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瓦房口镇

科普小知识2022-12-24 09:17:43
...

瓦房口镇是地处秦岭南麓、九华山沿脉、金井河流域的一个乡。该乡位于柞水县城东南部,全乡共辖7个行政村,61个村民小组,耕地7843亩,荒山面积3.3万亩,有林地面积7.9万亩,全乡总面积为101平方公里。

中文名:瓦房口镇

行政代码:611026110

身份证前6位:611026

长途区号:0914

邮政编码:711400

隶属政区:柞水县

行政级别:镇

车牌号码:陕H

1、地方简介


瓦房口镇

瓦房口镇以地处瓦房沟口而得名,由原瓦房口乡和马家台乡合并而成。全镇辖大河村、磨沟村、阳坡村、老庄村、街垣村、瓦房村、街垣村、金岭村、灯塔村、金台村、金狮村、金星村、田丰村、西北沟村、颜家庄等14个行政村97个村民小组,3907户14145人,总面积199.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7075亩,林业用地21.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6.8%以上。

2、行政区划

611026110200121街垣村

611026110203220金岭村

611026110204220瓦房村

611026110207220阳坡村

611026110209220老庄村

611026110210220磨沟村

611026110214220大河村

611026110215121金狮村

611026110216220金台村

611026110217220灯塔村

611026110218220金星村

611026110219220田丰村

611026110220220西北沟村

611026110221220颜家庄村

3、气候特征


瓦房口

这里平均海拔800—950米之间,无霜期为220天左右。年平均气温9℃左右,降雨量700毫米,属亚温带气候。

4、地理位置

该镇位于金井河中下游,位于柞水南部。东与红岩寺镇交界,南与杏坪镇接壤,西与凤凰镇皂河沟交界,北与曹坪镇相邻。

5、经济建设


瓦房口镇

该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全乡干群智慧,兴全乡之财,倾全民之力,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为突破口,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优先发展药材、矿产、林果、烤烟、劳务五大重点产业,2003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726万元,乡镇企业总收入达到1550万元,粮食产量达到2182吨,人均纯收入达到1074元。

6、科技发展

依靠科技,示范带动。该乡针对药材、矿产、烤烟、林果、劳务五大产业的实际,全乡共组建专业协会16个,扶持科技示范户385户,累计达到816户,通过科技培训,示范建园,引进品种,良种推广等措施,实现了农民增产、达效、增收,解决了农民生活问题。调整结构,更新品种。按照粮食不放松,产业结构大调整的思路,在确保粮食稳定的前提下,不断扩大经济作物面积,2004年全乡种植各类经济作物3100亩,种植地膜洋芋962亩,推广良种7818斤,完成玉米营养钵育苗移栽1000亩,栽种烤烟762亩,种植各类中药材4000亩的同时,发展瘦肉猪3820头,布尔山羊1000只,土鸡2.3万只,畜牧、烤烟、林果、矿产等5个产业示范基地。

7、地方特产

柞水黑木耳


地方特产

黑木耳,侧生于树木上,形似人的耳朵。柞水县因柞树多而得名,柞树是生产食用菌黑木耳、香菇的优等菌材。柞水黑木耳味道鲜美,个大肉厚,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是被外界公认的保健食品,有山珍之称。

柞水人明清时期就从事木耳生产:“万山丛树多,土人伐木生耳。近耳收买成包,水陆运至襄汉,作郧耳出售,价倍耳。”近年来,在0的适度引导下,木耳年产量连年翻番,木耳生产已成为当地农民的一项主要经济来源。黑木耳是一种腐生真菌类植物,营养极为丰富。据“礼记内则”和汉学者郑玄的注解,以及宋代宋陈浩的《礼记集》记载,都证明黑木耳是上古时代帝王独享之佳品,黑木耳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纤维素,铁、钙、磷、胡萝卜素及维生素Bl、B2、和C等有效的营养物质。据化验分析,每百克黑木耳中含钙375毫克,相当于鲫鱼的7倍;含铁185毫克,相当于鲫鱼的70倍。黑木耳的胶质体具有很强的吸附力,能把残余人体内消化系统中的灰尘、杂质集中起来,排出体外,是矿工、纺织、理发、教师和化工工人的良好保健食品。木耳热炒、凉拌、煲汤均可食用,以耳佐料炒肉,油而不腻;在腊肉中放入木耳,可使腊肉香味更淳厚;在煲汤中放人木耳,可使汤更鲜、更香。

柞水腊肉


地方特产

柞水腊肉是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的特产。柞水腊肉保持了色、香、味、形具佳的特点,素有“一家煮肉百家香”的赞语。

腊肉,又叫熏肉,是柞水的地方特产,是人请客送礼的传统佳品,柞水县加工制作腊肉的传统习惯不仅久远,而且普遍。每逢冬腊月,即“小雪”至“立春”前,家家户户杀猪宰羊,除留够过年用的鲜肉外,其余乘鲜用食盐,配以一定比例的花椒、大茴、八角、桂皮、丁香、等香料,腌入缸中,7-15天后,用棕叶绳索串挂起来,滴干水,进行加工制作。选用柏树枝、甘蔗皮、椿树皮、功柴草火慢慢熏烤,然后挂起来用烟火慢慢熏干而成。或挂于烧柴火的灶头顶上,或吊于烧柴草做饭或取暧柴火顶,是熏制腊肉的有利条件,即使城里人,虽不杀猪宰羊,但每到冬腊月,也要在那市场上挑几块腊肉,品品腊味。如自家不烧柴火,便托下亲友熏上几块。熏好的腊肉,表里一致,煮熟切成片,透明发亮,色泽鲜艳,黄里透红,吃起平味道醇香,肥不腻口,瘦不塞牙,不仅风味独特,营养丰富,而且具有开胃、去寒、消食等功能。

柞水腊肉从鲜肉加工、制作到存放,肉质不变,长期保持香味,还有久放不坏的特点。此肉因系柏枝熏制,故夏季蚊蝇不爬,经三伏而不变质,成为别具一格的地方风味食品。

腊肉炒粉皮

腊肉炒粉皮是的传统名菜,腊肉香而不腻,粉皮滑软爽口,是佐酒的佳肴。《重修县志》中有载“年节时,家稍宽裕者,无不宰猪,腌以盐,熏以烟,即为腊肉”。柞水的腊肉炒粉皮不同与饭店、宾馆里的腊肉炒粉带,它是选用上好的腊肉和洁白的洋芋粉精工细作而成。

将选好的腊肉,最好是猪后臀肉,肥瘦都有,用温水洗净,放在铁锅里煮熟,切成薄片待用。洋芋粉放大碗内,放盐、水适量,鲜蛋一枚,搅拦成糊状。锅置火上,把粉糊制成硬币厚的粉皮,将其切成菱形方块待用。置炒锅,放腊肉烤炒,沥出油来时,放葱、姜略炒,再放青椒、粉皮翻炒,出锅时放蒜泥即好。成菜香气四溢,爽滑可口,腊肉棕红,粉皮白中微黄,色美味香,营养丰富,回味悠长,是招待宾朋的首选菜肴。粉皮的厚薄程度,亦可展示主妇的厨艺。

8、附近景点

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


附近景点

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位于秦岭南坡的柞水县营盘镇,海拔1000--2802米,总面积2123公顷,距西安42公里,秦岭长隧穿腹而过,S102省道直达公园门口。茂密的原始森林,清幽的潭溪瀑布,独特的峡谷风光,罕见的石林景观,以及秦岭冷杉、杜鹃林带、高山草甸和第四纪冰川遗迹所构成的特有的高山景观造就了这里中国少有的景观多样性与独特性汇聚一园的*森林公园。

对峰台景区

对峰台景区包括:钢钎刺咽喉、仙居处、海拔、天然石观音、定风洞、少林气功、滴水观音等等。

对峰台是柞水久享盛名岿峻壮丽的山峰之一。来溶洞观光的人,都要行至山下眺望赞赏,它“赛似俄眉,胜似华山”,被当地群众称为“奇峰”。

对峰台,在县城南35里的石瓮乡,奇峰突兀,险峻难攀,峰顶建有娘娘庙。两傍双峰耸峙,西北侧山下有洞,据百神洞有碑载:相传明代中叶,“洞吼三日,忽然划开,有神水,祈雨多应。”

相传在宋朝的真宗天喜年间,当地名士和群众在对峰台建修祖师庙三年。到元朝末年的一天,一个樵夫去笔架山砍柴,休息的时候背靠山,面向对峰台,忽然瞧见对峰台的山峁上有一妇人面向东在那里梳头。他甚感奇怪,梳头不在家里,却到山顶梳什么头。心里这么想,但并未在意。第二天吃过早饭拿起砍刀仍到此山砍柴,不停地砍,砍了捆,捆了砍,当他就地休息时,忽然又瞧见那妇人在梳头,他又惊奇又畏惧,便一口气跑回有对众人说:“对峰台有一妇人在梳头……”。大家听了甚感奇怪,认为是菩萨显圣。故于明代在此山修建了观音娘娘庙。中为南海观世音娘娘,身坐莲花台,金身鼎冠;前为齐天大圣像;左边为送子娘娘;右边为0娘娘。陈设有香炉、油灯、铁器、签筒和签簿;左边有锣鼓各一面,两壁绘有壁画。格子门窗,门枋刻有对联上为:此山就是普陀山,何必远来求神仙;下为:祗要凡民心向善,回心转意就是仙。

柞水溶洞


附近景点

柞水溶洞位于商洛柞水县石瓮镇,地处秦岭南麓,有大小溶洞108个,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溶洞群落,目前已开发出了以三洞一台为主景的风景游览区,即佛爷洞、天洞、风洞和对峰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