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