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源鼠尾草
多年生草本;根茎稍粗,密被残存的叶鞘,其下有径约3毫米扭曲状条状根。茎直立,高23-28厘米,钝四稜形,具四槽,密被具节疏柔毛。叶片椭圆状卵圆形,长(2.5)3-6厘米,宽1.5-4.5厘米,先端圆形,基部近截形或浅心形,边缘具浅圆齿,纸质,上面被疏柔毛,下面沿脉网被疏柔毛,余部满布红褐色腺点,脉网在上面下陷下面隆起;叶柄长0.5-12厘米,基出叶叶柄最长,茎生叶叶柄变短,与茎被同一式毛被。轮伞花序6花,组成顶生总状花序或总状圆锥花序;苞片长圆状椭圆形,先端具短尖头,基部渐狭,比花萼短,上面近无毛,下面被长柔毛,边缘被长缘毛;花梗长2-3毫米,与序轴被长柔毛。花萼钟形,长9-10毫米,外被长柔毛及腺点,内面被短硬毛,干时带黑色,二唇形,上唇半圆形,长2.5毫米,宽6毫米,5脉,下唇深2齿,齿三角形,先端短渐尖或锐尖。花冠蓝色,长1.7-1.9厘米,冠筒长1厘米,外面在下部无毛,上半部被疏柔毛,内面在近基部1-2毫米有斜向疏柔毛毛环,直伸,腹部在基部以上渐增大,伸出萼外,冠檐二唇形,上唇伸直,长约6毫米,宽7毫米,先端浅2裂,裂片卵圆形,先端钝,下唇长约8毫米,宽9毫米,3裂,中裂片最大,近倒心形,长4毫米,宽7毫米,侧裂片卵圆形,先端急尖。能育雄蕊伸至上唇之下,花丝长约5毫米,无毛,药隔长2-2.5毫米,弧形,上下臂近等长,中部关节处被小疏柔毛,二下臂具横生药室,药室小,先端联合;退化雄蕊小。花柱外伸,先端极不相等2浅裂,后裂片极短。花盘前方膨大。成熟小坚果未见。花期7月。
中文学名:洱源鼠尾草
拉丁学名:SalvialankongensisC.Y.Wu
拼音:eryuanshuweicao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管花目
科:唇形科
属:鼠尾草属
1、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茎稍粗,密被残存的叶鞘,其下有径约3毫米扭曲状条状根。茎直立,高23-28厘米,钝四稜形,具四槽,密被具节疏柔毛。叶片椭圆状卵圆形,长(2.5)3-6厘米,宽1.5-4.5厘米,先端圆形,基部近截形或浅心形,边缘具浅圆齿,纸质,上面被疏柔毛,下面沿脉网被疏柔毛,余部满布红褐色腺点,脉网在上面下陷下面隆起;叶柄长0.5-12厘米,基出叶叶柄最长,茎生叶叶柄变短,与茎被同一式毛被。轮伞花序6花,组成顶生总状花序或总状圆锥花序;苞片长圆状椭圆形,先端具短尖头,基部渐狭,比花萼短,上面近无毛,下面被长柔毛,边缘被长缘毛;花梗长2-3毫米,与序轴被长柔毛。花萼钟形,长9-10毫米,外被长柔毛及腺点,内面被短硬毛,干时带黑色,二唇形,上唇半圆形,长2.5毫米,宽6毫米,5脉,下唇深2齿,齿三角形,先端短渐尖或锐尖。花冠蓝色,长1.7-1.9厘米,冠筒长1厘米,外面在下部无毛,上半部被疏柔毛,内面在近基部1-2毫米有斜向疏柔毛毛环,直伸,腹部在基部以上渐增大,伸出萼外,冠檐二唇形,上唇伸直,长约6毫米,宽7毫米,先端浅2裂,裂片卵圆形,先端钝,下唇长约8毫米,宽9毫米,3裂,中裂片最大,近倒心形,长4毫米,宽7毫米,侧裂片卵圆形,先端急尖。能育雄蕊伸至上唇之下,花丝长约5毫米,无毛,药隔长2-2.5毫米,弧形,上下臂近等长,中部关节处被小疏柔毛,二下臂具横生药室,药室小,先端联合;退化雄蕊小。花柱外伸,先端极不相等2浅裂,后裂片极短。花盘前方膨大。成熟小坚果未见。花期7月。
2、产地分布
产地:产云南西北部
生境:生于灌丛草地
海拔:海拔3780米
3、分类文献
SalvialankongensisC.Y.Wu,云南植物志1:665,图版162,13-17.1976.
推荐阅读